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
- 格式:docx
- 大小:15.46 KB
- 文档页数:4
《伊索寓言》教案《伊索寓言》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反复研读课文,探讨理解文章主旨。
2.深入领会作者对寓言新颖独到的见解。
3.认真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
4.积累词语:信而好古、衣锦还乡、高超出世、卖弄风雅、屈尊下顾、坐井观天、恼羞成怒、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和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有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获取新认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自觉做一个文明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1.理清思路,探讨文章主旨。
2.结合语境,理解难句含意。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为什么说古代是“小孩子”,现代是“老年人”。
2.探讨作者引用九则寓言故事阐发的新观点、新看法。
3.认识作者与卢梭观点明确提出的各自角度。
●教学方法1.问答法。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教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疑难,如对课文中含意深刻语句的解读)2.讨论法。
(如对“教学难点”中的几个问题的解决,尽量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伊索寓言》教案2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2.学会读寓言故事的方法3.根据理解多角度地概括寓意4.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会积累等。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寓意对人的教化作用,在名著的阅读中体会深刻的思想精髓,同时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分析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重视教师的引导,用朗读法、品读法、分析法、质疑法等品读作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集的方法,亦即“读什么、怎么读”。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导1.激趣导入。
学生讲自己读过的伊索寓言故事,引出《伊索寓言》。
2.出示故事,学生自读,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
故事:《小蟹与母蟹》《狼与羊群》3.《伊索寓言》的特点:(主人公:以拟人化的动物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伊索寓言》的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讲寓意二.品读作品,掌握方法1.品析形象;2.了解手法;3.归纳寓意;4.学会设疑。
读《伊索寓言》,品智慧人生———二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阅读目标:1、通过赏析《目光短浅的鸫鸟》这则寓言,让学生走进《伊索寓言》,喜欢读寓言故事,明白寓言故事给人的启示。
2、掌握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搜集介绍《伊索寓言》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火眼金睛识价值1、认识伊索的坎坷经历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请看,他来了——课件出示伊索,请学生扮演伊索,做自我介绍:我出生在希腊,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意思;再加上我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我是个疯子。
但是我的妈妈时常讲故事给我听。
母亲去世后,我就跟着曾照料过我的一位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听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
我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
后来,我被一个牧羊人卖了,从此就变成了一个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是属于主人物品的奴隶。
有一天,我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我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我的嘴里,放松我的舌头。
醒来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我很喜欢讲故事,大家都喜欢听,我所讲的故事都收集在《伊索寓言》这本书中。
2、认识《伊索寓言》的价值你对《伊索寓言》有哪些了解?(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伊索寓言》的介绍。
(2)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酌情处理)《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是一读再读。
二、一吐为快说故事1、听了刚才的介绍,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寓言故事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篇故事《目光短浅的鸫鸟》,请大家读一读全文,看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伊索寓言》教案15篇《伊索寓言》教案1一、文思导引__从读《伊索寓言》有感起笔:一感人事上的关系多么具有普遍性;二感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以此纠正好多浅薄的见解。
钱先生或在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引伸和发挥,或对故事本身作了全新的理解,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文中引的故事,或讽刺趋炎附势的两面派;或揭露靠别人而生活的“寄生虫”、“嗜血者”;或劝人力戒贪得;或嘲笑“只管高处看,不管脚下结果”的一种人;或说明实质是掩盖不住的,孔雀的羽毛虽然美丽,却不能代替乌鸦的躯体;或鞭挞那种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或讽刺那种不愿付出,只想索取,索取不得,又寻找种种借口的行为,文丰而意厚。
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本意,要造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孩子们读寓言的目的是在于使孩子们具有明辨是与非、区分善与恶、公平与不公平,邪恶与正义的能力,长大以后能够很好的生活。
二、粹语品析大凡语言大师总是同赋予语言以新的生命,总是以审慎的态度,巧妙的手法给语言带来不寻常的气势。
我们读钱先生《读〈伊索寓言〉》一文,便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本来,《伊索寓言》由三四百个古希腊民间流传的散文体动物故事组成,以拟人化的手法,精练的语言和生动恰当的比喻,描写了一个个动人传神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钱先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引申和发挥,不仅有了对故事的新见解,而且还激发人的奇思异想,使__的思想更具有深刻性,语言也具有了更鲜明的特色:1,幽默诙谐,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是钱先生散文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
它通过影射、讽喻、双关、夸张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不合情理和乖讹之处,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善意批评某些社会现象。
例如:在分析人事关系普遍性和年辈资格问题时钱先生写道:“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
”又说:“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的少女们就批评得不留情面了。
”还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的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等等。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通用14篇)《伊索寓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找准故事的冲突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寓言和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教益.2,通过三则寓言的学习,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学编寓言故事.3,激发同学连续阅读《伊索寓言》的爱好,从中获得更多的才智.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1)画面中的这些故事你们熟识吗(2)谁来选择其中一则故事简洁讲讲.小结过渡:讲得真不错,这些都是伴着我们长大的故事,也是《伊索寓言》中耳熟能详的篇目.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走进《伊索寓言》.(同学读题) 2,了解寓言,了解伊索.(1),说到寓言,我知道,许多同学都很喜爱.那你知道寓言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吗 (同学沟通后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这就是寓言的魅力(2),课题中的伊索是一个人,谁能来简洁介绍一下.过渡:伊索是编寓言故事能手,他编的寓言就叫那伊索寓言又是如何通过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先来读一读《牧童和狼》这则寓言故事吧.3,学习〈牧童和狼〉(1)指名读,老师相机正音.(两人,第一遍重在正音,其次遍重在思索)(2)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指名说)(3)这则故事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沟通,红字显示齐读)(4)一贯说谎的人是指谁文中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牧童一贯说谎 (沟通时指导同学体会牧童两次大叫的不怜悯感,并进行感情朗读.第一次读出戏弄的语气,其次次读出焦急,惊恐的语气.)小结过渡:然而,不管牧童怎么叫喊,就是没有人来帮忙.由于(同学再次齐读寓意).这就是《牧童和狼》所告知我们的道理.那下一则寓言《蝉和狐狸》又会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学习《蝉和狐狸》(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索:为什么《狐狸和乌鸦》里的乌鸦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2)同学回答(3)老师追问,指导朗读.a,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蝉很聪慧 (相机理解别人的灾难)b,谁情愿来扮演一下这只聪慧的蝉,读一读蝉最终对狐狸说的那番很有才智的话.(指名读齐读)c,学到这儿呀,老师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出示课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罗素擅长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快速成长起来.英国哲学家罗素 (同学齐读)过渡:都说狐狸很狡猾,但这一次,他却没有能够忽悠得了一只小小的蝉.这真是狐狸家族的悲伤,耻辱.于是,他垂头丧气地往回走,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了葡萄架下,这时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发生了呢5,学习〈〈狐狸和葡萄〉〉(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这则寓言告知我们的道理.(2)指名说.(课件显示齐读)(3)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或结合课文,或结合实际)(4)是的,有些人他没有力量把事做好,还要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就像文中的狐狸,他够不到葡萄就说(引读狐狸的话)(5)这葡萄真是酸的吗 (不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6)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狐狸说的这句酸溜溜的话.(7)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预设:爱面子,不敢承认自己没力量,口是心非,表里不一)(8)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狐狸这样的人举例说说.(9)再读寓意.(拿起书,让我们齐声把最终一句话送给这只狐狸和像它这样的人)6,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则寓言,这三则寓言都出自伊索之口.(1),快速扫瞄三则寓言,想想三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点 (结构,内容,人物)(2),指名沟通.(可结合前面学过的三则成语故事比较着谈.)(3),课件出示: 伊索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同学们熟识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啊等等.在每则寓言的最终,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齐读)(4)师小结:这就是伊索寓言与其它寓言所不同的地方.7,供应寓意,编写寓言.(1),老师听闻伊索寓言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先有寓意,然后,伊索再依据这些寓意,编出一则则简短而又简洁的小故事.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寓意,(课件出示齐读)你想不想依据寓意也来编个小故事(2),那在编故事的时候,要留意什么呢谁来给大家友情提示一下 (故事与寓意要吻合,故事要好玩,情节要简洁,语句要通顺)(3),同学编写寓言三,总结:同学们,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许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我们可以从简单走向简洁,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而像《伊索寓言》这样的一本经典书籍,仿佛宽阔的森林,仿佛无垠的大海,里面蕴涵着无穷无尽的才智.课后请同学们肯定专心去赏读.板书:小故事伊索寓言大道理《伊索寓言》教学设计篇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8课时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伊索寓言》一、教学目标1.学习从封面提取信息,了解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2.了解故事特点,初步感知内容。
3.明确阅读要求,激发阅读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在寓言王国里遨游,我们能遇到骄傲的蚊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懒惰的寒号鸟……每读完一个寓言故事,就好像经历一次奇妙旅程,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懂得了寓言故事中深藏的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开启快乐的寓言之旅吧!(二)封面解读1.出示《伊索寓言》的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书,你能从封面上读到什么?2.学生观察分析封面。
3.小组交流从封面提取的信息,如书名、作者、国家、译者、封面图画、出版社、书的内容等。
4.全班交流。
(三)了解作者出示作者简介,学生阅读,了解作者。
伊索,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他做过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伊索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极富哲理寓言故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他创作的寓言深受古希腊人民喜爱。
(四)了解内容及特点1.根据封面上的动物,让学生猜猜书的内容。
2.出示其中的一个故事,读一读,大致了解书的内容及特点。
两只狗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狩猎,另一只看家守门。
每次猎人带着猎狗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
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却坐享其成。
守门狗对猎狗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这个故事说明,不要责怪孩子的懒惰,因为是父母把他们惯成这样的。
小结:《伊索寓言》写的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给人做人的道理。
其中的故事篇幅小而寓意深刻,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五)整体感知1.查看目录,从中找一找哪些寓言故事是你曾经读过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难点:帮助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伊索寓言》书籍、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上一节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
大家之前读过《伊索寓言》吗?生:有的读过,有的没读过。
师:那好,读过的同学可以回忆一下,没读过的同学等会儿跟着老师一起来了解。
首先,《伊索寓言》里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都很简短,但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那谁能说说,读寓言有什么好处呀?生: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师:对啦,这就是读寓言的重要作用之一。
那我们该怎么读寓言呢?大家想想。
生:要读懂故事讲的是什么。
师:没错,这是第一步。
那然后呢?生:还要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非常棒!那我们就开始读一个寓言故事吧。
(展示一个寓言故事)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然后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学生阅读后发言)生: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只狐狸想吃葡萄,但是够不着,就说葡萄是酸的。
师:很好,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生:不能像狐狸那样,自己做不到就说不好。
师:对呀,这就是这个寓言的寓意。
那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呀?生:有,有时候我自己不想做一件事,也会找借口。
师:那以后我们可得注意啦,不能学那只狐狸哦。
我们再来看一个寓言故事吧。
(继续展示故事)五、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对《伊索寓言》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通过师生对话,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了阅读寓言的方法和理解寓意的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言,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在引导学生将寓言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时,可以提供更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
《伊索寓言》阅读交流会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师: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2.生:①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见如故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课件]提示: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性的小故事。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你简要地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
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
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材料:伊索介绍2.小结、过渡。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
”确实,《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自我发现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2、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和你的书香小队成员合作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集体交流、展示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
---------------------------------------------------------------范文最新推荐------------------------------------------------------我读书我快乐”——《伊索寓言》导读指导课教学预案教学理念:1、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会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读书,我快乐(爱读书)。
教学目标预设: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订立读书计划,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1 / 10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通读《伊索寓言集》,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种程度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设计读书计划表样表,读书卡样卡。
(样表、读书卡附后)学生准备:1 搜集整理伊索寓言(课内外)(已读或未读的),准备汇报自己的读后感。
2、讨论:我们应如何读书、设计读书计划表、读书卡、准备交流。
3、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的资料。
教师导引---------------------------------------------------------------范文最新推荐------------------------------------------------------ 民间俗语导入:日常生活中,人们口头流传着许多含着深刻道理的名句和寓言故事,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龟兔赛跑、老鼠与青蛙、叼着肉的狗、狼与小羊、熊与狐狸这当中不少是来源于《伊索寓言集》。
问题激趣:有了解《伊索寓言集》和其作者的吗?师生互动交流简介《伊索寓言集》和作者:(尽量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机会)生:(掌声鼓励)师生点评或补充:生:我觉得师:生:(掌声)3 / 10(掌声)师小结:(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一、交流自己的念书体会,在交流中丰硕自己的知识。
二、学习专题阅读的角度,渗透念书的方式。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念书的欢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交流中体会到念书的欢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爱好。
教学预备:一、师:①相关课件②相关的资料和作业纸二、生:①认真阅读《伊索寓言》②认真做好念书笔记。
教学进程:导入:小时候咱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它们是伊索寓言中耳熟能详的篇目。
今天,让咱们进一步走进伊索寓言,你会发觉,它们不仅是咱们童年时的精神伙伴,也是整个人类精神史上的奇葩。
小故事里,蕴涵着大聪慧。
《伊索寓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那样丰硕多彩。
一节课不可能读那么多内容。
那就让咱们通过故事里的明星,来管窥全豹吧!一、作品反映出来的聪慧(一)篇章解读《狐狸和为王的猴子》一、高声自由读,把握内容。
这是谁忽悠谁?怎么忽悠成功的?(利用人性弱点,贪婪和轻率。
)二、默读圈划,感悟寓意。
这那么故事影射了什么样的现实?你是怎么读出来的?板书:熟悉现实3、想象朗诵,体验情感《酸葡萄》:一、“这葡萄没有熟,确信是酸的。
”这话忽悠谁?干吗要忽悠自己?(安慰自己,虚荣,吃醋)二、这酸溜溜的话,该怎么读呢?练习朗诵、点评。
揣测狐狸的心理。
3、这那么故事,让咱们熟悉了“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一人性弱点。
太有普遍意义了。
板书:熟悉人性《狗、公鸡和狐狸》一、这回为啥要忽悠?(狐狸也要用饭呀,为了生存)二、忽悠成功了吗?失败的缘故?(公鸡临危不乱,沉着,巧妙,轻易。
)3、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这些都是对生活体会的总结,让咱们从生活中学到了聪慧,幸免被骗。
板书:总结体会4、这篇是以对话形式写的。
指名分角色读,评议。
男女生分角色读。
课堂小结:三个故事中都有狐狸的语言描述。
语气一样吗?一样都是骗:有骗人,有骗己,有被骗,都是借助狐狸的语言来实施骗,却从中反映出多种聪慧。
(二)一吐为快你还喜爱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从故事里读出了如何的聪慧?小结:这些故事,一样让你熟悉社会,看到现实黑暗,以便适应改造;让你熟悉人类,思索自身价值,揭露人性弱点;总结体会和教训,幸免被骗,《伊索寓言》真值得去读啊。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已知书中人物的经历,激发学生对故事中其他主人公的兴趣,进而了解故事内容,实现能梳理情节,读懂寓意的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寓言故事整本书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阅读的能力。
3.让学生在通过阅读方法的使用获得更多的阅读新体验后,能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能积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看法或收获。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掌握初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1.回顾已知寓言故事,唤起学生阅读旧知。
出示图片《龟兔赛跑》,请学生讲述故事的内容,并进行角色扮演。
2.回顾《龟兔赛跑》故事后,说一说你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3.找到学生兴趣点,引发学生对《伊索寓言》整本书的好奇:像这种既有趣又能运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的故事就是寓言故事,在《伊索寓言》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4.指引阅读步骤,掌握作品的初步信息。
步骤一:看封面,预测整本书内容(书名猜测大纲、作者联想风格、插图推测情节等)步骤二:看目录,了解章节信息(标题大部分是动物、许多动物是重复的)5.小组合作为目录归类,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制作思维导图归类,例如“人”“动物”“重复率较高的动物”等。
任务二:寻找兴趣点,制作阅读计划1.在浏览目录期间你对哪篇文章最感兴趣,想要迫不及待的展开阅读?翻开这一章进行阅读,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时长。
2.根据自己的阅读时长以及每天的阅读习惯,你打算如何制定阅读计划?小组讨论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方法一:不定时随机读,利用课余时间或饭后休息时间;方法二:定时阅读,睡前半小时;方法三:根据归类,先读感兴趣的同一类的故事;……3.根据讨论制定阅读计划单。
任务三:共读寓言,寻找阅读方法1.归纳阅读,把握寓言故事风格和结构。
出示《牧人与野山羊》《马和驴》《鹰与乌鸦》:(1)通过比较,你发现这三篇文章在结构上都有什么相似之处?秘密一:主人公都是动物;秘密二: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易懂;秘密三:都是先说故事再讲感悟和道理;总结:《伊索寓言》中故事篇幅短小、但语言精炼;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人公增加了趣味性;最后的语言充满“寓意”,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讽刺性。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作者、背景及特点,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寓言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领悟人生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及其背景,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 第二课时:阅读《狐狸和葡萄》等五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
3. 第三课时: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探讨故事传达的道理。
4. 第四课时:进行寓言故事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收获,进行课堂交流和分享。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及其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的特点。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狐狸和葡萄》等五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传达的道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角色扮演:选取一个寓言故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5. 课堂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寓言故事,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 学生能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探讨故事传达的道理,体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3. 学生能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色,体现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
4. 学生能够在课堂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体现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伊索寓言》原著或改编版本。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角色扮演道具和服饰。
4.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5. 课堂交流分享表格。
六、教学准备:1. 课前请学生预习《伊索寓言》相关内容,了解故事梗概。
2.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确保教学内容清晰明了。
和书一起去旅行(《伊索寓言》名著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阅读过1遍《伊索寓言》的七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沉浸到《伊索寓言》书中;2.通过选择答题,检测学生初读《伊索寓言》的成效;3.让学生学会名著粗读和精读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用斧子软件做的展示课件、鲸吞牛食法细读指导微课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诵读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诗人卞之琳的《断章》是这么写的(生齐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其实,在老师眼里同学们平时阅读的身影就是一道特别靓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再现的风景。
法国文豪法郎士曾说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以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灵、奇花异卉。
今天我们就随着《伊索寓言》踏上心灵装有之旅。
(二)阅读检测(自选题目抢答)1.看图猜寓言《马和驴》《衔肉的狗》《狐狸与鹤》2. 根据故事猜人名《心和舌头》他曾当过奴隶。
一次主人吩咐他宰一头羊,然后用羊身上最可口的部位给主人炒一盘菜。
过不多久,他给主人端上一盘炒心和舌头。
第二天,主人又吩咐他,叫他用羊身上最不可口的部分炒一盘菜。
过不多时,他端来的还是炒心和舌头。
“这是怎么回事啊?”主人不解地问道。
“主人啊!”他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心地正直,语言公道,这便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但是,如果用心险恶,语言肮脏,这便是世上最讨厌最肮脏的东西。
”(伊索)3.讲一则你最为喜欢的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
(要求声音响亮)4.知寓意观看《田鼠和家鼠》视频,说寓意。
明确:故事说明,人们宁愿过简单平稳的生活,而不愿享受那充满恐怖的欢乐生活。
5. 根据故事猜主人他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
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
可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他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
(寒鸦)6. 根据古寓言故事描述的内容猜《伊索寓言》一书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名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
伊索寓言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丰富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1、认真阅读《伊索寓言》。
2、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寓言是一种带有劝喻性的小故事。
通过寓言,我们可以从小故事中得到很多启示和教训。
《伊索寓言》是其中一本经典之作,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它。
二、了解《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作家XXX所编的寓言故事集,共收录350余篇。
这些小故事主要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很多道理,对欧洲文学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三、一睹为快、自我发现1、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故事,将其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2、学生可以选择题目最吸引自己的故事,猜测情节,然后与已读过的同学进行比较。
3、讨论这些故事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发现它们都是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四、边读边聊,汲取营养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XXX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有些比较切题,有些则牵强附会。
我们在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不仅了解了《伊索寓言》,还学会了如何读寓言故事,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1、谈论你最喜欢或讨厌的故事人物,以及原因。
2、对于《狐狸和蝉》中的狐狸,你有何看法?3、讨论寓言的写作手法,如比喻和拟人。
以《狐狸和蝉》为例,探讨故事中是否有类似的人或事情。
4、总结交流的经验,认识到《伊索寓言》的生动性和指导性。
5、推荐继续阅读《伊索寓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故事中的思想精髓,分享有趣的故事给家人、朋友和同学。
6、推荐其他寓言书籍,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和《希腊寓言》。
《伊索寓言》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 .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2 .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愉悦。
1 .领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的道理。
2 .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愉悦。
1.子细阅读《伊索寓言》,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2 .领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的道理。
朗读讲故事交流感悟读书笔记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讲述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从而引出《寓言故事》。
二、学生交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 世纪的古希腊寓言作家。
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
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0 余篇。
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它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三、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
1 、教师出示几篇寓言故事的名称,学生根据名称讲故事或者表演;2 、教师带领孩子边小结,边板书:《伊索寓言》的特点主人公:以动物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照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四、品读作品,掌握方法。
(多媒体展示)怎样品读寓言呢?1.品析形象2.了解手法3.归纳寓意(一)读《乌龟和鹰》与《鹰与屎壳郎》,品析形象。
1)讲述故事,分析形象。
乌龟和鹰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
鹰劝告他,说他根本不能飞行。
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
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这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势必失败。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目录和简介中大概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读故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进而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订立读书计划,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3.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人生哲理,真正做到“我阅读、我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总结寓言故事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通读《伊索寓言》,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学生准备:
1.搜集整理《伊索寓言》(课内外)(已读或未读的),准备汇报自己的读后感。
2.讨论:我们应如何读书、设计读书计划表、读书卡、准备交流。
3.了解《伊索寓言》及其作者的资料。
教师导引:
一、激趣导读,了解作者
日常生活中,人们口头流传着许多含着深刻道理的名句和寓言故事,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龟兔赛跑、老鼠与青蛙、叼着肉的狗、狼与小羊、熊与狐狸……这当中不少是来源于《伊索寓言》。
问题激趣:有了解《伊索寓言》和其作者的吗?
师生互动交流
2.简介《伊索寓言集》和作者:(尽量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机会)
教师小结:(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
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
《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
)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向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有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
”确实,《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一读再读。
二、持趣读书,一睹为快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 2.哪些寓言故事非常熟悉?你读过哪些故事?和你的书香小队成员合作读一读讲一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好吗?
集体交流、展示
3.在没有读过的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故事情节,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4.议一议,说说这些故事的结构特点。
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总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说说《蝉和狐狸》中的蝉。
(善于观察,机警、聪明的人)
具体表现:仔细观察,察觉有诈,摘树叶试探
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老师这儿也有两句话说明这个意思:
推荐出示:(1)英国哲学家罗索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2)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2.明白寓意
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蝉和狐狸》为例,在读过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或事呢?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补牢》中的牧羊人;《装病的狮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机上接到中奖的短信不加理睬……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读的《伊索寓言》故事中,还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四、总结方法,指导阅读
1.你所读过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有哪些共同特点呢?举例说明。
提示:从故事的主人公方面、故事的结果方面、故事中的人物双方的情况……多方面去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班级汇报。
师生小结。
2.你都是怎样去读所读的故事的?你建议同学们读书时要注意什么?
讨论预设: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导入读书要求---------
(1)读书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是别人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
(2)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文积累,而且给自己留下特别愉快的回忆。
(3)制订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五、后续活动,深化效果
《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读的好书!再读寓言,选择完成相应的作业:1.选择喜欢的故事表演给同学欣赏。
2.续编故事:有一天,《蝉和狐狸》中的蝉遇见了《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
3.确定故事的角色,创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
六、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
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1、继续读《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另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