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_重点与习题(各章节全)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12
微生物(周德庆)第3版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和。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二、填空题1,微生物由于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五个重要共性,即体积小,面积大;转化快,适应强;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2,按是否具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可分为细胞型微生物和_非细胞型微生物。
3,细胞型微生物根据其细胞结构特征又可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4,按照CarlWoee的三界论,微生物可分为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
三、选择题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c)。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2,细菌学的奠基人是(b)。
A.LouiPateurB.RobertKochC.vanDyckD.vanLeeuwenhoek3,LouiPateur采用曲颈瓶试验来(d)。
A.驳斥自然发生说B.证明微生物致病C.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4,微生物学中铭记RobertKoch是由于(a)。
A.证实病原菌学说B.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C.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D.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5,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a)。
A.LouiPateurB.RobertKochC.vanDyckD.vanLeeuwenhoek四、简答题1,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答: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是微生物最基本的性质。
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的交换面,并由此产生其余四个共性。
第三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习题一、名词解释1、基内菌丝生长在固体培养基内,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故亦称营养菌丝2、细菌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称为细菌菌落4、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它分散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染色体上。
绪论与第一章: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直径<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⑴体积小、面积大:它是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基础.⑵吸收多,转化快:⑶生长旺,繁殖快:⑷分布广、种类多:⑸适应强、易变异: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细菌学的奠基人——科赫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包括真细菌(通常简称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细菌:细胞细而短(直径0.5μm,长0.5-5u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胞壁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2、协助鞭毛运动3、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4、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5、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如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可阻拦分子量超过800的抗生素通过。
6、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细胞壁中的几种特殊成分:v肽聚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特有的成分。
每一肽聚糖单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双糖单位: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四肽尾:是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
在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氨基酸组成有所差异。
肽桥:起着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的桥梁作用。
连接甲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的羧基和乙肽尾第三个氨基酸的氨基。
肽桥的变化甚多,由此形成了肽聚糖的多样性。
v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
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v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
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有关。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种脂类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
染色时乙醇溶解了脂类物质,使细胞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易被抽出,于是被脱色。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二部分)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生长,繁殖,活菌染色法,菌落形成单位(cfu),同步生长,生长产量常数(Y),恒浊器,怛化器,连续发酵,嗜冷菌,中温菌,嗜热菌,最适生长温度,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厌氧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岐化酶(SOD),PRAS培养基,厌氧罐,亨盖特滚管技术,厌氧手套箱,摇瓶培养,曲,曲法培养,通风曲,污染,巴氏消毒法,间歇灭菌法,连续加压蒸气灭菌法,梅拉特反应,石碳酸系数,抗生素,抗代谢药物,选择毒力,(抗生素)效价,半合成抗生素,6-APA,生物药物素。
2.什么叫典型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延滞期有何特点?如何缩短延滞期?4.指数期有何特点?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5.什么叫生长速率常数(R)?什么叫代时(G)?它们如何计算?6.稳定期为何会到来?有何特点?7.什么叫连续培养?有何优点?为何连续时间是有限的? 8.什么是高密度培养,如何保证好氧菌的高密度培养? 9.目前,一般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机制是什么?10.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 11.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类型和发展有哪些规律?12.什么叫发酵罐?试用简图表示并注明其主要构造和运转要点。
13.现代试验室中,培养厌氧菌的“三大件”是什么?试设计一表格比较三者的特点。
14.试述生产实践上微生物培养装置发展的几大趋势,并总结其中的一般规律。
15.试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并各举若干实例。
16.利用加压蒸气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易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如何避免? 17.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对待? 18.试以磺胺及其增效剂TMF 为例,说明化学治疗剂的作用机制。
19.什么叫抗菌谱?试举五例。
20.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分几类?试各举一例。
21.什么叫抗药性(耐药性)?其产生途径有哪些?试以磺胺药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____商人____,他的最大贡献不在商界,而是利用自制的____发现了____。
2.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____的____,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_和___;而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____国的_ __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和____。
3.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期,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和__________;我国人民在___________期曾有过重大贡献,其为_____技术。
4.微生物学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进一步交叉、渗透和融合,至今已分化出一系列基础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如____、____、____、____、_ _和____等。
5.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题1.“微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试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2.简述科赫原则。
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5.简述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有何重大贡献?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一、填空题1.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根据分裂方式及排列情况,球菌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螺旋菌又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及其它形态的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细菌的一般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特殊构造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微⽣物_重点与习题(各章节全)第⼀章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2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成分是多糖或多肽。
8.微⽣物:是指⾁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物的总称。
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等⼤类群。
9.鞭⽑:是从细菌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的蛋⽩质组成的丝状结构,使细胞具有运动性。
⼆. 填空1 芽孢的结构⼀般可分为孢外壁、芽孢⾐、⽪层和核⼼四部分.2 细菌的繁殖⽅式主要是裂殖,少数种类进⾏芽殖。
4 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5 细菌的鞭⽑有三个基本部分,基体,钩形鞘,和鞭⽑丝6 微⽣物修复受损DNA的作⽤有__光复活作⽤__和__切除修复__.8 在低渗溶液中,G+ 菌的肽聚糖被破坏,细胞将涨破9原核细胞通过其附属物称为性菌⽑从⼀个细胞向另⼀个细胞转移DNA..12.⾰兰⽒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两层,内层称为电⼦致密层,约2-3nm厚以肽聚糖为主要成分,外层称为脂多糖层,约 8nm 厚,不含肽聚糖 .13.⾰兰⽒阳性菌的细胞壁有⼀层,其厚度为 20-80nm磷壁酸是⾰兰⽒阳性细菌特有的化学成分14.在周质空间中,存在着多种蛋⽩质,包括: ⽔解酶类 ,合成酶类, 结合蛋⽩和受体蛋⽩ .15.芽孢是某些细菌在⽣活史的⼀定阶段形成的没有⽣长活性的休眠体,对热 , ⼲燥和辐射具有抗性.16.芽孢具有孢外壁,芽孢⾐,⽪层,芽孢壁,孢芽膜芽孢质和芽孢核区等多层结构18.荚膜的主要成分有多糖和多肽等,常采⽤负染⾊⽅法进⾏荚膜染⾊.19.有些细菌细胞质内含有聚β-羟基丁酸,这是碳源和能源贮藏物质,⽽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机偏磷酸的聚合物,它是⼀种⽆机磷酸的贮藏物质21细菌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
22细菌的⼤⼩是以微⽶作为计量单位,⽽病毒的⼤⼩是以纳⽶作为计量单位。
2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它主要由N-⼄酰葡萄糖氨、N-⼄酰胞壁酸⼆部分组成。
绪论一、填空题1、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显微镜开始的,其发展经历的三个时期是经验时期________、____实验时期、现代时期和__________。
2、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
二、判断是非1、巴斯德是一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他第一个在显微镜下看到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2、因为显微镜稀少,列文虎克逝世后微生物学未能迅速发展。
( )3、病原菌学说最初是由科学家柯赫提出来的。
( )三、名词解释1、微生物: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2、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四、选择题1、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以哪两位为代表的科学家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
CA、巴斯德、列文虎克B、柯赫、列文虎克C、巴斯德、柯赫D、巴斯德、弗莱明2、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是 A 。
A、列文虎克B、柯赫C、巴斯德D、斯坦利3、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 C 。
A、巴斯德B、柯赫C、吕文虎克D、别依林克4、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B、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C、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D、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
5、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
A、驳斥自然发生说B、证明微生物致病C、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五、问答题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种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2、微生物的一般特性是什么?1.微生物多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或细胞群体形式存在3、微生物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有哪些主要成就?第一章细菌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名词解释l、细菌2、中介体3、质粒4、异染颗粒5、荚膜6、鞭毛7、芽胞8、L型细菌二、填空题1.细菌个体微小,通常以——作为测量单位。
微生物学练习题绪论一,填空题1.微生物根据大小,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分为__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_____ 三大类型.2.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真菌___.4.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病毒___.二,判断改错题3.非细胞型微生物含有两种类型核酸,既含DNA,又含RNA. 3.错,只含一种核酸. 三,选择题1.下列病原体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支原体B.放线菌C.白色念珠菌D.细菌E.病毒2.下列病原体中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立克次体B.衣原体C.噬菌体D.螺旋体E.支原体3.下列病原体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噬菌体B.酵母菌C.流感病毒D.细菌E.真菌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细菌B.放线菌C.支原体D.衣原体E.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新型隐球菌B.白色念珠菌C.真菌D.放线菌E.立克次体四,名词解释2.菌株(strains of bacteria)是指从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种细菌.五,问答题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答: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可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仅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它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如真菌属于此类.(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或者是RNA)存在.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如病毒属于此类.一,填空题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um __.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球菌杆菌螺旋菌 __ 三种类型.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___ 三种.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芽胞荚膜鞭毛菌毛__四种.5.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__肽聚糖__.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__磷壁酸__.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肽聚糖__和__外膜__.8.菌毛分为__普通菌毛__和___性菌毛__两种.9.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__芽胞__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10.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__革兰染色_,其次是__抗酸染色三,选择题【A型题】1.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浆E.包膜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A.抗吞噬作用B.溶血作用C.毒素作用D.侵袭酶作用E.粘附作用3.细菌核糖体的分子沉降系数为A.30SB.40SC.60SD.70SE.80S4.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不能观察到的结构为A.菌毛B.荚膜C.鞭毛D.芽胞E.包涵体5.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A.霉菌B.腮腺炎病毒C.放线菌D.支原体£.立克次体6.下列中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荚膜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蛋白C.肽聚糖D.脂多糖E.微孔蛋白8.普通菌毛主要与细菌的A.运动有关B.致病性有关C.抗药性有关D.鉴别诊断有关E.遗传变异有关9.质粒是细菌的A.核质DNAB.胞质颗粒C.胞浆中核蛋白体D.核质(或染色体外)DNAE.中介体10.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肽聚糖D.磷壁酸£.核心多糖11.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A.干扰细菌DNA的复制B.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D.切断肽聚糖中多糖支架B -1,4糖苷键E.竞争合成细胞壁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12.细菌哪种结构的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A.核质B.核糖体C.中介体D.胞质颗粒E.质粒【X型题】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为A.脂蛋白B.肽聚糖C.脂多糖D.磷壁酸E.核心多糖2.荚膜的功能是A抗吞噬作用B.抗干燥作用C.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D.与细菌鉴别有关E.与某些细菌的分型有关四,名词解释1.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分泌至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其厚度不小于0.2口m称为荚膜或大荚膜.厚度小于0.2um为微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2.芽胞:某些细菌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浆失水浓缩,形成折光性强,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一种坚实小体.芽胞耐干燥,在消毒灭菌学上以杀死芽胞作为标准.3.鞭毛:从某些少数细菌菌细胞上生长出的一种纤细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它与免疫性,鉴别,致病性有关.4.菌毛:某些少数细菌菌体表面生长出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更硬而直的丝状物.菌毛分为两种,一种为普通菌毛,与致病性有关;另一种为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传递接合有关.5.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为闭合环形双股DNA,能独立自我复制, 转移赋于宿主菌产生新的生物学特性.在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R质粒,F质粒等. 质粒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抗药性形成,某些毒素产生有关.五,问答题1.试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异同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厚度20nm〜80nm 10nm~15nm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2层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50〜80%占细胞壁干重5〜20%糖类含量约45% 15〜20%脂类含量1〜4% 11〜22%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2.试述Gram Stain染色法及其意义.答:革兰染色法的操作与步骤如下:(1)标本片制作:取材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步骤:第一液碱性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第二液碘液,媒染1min,水洗;第三液95%乙醇,脱色,30s,水洗;第四液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30s,水洗.(3)镜检:光学显微镜放大1000倍,观察其形态,染色性,经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革兰阳性菌呈紫色;一类是革兰阴性菌呈红色.(4)革兰染色的意义:①鉴别细菌;②指导选择用药;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③致病性方面,革兰阳性菌大多数以其外毒素致病,革兰阴性菌以其内毒素致病.细菌的生理一,填空题3.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__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___ .7.细菌的色素分为__ 水溶性脂溶性 ___ 2种.三,选择题1.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范围适A.4.0~6.0B.5.5〜6.5C.7.2〜7.6D.8.0〜9.0E.8.4〜9.22.细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及保存菌种多选用细菌生长繁殖的哪个期A.适应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迟缓期E.衰亡期3.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它能分解A.胱氨酸B.色氨酸C.葡萄糖D.枸橼酸盐E.乳糖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以A.孢子出芽方式B.二分裂法方式C.增殖方式D.自我复制方式E.有丝分裂方式5."菌落"是指A.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B.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C.一个菌细胞D.不同种的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E.细菌在营养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四,名词解释6.抗生素(antibiotic)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化学物质消毒与灭菌一,填空题1.热力灭菌分为__干热__和__湿热__灭菌.2.湿热灭菌分为__煮沸巴斯德消毒高压蒸气灭菌流通蒸气灭菌间歇灭菌__3.紫外线杀菌的机理主要是破坏细菌—DNA构型—.4.对于毒素,血清,抗生素不耐高温灭菌的制物制品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滤过除菌__.6.化学消毒剂杀菌的机理是_1%硝酸银1%〜5%蛋白银.三,选择题1.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是A.50nm〜100nmB.150nm〜250nmC.100nm〜200nmD.200nm〜300nmE.265nm〜266nm2.消毒外科手术包应采用的消毒方式是A.焚烧B.高压蒸气灭菌法C.干烤D.煮沸E.间歇灭菌3.杀灭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A.煮沸法B.紫外线照射C.简写灭菌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流通蒸气灭菌4.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理A.干扰蛋白质的合成B.损伤细胞壁C.损伤细胞膜D.干扰DNA的构型E.破坏酶系统5.以杀死下列哪种病原菌作为判断灭菌的效果A.伤寒杆菌B.大肠杆菌C.葡萄球菌D.结核杆菌E.芽胞杆菌【X型题】1.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的是A.导热快B.穿透力强C.比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低D.潜热E.使细菌蛋白迅速凝固变性2.多数细菌怕干燥,但有少数菌抗干燥能力较强,它们是A.脑膜炎球菌B.淋球菌C.溶血性链球菌D.结核杆菌E.炭疽芽胞杆菌噬菌体一,填空题1.噬菌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__核酸__和__蛋白质__.2.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__前噬菌体__,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__溶原性细菌___.3.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_毒性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_.4.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包括__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___. 三,选择题1.溶原性细菌是指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B.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C.带有R因子的细菌D.带有F因子的细菌E.带有Coi因子的细菌2.前噬菌体是指A.整合在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B.尚未装配好的噬菌体C.毒性噬菌体D.未感染宿主菌的噬菌体E.未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3.下列致病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A.霍乱弧菌B.大肠杆菌C.肺炎杆菌D.白喉杆菌E.破伤风梭菌4.关于噬菌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侵袭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B.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C.由严格的宿主特异性D.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强E.每个噬菌体都含有RNA和DNA【X型题】1.噬菌体的特性有A.能通过滤菌器B.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C.只含有一种核酸D.专性活细胞寄生E.以复制方式生长繁殖3.毒性噬菌体溶菌周期的步骤有A.吸附B.穿入C.生物合成D.组装成熟E.释放四,名词解释1.噬菌体(phage)噬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5.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某些前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中,从而使宿主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这一过程称为溶原性转换.6.前噬菌体(prophage)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填空题1.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__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___.2.根据质粒是否能通过性菌毛接合转移,可将质粒分为__接合__和__非接合__ 两类.3.以接合方式进行基因传递的质粒有Col质粒R质粒F质粒.4.R质粒由—耐药性决定因子耐药性传递因子—两部分组成.6.细菌的遗传变异中,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包括__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_.三,选择题1.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的过程称为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2.溶原性转换是指A.供菌染色体基因与受菌染色体基因的重组B.噬菌体的基因直接与细菌染色体DNA的重组C.供体菌质粒DNA与受体D.细菌染色体的基因发生突变E.两种细菌原生质体融合后发生染色体基因的重组3.R因子的转移途径是A.转化B.转导C.接合D.原生质体融合E.溶原性转换4.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基因突变5.耐药性是指A.F质粒B. R质粒C. Col质粒D.毒力质粒E.代谢质粒【X型题】1.遗传性变异中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是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2.质粒DNA的特征有A.自我复制B.赋予细菌产生新的生物学性状仁可自行丢失与消除D.能转移E.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A.R质粒B. F质粒C. Col质粒D.毒力质粒E. r质粒4.能以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是A. R质粒B. F质粒C. Col质粒D.毒力质粒E. r质粒四,名词解释4.原生质体融合(protopast fusion)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五,问答题1.细菌的变异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1)形态结构的变异,如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失去细胞壁变成L型菌.如H—O 的变异,有鞭毛的伤寒杆菌变异后可以失去鞭毛.(2)菌落的变异,是细菌从光滑型菌落变异成粗糙型菌落称为S—R变异.S-R变异多见于肠道杆菌.(3)毒力变异.细菌因环境因素的不同,其毒力可曾强或减弱,如卡介苗,是将牛型结核杆菌培养230代而得到的减毒株.(4)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为耐药菌株. 诱导细菌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耐药株高达80%以上.五,问答题 1.答: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如下所述.⑴裸露病毒体的结构:①核心.含有RNA或DNA;有些病毒还含有复制酶.核酸在医学上的意义:具有遗传变异性;具有感染性;可用于病毒的分类与鉴定.②衣壳.由多肽组成壳微粒,壳微粒按一定的对称方式排列组合成衣壳.衣壳在医学上的意义:保护核酸的作用;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具有抗原性.病毒的核酸与衣壳共同组成核衣壳为一个完整的病毒体,具有感染性.(2)包装病毒体结构:①在核衣壳外还有类脂组成的包膜.②包膜表面由糖蛋白组成的突起物称为刺突.包膜在医学上的意义:包膜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具有抗原性;具有感染性.有包膜的病毒同样是一个完整的病毒体.2.答:细菌与病毒的主要区别如下表:细菌分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um 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结构简单:只含RNA或DNA,细胞质.某些少数菌有特殊 ,衣壳,有一部分病毒有包膜培养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生长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法致病性致病物质分为菌细胞表面对抗生素敏感性对抗生素敏感需在活的敏感细胞内寄生复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对抗生素不敏感病毒非细胞型微生物nm。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复习思考题1.试设计一张表格,比较一下6个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特性。
2.典型细菌的大小和重量是多少?试设想几种形象化的比喻并加以说明。
3.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4.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并指出G+和G-细菌肽聚糖结构的差别。
5.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6.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7.何谓“拴菌试验”?它何以能证明鞭毛的运气机制?8.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9.什么是菌落?试讨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10.名词解释:磷壁酸,LPS,假肽聚糖,PHB,伴胞晶体,基内菌丝,孢囊链霉菌,横割分裂,异形胞,原体与始体,类支原体,羧酶体,孢囊,磁小体。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复习思考题1.试解释菌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
2.试图示并说明真核微生物“9+2”型鞭毛的构造和生理功能。
3.试简介真菌所特有的几种细胞器――膜边体、几丁质酶体和氢化酶体。
4.什么是单细胞蛋白(SCP)?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5.试图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的生活史,并说明其各阶段的特点。
6.试简介菌丝、菌丝体、菌丝球、真酵母、假酵母、芽痕、蒂痕、真菌丝、假菌丝等名词。
7.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结构8.试以Neurospora crassa 为例,说明菌丝尖端细胞的分化过程及其成分变化。
9.试列表比较各种真菌孢子的特点。
10.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11.为什么说蕈菌也是真核微生物?12.什么叫锁状联合?其生理意义如何?试图示其过程。
13.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真病毒?什么是亚病毒?2.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试图示病毒的典型构造。
微生物学习题库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2.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试分析微生物五大共性对人类的利弊。
5.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
6.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测量微生物大小主要用几种单位?2.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何要用染色法?常用的染色法有几类?3.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它的主要步骤是什么?哪一步是关键?为什么?4.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及其重要意义。
5.试绘出细菌细胞构造的模式图,注明其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并扼要注明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6.图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及成分。
7.什么是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试比较它们的异同?8.什么叫肽聚糖,其化学结构如何?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肽聚糖结构有何不同?9.什么叫溶菌酶?它的作用方式如何?10.什么叫磷壁酸?其构造和功能是怎样的?11.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的脂多糖(LPS)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哪几种成分最为独特?脂多糖的功能是什么?12.什么是荚膜,其化学成分如何?有何生理功能?13.如何证实某一细菌存在着鞭毛?如何知道某一细菌运动能力的强弱?14.细菌鞭毛着生的方式有几类?试各举一例。
15.试列表比较细菌的鞭毛、菌毛和性菌毛的异同。
16.什么是芽孢,其结构如何?为何它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尤其是抗热性(根据“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加以分析)。
17.什么是伴孢晶体,它在何种细菌中产生,有何实践意义?18.什么叫菌落,细菌的菌落有何特点?试分析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19.什么是放线菌?放线菌虽呈菌丝状生长,但为何目前都认为它不接近霉菌,而更接近于细菌?20.什么叫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它们间有何联系?21.放线菌的菌落有何特点?试从细胞水平来分析其原因。
22.什么叫支原体,它有何特点,哪些特点是由于缺乏细胞壁引起的?什么叫类支原体?23.什么是立克次氏体、类立克次氏体?它们对人类的关系如何?24.什么是衣原体?为何不能称它为“大型病毒”?25.比较说明六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特性。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填空题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的同时也来来。
2、1347年的一场由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2003年SARS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__ ___商人__ ___。
6、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___ 的 ____,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__和__ ___。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详细地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8、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__ __国的_____ ___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和__ ____。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3大类微生物主要是、及。
二、选择题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1)鼠疫(2)天花(3)艾滋病(AIDS)(4)霍乱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的“席位”。
(1)少数(2)非常少数(3)不太多(4)绝大多数3、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它又可分为()的分支学科。
(1)几个不同(2)少数有差别(3)许多不同(4)4个不同4、公元9世纪到10世纪我国已发明()。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2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成分是多糖或多肽。
8.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等大类群。
9.鞭毛:是从细菌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面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使细胞具有运动性。
二. 填空1 芽孢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四部分.2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裂殖,少数种类进行芽殖。
4 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5 细菌的鞭毛有三个基本部分,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6 微生物修复受损DNA的作用有__光复活作用__和__切除修复__.8 在低渗溶液中,G+ 菌的肽聚糖被破坏,细胞将涨破9原核细胞通过其附属物称为性菌毛从一个细胞向另一个细胞转移DNA..12.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两层,内层称为电子致密层,约2-3nm厚以肽聚糖为主要成分,外层称为脂多糖层,约 8nm 厚,不含肽聚糖 .13.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有一层,其厚度为 20-80nm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化学成分14.在周质空间中,存在着多种蛋白质,包括: 水解酶类 ,合成酶类, 结合蛋白和受体蛋白 .15.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形成的没有生长活性的休眠体,对热 , 干燥和辐射具有抗性.16.芽孢具有孢外壁,芽孢衣,皮层,芽孢壁,孢芽膜芽孢质和芽孢核区等多层结构18.荚膜的主要成分有多糖和多肽等,常采用负染色方法进行荚膜染色.19.有些细菌细胞质内含有聚β-羟基丁酸,这是碳源和能源贮藏物质,而异染色颗粒主要成分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它是一种无机磷酸的贮藏物质21细菌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
22细菌的大小是以微米作为计量单位,而病毒的大小是以纳米作为计量单位。
2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它主要由N-乙酰葡萄糖氨、N-乙酰胞壁酸二部分组成。
27革兰氏染色操作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29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宜的pH值和一定的pH适宜范围。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_6.5-7.5_,放线菌的最适pH为_7.5-8.0_.30、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革兰氏阳性菌原有细胞壁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称为原生质体。
31细菌荚膜的作用是__保护作用_____和__贮藏养料__作为透性屏障或(和)离子交换系统,可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表面附着作用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__。
32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__肽聚糖___,它是由__双糖单位___、__四肽尾或四肽侧链__和__肽桥或肽间桥___组成的亚单位聚合而成。
33微生物的特点是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34 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学名,其中_ Staphylococcus __是属名,___ aureus __是种名。
35鞭毛主要化学成分为__蛋白质__,鞭毛主要功能为___运动___。
36脂多糖(LPS)是革兰氏__阴性__菌细胞壁__外膜_ 层的主要成分,它由__类脂A _,__核心多糖__,__ O-特异性侧链___三部分构成。
39在菌体形态观察中,需要进行制片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菌时采取的制片方法是_涂片法__,观察放线菌时采取的制片方法是__压(印)片法__,观察真菌采取的制片方法是__水浸片。
三. 辨别正误2. 芽孢形成过程中,芽孢衣形成在前,前芽孢形成在后(错误)3. 原生动物的鞭毛和纤毛都是9+2型的。
(错误)4. 芽孢可保持休眠数千年,遇合适环境可发芽形成一个细胞。
(正确)5. 立克次氏体没有细胞壁,可通过细菌过滤器。
(错误)6. 青霉素可抑制肽尾与肽桥间的转肽作用,从而杀死细菌。
(正确)8.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的不同。
(错误)10细菌的下列结构可能会增加其致病性:鞭毛,荚膜,菌毛,脂多糖。
(正确)11.细菌不含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错误)12.细胞膜是一个流动结构,其上的蛋白易于被除去。
(正确)16.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的菌落特征可作为其分类鉴定的依据。
(正确)17.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
(错误)19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垣酸和肽聚糖。
(正确)20一种细菌的学名是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中aureus属名,是拉丁文的名词,Staphyloccus是种名,是拉丁文的形容词。
(错误)21因为细菌是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它没有有性繁殖,只具无性繁殖形式。
(正确)22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正确)23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错误)四. 单项选择2. 下述细菌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是:CA大肠杆菌 B 立克次氏体 C 支原体 D 分枝杆菌3. G- 菌含有的周质空间___B__A 是细胞内吞作用位点B 富含消化酶类C 蛋白质合成场所D 含有溶菌酶4. G+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____B_____A 脂多糖B 磷壁酸C 结晶紫D 溶菌酶5. 不是脂多糖的功能的是__B_____A G- 细菌细胞壁成分B 允许物质通过外膜C 抗原功能D 内毒素6. 球状细菌分裂后排列成链状称为 BA双杆菌 B 链球菌C 螺旋体D 葡萄球菌8. 螺旋体含有而螺菌不含有的是 AA 轴丝B周生鞭毛C菌毛D 四分体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 一个细胞可产生多个芽孢B芽孢进行二分裂C一个细胞产生一个芽孢并保持生长D芽孢是休眠体11. 下列不是原核细胞结构的是 BA 染色体B 叶绿体C 鞭毛D荚膜12. 用光学显微镜可辨别原核和真核细胞之间不同的是 DA 核糖体B鞭毛C细胞膜D核14.鞭毛的化学组成主要是( C )A.多糖B.脂类C.蛋白质D.核酸15.在下列微生物中( B )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A.链霉菌B.蓝细菌C.紫硫细菌D.大肠杆菌17.原核生物细胞中核糖体沉降系数为( A )A.70SB. 90SC. 60SD.80S18. 下面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所有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B. 所有细菌在其生长的全部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C. 所有芽孢细菌在其生长的全部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D. 所有芽孢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19.G+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D )A. 萄聚糖B.脂多糖C.几丁质D.肽聚糖20制细菌标本片采取的制片方法是(A )A水浸片法 B. 涂片法 C. 印片法 D. 组织切片法21 G-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D )A. 萄聚糖B.纤维素C.几丁质D.肽聚糖22原核微生物能量代谢及很多合成代谢的部位是( A )A.质膜B.线粒体C.高尔基体D.核糖体23、显微镜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 B )A.越长B.越短C.不变D.无法判断24.E.coli细菌的鞭毛着生位置是(D )A.偏端单生B.两端单生C.偏端丛生D.周生鞭毛25细菌细胞的( A )结构与其抗原性相关。
A.鞭毛B.荚膜C.芽孢D.液泡26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是( B )A.立克次氏体B.支原体C.衣原体D.螺旋体27不同微生物在生长过程对pH的要求不同,放线菌对pH值的要求是(A )A. 偏碱性B.中性C. 偏酸性D.酸碱都可五. 简答题1 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上有何差别,以及与革兰氏染色反应的关系。
(1)结构:G+菌细胞壁厚,仅1层;G-菌细胞壁薄,有2层。
(2)组成:G+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且含量高、磷壁酸;G-菌细胞壁薄含有肽聚糖但含量低,不含磷壁酸,但含有脂多糖、膜蛋白等。
与革兰氏染色反应的关系:G+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且含量高,经酒精脱色时,失水网孔变小,能够阻止结晶紫和碘复合物被洗脱;而G-菌细胞壁的外膜易被酒精洗脱,内层肽聚糖层薄,不能够阻止结晶紫和碘复合物被洗脱。
3.微生物有那些特点。
(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快,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4 .试述一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对微生物学的主要贡献。
你从中有何启发。
巴斯德:发酵的实质;否定了生物的自然发生说;巴斯德消毒法;疫苗生产法。
启发:勇于实践,实践-理论-实践。
勤奋。
不畏权威。
8试述革兰氏染色方法步骤及原理。
答:(4分)简要方法步骤:涂片→干燥→ 冷却→ 结晶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番红复染→干燥→镜检(6分)原理:与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笔结构有密切关系。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较多的类脂质,而肽聚糖含量较少。
当用酒精脱色时,类脂质被溶解,从而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后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胞被脱色,经复染后则呈现复染剂的颜色。
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多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酒精脱色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因而细胞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9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包括哪几个阶段?巴斯德和柯赫有什么贡献?答:(4分)1)微生物学的发展包括四个阶段:(1)古代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2)微生物的发现和形态学描述阶段;(3)微生物学发展的生理学阶段;(4)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
2)巴斯德和柯赫的贡献:(3分)巴斯德:(1)否定了生命“自然发生”的学说。
(2)发明了巴氏消毒法(3)奠定了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开创了许多新的微生物学科。
(3分) 柯赫:(1)建立了研究微生物的一系列重要方法。
(2)利用平板分离方法寻物并分离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菌。
(3)提出“柯赫法则”。
10叙述细菌细胞的各部分构造与功能。
(12分)答:细胞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两大部分。
(8分)基本结构又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四部分,细胞壁:结构:对于G+菌来说主要结构是由肽聚糖组成的网状结构。
对于G-来说,其结构包括二层:内壁层和外壁层,外壁层又由脂多糖层和脂蛋白层组成。
功能: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等功能细胞膜:结构:结构是由双层脂类(磷脂)分子构成分子层与骨架,在双子层中结合有蛋白质。
功能:控制物质交换,维持渗透压及产能基地。
细胞质:细胞质是无色透明稠状胶体,含有丰富的酶系,是营养合成、转化、代谢的场所。
细胞核:位于细胞质内,无核膜,无核仁,仅为一核区,称为拟核(Nucleoid)主要功能:记录和传递遗传信息(4分)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芽孢、荚膜三部分。
鞭毛:某些细菌在细胞表面伸出细长、波曲、毛发状的附属丝状物即为鞭毛功能:主要是运动芽孢:芽孢时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于营养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