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胃大部分切除病人的临床护理摘要:胃大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常用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护理关键是确保手术成功及术后并发症防治,若围手术期护理不到位易引起并发症,延误患者病情,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并发症;护理文章就长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2009年收治的105例胃大部切除术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05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66例,女39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8岁。
最长病程为20年,最短病程为1年。
实施毕罗Ⅰ式手术37例,毕罗Ⅱ式手术68例。
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胃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倾倒综合征2例。
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患者来到病区,首先介绍过病区环境后,利用下午三点左右的空挡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邀请病区中手术成功的同种病例介绍其经验和体会。
其次,进行身体准备。
包括心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等术前检查。
确保患者没有任何手术禁忌症。
再次,指导病人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避免术后病人因麻醉、手术的影响和排便习惯的改变而发生尿潴留。
有吸烟爱好者,指导病人戒烟。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不要感冒。
避免或减少有呼吸道感染的亲人和朋友探视。
训练患者训练胸式呼吸,以利于减少腹部张力。
术前一天进行:皮肤准备:清洁手术野皮肤剃除术野毛发;同时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药物过敏实验。
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沐浴、更衣、剪指甲等。
叮嘱病人入手术室前取下义齿、眼镜、手表、首饰、等可交于家人或者护士保管。
保证患者术前休息良好,病室温度适宜,环境安静,取得同病室的病友理解配合。
保证病人良好的睡眠,必要时可给与安眠类药物。
胃肠道准备:叮嘱患者当晚八时开始禁食,晚十二时开始禁饮,并告诉患者禁食、禁饮对于手术成功的重要性。
最后,手术清晨测量生命体征;若有体温血压升高或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延时手术。
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山东东营 257000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作为一项国内先进的高科技现代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及完善。
因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疗效肯定,而在普外科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我院2015年1月一2015年10月采用腹腔镜胃大部切除4例。
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4例中男3例,女1例,40~67岁,均诊断为胃体癌(进展期)。
术前全部经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常规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及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明确胃周围脏器受累程度,确定肿瘤具体位置。
1.2 手术方法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仰卧于手术台,双下肢外展45度,0.5%碘伏常规消毒手术野铺单,在脐下缘切开10mm小口,穿刺10mmTrocar,建立Co2气腹,并与左侧腋前线肋缘下2cm穿刺12mmTrocar,建立手术者主操作孔,此孔与脐连线中点穿刺5mmTrocar,建立手术者辅助操作孔,右侧腋前线肋缘下2cm穿刺5mmTrocar,建立助手辅助操作孔,此孔与脐连线中点穿刺10mmTrocar,建立助手主操作孔,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mmHg,全面探查腹腔,判断胃癌能否根治切除。
若能进行胃大部切除,助手用提钳向前腹壁方向牵引大网膜,术者可使用电钩在大网膜近横结肠无血管区,沿筋膜解剖间隙游离切除大网膜,向右游离至结肠肝曲,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胰头浅面解剖出胃网膜右血管根部,上可吸收夹,用超声刀清除幽门下淋巴及脂肪组织,游离十二指肠第Ⅰ段下缘。
近肝下缘处切断小网膜,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辨别胃右动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肝总动脉。
胃右动脉根部施可吸收血管夹,清除胃幽门上淋巴结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
上牵胃体,挑起胃胰皱襞,游离解剖胃左动脉及胃冠状静脉,血管根部上可吸收血管夹,清除7、8、9、11、12和14组淋巴组织,继续用超声刀沿肝下缘清除小网膜至贲门右淋巴及脂肪组织,挑起胃窦,距胃幽门下2~3cm用切割缝合器切断十二指肠。
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营养管的护理体会核心要点构架发布时间:2023-04-27T07:44:11.8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期作者:岳文文[导读] 目的:研究经过了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取空肠营养管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岳文文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002【摘要】目的:研究经过了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取空肠营养管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同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空肠营养管护理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排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优质护理)各4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在空肠营养管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减少,同时能够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空肠营养管护理;护理效果;常规护理胃在人体消化系统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人体进行食物吸收和消化最为关键的部位之一[1]。
目前,在临床诊断当中,如果胃部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疾病时,无法通过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愈,为了使病灶有效根除,同时防止其扩散到其他脏器以及周边组织,需要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在胃大部切除手术当中,主要将幽门、胃体、十二指肠球部的部分以及胃窦完全切除。
该手术具有创伤性较大的特点,同时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并发症。
此外,由于患者术后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式,患者的恢复效果也有较大差异。
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尤为重要。
在本次实验研究当中选取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空肠营养管护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同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空肠营养管护理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排序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患者。
4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实行切除胃大部分手术之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手术完成之后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强化术后健康教育指导与心理护理,提供术后饮食护理。
结果 42例患者中,39例的手术切口实现ⅰ期愈合,1例手术切口黏膜出现水肿现象,经过五天的药物治疗后切口痊愈,2例手术切口被感染。
结论应重视提供细致以及周到的术后护理,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护理;胃大部分;手术;切除在对胃溃疡的等消化科疾病进行治疗时,通常需要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方法;临床发现,在采用以上术式治疗之后,如不加以适当护理,则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1]。
因此,要重视术后护理,从而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实行切除胃大部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旨在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状态。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共研究了42例手术患者,25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在24岁至69岁之间,42例的平均年龄为47.1岁;基础疾病情况为,1例为复合性溃疡,20例为胃溃疡,21例患有胃肿瘤;病程在60天至5年之间,平均为2.7年。
14例急诊手术患者,其余28例为择期手术患者。
1.2 方法1.2.1 手术完成之后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监测患者体位状态以及生命体征,刚完成手术时,使患者保持平卧位,随后根据病情进展保持半卧位;对患者呼吸的状态、心率状态以及血压高低情况等进行密切观察;当需要变换体位时,应确保引流管始终处于通畅状态,避免出现扭曲以及挤压现象,更不能用力拉扯引流管,以预防其脱落。
对于引流液,要密切观察其色泽以及性质等;如发现胃出血现象,要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1.2.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在实行切除术之后,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并发症,即十二指肠的残端出现破裂现象、肠梗阻、倾倒征以及胃出血以及溃疡等。
残端破裂者一般会并发腹膜炎,临床表现为腹肌紧张以及腹部剧烈疼痛等;因此在护理时要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密切观察。
当出现肠梗阻时,患者会出现呕吐症状以及上腹胀痛症状等,且胆汁一般不会出现在呕吐物当中[2]。
29例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7-02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部肿瘤的常见手术方式,胃切除范围包括胃体大部、胃窦部、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
除手术本身会给患者带来身心的重大的冲击,术后的各种严重并发症也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采取完善、有效的护理模式,为使患者适应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各种生理、心理的改变,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促进患者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我科为29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行胃大部切除术的2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的年龄36-64岁,平均46.8岁。
其中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胃癌7例。
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证实,均具有胃大部切除术指针。
同时无严重的合并症及脏器功能损害,无药物过敏史,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同意本次研究并了解手术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
手术方式:billroth ⅰ式9例,billroth ⅱ式2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药相同。
1.2术前护理。
1.2.1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主动与患者沟通,增加患者对医院、病区及主管医护人员的了解,消除陌生感,增加患者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依据患者对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教给患者一些缓解焦虑、恐惧的方法,鼓励患者向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倾述,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转移对手术的注意力[1]。
对患者及家属普遍关心的手术方式及其安全性、术后的生活质量等问题进行完善的介绍,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积极的配合治疗。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支持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使患者安静休息,勇敢的面对手术的到来,必要时可使用镇静药物。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方法。
方法选择1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及优质服务。
结果经过整体护理的配合治疗,使患者好转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护理;并发症
胃大部分切除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患者体质衰弱,出现的并发症也较多。
因此,术后完善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从2011年1月——2012年112月做胃大部分切除术10例,其中穿孔5例,胃溃疡1例,胃部肿瘤4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胃溃疡患者4例,年龄均在45-65岁,其中男性患者在7例,女性在3例。
术后愈合良好均康复出院。
1.2术前护理
1.2.1心理护理患者术前都有程度不同的紧张和恐惧。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所以尽最大可能消除不利因素,此时我们可以向患者进行有关疾病的讲解和手术中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让患者内心有个大致的了解,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紧张的情绪和担心,并且将手术的流程和病人的家属解释清楚。
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
并且通过心理的辅导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
进行手术的信心,并且可以通过患者的陪护来加强患者的信心,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在进行手术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做好各项的检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在手术的当天,我们要向患者讲解手术操作相关的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内心是平静的,并且做好各种准备措施,对胃肠的减压、做好备皮的准备。
1.2.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1.2.5术前30分钟合理应用抗生素。
1.3术后护理
1.3.1在手术完成之后,我们要对患者讲解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讲清麻醉后的状况,讲清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并将请这样做的目的。
吸氧及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敷料情况。
为了防止仪器出现各种拉扯的状况,保持体位的正常,这样可以确保引流管的通畅。
准确记录各项观察指标[2]。
1.3.2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告知患者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气,预防肠粘连,减少并发症。
一般术后第1日可协助患者坐起并轻微的床上翻身;术后第2日可下床活动,以不出现胸闷为宜;术后第3日开始部分自理活动如洗脸、穿衣等。
1.3.3镇痛术后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应根据疼痛的程度制定具体的减轻疼痛的方法,可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必要时应用止痛泵,注意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1.3.4观察手术切口情况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整洁干燥,有无渗血。
告知患者切口敷料避免潮湿、污染,以免感染。
以促进切口尽快愈合。
1.4管道的护理
1.4.1胃管的护理术后患者通常禁食2-3天,持续胃肠减压。
护士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情况,若短期内从胃管引出大量鲜红色液体或呕吐为鲜红色液体,提示吻合口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准确记录引出量。
1.4.2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其放置目的是引出腹腔内的渗液,预防腹腔内积液、隔下脓肿的发生,观察腹腔内是否继续出血。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若短期内引出大量鲜红色液体提示腹腔内出血或吻合口出血,立即通知医生立即处理。
1.4.3尿管的护理插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行尿道口护理两次,保持会阴部清洁与干燥。
拔尿管前一天要夹管,定时放尿,进行排尿反射和提肛训练。
2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不能禁食水,因此营养状况欠佳,正确的饮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术后患者排气后,根据病情可服温开水或米汤50ml,少量多餐。
若24小时无明显腹痛、腹胀等不适,第2日即可进半量流质食物如米粥、鱼汤等,每次50-80ml,5-6次/d,第3天可进全量流质食物每次100-150ml,6-7次/d,若进食后无腹胀、腹痛等不适,术后第6-7日进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蔬菜汤等,
每日200-250ml,3-4次/d,术后10-14日可进食软食、普食,但进食应注意以下原则:①饮食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适量的脂肪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蛋白质不低于1g,并应选用易消化的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牛奶、豆浆、鱼肉等。
脂肪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可少食。
②易消化、刺激少的食物,食物应细软少渣,避免干硬、辛辣、咖啡、油煎炸食品。
③少量多餐,每次进餐量少、而用餐次数多、应定时定量,保证充分的营养。
3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3.1胃出血在手术过后,我们如果发现胃液是自行消失的,并且胃液是逐步变浅的,我们还要观察胃肠吸出液的量和相应的颜色,如果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液体忽然猛增,并且出现鲜红的液体,此时可能是腹腔出血,此时我们应该马上进行处理,在24小时之内,流出的液体一般不会超过300毫升,我们可以根据这个量进行判断。
3.2梗阻患者来到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进行短期的观察,向家人询问患者呕吐的时间以及发生的频率,如果是严重的,此时我们应该立即决定实施手术。
3.3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常出现于术后3-6d,表现为右上腹穿发剧痛和局部明显压痛、腹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应立即手术处理,并分别于十二指肠内和腹腔内置管,术后予以肠内营养,应用抗菌抗感染,氧化锌软膏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3.4胃肠吻合破裂或瘘多发生在术后5-7d,表现为急性腹膜炎症状,一旦发生须立即手术处理。
4小结
在患者实施手术之后,我们基本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以后的保养和护理,因为当患者的大部分的胃切除之后,护理不好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要耐心、全面的向患者的家属解释清楚,通过后期科学的护理,使得患者康复,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道伟.谈胃大切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1,5(14):2871-812.
[2]卢国英.132例老年人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4):644-645.
[3]宋玲珍.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护理[j].右江医学,2007,35(4):480-481.
[4]王金凤.胃大切除术13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j].社会医学杂志,2007,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