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一)
- 格式:ppt
- 大小:342.50 KB
- 文档页数:23
第六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第一节概述(一)概念1、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概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是指建筑生产过程中要避免人员、财产的损失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它包括建筑生产过程中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财产设备安全,施工现场及附近的道路、管线和房屋的安全,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保护及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建筑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是避免建筑生产事故,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最基本保证。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对建设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所进行的行业管理和从事建设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对自己建设活动的安全生产所进行的企业管理。
(二)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第五节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第36~51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立法背景和时间:2002年6月29日(九届人大28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法律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
1)总则,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4)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6)法律责任,7)附则。
(二)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法律依据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立法背景和时间:国家自2004年2月l日起施行了《建设工程安生产全管理条例》。
(2)法律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必须遵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该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主要内容:1)总则,2)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3)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4)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5)监督管理,6)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7)法律责任,8)附则。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慨述(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建造业从广义的概念来说是从事建造安装工程的生产活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建造房屋和构筑物,并安装机器设备。
长期以来,由于人员流动大、劳动对象复杂和劳动条件变化大等特点,建造行业在各国都是高风险的行业,伤亡事故发生率向来位于各行业的前列。
特别是现代社会建设项目趋向大型化、高层化、复杂化,加之建设场地的多变性,使得建设工程生产特殊是安全生产与其他生产行业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造施工大多数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所进行的活动必然受到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温和象条件的影响。
恶劣的气候环境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生理或者心里上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事故。
2、建设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人机工程,这一系统的安全性不仅仅取决于施工人员的行为,还取决于各种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的状态。
建设工程中的人、物以及施工环境中存在的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非常多,如果不及时排除,将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3、建设项目的施工具有单一性的特点。
不同的建设项目所面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和种类都是不同的。
建造业从业人员每一天所面对的都是一个几乎全新的物理工作环境,在完成一个建造产品之后,又转移到下一个新项目的施工。
项目施工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各种事故风险是导致建造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4、工程项目施工还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建造业的主要制作者一一现场施工人员,在从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分散于施工现场的各个部位,当他们面对各种具体的生产问题时普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做出决定,从而增加了建造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的风险。
5、工程建设中往往有多方参预,管理层次比较多,管理关系比较复杂。
仅施工现场就涉及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分承包单位、供应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各方。
各种错综复杂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往往互相作用,构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什么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注焦点。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原则和流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定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化工作。
它包括对施工现场、工程设备、人员素质和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安全进行综合管理,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建筑工程涉及多种复杂的工艺和施工技术,如高空操作、电气设备安装和挖掘作业等,这些工作环境和工艺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是一个多人合作完成的过程,涉及施工人员、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等多个群体的协同作业,因此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将会对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带来重大影响。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原则(一)预防为主原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核心原则是“预防为主”。
该原则强调在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前期策划和规划,确定各项安全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以预防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预防为主原则要求提前制定安全规范和作业标准,并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可控。
(二)全员参与原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必须强调全员参与,即各个层面和环节的人员都要对安全事务负起责任。
例如,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和指导工作,并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只有全员参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三)风险评估与控制原则风险评估与控制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前期和后期,应该对施工环境、工艺操作、施工设备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建造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一、质量与安全在施工中的意义(一)、引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建造行业占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建设中,房屋建设工程所占的比例较大,多位民用,商业,工业等形式建造。
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非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常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在我国的房屋建造工程施工中频繁浮现各类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如房屋崩塌倾斜,天花板渗漏,墙面起壳起砂裂缝等等,其主要原因是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房屋建造工程施工中浮现质量问题,必然会影响建造的整体作用性能和安全性能,为今后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房屋建造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不到位并非单纯的管理问题,而是国内建造行业的整体现象,也客观伤害了我国建造行业的整体形象,对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极其不利的。
二、建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一)、建造工程质量的特点建造工程质量的特点的是由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
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 产品的固定性,生产流动性2) 生产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位性3) 产品型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4) 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
(二)、建造工程质量存在比较常见的问题1 、工程设计质量不高。
目前,不少工程设计对质量控制不够重视。
不少的业主为了省设计费,没有礼聘专业XX 设计房屋,而是请一些“炒更”设计人员设计。
这样,部份工程的设计文件不齐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和图纸不吻合,部份工程的抗震概念设计不周全,结构体系和构造措施不尽合理,构件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
比如,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做铁皮泛水檐,而且防水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这些都是渗漏的隐患。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含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立和职责分工: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督促和指导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可控。
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事故处理: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施工人员进行惩罚,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意义:1.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建筑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施工现场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如果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容易发生事故和意外事件,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减少财产损失:安全事故和意外事件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给建筑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减少财产损失,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3.提高施工效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操作流程,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必要延误,提高了施工效率。
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以减少事故和意外事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4.提升企业形象: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健全实施,可以体现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责任担当,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定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确保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以减少事故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它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工地安全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
1.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各种复杂的工艺和设备,工人在高处作业、与大型机械打交道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等环境下工作,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
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可以明确责任、规范行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原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核心原则是“预防为主”。
通过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风险,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预防为主原则包括合理设计、科学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控制等方面。
2.2 依法管理原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要严格依法进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确保施工现场操作符合法律要求。
同时,建筑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监管,接受安全监督检查,提高监督执法的执行力度。
2.3 综合治理原则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工人、施工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政府等多方合力的综合治理。
各方通过密切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安全目标和措施,并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 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3.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各级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安全意识,确保相关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安全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并对工作不力的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3.2 安全管理制度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度、应急预案等。
这些制度能够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各方责任,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3.3 安全教育培训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需要进行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一、组织机构1.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组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安全员组成,负责实施工程安全管理。
二、安全责任制度1. 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 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违反安全规定和造成事故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
3. 推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确保工程人员具备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建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2. 制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
3. 设立安全管理巡查制度,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防护设施和器具管理1. 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维护管理制度。
2. 确保施工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对其进行培训和管理。
3. 检查和维护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机械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五、事故应急响应制度1.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2. 设立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援设备和药品。
六、建设工程安全记录和信息管理1. 建立建设工程安全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隐患。
2. 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企业和施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实施。
同时也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合规性的检查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