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N-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脱硫性能的研究毕业设计

(完整版)N-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脱硫性能的研究毕业设计

(完整版)N-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脱硫性能的研究毕业设计
(完整版)N-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脱硫性能的研究毕业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N-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脱硫

性能的研究

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优创1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副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2014年6月

论文答辩时间:2014年6月

毕业论文任务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创10班

毕业论文题目:N-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内容:

1.查阅文献资料并翻译英文文献

2.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试验

3.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毕业论文专题部分:

利用离子液体脱硫及其检测的研究起止时间:2014年3月—2014年5月

指导教师:年月日

教研主任:年月日

学院院长:年月日

摘要

众所周知,汽车燃油中的硫化物是影响炼油工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酸雨形成、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缓解环境问题的压力,全球对油品中硫的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利用离子液体将成品油中的硫含量由200 ppm降至50 ppm,以便为我国在2016年全面实施国Ⅴ标准(10 ppm)做好准备。

鉴于中国成品汽油的来源主要是FCC汽油,而这类油品中噻吩类硫占总硫量的60 %以上,传统的催化加氢脱硫对噻吩脱除效果欠佳,相比之下,由于离子液体的环状阳离子能与噻吩分子环形成强烈的π-π络合键[3],因此可高选择性的脱除噻吩类硫化物,是对催化加氢脱硫工艺的一个重要补充。

本实验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并对目标离子液体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用微库仑仪对萃取后的成品油中的硫含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实验的1-异丙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iso-PMIM][SCN])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2、10]时,在40℃反应 1 the sulfide in automotive fue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fining process, which also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acid rain, global warming and air pollu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ease the pressure of environment, global restrictions on the content of sulfur in the oil increasingly string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take advantage of ionic liquids to make the sulfur content of oil products dropped from the 200 ppm to 50 ppm, preparing for the country’s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Ⅴ(10 ppm) in 2016.

Given the major source of China's refined gasoline is FCC gasoline, in which the thiophene sulfur account for over 60 % of total sulfide, and conventional catalytic of thiophene removal is less effective, as a contrast, the ion liquid ringlike cation and thiophene can form a strong π-π complexation bond[3], which can be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he catalytic process.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this paper carried out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the goal ionic liquids was analyzed by IR and NMR spectra, then the oil after extraction experiment was tested by microcoulometry to analysis the sulfur content.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1-isopropyl-3-methylimidazolium thiocyanate [isoPmim][SCN] was serviced as the extractant[2,10], the removal of benzothiophene (BT) could reach 45 % at 40 ℃for 1 one time with the ILoil volume ratio = 1. After adding H2O2 oxidant and catalyst acid, the removal of benzothiophene (BT) could reach 50 % in one tim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When the system was recycled for two times , sulfur compounds content in the fuels could dropped from 200 ppm to 50 ppm , reaching the national IV standard .

Key word : Ionic liquid catalyst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refined fuels oil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文献综述 (2)

1.1 油品脱硫的必要性 (2)

1.2 世界各国对油品硫含量的要求 (2)

1.3 油品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 (3)

1.4 常见油品脱硫工艺技术 (4)

1.4.1 生物脱硫法 (4)

1.4.2 萃取溶剂脱硫法 (4)

1.4.3 络合脱硫法 (5)

1.4.4 吸附脱硫法 (5)

1.4.5 催化脱硫法 (6)

1.4.6 氧化脱硫法 (7)

1.4.7 烷基化脱硫法 (7)

1.5 离子液体脱硫 (8)

1.5.1 离子液体的定义 (8)

1.5.2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分类 (8)

1.5.3 离子液体的制备 (10)

1.5.4 离子液体的纯化 (10)

1.5.5 离子液体的功能化修饰 (12)

1.5.6 离子液体的性质 (13)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第二章实验部分 (17)

2.1 离子液体的合成 (17)

2.1.1 实验试剂 (17)

2.1.2 实验仪器 (18)

2.2 合成离子液体实验步骤 (18)

2.3 脱硫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硫的氧化萃取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设计正交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含硫量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离子液体的回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离子液体的分析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氧化剂对脱硫影响的探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空白对照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氧化剂的有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循环萃取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对不同硫化合物脱除效果的考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对真实油品的脱硫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对制备的离子液体进行结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1 核磁检测分析与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 红外色谱分析与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 氧化萃取机理推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22)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离子液体,通常也称室温离子液体(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RTIL; Ambient-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ATIL),或离子溶液(Ionic Liquid: IL),或有机离子液体(Organic Ionic Liquid: OIL),简称离子液体(Ionic Liquid: IL)。一般来说,离子液体是指在熔点很低(低于100 ℃)时完全由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

近年来,离子液体凭借其独有的低挥发性、高溶解性、蒸汽压几乎为零、液态范围宽、不容易燃烧、不容易被氧化、热稳定高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可通过对阳离子的修饰或改变阴离子进行设计等良好性质逐渐被广泛应用。某些不含水的室温离子液体不存在水化、水解、析氢等问题,具有不腐蚀、污染小等绿色溶剂应具备的性质。离子液体的无味、无恶臭、无污染、不易燃、易与产物分离、易回收、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传统挥发性溶剂的理想替代品,它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健康、安全以及设备腐蚀等问题,成为名副其实的、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符合当前所倡导的清洁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

由于油品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硫化物,而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其产品应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此外,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燃烧产生的SO2、SO3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限制油品中的硫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寻求高效、经济、绿色的脱硫方法也已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的脱硫方法一般存在操作费用高、一次性投资大、在脱硫的同时烯烃被饱和、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使用有机溶剂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目前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利用离子液体脱硫已成为解决汽油和柴油脱硫问题的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之一。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溶剂,离子液体脱硫克服了传统脱硫方法的不足,符合当代对科技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需求,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油品脱硫的必要性

各类原油都含有不同浓度水平的硫化物,硫的存在是影响炼油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硫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二硫化物稳定性较差,加热易分解成H2S 与水共存时呈酸性,会严重腐蚀设备。如果油品中含有MgCl2、CaCl2等盐类,会水解生成HCl, 腐蚀更为严重。温度达到350~400 ℃左右时, 元素硫很活泼,易与普通钢材生成硫化亚铁。硫醇也能直接与铁作用生成硫醇铁而腐蚀设备。石油产品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硫化物同样要腐蚀金属设备。含硫燃料燃烧后生成的SO2、SO3遇水后生成H2SO3、H2SO4对机器零件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同时也是酸雨形成、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硫醇氧化生成的二硫化物对油品的颜色安定性有不良影响,因此对发动机燃料的含硫量都有严格的限制。加工过程中生成的H2S 及低分子硫醇加速了油品的氧化生胶速度。硫还能使催化剂中毒[5]。在用于生产的石油化工原料中,存在微量的就会使很多催化剂活性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失活。

限制油品中的硫含量对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在石油产品中,硫的存在给发动机的使用、环境、油品的精制及油品的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汽油、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燃烧后会生成硫氧化物SO X,其中最重要的是SO2。SO2是大气环境主要的污染源,是形成酸雨的直接原因。硫还会毒化对排放起净化作用的尾气催化转化器,损害氧化传感器和车载诊断系统的性能等。近年来, 汽车增多, 排放出的尾气也增多,酸雨因此更加频繁, 严重危害到了建筑物、土壤和人类自身。因此,加快油品脱硫工艺的改进不仅是影响油品质量的问题,而且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问题。要保护好人类生存空间,必须不断寻求更好的脱硫方法。

1.2 世界各国对油品硫含量的要求

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的各种危害已经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对油品中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国因此对燃料油中硫含量有了新的标准。如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引入降低汽柴油含硫量的法规,欧盟低硫规格已于2000年发布,欧盟

标准要求车用柴油最大含硫量为350μg g。2005年又进一步降至50μg g,2009年将达10 μg g,美国也有类似趋向。

而中国的汽油国标规定从国Ⅲ的150 ppm到国Ⅳ的50 ppm,再到2014年提出计划2018年全面实施的国Ⅴ的10 ppm。但是当今中国的汽油普遍在国Ⅲ标准,硫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故急需将硫含量降至国Ⅴ,至少是国Ⅳ标准以上。该论文目的就是利用离子液体将大众成品汽油中的硫含量从200 ppm降到50 ppm以下。

由于传统的催化加氢脱硫只能将大部分的硫脱除到200 ppm左右,深度脱硫需要在300 °C、30 bar条件下进行,并耗用大量的氢气和昂贵的催化剂,成本昂贵。正因为如此,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研究可以替代催化加氢的脱硫工艺,如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吸附脱硫、萃取溶剂脱硫、络合脱硫、催化裂化脱硫、烷基化脱硫、膜分离脱硫和离子液体脱硫等。

1.3 油品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

原油中有数百种含硫烃,在原油加工过程中这些含硫烃类会以不同程度地分布于各馏分油中。油品中硫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7],通常将能与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的硫化物称为“活性硫”, 包括元素硫、硫化氢和硫醇。微量元素硫在油品中有良好的溶解作用, 当温度高于150 ℃时, 元素硫能与某些烃类反应, 生成新的硫化物和硫化氢等。硫化氢属于弱酸性气体, 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 易溶于油品, 易被空气氧化成元素硫。硫醇恶臭有毒, 弱酸性, 反应活性较强, 具有强烈腐蚀作用。不与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的硫化物称为“非活性硫”, 包括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硫醚属于中性液态物质, 热稳定性较高, 不与金属发生反应, 但其分子中的硫原子有形成高价的倾向。二硫或多硫化物随分子中硫原子数目的增加, 稳定性急剧下降, 化学活性增强。噻吩和苯并噻吩类属于芳香性的杂环系, 热稳定性较高。

对于石油馏分, 100 ℃以前的馏分中主要有硫醇、硫醚和噻吩; 在100~150 ℃馏分中, 除含有上述的硫化物之外, 还有烷基噻吩和少量二硫化物; 在150~250 ℃馏分中, 硫醚的种类和含量都有明显增加, 而且是以环状硫醚占多数, 此外还有赛茚满和苯并噻吩系;在250 ℃以上馏分中, 则主要是二苯并噻吩和萘并噻吩系。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升高, 含硫化合物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5]。

1.4 常见油品脱硫工艺技术

长期以来, 炼油工业一般采用碱洗的办法来脱除油品中的硫化物, 这一方法较为简单, 但尚存在诸多问题, 如环境污染严重, 脱硫效率低。通过碱洗, 可以除去油品中的绝大部分硫化物, 但却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水, 如不加以妥善处理, 对环境的危害相当严重。此外, 由于碱洗对有机硫化物的脱除率不高, 油品中还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机硫化物, 如不进一步进行精制处理, 会严重影响其使用价值。目前主要脱硫方法有加氢- 细菌催化法、萃取法、络合法、吸附法和催化法以及氧化脱硫等。

1.4.1 生物脱硫法

Leshchev S M[8]研制了生物脱硫法。该方法包括两步: 首先通过加氢以除去原油中不稳定的有机硫化物, 然后, 用一种人工培养的、对有机硫化合物具有选择性的Rhodococcus rhodocrous 细菌作为生物催化剂对原油进行生物催化脱硫, 通过生物催化氧化,可使有机硫化物(如联苯噻吩) 的C-S键发生断裂而转变成无机硫化物, 此法具有选择性好、能耗低、效率高和能实现油品的深度脱硫等优点,但目前还无法解决菌种的寿命问题。

1.4.2 萃取溶剂脱硫法

油品中的有机硫化物也可通过萃取法来去除。萃取的原理有机硫和烃类化合物在某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萃取脱硫的最大优点是可在低温低压,甚至常温常压下进行。但也存在问题,溶剂的选择必须要满足有机硫在溶剂中有很大的溶解度、有机硫和溶剂的沸点不同、确保经济上的可行性等条件。

夏道宏、苏贻勋[9]等提出了MDS- H2O-KOH 化学萃取法。用3种萃取剂对胜利炼油厂催化裂化(FCC)汽油进行萃取率及回收率的考察。该方法既把油品中的硫醇萃取出来, 达到脱硫效率, 又可高效回收萃取液中的单一硫醇以及混合硫醇, 得到硫醇浓缩液。在同一套脱硫装置中既可高效脱硫又可得到高纯度的硫醇副产品, 增加炼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福建炼油化工公司[10]把萃取与碱洗两种工艺结合起来, 采用甲醇- 碱洗复合溶剂萃取法显著提高了催化裂化(FCC) 柴油的储存安定性, 色度由18号降到8号, 萃取溶剂经蒸馏回收甲醇后可循环使用。此方法投资不高, 脱硫

效率较高, 对一般炼厂是可行的。

常用的萃取液是碱液, 但有机硫化物在碱液和成品油中的分配系数并不高, 为了提高效率, 可在碱液中加入极性有机溶剂, 如MDS、DMF、DMSOD 等, 可大大提高萃取的脱硫效率[11]。

1.4.3 络合脱硫法

络合法脱硫原理是在1992年由Bauer L N[12]提出了用金属氯化物的DMF溶液处理含硫油品, 可使有机硫化物与金属氯化物之间电子对相互作用,生成水溶性的络合物而加以去除。络合法脱硫优点是能与有机硫化物生成络合物的金属离子很多, 而其中以CdCl2的效果最佳, 但由于Cd2+的毒性较大, 也可用CoCl2或NiCl2来代替。

络合法脱硫无法脱除油品中的酸性组分, 而剩余的氮化物、硫化物可在酸性物质的催化作用下聚合、氧化。因此工业上采用络合萃取与碱洗精制相结合的办法, 可使油品的安定性最好。在经济上, 与萃取法同样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1.4.4 吸附脱硫法

(1)物理吸附脱硫

物理吸附脱硫原理是吸附剂表面或其表面的活性组分对硫化合物产生物理吸附作用。该过程很简单,能在常温常压下脱除硫化物,吸附剂很容易再生,工艺容易实现商业化。常用的吸附剂有矿物质、活性炭、硅胶、氧化铝、沸石、介孔材料等。

Konyukhova T P[13]把一些天然沸石(如丝光沸石、钙十字石、斜发沸石等)酸性活化后, 用于吸附油品中的乙基硫醇和二甲基硫, ZSM-5和NaX 沸石则分别适用于对硫醚和硫醇的脱除。徐志达、陈冰[14]等用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NACF)吸附油品中的硫醇, 但只能把油品中一部分硫醇脱除, 不能把硫的含量降到10 μg g 以下。吸附法脱硫效率不高, 若加入金属试剂, 浸渍NaOH 溶液, 得到湿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负载钴盐(NACF-Co),并与催化法相结合, 方可达到脱硫要求。但若吸附剂上吸附了胶质等, 其脱硫效率更低。物理吸附法虽然投资较少, 但因脱硫效率不高, 所以大多炼厂不采用此种方法。

(2)化学吸附脱硫

化学吸附脱硫原理:

C2H5

+吸附剂+H2s-吸附剂+

S

在化学反应吸附脱硫中要求在高温下才能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由于是强化学吸附,吸附剂因金属硫化物的生成与附着而很难再生,甚至不能再生,成本较高,且只适用于深度脱硫。

(3)选择性吸附脱硫

选择性吸附脱硫的原理为有机硫化物分子与吸附剂表面的过渡金属原子之间的弱化学键作用。其优点为常温常压,无需任何气体的条件。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最强,而对烷烃类的吸附最弱,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介于两者之间。目前研究的利用选择性吸附法深度脱硫的重点集中在脱硫吸附剂的开发、吸附脱硫的机理和吸附剂再生等方面。其主要吸附剂有分子筛类、金属氧化物、活性炭类、粘土类等。

1.4.5 催化脱硫法

(1)酞菁催化剂法

用沉积在碳纤维或石墨纤维上的酞菁催化剂, 像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多的聚酞菁钴(CoPPc) 和磺化酞菁钴( CoSPc)这两种硫醇氧化催化剂就属于这一类, 在碱性水溶液中对石油馏分进行氧化处理, 可以去除其中的硫醇[15]。夏道宏[16]等提出聚酞菁钴(CoPPc)和磺化酞菁钴(CoSPc)在碱液中溶解性能不太好, 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聚酞菁钴分散于碱液中, 催化活性受到影响。为此, 设计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较好的新型催化剂-季铵磺化酞菁钴( CoQAHPc) n[17] , 在该催化剂分子内兼有氧化催化中心和碱中心, 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催化活性要比磺化酞菁钴高。在这一体系中, 如果不加碱性溶液, 而改用碱性多孔固体催化剂[18](有碱性硅酸铝活性炭、金属螯合剂、有机或矿物粘合剂等物质组成), 也能有效地去除油品中的有机硫化物。但是, 使用聚酞菁钴(CoPPc) 和磺化酞菁钴(CoSPc)催化剂, 价格较贵, 制备条件苛刻, 而且易随溶液流失, 易产生难以排出的碱渣,难以实现工业化。

(2)酸性催化剂法

没有外加氢的条件下,含硫成品油与酸性催化剂( ZSM 系列、MCM 系列、沸石

Y、沸石及其混合物)在流动床中接触,可使有机硫化物转化为H2S,从而可较为容易地去除硫化物[19]。但由于催化剂与载体之间仅靠物理吸附相连接, 所以在使用过程中, 催化剂很容易流失。

催化法脱硫效率虽较高, 但在催化剂上的投资较大, 制备条件又苛刻。目前炼厂采用此种方法, 经济效益都不是很好。

1.4.6 氧化脱硫法

氧化脱硫的原理,有机含硫化合物与相应的碳氢化合物极性相似,两者在水或极性溶剂中的溶性差别不大,而将其氧化成有机含氧化合物后在水或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其相应的碳氢化合物。通过氧化剂将有机硫化合物氧化成砜类,增加其极性,使其更容易溶于极性溶剂,达到与烃类分离的目的。

氧化脱硫的优点能在常温和常压的温和条件下反应,不需要氢源,不需要耐压反应器,也不需要特殊的精制方法。而且在加氢条件下很难脱除的噻吩类硫化物即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等可在温和的氧化反应条件下被氧化去除,操作成本低。其不足之处是氧化剂价格昂贵,氧化产物与油品的分离过程复杂,工艺流程较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组分易流失,脱硫过程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1.4.7 烷基化脱硫法

烷基化脱硫是一种常用的非加氢脱硫方法。所谓烷基化脱硫就是在一定条件下, 将油品中的硫化物与烯烃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硫化物的烷基化产物, 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沸点升高以至超出原料油品的馏程范围, 因此通过蒸馏的方法可将这些沸点升高的硫化物除去以实现脱硫的目的。但传统的烷基化脱硫工艺多采用浓硫酸、氢氟酸等质子酸和AlCl3 ,FeCl3 ,SbCl3 , P2O5等Lewis酸为催化剂,普遍存在产物有色、产物与催化剂难分离、腐蚀设备和废液污染环境等不足。

鉴于以上方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相比之下,离子液体具有热稳定性、低挥发性、宽液程、可设计等诸多优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故本论文采用离子液体脱硫法,下面予以着重介绍:

1.5 离子液体脱硫

中国成品汽油中来源主要是FCC汽油,它占我国车用汽油产品总量的80 % - 90 %。其中,FCC汽油中二硫化合物和硫醇硫占总硫量的15 %左右;硫醚硫占总硫量的25 %左右,噻吩类硫占总硫量的60 %以上,传统的催化加氢脱硫对噻吩脱除效果不好,相反,由于离子液体能与噻吩类形成强烈的π-π络合键[3],能高选择性的脱出噻吩类硫,是对催化加氢脱硫工艺的一个补充。

1.5.1 离子液体的定义

广义的说,离子液体是类似于NaCl在高温熔融盐状态下呈阴阳离子分布的液体物质,但本文去其狭义的范畴,即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阴阳离子分布的液体物质。应该指出的是熔盐和室温离子液体的区别,主要根据熔点的高低不同而人为划分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用途不同,室温离子液体主要应用于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被当作液态介质或“软功”材料来应用和研究的物质,而熔盐只能用于高温介质或者溶于溶剂里作为电化学的研究物质。

之所以室温离子液体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来解释。对于任何一种盐,其熔点决定于阴阳离了之间的静电势,如氯化钠,由于钠阳离子和氯离子大小相对对称和较小的离子平径,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势很高可以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氯化钠展现出很高的熔点。但像室温离子液体这样,如果一种盐是由体积差异较大且对称性均比较低的阴阳离子组合而成,如阳离子体积大且结构不对称,阴离子体积小,阴阳离子无法有序且有效地相互吸引,明显降低了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势,导致了其低熔点。但是,整体上静电场仍占优势,阴阳离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得这类液体与易挥发易燃的分子型液体如苯、乙醚等有机液体相比几乎无蒸汽压,因而在化工过程中替代因易挥发易燃而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有机溶剂成为可能。

1.5.2 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分类

按阴阳离子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离子液体的总类分有1018种之多。目前通用的方法是根据有机阳离子母体组合方式的不同,将离子液体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

咪唑盐类、吡啶盐类、季铵盐类和季磷盐类。而二烷基咪唑离子液体是当下最流行的离子液体,因为它易于合成且性质稳定。

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结构与名称如下表1-1:

表1-1 常见离子液体阴、阳离子一览表

编号英文名称缩写结构中文名称

1 imidazolium [R1R2R3im] 咪唑阳离子

2 Quatermary

ammonium

N1234季铵阳离子

3 pyridinium R1R2R3py 吡啶阳离子

4 Tetraalkylp- P1234季磷阳离子

5 halide [Cl,Br,I]-Cl-,Br- , I-卤化阴离子

6 Tetrafluoro-

borate [BF4]-四氟硼酸阴

离子

7 Hexafluoro-

phosphate [PF6]-六氟磷酸阴

离子

8 bis(trifluoro-

methylsulfo-

nyl)imide [OTf]-三氟甲基磺

酸阴离子

9 Alkylsulfa-te [RSO4]-烷基硫酸酯

阴离子10 dicyanimide [C(CN)2]-双氰胺阴离

1.5.3 离子液体的制备

(1)直接合成法

就是通过叔胺的酸碱中和反应(季铵化反应)、叔胺(包括吡啶、咪唑和吡咯)与卤代烃或酯类物质(羧酸酯、硫酸酯或磷酸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这样一步合成离子液体,操作经济简便,没有副产物,产品易纯化。

中和反应:硝基乙胺离子液体就是由乙胺的水溶液与硝酸中和反应制备。具体制备过程是: 中和反应后真空除去多余的水,为了确保离子液体的纯净,再将其溶解在乙腈或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 用活性炭处理, 最后真空除去有机溶剂得到产物离子液体。

(2)两步法

首先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备出含目标阳离子的卤盐( [阳离子] X 型离子液体) , 然后用目标阴离子Y-置换出X-离子或加入Lewis 酸MXy 来得到目标离子液体。在第二步反应中, 使用金属盐MY ( 常用的是AgY 或NH4Y) 产生AgX 沉淀或NH3、HX 气体而容易除去; 加入强质子酸HY, 反应要求在低温搅拌条件下进行, 然后多次水洗至中性, 用有机溶剂提取离子液体, 最后真空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纯净的液体。应特别注意的是, 在用目标阴离子(Y-) 交换X-阴离子的过程中, 必须尽可能地使反应进行完全, 确保没有X-阴离子留在目标离子液体中, 因为离子液体的纯度对于其应用和物理学特性的表征至关重要。高纯度二元离子液体的合成通常是在离子交换器中利用离子交换树通过阴离子交换来制备。另外直接将Lewis 酸(MXy) 与卤盐结合, 可制备[阳离子] [MnXny+1] 型离子液体, 如氯铝酸盐离子液体的制备就是利用这个方法。

1.5.4 离子液体的纯化

纯净的二烷基咪唑类或吡啶类离子液体一般应呈无色透明。但是实验室制备的此类离子液体大多呈亮黄色或桔黄色。对此现象的解释目前尚无定论。多数研究者认为有色杂质是痕量的起始原料的氧化物、热分解产物及原料本身的混合物。因此欲制备出无色纯度高的离子液体,就必须对原料进行蒸馏纯化、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以及烷基化反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1)对未反应完的原料和其它挥发性有机物的杂质的去除

理论上,任何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通过减压燕馏的方法除去。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考虑杂质含量的多少、杂质沸点高低、与离子液体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学者认为,对于大多数有机杂质,可以先用一种低沸点(沸点在80 ℃左右)的、与离子液体不互溶的有机溶剂洗涤多次,然后分出有机层,离子液体在80-120 ℃左右(视所用有机溶剂的沸点而定)的真空下抽除数小时即可。对于未反应的原料的控制,可以调大沸点低的摩尔比,让像N-甲基咪唑这样的高沸点的物质尽量完全反应。然后再通过溶解性的差异来除去过量的低沸点的原料。

(2)卤素阴离子的去除

在两步法中第二步阴离子交换中会产生等摩尔的卤化物,这些卤素杂质离子的存在对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和黏度等有很大影响,或使过渡金属催化剂失去活性。对于疏水性离子液体,如[BMim][BF6]、[BMim] [(CF3SO2)2N]等的合成中,卤素阴离子可以用水洗的,但是水洗可能影响离子液体的收率;对于亲水性的离子液体,如[BMim][BF4]等反应可以在丙酮、乙睛或二氯甲烷中进行。但NaBF4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要搅拌反应很长时间才能交换完成。

(3)阳离子杂质的去除

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杂质士要指Na+、NH4+和H+。这三种阳离子都是通过离子交换反应中使用钠盐、铵盐或强酸时引人离子液体的。此外,对于某些易水解的阴离子可能会生成H+而溶解在离子液休中。Na+、NH4+一般对离子液体中的反应无影响,但会引起离了液体的物理性质诸如密度、粘度的变化;而H+为反应性杂质,若不能去除干净,会误把质子的作用视为离子液体的作用。

杂质阳离子的除去同样分亲水性离子液体和疏水性离子液体两种情况。对于可以与水互溶的离子液休,如[BMIm][BF4](经由[BMIm]Cl制备),离子交换反应结束后,为了降低NH4Cl或NaCl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笔者建议先蒸除一部分溶剂然后过滤除去无机盐。含离子液体的有机相放置数小时会再次沉淀出无机盐,过滤除去。如此反复直至不再有无机盐析出。若离子交换时使用酸性物质,如HBF4,则生成的HCl在加热抽真空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除去。

对于憎水性离子液体,如[BMIm][BF6] (经由[BMIm]Cl制备),离子交换反应结束后,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以AgNO3检测水相无Cl-存在或水

毕业设计 烟道气除尘 喷淋塔

封面自己加吧

目录 一. NHD 脱硫法的技术机理 (2) 1.1 NHD 的理化特性 (2) 1.2 NHD脱硫以及再生的机理 (3) 二. NHD脱硫装置设计 (3) 2.1 NHD脱硫工艺流程 (3) 2.2 脱硫塔设计 (4) 2.2.1 筒体设计 (5) 2.2.2 喷淋塔封头的设计 (6) 2.2.3法兰盘的选择 (7) 三.液流参数确定及泵的选取 (8) 3.1进液管 (8) 3.2 排液管 (8) 3.3 进液泵与排液泵的选择 (9) 3.4 法兰所用螺栓的选择及校核 (9) 3.5 喷淋塔支座 (10) 3.5.1 支座的选择 (10) 四. 结论 (10) 五. 结束语 (11)

热电厂烟道气中的SO2和CO2脱除回收设计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臭氧减少和酸雨三个污染议题日益受到重视,人们环保研究开发意识的增强,环保研究也日益兴旺。而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所以产生了很多的火电厂。火力发电是依靠煤炭的燃烧来产生热能从而转变成动能推动发电机,再将动能转化成电能。但是由于在现有条件下,煤炭不能充分燃烧,许多电厂一方面为了节约资金,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不成熟,没有完全燃烧的烟道气经过简单的过滤或者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就排入大气,因而造成了很大的污染。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危害,如果长期吸入这种空气会造成肺气肿,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此,降低粉尘的含量,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治理酸雨,控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环保的首要问题。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治理酸雨以及控制温室效应是火电厂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火电厂烟道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处理和利用, 可带给我们巨大的益处。主要论述了NHD( 聚二醇二甲醚) 的特性、及利用它对火电厂烟道气中二氧化硫进行脱除和回收的方法。 关键词:热电厂;NHD;除硫除碳;回收 引言:根据国家环保局1999年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全国城市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的平均值为105Lg/mm3,南方和北方城市年日浓度分119Lg/mm3,193Lg/mm3, 均超过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因此, 控制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全球矿物燃料燃烧每年约产生200亿吨CO2, 仅利用了不到1亿吨。市场对CO2的需求量很大,如可用于生产干冰、食品CO2气、焊接保护气、烟丝膨胀剂、强化石油开采( EOR) 等方面。在化学工业中, CO2已大量用于生产甲醇、尿素、纯碱等产品。因此, 从环保和碳源利用的角度考虑, 开发经济、实用的CO2回收新技术十分必要。 一. NHD 脱硫法的技术机理 NHD 全名是聚二醇二甲醚,其国内代号叫NHD,它是由美国联合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物理吸收剂,在国外与其类似的商品为SELEXOL,主要用于合成气,天然气等脱硫脱碳工艺,我国在1991 年引进和改进之后用于化肥工业生产和甲醇生产工业中的脱碳、脱硫,至今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一直没有用来回收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 1.1 NHD 的理化特性 NHD回收二氧化硫的工艺过程正是它理化特性的应用,因此,认识它的理化特性对于理解和应用NHD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它的理化特性如下。 (1) 低蒸气压不易挥发,所以挟带的损失小;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列表1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类: 1、泵体无夹具工艺设计论文 2、连接座课程设计 设计类: 1、斗式提升机的设计 2、建筑卷扬机的设计 3、船用挖掘机起升机构的设计 4、15KN船用柴油机绞车的设计 5、3T悬臂起重机的设计 6、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7、12T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设计 8、8T桥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的设计 9、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的设计 10、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11、单轨抓斗起重机设计 12、5T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设计 13、矿用提升机构的设计 14、胶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15、数控龙门三枪H型钢自动火焰切割机 16、双梁起重机毕业设计

17、螺旋输送机的设计 18、船用锚机的设计(起重) 19、船用柴油机绞车的设计 20、机械手设计 21、电动(液压)锚机的设计(起重) 22、12.5T单卷筒绞缆车设计(起重) 23、柴油机绞车的设计(起重) 24、-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25、带式输送机 26、设计-“包装机对切部件”设计 27、数控回转工作台 28、无摩擦球阀设计 29、旋风除尘器设计 30、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31、起毛机主传动结构设计 32、球面蜗杆加工专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33、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 34、射流抛光实验装置中抛光槽系统的研制 35、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6、减速机设计 39、1.8T慢速卷扬机设计 40、愕式破碎机

PLC设计: 1、自动装卸料气动机械手PLC控制设计 2、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3、机械手控制PLC设计 4、机舱环境检测系统设计(单片机) 5、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6、电梯的PLC控制 7、卧式双面钻孔机床PLC 8、自动钻床与机械手的配合运用PLC控制设计 9、污水处理系统的PLC设计 10、单片机: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1、基于UC3842开关电源的设计 12、PLC在X53K铣床改造中的应用 工艺夹具类: 1、中间泵壳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2、空气管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3、排气管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4、钻床立柱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5、涡轮箱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6、摇臂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7、前刹车调整臂外壳

湿法脱硫毕业设计

. . ***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年处理1亿M3烟气湿法脱硫工艺设计PROCESSING DESIGN OF THE WET PROCESS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HICH CAN DISPOSE 1 BILLION M3 EVERY YEAR 系别***系 专业*** 班级**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 . 摘要 本设计针对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所给出的烟气含量和脱硫要求,结合我国烟气脱硫的 技术现状而设计出的一套较完备的烟气脱硫系统。做此设计的目的是为烟气脱硫技术的国产化积极的作准备。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介绍了现有的烟气脱硫的工艺并进行分析之后决定了系统的脱硫方法为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介绍了一些主要的脱硫装置和类型,比较选择之后确定了吸收塔的类型、流程。对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工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大致确定了本工艺中选用各子系统的的处理流程、装置和设备。设计了各设备的物料流量,操作压力,做了设备的选型。对所设计的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湿法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技术经济分析

.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lue Gas and the desurfurization request,combining with existing FGD technical process in our nation,this article designed a set of adequate FGD systems.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al is that do some prepares for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the FGD of our own country. This article's main work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existing FGD technology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chose the Limestone-Gypsum Wet Method Desurfurization Technology for Fume Gas.Introduced main equipment of the desurfurization ,then decided the type and the diagram flow of the absorber.Designed the arrangment of system's popes , design the equipment’s material flow, operating pressure mad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Carried out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FGD system designed. Key words: Limestone-Gypsum Wet Method Flue Gas Desulfuration Material Accounting Selection of equipmen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 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 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便,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

拥有最高的权限。允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便的操作。 3 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图3.1 功能模块图 3.2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 教师信息 课程信息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一、基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及装订顺序: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4.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理工类): (1)选题背景; (2)方案论证;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4)结果分析; (5)结论或总结。 注:文科及其他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参照上述结构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5.致谢 6.附录 7.参考文献 (二)内容要求 1.任务书、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等项内容由指导教师把关。 2.论文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3.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正文内容层次结构序数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

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4.致谢:简述自己完成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5.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6.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最主要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7.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8.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9.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10.译文要求: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并说明出处。 11.论文字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字数文科0.8—1.2万(其中外语专业不少于3000个单词),理工科不少于1.5万字(含图表);外文翻译不少于1.5万印刷符号、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10万印刷符号。文科各专业的文献综述必须单独写,其字数应在2千汉字以上,要求与译文相同。 12.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用A4开纸打印,并使用学校统一制作的封面

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脱硫脱硝设备市场前景

脱硫脱硝设备市场前景 2012年,脱硫脱硝设备生产企业生意红火,火电厂是其重要的客户来源,但大部分火电厂却对脱硫脱硝的改造能拖就拖,火电脱硫脱硝一直处于被动推着走的状态,进展缓慢。火电企业抱怨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太低。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脱硫脱硝,重点在于增加成本覆盖,当政策施压限值和企业的承受能力相平衡时,企业才会积极主动地落实脱硫脱硝,对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和PM2.5有直接贡献。“既要电价低又要环境好是不可能的,解套管制电价并适当提高,既能覆盖成本又可以增强节约能源的意识。” 日前,环保业上市公司披露的2012年业绩预告频频报捷。其中,从事脱硫脱硝业务的国电清新、雪迪龙、聚光科技、龙净环保、九龙电力等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10%—285%。记者对包括龙净环保、九龙电力等在内的8家从事脱硫脱硝业务的公司进行电话调查发现,各公司的订单量从去年开始大幅增长,国有火电厂、企业自备中小火电厂等火电厂为主要客户。 这些公司因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国家利好政策频出而普遍被业

内分析人士看好,但它们的如火如荼正是建立在火电企业的不愿意之上。火电企业在脱硫脱硝中一直是被动地慢落实。 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累计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约6.8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0%;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总容量超过2.3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的28%。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受经济利益驱使,火电企业几乎不会主动、积极地选择性能和效果最佳的技术和设备,脱硫脱硝效果不如人意也在“情理之中”,单凭火电企业的自觉性很难有效开展脱硫脱硝改造工作。本文由江西金阳钢艺有限公司(新钢搪瓷钢配送中心)提供。与此同时,火电企业因近年持续亏损,在跨过频频加高的节能减排门槛时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杭州一家电力环保公司的设备销售主任以脱硫脱硝监测设备为例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30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脱硝在线监测设备投入最低在280万元以上,而每套监测设备的维护费约3万元/年。有电厂为节省成本,每套机组只安装脱硫监测仪器和脱硝监测仪器各两套,这使得脱硫和脱硝的效果大打折扣。

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步骤

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步骤 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题 二、收集、占有资料 三、确立论点,拟定写作提纲 四、撰写初稿 五、修改定稿 一、如何选题 确立论文题目,就是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主攻方向。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论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题大做"。一般来说题目大小要适宜,或小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像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意见建议书。论文要求深刻和严谨。所谓深刻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所谓严谨就是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层次清晰,语言规范。有的学员怕题目小了,难以展开分析,几句话就说完,甚至连要求的字数也不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小题大做”,即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分析某一“小问题”,要多用些具体材料,图表、公式来证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论文充实、丰满、具有说服力,又可以解决字数不足问题。题目大小适当,才能在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 2、注意研究角度要有新意。进行科学研究,就是找问题,没有新问题就谈不上研究,更谈不到创新,论文也就没有写作的价值,因此,确定研究方向只有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研究以前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研究过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的问题去分析论证,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才会见出新意。 3、要知己知彼。在选题中,要了解本专业本领域中已有的科研成果,了解别人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那些方面的研究较薄弱,那些方面的研究尚待开拓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免重复和雷同。 二、根据论题,收集资料,拟定论文提纲 1.收集材料。题目确定之后,要在题目所涉及的领域广泛收集材料。材料一般分为两类,即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可以到图书馆、资料室、理论性刊物、互联网上按分类目录查找。事实 材料,可从图书、报刊资料中,自己亲身接触到的,他人工作经验,工作中的统计资料、案例等 查找。有条件的可以亲自调查研究。收集材料要多积精选。选择材料的标准,最大限度的选择资 料,应为必要的;最小限度选择资料,应为充分的。收集材料时应注意,真实性(出处;二手资料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详解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题目:火电厂石灰石湿法脱硫控制技术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气自动化技术12-1 学生姓名:王霄飞 指导教师:苗国耀 2015 年06月11 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评审表

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2 火电厂脱硫系统的工艺原理 (2) 2.1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流程 (2) 2.2 吸收系统 (3) 2.2.2工艺水系统和排放系统 (8) 2.3脱硫系统运行控制方式 (9) 2.3.1 启动 (10) 2.3.2停运 (11) 2.3.3 紧急停运 (13) 2.3.4 变负荷运行 (14) 2.3.5 装置和设备保护措施 (15) 3 FGD系统的DCS控制系统的设计 (16) 3.1烟气系统控制 (16) 3.2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控制 (17) 3.3 石灰石浆液浓度控制 (18) 3.4石灰石浆液箱液位控制 (19) 3.5石膏脱水系统控制 (20) 3.6 FGD系统仪表选型及影响因素 (21) 3.7 流程总图 (23) 3.8 MACSV系统组态设计 (24) 3.8.1数据库总控工程建立 (24) 3.9本章小结 (27) 4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摘要: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是目前工艺较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脱硫工艺,其脱硫过程是气液反应,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综合经济性能较好,在国内电厂脱硫工艺中被广泛应用。在烟气脱硫系统中,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控制系统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脱硫系统的运行,甚至影响主机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设计的脱硫控制系统有完善的热工模拟量控制,并且各项功能在DCS系统中统一实现。 首先简要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及其控制系统的现状、发展趋势、主要工艺设备、工艺流程及原理。接着对脱硫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和研究,主要包括自动调节系统设计、联锁保护条件设计等。最后,对脱硫重要仪表进行了选型和设计。 本文对烟气脱硫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给出完整、详细的分析和方案。通过国产的HOLLiAS-MACS系统以达到烟气脱硫项目的自动化控制。 关键词:石灰石湿法脱硫脱硫控制

钢铁行业脱硫脱硝行情

钢铁行业脱硫除尘工艺及实际运行线状分布 随着“十二五”规划近尾声,钢铁行业烧结与球团工序(目前钢铁行业SO 2 、NOx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即烧结、球体工序中焦炭和多样品矿样的 燃烧)脱硫除尘工作已初步完成,但面对首轮已建成脱硫项目的不合理设计、 处理效果不佳,以及即将实施的新时期更为严苛的大气无污染物排放限值等综 合因素的分析,认为对于现有工艺的树立以及实际配套脱硫系统的运行现状分 析将变得极为重要,为钢铁企业适应新时期的SO 2、NO x 、粉尘等排放限值要求 及下一步的脱硫改造工作提供切实的参考依据。据统计,虽然国家已对过剩产 能提出限制、消减要求,但2013年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的现状揭示,目 前钢铁产业的严重过剩产能,对大气的污染仍在加剧。在“十二五”时期钢铁 污染治理引起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关注,钢铁行业脱硫在整个脱硫市场中占有 率大幅提升。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烧结、球体烟气的脱硫工艺百花齐放,但考虑 到钢铁企业的烧结、球体工序的特殊烟气特点与钢铁行业利润恢复缓慢的大环 境影响,针对各企业不同工况条件,为其提出合适的SO 2 脱除工艺和除尘工艺 变显得尤为重要,为使钢企业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同时最大限度的 为企业节约环保项目投资与运行费用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新建及脱硫项目改 造过程中帮助企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钢铁行业脱硫除尘工艺 (一)钢铁行业脱硫工艺 1.湿法脱硫工艺 目前应用较多的湿法脱硫工艺是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氨—硫胺法、 海水脱硫法等,其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也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 泛的脱硫技术,湿法脱硫适于中高(SO 2 浓度小于每立方米2000毫克)工况的 脱硫需要。 2.半干法脱硫工艺 半干法脱硫工艺占地面积小、无废水所产生,适用于中低硫(SO 2 浓度不大 于每立方米2000毫克)工况,目前应用较多的半干法脱硫工艺有循环流化床法、密相干塔法、旋转喷雾干燥法(SDA)等。 3.干法脱硫工艺 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指活性焦(炭)吸附法,在脱硫的同时实现NO x 、二噁英、重金属等联合脱除。继太钢第一次引入该技术以来,目前国内外的多家钢铁企 业烧结烟气脱硫中也得到应用。 (二)钢铁行业除尘工艺 1.布袋除尘工艺 布袋除尘技术适用于钢铁各工序及烧结、球团机头烟气半干法脱硫后尾气的除 尘治理。布袋除尘技术的除尘效率高达99.80%~99.99%,颗粒物排放浓度可控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 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 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方便, 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拥有最高的权限。允许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操作。 3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山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工作管理条例(试行)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在大学期间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是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的毕业及学位资格进行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因此,搞好比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全日制专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亦可参照执行。 一、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所撰写的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见解,反映作者具有的科研能力和学识水平。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进行实践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 (二)要求 各院(部)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领导。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穿“三个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实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教学、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按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实际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搞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在于指导教师。各院(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按要求选配好指导教师,并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答辩、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切实保证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 除医学类部分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外,其余专业都要进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 二、进程安排

30th燃煤蒸汽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两种主要污染物对自然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其中颗粒污染物及SO 2 生态环境和人类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由此形成的颗粒物污染和酸雨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探索开发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工艺,使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国家烟气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控 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燃煤烟气污染对改善我国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和SO 2 本设计首先探讨研究了当今国内外主要的烟气除尘脱硫技术,通过对比各种除尘脱硫技术的优缺点,针对30t/h燃煤蒸汽锅炉的烟气排放量、烟尘含量及硫含量,依据国家要求和技术现状选择了适合本设计30t/h燃煤蒸汽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方案,拟选用两级除尘系统,一级为旋风除尘,二级为电除尘,同时采用氧化镁脱硫工艺。 其次,本设计将对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脱硫塔、烟囱尺寸、管道等主要设备进行尺寸计算和设备选型,旋风除尘器拟选用CLP/B-27.5-X型,静电除尘器拟选用CDPK—45/3型,引风机拟选用G4-73-12D型,电动机拟选用Y315M -4型两台。最后 2 根据设计设备参数绘制设备外形尺寸图和总体工艺流程图。 关键词:燃煤烟气,旋风除尘,静电除尘,氧化镁脱硫,管道计算

Design of Flue Gas Dusting and Desulfurization System of 30t/h Coal Fired Steam Boiler ABSTRACT and particulate pollutants China's air pollution is mainly fuliginous. SO 2 are two major pollutants causing great harm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s. Particle pollution and acid rain pollution formed have affected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Therefore, coal-fired boiler flue gas dust removal and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is developed to make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in flue gas reach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n reduce pollutants emission. Controlling the coal-smoke pollution effectivel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air quality, i.e., to reduce acid rain harm in our country. and SO 2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domestic and foreign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and dust removal technology. Select a boile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30t/h coal fired steam boiler 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desulphurization and dust removal technologies. The dusting and desulfurization system can make the flue gas emissions, dust content, sulfur content in the flue gas comply with national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status. This work selects two dust collectors with the cyclone as the first one and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s the second one integrated with magnesium oxide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Secondly, this design will calculate the size and select the device type of the main devices of the system, such as cyclon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desulfurization tower, chimney and pipeline. This paper chooses CLP/B-27.5-X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对学校信息进行管理已越来越不方便,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这套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包括有…、…、…、…等功能,采用……工具进行开发,该系统帮助学校大大地提高了处理各种信息的效率。 [关键字] Delphi 模块管理

目录 第一章引言 (2) 第二章所用开发语言简介 (2) 2.1 Delphi 介绍 (2) 2.2 Delphi具有的优点 (2) 2.3模块中使用的Delphi系统预定义控件及其属性简介 (2) 第三章需求分析阶段 (3) 3.1登录模块和主界面模块需求分析 (3) 3.2登录模块和主界面模块设计系统性能要求: (3) 3.3负责模块中系统的功能分析: (3) 3.4功能模块 (3) 3.4.1功能的实现 (3) 3.4.2模块框架图 (4) 3.5模块数据分析 (5) 第四章设计阶段 (5) 4.1概要设计 (5) 4.1.1数据库概论及SQL SERVER 2000简介 (5) 4.1.2模块数据库设计 (6) 4.2详细设计 (11) 4.2.1数据信息准备 (11) 4.2.2程序数据流图 (11) 第五章软件设计说明 (12) 5.1界面模块设计 (12) 5.2主界面模块设计 (14) 第六章结束语 (15) 第七章参考文献 (15) 第八章致谢 (16)

第一章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一直以来许多高校对在校师生的基本资料维护、班级信息、选课情况、选修课程信息及学生选课成绩管理的半手工管理方式已不在适应社会,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容易由于人为的疏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最典型的就是学校手工记录些信息,经常由于不知道放哪或者丢失而无从下手。 以上所描述的手工过程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整个管理环节都有可能由于人为因数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流程无疑会极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处理能力。我们将会看到学校管理人员不用象以前那样辛苦,工作人员出错的概率也会减少,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为方便对在校师生的个人资料、选课情况、班级管理等进行高效的管理,特编写该程序以提高学校信息的管理效率。使用该程序之后,管理层可以及时查询在校师生的基本情况、班级管理,学生可以进行选课管理、成绩查询等一些功能,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应的操作,如查看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选课成绩等。 第二章所用开发语言简介 2.1 Delphi 介绍 Delphi7.0是美国Borland公司出品的一种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快速开发工具,是目前最好的Windows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它能支持面向对象、可视化的开发风格、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它所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编程工具,如ADO组件、IBX组件和数据模块设计窗口。 2.2 Delphi具有的优点 Delphi7.0提供一个快速的编译器,优化的编译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代码质量;提供统一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即IDE);集成了许多可视化辅助工具,实现了直观、可视的程序设计风格,方便地编写和管理各种类,维护程序的源代码;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提高编程效率;其封装了Windows的API函数、DATA等函数,简化了编程时创建、维护窗口的许多复杂的工作。 2.3模块中使用的Delphi系统预定义控件及其属性简介

年处理700万立方米烟气脱硫工艺设计

普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年处理700万立方米烟气脱硫工艺设计

摘要 此次设计通过对目前烟气除尘脱硫工艺的比较,因其具备脱硫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阻力低的特点,所以选取在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该工艺的脱硫吸收塔为喷淋空塔,此塔型为目前脱硫工艺的主流。烟气进口上方依次布置有冷却水管,喷淋层和两级除雾器。下方为浆液池,其内布置氧化空气管。 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烟气除尘系统和烟气脱硫吸收系统的设计,重点是对这两个系统的设备进行设计计算及选型、设备的布置,并对该工艺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烟气脱硫、石灰石-石膏法、喷淋塔、设备计算

Abstract According to compare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dust removal desulfurization methods, because of its high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system runs stable and reliable, low resistance, so choose the wet limestone-gypsum process whic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for this design. In the process, the desulfurization absorption tower is spray air tower, which is the main tower for the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bove the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imports, decorate cooling water pipe, spray layer and two-level demister. Below is the slurry pond, there is oxidation air tube in i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designing flue gas dust removal system and desulfurization absorption system, the focus is calculating and selecting the equipments for the two system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quipments. In the last, makes some easil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alysis for the process. Keywords: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limestone-gypsum method spray tower equipment calculation

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要求

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与成绩评 定 1.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1)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 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 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 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 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 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 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 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 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 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 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 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 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 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 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 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