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八章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本章主要内容:8.1 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8.2 塑料8.3 合成纤维8.4 粘合剂8.5 涂料8.6 离子交换树脂难点:无8.0 前言♦树脂定义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 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分类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树脂的主要用途:当前在聚合物生产中以合成树脂产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
以合成树脂为原料生产的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等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各领域和人民生活中。
8.1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8.1.1 根据合成反应进行分类(1) 加成聚合合成树脂包括经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2) 逐步聚合合成树脂包括经缩合聚合反应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等。
8.1.2 根据受热后的变化行为进行分类(1) 热塑性合成树脂例如聚乙烯、聚酯、聚酰胺等。
(2) 热固性合成树脂例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8.1.3 按聚合物主链结构和聚合物化学结构进行分类1.碳链合成树脂①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等。
②聚乙烯基化合物、聚醋酸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等。
③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a.酸类聚合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等。
b.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丁酯等。
c.腈及酰胺衍生物: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等。
④聚卤代烃a.聚氯代烃: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b.聚氟代烃: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⑤聚烯丙基化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氰脲酸三烯丙酯等。
塑料和树脂有什么区别?一.树脂的定义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
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二.塑料的定义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④绝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⑥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⑦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⑧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⑨容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树脂和塑料的分类一.树脂的分类树脂的分类方法很多,除按树脂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外,还可按合成反应和主链组成来进行分类。
1.按树脂合成反应分类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
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链节结构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缩聚物是指由缩合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2.按树脂分子主链组成分类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碳链聚合物是指主链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杂链聚合物是指主链由碳和氧、氮、硫等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砜、聚醚等。
素有机聚合物是指主链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铝、钛、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构成,如有机硅。
二.塑料的分类塑料的分类体系比较复杂,各种分类方法也有所交叉,按常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按使用特性分类;二是按理化特性分类;三是按加工方法分类。
第三章合成树脂及塑料第一节塑料的分类与应用树脂:指遇热变软,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
无定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固体或半固体。
分类:天然树脂:如天然橡胶、树胶、虫胶、琥珀等按来源合成树脂:单体合成或天然高聚物改性而得→是制造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粘合剂、涂料、离子交换树脂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塑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适当加入(或不加)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颜料等),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化成型,而产品最后能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塑料与树脂区别:树脂→纯聚合物塑料→以树脂为主的聚合物制品一、塑料的分类1.按塑料受热后的性能变化分类(1)热塑性塑料是指成型后再加热可重新软化加工而化学组成不变的一类塑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酰胺、聚氨酯、氟塑料类、聚苯醚、聚砜、聚酰亚胺等。
主要成型方法:压制成型一定形状的模塑制品注塑成型合成树脂挤压成型→连续管、带、线状制品(线型高聚物)→混炼→造粒→热塑性塑料吹塑成型→空心瓶、桶、薄膜添加剂压延成型→塑料薄膜发泡成型→泡膜塑料人造革层压→板材(2)热固性塑料是指成型后不能再加热软化而重复加工的一类塑料。
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呋喃树脂、聚硅醚树脂等。
主要成型方法:合成树脂(活性低聚物)→混合→粉碎→压塑粉→模压→一定形状模塑制品→浸渍添加剂→干燥→层压成型→层压板、增强塑料2.塑料的应用分类(1)通用塑料产量大、应用范围广、成型加工好、成本低的一类塑料。
品种: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及环氧树脂等。
应用:包装、建筑、农业及日用领域。
(2)工程塑料能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和较长使用时间,保持优良性能,并能承受机械应力作为结构菜料使用的一类塑料。
(3)一般塑料用量不大,应用范围不广、性能一般的一类塑料。
主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氟塑料类及氯化聚醚等。
塑料与合成树脂的关系塑料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一种材料,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塑料可以说是合成树脂的一种具体应用和表现形式。
合成树脂是一类由化学合成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而塑料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通过加工成型的方式,制成各种不同形状的产品。
合成树脂是由单体分子经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们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均一的分子结构,使得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合成树脂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加热融化后再冷却成型的方式制成各种形状。
而塑料就是一种利用这种可塑性制成的材料。
塑料具有很多优点,比如重量轻、绝缘性好、耐酸碱腐蚀、机械性能优良等。
这些优点使得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包装、建筑、电子、汽车等。
合成树脂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合成树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根据合成树脂的不同,塑料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
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也是塑料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它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
聚乙烯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塑料袋、瓶子、管道等。
聚氯乙烯则是另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也是塑料中使用广泛的一种。
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等领域。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合成树脂,还有许多其他的合成树脂,比如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等。
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刚性,广泛应用于家具、玩具等领域。
聚苯乙烯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耐热性,常被用于电子、通讯等领域。
聚酯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等领域。
塑料与合成树脂的关系密不可分。
塑料是合成树脂的一种应用形式,而合成树脂则是塑料的原材料。
合成树脂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成不同性质的塑料产品。
塑料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使用塑料产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努力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塑料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塑料,作为一种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材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业制造、医疗领域、航天航空等,塑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深入探讨塑料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塑料的基本概念1. 定义塑料是一种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高分子材料。
合成树脂是由低分子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决定了塑料的基本性能。
添加剂则包括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用于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使用性能和外观。
2. 分类(1)按受热后的性能表现,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软化并可流动,冷却后凝固成型,可反复加热和冷却,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发生化学反应,固化成型后不能再加热软化,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2)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产量大、价格低、用途广泛,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等,可用于制造机械零件、电子电器元件等,如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等。
3. 特性(1)质轻:塑料的密度一般在 0.9~2.3g/cm³之间,比金属、玻璃等材料轻得多,便于运输和使用。
(2)耐腐蚀:塑料对酸、碱、盐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化工设备、管道等。
(3)绝缘性好: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器外壳等。
(4)加工性能好:塑料可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多种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生产效率高。
(5)外观美观:塑料可通过添加着色剂等方法制成各种颜色的制品,外观美观。
三、塑料的核心理论1. 高分子化学塑料是高分子材料的一种,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的学科。
高聚物生产技术合成树脂及塑料引言高聚物是一种具有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塑料、树脂、橡胶等。
高聚物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聚合反应、合成树脂和塑料的加工工艺等。
本文将介绍高聚物生产技术中合成树脂及塑料的相关内容。
合成树脂合成树脂的定义和分类合成树脂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高聚物合成的一种无定形固体物质。
根据合成树脂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天然树脂、合成树脂和改性树脂等。
合成树脂的合成方法合成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聚合反应、缩聚反应和交联反应等。
聚合反应是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长链高分子物质的过程,常见的聚合反应方法包括聚合反应和共聚反应。
缩聚反应是将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连接在一起形成高聚合度的高聚物的过程。
交联反应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线状高聚物交联成三维的网状结构。
合成树脂的性能和应用合成树脂具有很好的工艺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胶粘剂等领域。
例如,聚乙烯树脂被广泛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环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粘剂的生产。
合成塑料合成塑料的定义和分类合成塑料是通过合成树脂并加入添加剂制成的塑料制品。
根据合成塑料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和弹性体塑料等。
合成塑料的加工工艺合成塑料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热塑性塑料的熔融加工和热固性塑料的固化加工。
热塑性塑料的熔融加工是将塑料颗粒或粉末加热到熔融状态后通过挤出、注射、吹塑等方法成型为所需产品。
热固性塑料的固化加工是将塑料加热到反应温度后通过固化反应形成所需的硬化产物。
合成塑料的应用领域合成塑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塑性塑料常被用于制造塑料袋、瓶子、家居用品等;热固性塑料常被用于制造电器外壳、汽车零部件、厨具等;弹性体塑料常被用于制造密封件、橡胶制品等。
结论高聚物生产技术中合成树脂和塑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推动现代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树脂的合成方法多样,性能优越,应用广泛。
合成树脂及塑料-共页课件 (一)合成树脂及塑料-共页课件合成树脂和塑料是现代化工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次课件将介绍合成树脂和塑料的概念、分类、性质以及应用。
一、概念1.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指由石油化工产品及其附属品为原料,采用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其特点是强度高、质量轻、成型性能好等。
2.塑料塑料是指一类具有可塑性和可成型性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和弹性体塑料三种分类。
二、分类1.合成树脂分类(1)聚氨酯树脂:主要用于制作弹性体、粘合剂和涂料等。
(2)聚丙烯腈树脂:主要用于制作合成革、尼龙等纤维、汽车零部件等。
(3)聚酯树脂:主要用于制作缩微膜和光学薄膜等。
(4)环氧树脂:主要用于制作电器绝缘材料、涂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等。
2.塑料分类(1)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可塑性和热稳定性,可分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2)热固性塑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可分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醇树脂、不饱和聚酯等。
(3)弹性体塑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和柔软性,可分为聚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聚氨酯等。
三、性质1.合成树脂性质(1)机械性能: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热性。
(2)化学性质:耐酸碱腐蚀性强。
(3)电学性能:介电常数小,绝缘性好。
2.塑料性质(1)物理性能:密度小,柔韧性好,可塑性强。
(2)机械性能:刚度、韧性差,易受外力影响。
(3)化学性质:热稳定性差,易老化。
四、应用1.合成树脂应用(1)制作钢铁、黄铜等合金的化学氧化剂。
(2)制作涂料、粘合剂、电气绝缘材料、铸造模具等。
(3)制作复合材料、碳纤维等。
2.塑料应用(1)制作塑料袋、塑料杯、杂物箱等日用品。
(2)制作电缆护套、塑料水管等电气设备用品。
(3)制作各类容器、外壳、机械零件等。
以上就是合成树脂及塑料的共页课件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合成树脂和塑料的应用非常广泛,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树脂和塑料区别及其分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树脂和塑料区别及其分类树脂的定义: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活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有自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
自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自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塑料的定义: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活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④尽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本钱低;⑥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⑦尺寸稳定性差,轻易变形;⑧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⑨轻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树脂和塑料的分类三. 树脂的分类树脂的分类方法很多,除按树脂来源可将其分为自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外,还可按合成反应和主链组成来进行分类。
1.按树脂合成反应分类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
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链节结构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缩聚物是指由缩合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2.按树脂分子主链组成分类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碳链聚合物是指主链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杂链聚合物是指主链由碳和氧、氮、硫等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砜、聚醚等。
塑料与树脂的概念塑料与树脂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而树脂则是塑料的一种主要组成部分。
首先来看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一种可以通过加工和加热塑料原料(即塑料颗粒、片材、粉末等)而制成的可塑性材料。
它的基本特点是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变形,成为各种形状。
塑料的可塑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如电器外壳、日常用品、包装等。
塑料具有轻质、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塑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
其中,树脂是塑料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树脂是指一类具有柔软固态或高黏度液态的有机物质,具有较强的附着力。
树脂的特性可以使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树脂来制造塑料制品。
树脂可以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类。
天然树脂是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得到的,如乳胶、松香等。
合成树脂则是通过化学反应从原料中合成而成,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合成树脂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线性树脂和交联树脂。
线性树脂主要由线性大分子组成,分子间没有或几乎没有交联,使其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而交联树脂则是由于分子间发生交联而形成的固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在制造塑料制品时,树脂通常需要添加其他辅助材料来调整其性能。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增塑剂、阻燃剂、稳定剂等。
增塑剂可以提高塑料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阻燃剂可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能,稳定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候性等。
这些添加剂的选择和添加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
总结起来,塑料与树脂是紧密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塑料是一种可塑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而树脂则是塑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附着力和粘附力,可以使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树脂来制造塑料制品。
塑料和树脂有什么区别?一.树脂的定义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
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二.塑料的定义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④绝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⑥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⑦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⑧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⑨容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树脂和塑料的分类一.树脂的分类树脂的分类方法很多,除按树脂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外,还可按合成反应和主链组成来进行分类。
1.按树脂合成反应分类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
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链节结构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缩聚物是指由缩合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2.按树脂分子主链组成分类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碳链聚合物是指主链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杂链聚合物是指主链由碳和氧、氮、硫等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砜、聚醚等。
素有机聚合物是指主链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铝、钛、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构成,如有机硅。
二.塑料的分类塑料的分类体系比较复杂,各种分类方法也有所交叉,按常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按使用特性分类;二是按理化特性分类;三是按加工方法分类。
第八章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本章主要内容:8.1 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8.2 塑料8.3 合成纤维8.4 粘合剂8.5 涂料8.6 离子交换树脂难点:无8.0 前言♦树脂定义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 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
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分类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树脂的主要用途:当前在聚合物生产中以合成树脂产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
以合成树脂为原料生产的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等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各领域和人民生活中。
8.1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8.1.1 根据合成反应进行分类(1) 加成聚合合成树脂包括经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2) 逐步聚合合成树脂包括经缩合聚合反应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等。
8.1.2 根据受热后的变化行为进行分类(1) 热塑性合成树脂例如聚乙烯、聚酯、聚酰胺等。
(2) 热固性合成树脂例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8.1.3 按聚合物主链结构和聚合物化学结构进行分类1.碳链合成树脂①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等。
②聚乙烯基化合物、聚醋酸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等。
③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a.酸类聚合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等。
b.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丁酯等。
c.腈及酰胺衍生物: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等。
④聚卤代烃a.聚氯代烃: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b.聚氟代烃: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⑤聚烯丙基化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氰脲酸三烯丙酯等。
2.碳-氧链合成材脂①聚缩醛、聚甲醛。
②聚醚: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环氧树脂、氯代聚醚、聚苯醚等。
③酚醛树脂:苯酚-甲醛树脂。
④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不饱和聚酯、芳香族聚酯、醇酸树脂等。
3. 碳-硫链合成树脂①聚琉化合物:聚苯硫醚。
②聚砜、聚芳砜。
4.碳-氮链合成树脂①聚亚胺②氨基树脂③聚酰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010,聚芳酰胺等。
④聚酰亚胺8.2 塑料♦概述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以及增塑剂等组分得到的合成材料。
性能评价:机械性能——强度、坚韧性、刚性、抗蠕变性和抗疲劳性能、耐磨性、硬度、摩擦系数等。
热性能——主要是长时间连续使用条件下的最低和最高温度限,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
电性能——主要是介电性或绝缘性能。
其他——耐化学腐蚀与老化行为以及对透明性、透气性、燃烧性等。
8.2.1 塑料的性能□塑料的基本性能♦密度塑料的实体相对密度约在0.83-2.2范围,多数介于1-1.5之间。
塑料的密度与其中填料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相对密度小于1者为聚烯烃类塑料(无填料)。
密度最轻者为聚4-甲基1-丁烯(相对密度0.83),最高者为聚四氟乙烯。
♦吸水性塑料是有机材料,所以其吸水性高于金属、陶瓷、玻璃、无机材料等。
但低于木材,其测试方法一般是将一定大小的试样置于水中浸24h后,测定其重量增加的百分数。
塑料的吸尔性一般为0.01%-3%,亲水性较大的品种,例如醋酸纤维素则高达7%左有。
吸水性高低与高聚物的化学结构和填料种类有关。
□机械性能塑料品种不同,其机械性能差别可能甚大,例如有些品种是刚性材料,如聚苯乙烯、酚醛塑料等,有些品种则是柔性材料,如低密度聚乙烯,软聚氯乙烯等。
□热性能♦塑料的热性能主要从它的耐热性、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比热、耐寒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塑料的耐热性,用在一定负荷下受热,形状变化达规定范围时的温度来表示。
♦国际上通用的有马丁耐热温度,维卡耐热温度、以及热扭变温度等三种测定塑料形状稳定温度的方法。
□电性能一般的塑料是不良导体,因此其重要用途之一是用作绝缘材料。
塑料与其他绝缘材料如玻璃、陶瓷相比较,除具有某些优良的工艺性能,例如质轻、柔软、脆性低、易加工,可以制成电缆包被层和薄膜,为玻璃、陶瓷所不及外。
在电性能方面,由于塑料的介质常数较低、介质损耗较小,因此作为绝缘材料时减少了电能损耗。
有些品种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在高频条件下,介质损耗仍甚低,因此适合用作高频或超高频绝缘材料。
对于近代高频技术,雷达和电视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8.2.2 塑料分类、缩写代号与命名□塑料的分类根据分类角度的不同而有多种分类方法:①根据受热后行为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②根据化学组成分类,例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不饱和聚酪塑料等。
③根据塑料制品形成分为模塑塑料、增强塑料、泡沫塑料、薄膜、人造革等。
□树脂与塑料缩写代号由于合成树脂与塑料名称较复杂,我国参照国际标准(ISO))编制了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标准(GB l844-80),举例如下: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ymer);EP——环氧树脂(epoxide resin);EPC—乙烯-丙烯共聚物(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HDPE——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IPS——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high impact polystyrene);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8.3合成纤维♦纤维是人们衣着材料和工业用材料之一,分为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蚕丝、麻等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化学纤维又分为两类,一类非纤维状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经化学加工得到的人造纤维;另一类是由单体合成的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由于性能方面不及合成纤维优良所以从世界范围以及我国生产情况看来产量增长缓慢,甚至世界范围内有所下降。
♦生产合成纤维的高聚物条件能够用来生产合成纤维的高聚物在宏观结构上应当是具有适当结晶度,经拉伸取向后成为不可逆状态的聚合物,并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聚合物主链是线型结构,具有高分子量。
②聚合物分子结构具有线型对称性,这样可以使分子与分子间结合紧密。
③聚合物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存在相当强的作用力,如离子键、色散力、范德华力等。
♦合成纤维的特点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较,具有强度高、密度低、弹性高、吸水性低、保暖性好、耐磨性好、耐酸碱、不会虫蛀等特点。
8.3.1 合成纤维的性能1. 细度细度是表示纤维粗细程度的指标,一般用支数和纤度来表示。
(1)支数表示纤维和纱线粗细程度的一种参数。
以单位重量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表示。
公制支数:以1g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表示。
例如:1g纤维长50m,则为50支。
纤维或纱线越细支数越高。
(2)纤度纤维粗细程度的一种量度。
以一定长度的纤维所具有的重量来表示。
常用的纤度单位有“特”(tex),全称“特克斯”,是中国选定的纤维和纱线纤度的法定单位。
1 tex表示在公定回潮率时1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重1g。
2.长度经纺丝得到的合成纤维是连续状长丝。
可直接用来针织或纺织,但多数情况需切断,根据长度与用途分为:棉型短纤维-以粘胶纤维为主,纤度为10.8-13.5 tex,长度为33-38mm,同棉纤维相仿。
毛型短纤维-纤度为27-45 tex,长度为64-14mm,同羊毛相仿。
中长纤维-纤度为18-27tex,长度为51-76 mm,主要用于混纺。
3.卷曲度合成纤维表面较光滑,因此合成纤维之间的抱和力很弱,因此在纤维成形时加以卷曲,以便进一步进行纺织加工。
1cm长度纤维上所具有的卷曲数叫做卷曲度,卷曲度在12-14之间较为适宜。
4. 吸湿性棉纤维的吸湿性约在7%左右,合成纤维中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俗称维尼纶或“维纶”纤维的吸湿性与棉纤维相近,其他合成纤维的吸湿都较差,所以作为衣着用时不吸汗,有闷热感。
干燥条件下,磨擦易积累静电荷。
5.断裂强度纤维的断裂强度用CN/公特(1/10 tex)。
合成纤维的断裂强度多高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
8.3.2 中国工业生产的民用合成纤维品种按产量由大到小为序分别为: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腈纶纤维(聚丙烯腈PAN)、维纶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酰胺-66纤维、聚丙纶纤维(PP)、锦纶纤维(聚酰胺-6)。
近来还发展了氨纶纤维(聚氨酯纤维)。
8.4 粘合剂通过表而粘结力和内聚力把各种材料粘合在一起。
并且在结合处有足够强度的物质叫粘合剂,又称胶粘剂,它是一种非金属材料。
粘合剂由基本原料和辅助物料所组成。
粘合剂决定粘结力和内聚力大小,通常是高分子合成树脂或具有反应活性的低分子量合成材脂;无机聚合物如水玻璃仅用于有限的范围。
用粘合剂联接各种材料的优点:①使用方便、迅速而且经济;②粘合剂联结的材料受力时应力均匀分布,不像铆接或螺钉联结那样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③可粘结很薄、很轻的材料;④不同的材料例如塑料与金属可通过粘合剂进行联结;⑤粘合剂可以粘接各种凹凸形状的材料;⑥粘合剂还有阻尼作用;⑦粘合剂具有绝缘作用,粘接不同电位的金属材料时可以阻止电位腐蚀作用;⑧粘接操作可在室温下进行,即使需加热时温度较低不会影响材料原有性能;⑨某些新型材料如蜂窝夹层材料只可用粘接方法制造,为宇航、航空、汽车制造等行业提供了新材料。
8.4.1粘合剂分类粘合剂种类繁多,分类角度不同而有多种分类方法。
①按粘合剂中主要组分结合剂的种类分为无机粘合剂和有机粘合剂;②按粘接强度特性分为:结构型粘合剂,用于结构部件的粘结如飞机、金属材料等要求高强度;非结构型粘合剂,用于粘接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非结构部件;次结构粘合剂,用于粘接强度介于结构型粘合剂与非结构型之间。
③按外观形态分为溶液型、乳液型、膏糊型、粉末型、薄膜型(胶带型)等。
④按用途分为通用胶与特种胶、如高温胶、厌氧胶、热熔胶、光敏胶、导电胶等。
⑤按固化机理分类则可较系统的了解粘合剂的固化过程,粘合剂的固化过程不仅指发生化学变化的聚合过程,固化交联过程,而且包括由溶液、分散液、乳液经过溶剂和分散介质挥发以及熔融物冷凝转变为固体的物理变化过程。
8.4.2粘合剂主要品种与用途□不发生化学变化而固化的粘合剂1. 无可挥发溶剂的粘合剂这一类粘合剂在粘结过程中或粘结前需进行加热方可产生粘接作用。
主要的有2种。
热溶胶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聚酯等粘合剂。
增塑糊粘合剂由糊用PVC树脂粉分散于增塑剂中,同时加有低分子量具有热活性反应化合物作为粘结促进剂,以环氧化合物、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或酚醛树脂等以及PVC树脂的热稳定剂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