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5.20 KB
- 文档页数: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目的讨论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护理对策。
方法将264例患者收进神经外科监护室(NICU),进行多系统的综合监护:动态颅内压,动脉血氧分压,心电,脑灌注压,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和血液生化检查等,对可能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重度颅高压、高钠高糖血症、低氧血症、肺部感染、以及癫痫持续状态。
经过严密的监测和护理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死亡率为25.4%。
结论对重症型的颅脑损伤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只需监护措施恰当是能够预防的,而且可以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的程度。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对策重症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8分者),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其死亡率一般为30%~50%[1]。
本文对2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主要影响其预后严重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监测手段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2例,女62例;年龄3~72岁,其中≤12岁17例,13~50岁211例,≥51岁36例。
全部病例术前GCS≤8分,经头颅CT/MRI以及手术中确诊。
硬膜外血肿54例(20.5%),硬膜下血肿96例(36.4%),广泛脑挫裂伤22例(8.3%),原发性脑干损伤13例(4.9%),多发性颅内血肿39例(14.8%),脑室内出血7例(2.6%),脑内血肿18例(6.8%),弥漫性脑肿胀15例(5.7%)。
1.2方法無手术者,在NICU救治,密切进行观察病情。
需手术者术后送入NICU,进行多系统的综合性监护。
包含连续性监测颅内压(ICP),动脉血氧分压(PaO2),脑灌注压(CPP),心电,血液生化检查,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瞳孔,血压,肢体的运动变化以及继发并发症的情况。
2 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50例,手术治疗214例。
脑挫裂伤的健康教育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损伤,通常由头部遭受外力撞击或剧烈摇晃引起。
它可以造成头部组织的损伤,导致脑细胞的功能受损。
脑挫裂伤的健康教育旨在提供关于脑挫裂伤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信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脑挫裂伤的定义和症状脑挫裂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撞击或剧烈摇晃后,脑组织发生损伤的一种状况。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丧失、记忆力减退等。
严重的脑挫裂伤可能导致昏迷和神经功能障碍。
二、脑挫裂伤的预防措施1.佩戴安全头盔: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或从事危险工作时,佩戴合适的安全头盔,如骑自行车、滑板、滑雪、攀岩等活动。
2.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车,不超速驾驶,确保乘坐车辆的安全性。
3.防止跌倒:在家中或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地面的干燥,使用防滑垫或防滑鞋,避免跌倒。
4.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剧烈摇晃头部的运动,如过度摇晃游乐设施、剧烈晃动头部等。
三、脑挫裂伤的处理方法1.寻求医疗帮助:如果遭受头部撞击或剧烈摇晃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休息和观察:在诊断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并观察症状的变化。
3.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止痛药、抗恶心药等。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脑挫裂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减轻脑部压力和修复受损的组织。
四、脑挫裂伤的康复和护理1.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计划,包括药物使用、休息和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等。
2.避免剧烈活动:在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活动,以免再次受伤。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4.寻求心理支持:脑挫裂伤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和心理困扰。
五、脑挫裂伤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1.颅内出血:严重的脑挫裂伤可能导致颅内出血,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1例脑挫裂伤的个案护理报告个案简介:本例个案为一名男性,65岁,因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脑挫裂伤入院。
患者于事故发生后即刻送至急诊室进行急救,随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测和治疗。
护理诊断:1. 呼吸功能受损:由于脑挫裂伤导致颅内压增高,可能对呼吸中枢产生影响,故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并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 维持气道通畅,定期清洁呼吸道分泌物,以防肺部感染。
2. 颅内压增高:脑挫裂伤常导致颅内压增高,可能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措施:- 协助医生行静脉用药降低颅内压,如氯胺酮等。
- 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瞳孔反应、肌力和体征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 维持患者的头部位置,避免头部过度抬高或下垂。
3. 感染风险增加:脑挫裂伤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严格掌握手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物,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
- 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 协助医生行血液和其他样本的培养,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源。
4. 神经功能损伤:脑挫裂伤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认知、语言、运动和感觉障碍等。
护理措施:- 协助医生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及时了解患者的脑损伤情况。
- 与患者进行沟通,关注其意识、语言和行为的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 协助康复医生制定康复计划,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
5. 饮食和液体管理:脑挫裂伤可能导致患者的吞咽和咀嚼困难,以及尿崩症等液体平衡问题。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饮食能力给予适当的饮食,如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尿量,及时调整液体管理计划。
- 协助医生进行尿液渗透压和电解质监测,以便及时纠正液体和电解质紊乱。
评价:经过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细心的护理,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颅内压得到控制。
患者呼吸平稳,神经功能有所改善,与医生、护理人员和康复师的积极配合下,患者逐渐康复出院。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
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评估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优质护理,可显著增强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预防;优质护理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原因多是因为直接或间接暴力直接作用于颅脑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
伤后患者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紊乱等异常表现。
在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1]。
本文主要研究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现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入组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0岁,其中35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有效对比。
全部入组患者均确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期间直系亲属全程陪同,研究人员为其进行了研究相关问题的解释,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期间对于研究人员的问题能正面准确回答,除重型颅脑损伤外既往体健;排除有其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研究期间无法顺利与患者或家属完成交流,治疗中途转入其他医院或治疗失败死亡的患者[2]。
在询问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才进行研究。
1.2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在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如皮肤消毒,呼吸道消毒等,观察组行并发症预防优质护理,具体为:1.2.1口腔黏膜炎症或溃疡的预防和护理:每日早晚为患者擦洗舌面及硬腭,擦洗口腔黏膜,擦洗时动作轻柔,不要过分深入口腔,以免引发患者恶心。
脑挫裂伤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颅脑外伤,多发生在头部遭受外力撞击或者挤压的情况下。
对于脑挫裂伤的预防和处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预防、急救、治疗、康复和日常护理等方面,详细介绍脑挫裂伤的健康教育知识。
一、预防脑挫裂伤的健康教育1.1 佩戴头盔:在进行激烈运动或者骑车时,应佩戴头盔,有效减少头部受伤的风险。
1.2 注意交通安全:行车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超速,避免交通事故导致脑挫裂伤。
1.3 防止跌倒:老年人和小孩容易因为摔倒导致头部受伤,家庭中应保持地面清洁、避免滑倒。
二、脑挫裂伤的急救健康教育2.1 紧急处理:受伤后应即将住手活动,保持头部稳定,避免二次伤害。
2.2 冷敷: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2.3 就医:如果症状严重,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三、脑挫裂伤的治疗健康教育3.1 医生指导: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指导,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3.2 歇息调养:在治疗期间应充分歇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伤口愈合。
3.3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促进康复。
四、脑挫裂伤的康复健康教育4.1 康复训练: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4.2 心理疏导:脑挫裂伤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4.3 定期复查:康复期间要定期复查,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脑挫裂伤的日常护理健康教育5.1 避免剧烈运动:康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5.2 定期锻炼:适量的锻炼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提高免疫力。
5.3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结语: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但危(wei)险的外伤,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和处理脑挫裂伤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翼读者能够更加了解脑挫裂伤的预防、急救、治疗、康复和日常护理知识,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要点前言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并发症。
本文档旨在介绍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提供一些护理要点供参考。
常见并发症以下是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 颅内感染:脑损伤可能导致颅内感染,如脑膜炎或脑脓肿。
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体温、颅内压和神经症状的变化,并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 肺炎:由于患者卧床不动或呼吸困难,容易发生肺炎。
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和清洁口腔。
及早进行抗生素治疗。
3. 营养不良:脑损伤患者常常由于食欲减退或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要点包括提供高热量、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必要时配合营养补充剂。
4. 昏迷综合征:部分患者可能在康复过程中出现昏迷综合征,如抽搐、高热、脱水等。
护理要点包括维持观察、予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并同时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
5. 尿路感染: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易导致尿路感染。
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更换导尿袋,保持个人卫生。
护理要点除了针对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外,以下是脑损伤患者的一些常见护理要点:1. 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瞳孔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清洁:保持患者的皮肤和口腔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3. 营养: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4. 活动: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进行有益康复的体位转换和肢体活动。
5. 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6.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
结论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要点是康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颅脑损伤属于原发性脑损伤,多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
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确定,伤后昏迷>6h或再度昏迷者为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时间较长、神经功能出现紊乱等情况[1]。
如果临床护理不当,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给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对其临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探讨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0~75岁,平均38岁;住院时间15~76d,平均26d。
重型颅脑损伤类型为硬脑膜外血肿4例,颅内血肿3例,脑干伤3例,脑挫裂伤有5例,硬脑膜下血肿4例,开放性颅脑创伤1例。
护理措施:①口腔黏膜炎症或溃疡的预防和护理:对患者舌面、硬腭进行擦洗,2~3次/d进行口腔黏膜擦洗,注意动作要轻柔,擦洗时不要进入太深,避免造成患者出现恶心的情况。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使用开口器由臼齿放入口腔,使用湿棉球进行清洗,禁止冲洗口腔,避免误吸。
给患者涂一些口唇甘油避免出现口腔炎症或溃疡,使用生理盐水、双氧水(1%~3%)、碳酸氢钠溶液(1%~4%)、醋酸溶液(0.1%)等漱口液进行口腔清洁。
②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如果患者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留置导尿管。
保证操作的无菌性,动作要轻柔,避免给患者尿道黏膜造成伤害。
尿管留置后,每天使用0.02%呋喃西林液进行尿道口的清洗2次,定期更换尿袋,引流管每4h开放1次,这样有利于帮助膀胱功能恢复。
每天给患者清洗外阴,必要时进行尿液检查。
让患者多喝水,保证每天增加1500~2000mL的尿量,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情况。
③压疮的预防和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保持头抬高15°~30°的体位,这样是为了保证颅内静脉回流,避免患者出现脑水肿,预防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
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23T15:22:20.9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作者:李慧赵曼[导读] 脑挫伤主要是指患者头部受到暴力撞击,导致患者脑出现器质性损伤。
淇县人民医院 456750
【摘要】目的研究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观察,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护理内容有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处于正确体位、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头部降温和高热处理等。
预防患者发生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结果对重型脑挫裂伤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征进行严密观察,为其提供精心护理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生提供部分诊断治疗参考,促使患者脑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加快患者的康复。
结论对重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具体护理过程中,相应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同时要求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注重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重型脑挫裂伤;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
脑挫伤主要是指患者头部受到暴力撞击,导致患者脑出现器质性损伤。
发生率比四肢损伤高,经常伴有身体其他部位损伤。
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基本上发生在工矿事故和交通事故中。
脑挫伤起病急,发展速度较快,患者早期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出现脑疝。
本研究为分析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型脑挫裂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
患者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2)岁。
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
1.2方法
预防患者发生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医务人员对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观察,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护理内容有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处于正确体位、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头部降温和高热处理等。
2 结果
对重型脑挫裂伤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征进行严密观察,为其提供精心护理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生提供部分诊断治疗参考,促使患者脑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加快患者的康复[1]。
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之后,46例患者恢复情况较好,2例患者恢复情况较差,剩余2例患者死亡。
此外,通过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手术管理,取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分)
3讨论
脑挫伤主要是指患者头部受到暴力撞击,导致患者脑出现器质性损伤。
发生率比四肢损伤高,经常伴有身体其他部位损伤。
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过程中,需重视对并发症的预防,同时对患者实施严格的护理干预。
主要内容如下所示:3.1 褥疮预防
患者疹血红润期,可能会引起红肿,这时护理人员为患者使用50%的酒精和滑石粉,每2h为患者更换一次体位,然后使用左、右、仰卧位交替的方式,在患者髋、踝、膝处要垫软枕。
当患者处于侧卧状态时,将上腿放置在前曲膝位置,而下腿稍微伸直。
床单要保持平整,并且将其拉紧,每天使用温水进行擦洗,擦洗1-2次/d,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患者大小便之后,为其擦洗会阴部位。
患者处于炎症红润期间时,红肿继续受压,这时的褥疮范围会逐渐扩大,患者表现为形成水泡。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将水泡当中的液体抽出,局部位置使用红外线照射的方式,也可以使用适宜的电吹风将其吹干,促使局部位置干燥结痂。
浅溃疡期,患者水泡破溃位置发生感染,这时可以将坏死组织进行剪除某,使其向着不同深部发展。
如果创面足够平整,可以为患者使用中药八湿膏进行湿敷,这时出现较多的分泌物,生长过多的肉芽组织,可以将其随时剪平,或者使用高渗盐水,确保创口能够早日康复。
坏死溃疡期,患者皮肤中坏死组织进入到真皮下方,或者已经达到骨组织中,这时就需要对这一坏死区域进行全面清除,让创面足够新鲜。
使用复方鱼肝油膏为敷在患者皮肤上,也可以用人学蛋白和抗厌氧菌药物交替应用,促使患者伤口足够清洁干燥,如果患者窗口创面过深,其中存在大量坏死组织,则需要将坏死组织清除,然后缝合,也可以为患者进行植皮。
3.2 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如果患者出现脑水肿、颅高压的症状,则对大量高渗性脱水剂进行应用,如果护理不良,导致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或者肾功能损害。
主要护理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粗细适宜的导尿管进行合理应用[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每天为患者擦洗膀胱尿道口,每2d更换一次引流管,要求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高度。
每周为患者更换一次导尿管,然后将尿液送检,进行细菌培养。
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性状和尿量等。
对导尿管进行定时开放,帮助患者训练膀胱的储尿功能,如有必要,需做好记录,定时做好尿常规检查,警惕肾功衰的发生。
3.3 颅内感染预防
对引流管的高度进行固定,科学控制引流管的高度。
例如患者脑室体外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应以引流管的开口处高于侧脑室额角10~15cm为准,避免出现逆流或者脑积液现象。
确保引流管始终畅通,不能出现脱落、成角结合堵塞情况。
对引流液透明度进行密切观察,对24h引流量进行记录。
如有必要,及时协助采集标本,并且送检[3-5]。
【参考文献】
[1] 段卫红,胥晶.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疗法的应用和护理[J]. 黑龙江医药,2013,26(04):688-690.
[2] 张艳芝. 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5):409-411.
[3] 刘芳,孙晓玲. 21例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03):321-322.
[4] 李海燕.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31):105-107.
[5] 谢小柳.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 医学信息旬刊, 2010, 23(4):109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