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阅读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45 KB
- 文档页数:1
【诗歌鉴赏】“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意思及全文赏析诗词名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出自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回忆起大苹初识,两战略重点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道春草,当时明月在,曾照曝光彩云归属于。
临江仙的译文雨过天晴时真的人去楼空为孤独困锁,醉酒醒过来但见到门帘高高弯曲。
去年春天初恋的愁恨滋长恰巧又在此时。
她想到兵防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回忆起与歌女大苹初次相逢,她穿著两战略重点字香熏过的罗衣。
通过琵琶的弹奏倾诉出来自己的春草。
当初记起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著象彩云一样的大苹重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本词为怀念歌女小所作。
上片写别后的孤独和刻骨相思,写今日,下片追忆初见小时的印象及小归去时的情景,写去时的情景,写去年。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风情旖旎。
据作者《小山词》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陈君友家有莲、鸿、频、云四个歌女,词人及其好友的新词经常由她们在席间歌唱。
作者和词中小频亦曾有过一段恋情,后沈殁陈病,小频等人也就风飘云散,不知去向。
上片伤春,活画出词人落寞孤凄的情状。
下片怀人,在词人的记忆中呈现出最令人动情的一幕,“记得”这三句又是一顿,点出初见时已两心相许的这段终身难忘的情境。
词的结句与起拍“梦后”“酒醒”二句呼应,感慨万千,既蕴藏着小频流落民间之后,作者见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时把“初见”以后的花朝月夕种种缠绵情意也都包容无遗了。
本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风情旖旎。
风格曲折深婉,意境朦胧含蓄,深得吞吐腾挪之妙。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
当时在,曾照彩云归。
〔小蘋〕歌女名。
〔心字罗衣〕用一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这里的心字还包含深情蜜意双关的意思。
杨慎词品卷二:“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熏之尔。
或谓女人衣曲领为‘心’字,又与此别。
”临江仙是晏几道的最有名的代表作。
是一首相思词,是词人为追念旧时一位名小蘋的歌女而作。
开首两句,写眼前景物,“梦后”与“酒醒”互文,“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写了“梦后”、“酒醒”时欢娱成梦,人去楼空的景况,渲染了空寂、冷落、凄凉的气氛。
“去年春恨却来时”,由眼前景物的凄凉过渡到去年离别之情的回忆,读来是朴实无华之句,细嚼却是神来之笔。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人”当然是指词人自己,茕茕孑立在落花前,看微雨中双飞的燕子。
“落花”、“微雨”点明是暮春时分,这时的景物更增添了几分离情别恨之缠绵。
此时,燕子犹得“双飞”而人只能在那儿“独立”,相形之下,又令人感到多么黯然神伤!“落花”二句,历来为评家推崇备至,誉为“千古未有之名句”。
词的上阕,词人从眼前的景物引起去年的春恨离愁。
下阕开头三句,是词人追叙更远的往事。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对一个思慕日久的情侣,词人可以追忆的事情很多,但在词中只点了她当时的服饰、技艺与彼此之间的感情。
“两重心字罗衣”,写她衣饰之华美,并含有“心心相印”之意。
“琵琶弦上说相思”,不仅点明小蘋的歌女身份,这位歌女的出色的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词人与这位歌女的。
衣饰华美、技艺高超,尤其是感情的深厚,这些都是值得回忆的。
结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词人抒写当初小蘋曾踏着月色归去,如今明月仍在,而彩云却不知何往了。
彩云,代指小蘋。
古中多以彩云指代美人,词人也用的是这一修辞手法。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赏析_晏几道晏几道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
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
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
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令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
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
“去年”一句,疏通上文,引起下文。
“落花”两句,原为唐末翁宏之诗,妙在拈置此处,衬副得宜,且不明说春恨,而自以境界会意。
落花,微雨,境极美;人独立,燕双飞,情极苦。
此上片文字颇致密,换头,乃易之以疏淡。
“记得”两句,忆去年人之服饰。
“琵琶”
一句,言苦忆无已,乃一寓之弦上。
“当时”两句,则因见今时之月,想到当时之月,曾照人归楼台,回应篇首,感喟无限。
而出语之俊逸,更无敌手。
晏几道《临江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临江仙①[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①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译文]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
去年那春残时节的恼人情思又涌上心头。
我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记得初见小蘋时,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
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当时在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阅读训练及答案](1)前两句中的“____”、“_____”,凄寂之景无人可知。
(楼台高锁帘幕低垂)(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中的“____”、“____”,境极美:“人独立”、“燕双飞”,“____”极苦。
(落花微雨情)(3)词的上片以幽情奇绝的景境描述为下片做了巧妙铺垫。
于是,词的下片便直接转入____。
(忆人)(4)下片以“记得”二字领起,写出诗人对歌女“小蘋”的追忆。
在作者的记忆之中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小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她穿着双叠“心字”形领口的轻赏罗衫。
她为诗人弹奏着琵琶,悠悠的琴声之中寄托了“小蘋”无限的“相思”。
)[赏析]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上阕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别的凄凉。
“去年春恨”“来时”,正是与“小初见”的良辰;今年再来时,尽管又是落花时节,然而只有斯人独立,佳人已去。
微雨中双飞的燕儿,似在嘲笑此人的孤独寂寞。
下阕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
“记得”以下三句“两重心字”既写“罗衣”装饰,又暗示与恋人的默契。
晏几道词《临江仙》赏析人生自是有情痴,梦郎晏几道的爱情故事。
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晏几道其人其事,可能对于理解这首词有一定帮助!我词写我心,晏几道尤其如此。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
虽出生名家,却轻狂孤傲,不谙世俗,只做过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职位低微的小吏。
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说:“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
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
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
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
”以晏几道的家世,想做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从小生活在京师的政治环境和家庭环境中,一方面由于早年家境富裕,生活优裕,不需要他考虑这些俗事,另一方面由于耳濡目染,对于官场争斗倾轧的事情颇感失望和反感,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孤傲轻狂、自负不羁的脾气秉性,就算晚年家境中落,也不改其志,恬淡自守。
这样的痴绝之人,狂放之人,孤傲之人,其词风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其词与其父齐名,号称“二晏”,风格接近于《花间》词风,有《小山词》(原名《补亡》)。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
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
”其词词风婉丽,感情自然深挚,笔蘸感伤之情,故能感动人心,摇荡情性。
由于晏小山长期出入歌楼楚馆,流连红颜之间,所以其词所写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事,多是亲身经历的感受,他的词大都具有比较明确的思慕对象,常常出入于过去的美好温馨的回忆和现实忧郁苦闷的彷徨之中,对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真挚痴迷的美妙向往和不懈追求。
他在《小山词跋》中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小苹:作者友人家的歌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开篇两句实写居处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B.下阕“琵琶”一句,既写出歌女演奏技艺高超,也写出两人心意相通。
C.结尾两句与首句相应,传达出眼前明月依然、人事情怀依旧之意。
D.整首词以境界会意,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感情深挚。
15.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是如何表达无尽愁情的?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6分)
阅读答案:
14.C
15.①"落花"句既写暮春时节芳华已尽,词人油然而生伤春惜春的怅惘之情;又借"落花"感叹青春易逝,佳期难再。
②"微雨"句借天色阴沉,状写心境的阴郁和苦闷;又以"燕双飞"来反衬"人独立"的寂寞和孤独。
③"落花""微雨"两句,融情入景,借眼前无限凄婉之景,抒发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意、苦恋之情以及深切的孤寂之感。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探究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的幻想天地王震 内蒙古大学摘 要:一首词的优劣往往在于其内中所包含的精神世界,以境界来区分高下,造境者,即虚构性的“幻想世界”。
本文将从晏几道的生平着手,对《临江仙》的文本进行详细论述。
对于其中的艺术特点,思想情感,寄托情趣乃至分析评价做简单概述。
从而探究诗中所塑造的个人世界,体悟其中蕴含的独特韵味。
关键词: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意象;幻想意识作者简介:王震(1996.5-),男,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76-01《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太平宰相晏殊之子,世称“小晏”。
其诗风与父迥异,诗风以冷寂凄迷之歌诉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著称,幼时太平安逸但之后家道中落,饱尝人情冷暖,故词作意义较为深刻,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
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
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
*幻想世界的自述词上阕的第一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首先便给我们塑造了一份静谧朦胧寂寞的氛围,酒醉初醒,身边却空无一人,只能远远凝望紧锁的高楼,静静品味内心的忧伤。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然而当酒醒过后,美梦也已经破灭。
这种美丽的幻想只能短暂存在,一种忧伤的感觉便深深植入读者心中。
之后“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便承上启下,今年的春天虽到,但去年内心的烦忧便也接踵而至。
暗中表明了忧伤的原因,“恨”之一字,让人心忧。
而被谭献《复堂词话》誉为“千古不能有二”的末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句诗更是点睛之笔。
读写频道晏几道《临江仙》赏析□邵士强摘要:晏几道的代表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被收录,被誉为“婉约词中的绝唱”。
本文即对这首词作进行全面的赏析,探求词作受到如此高的赞誉的原因,以期有助于对这首词的教学。
关键词:《临江仙》;婉约词;春恨;感伤《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是晏几道的代表词作。
陈永正称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宋词鉴赏辞典》)。
但《临江仙》就内容立意来看,与晏几道个人词集《小山词》中其他词作相比并无新意,都是抒发了词人怀念旧人,感伤时事,人世无常,欢娱易逝的怅惘之情。
意象也大多循了旧迹,以“梦”“月”“花”等婉约词中常见的意象来进行描写。
其中“梦”更是《小山词》中常见的意象。
那么这样一首毫无新意,因循旧迹的词作是如何成为晏几道的代表作呢?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晏几道所作的《小山词序》中写到:“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
”张宗橚在《词林纪事》卷六谓“此词当是追忆蘋、云而作”。
由词中“小蘋”可知,晏几道这首《临江仙》应是为怀念歌女小蘋所作。
怀念歌女小蘋,同样也是怀念当年的纯真情谊,怀念那个纸醉金迷的温柔富贵之乡。
同时词人在怀念之外,更带有一丝对过去美好生活不再的现实惆怅。
晏几道本人就曾坦言为“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小山词序》)而作。
因此这首词作在情感上更偏向感伤的色调。
这首词体裁上是一首小令。
上片首两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写梦觉酒醒,只见四周楼台,闭门深锁;重重帘幕,低垂到地。
开头即是一副黑暗寂静的画面,给人以一种孤独愁苦之感。
全词以这两句起笔,营造出愁苦与烦闷的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梦”和“酒”两字。
因为内心的愁引发了“梦”,梦字带“愁”。
而古人消愁的最佳方式就是“举杯消愁”,“酒”字带愁。
“梦”“酒”正是这愁的源头和强化。
前两句无一“愁”字,却已经让人感受到了词人深深的愁绪。
高二古诗词鉴赏高二古诗词鉴赏(一)教学目的: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
1.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请分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答: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
(大意相同即可)(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好在何处?黄词构思巧妙,说说你的理解。
(4分)答: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
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等。
黄词在构思上新颢、曲折。
作品中写春天消逝,如失去亲人,各处找寻,把春拟人化,希望春回与己同住,回到现实,无人知春去处,问询黄鹂,知春已去蔷薇处,暗示夏季到来,巧妙地表达了春的可爱,要珍惜春天,别让它轻易流逝的情感。
2.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答: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2分)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1分)(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
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北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译文】独立站立在落花前,看细雨中燕子双双飞。
【出典】北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注:1、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注释: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这句写眼前实景,“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
表示春来意兴非常阑珊。
却来:又来,再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二句在《词辩》中被颂为“名句不能有二”,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实际上是唐朝翁宏《春残》中的诗句!小苹:作者朋友家的歌女。
心字罗衣:当时歌女所穿的一种颇为流行的衣衫。
“两重心”,与“两同心”语义相同。
琵琶弦上说相思:指小苹弹琵琶时所传的相思之意。
彩云:喻美人小苹。
“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表示春来意与非常阑珊。
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春风第一花。
“却来:又来,再来。
“去年春恨“是较近的一层回忆,独立花前,闲看燕子,比今年的醉眠愁卧,静掩房栊意兴还稍好一些。
郑谷《杏花》:”小桃初谢后,双燕却来时。
“”独立“与双燕对照,已暗逗怀人意。
《五代诗话》卷七引翁宏《宫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翁诗全篇见《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一。
)以下直到篇末,是更远的回忆,即此篇的本事。
小苹,当时歌女名。
汲古阁本《小山词》作者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
“小莲、小苹等名,又见他的《玉楼春》词中。
心字罗衣:未详。
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
《临江仙》原文和翻译译文1、《临江仙》原文和翻译译文《临江仙》原文和翻译原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
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
她想起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
记得与歌女小蘋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
当初想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着象彩云一样的小蘋回归。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
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原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蘋通:苹)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
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注释⑴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
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⑵“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表示春来意与非常阑珊。
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春风第一花。
“⑶却来:又来,再来。
“去年春恨“是较近的一层回忆,独立花前,闲看燕子,比今年的醉眠愁卧,静掩房栊意兴还稍好一些。
郑谷《杏花》:”小桃初谢后,双燕却来时。
“”独立“与双燕对照,已暗逗怀人意。
《五代诗话》卷七引翁宏《宫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翁诗全篇见《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一。
)⑷以下直到篇末,是更远的回忆,即此篇的本事。
小苹,当时歌女名。
汲古阁本《小山词》作者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
“小莲、小苹等名,又见他的《玉楼春》词中。
⑸心字罗衣:未详。
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
“说亦未必确。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诗歌赏析《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诗歌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诗歌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键词】诗词名句,写景抒情,自然,月亮,彩云,怀人【名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出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注】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说明】《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诗歌赏析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
此词写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蘋的挚爱之情。
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
“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
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
全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堪称佳作。
【赏析】晏几道写过很多怀念歌女的词,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抒发了其对歌女小蘋的怀念和相思之情。
全词可分为四层。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为第一层,作者梦后初醒,朱门深锁,帘幕低垂,梦与现实,天差地远。
上片后三句为第二层,作者逐渐进入回忆,既甜美又苦涩。
下片前三句为第三层,是作者与小蘋初见时的情景,美中含情,令作者终身难忘。
第四层为“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作者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又从现实眺望回忆,陷入深深的沉吟之中。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化用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这两句如同“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样,亦是全词的精华所在。
古代诗歌阅读(9分)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注]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 小蘋:作者友人家的歌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阕开篇两句实写居处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B.下阕“琵琶”一句,既写出歌女演奏技艺高超,也写出两人心意相通。
C.结尾两句与首句相应,传达出眼前明月依然、人事情怀依旧之意。
D.整首词以境界会意,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感情深挚。
15、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是如何表达无尽愁情的?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6分)
阅读答案:
14.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希望有人引荐”错)
15.①梅树长在野桥旁,无人管领,任随明月做它的的主人;(2分)长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抽枝吐蕊。
(2分)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远离尘嚣、自由自在、清高疏放、执着坚贞、百折不回品性的由衷赞美。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