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课外阅读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基本情况,提高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策略,培养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伊索寓言》的作者、背景及特点1.2.2 阅读指导方法及技巧第二章:走近《伊索寓言》2.1 寓言故事简介介绍《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使学生对寓言故事有所了解。
2.2 寓言故事的作用分析寓言故事在生活中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寓言故事的价值。
第三章:阅读指导策略3.1 自主阅读指导学生运用自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3.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四章:寓言故事解析4.1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4.2 解读寓意帮助学生挖掘寓言故事中的深层含义,理解寓意。
第五章:阅读实践5.1 选择适合自己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
5.2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分享,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第六章:深度讨论与反思6.1 讨论故事背景与现实联系引导学生探讨寓言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思考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6.2 反思个人行为与寓言关联鼓励学生从自身出发,联系个人经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智慧。
第七章:创意表达与写作7.1 寓言故事改编指导学生将经典寓言故事进行改编,发挥创意,提高写作能力。
7.2 个人原创寓言故事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
第八章:寓言故事表演8.1 角色分配与排练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表演排练,分配角色,准备表演。
8.2 表演展示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演绎,增强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9.1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第十章:拓展阅读与推荐10.1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为学生推荐与《伊索寓言》相关的其他阅读材料,如其他寓言故事集、相关文学作品等,鼓励深入阅读。
读《伊索寓言》,品智慧人生———二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阅读目标:1、通过赏析《目光短浅的鸫鸟》这则寓言,让学生走进《伊索寓言》,喜欢读寓言故事,明白寓言故事给人的启示。
2、掌握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搜集介绍《伊索寓言》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火眼金睛识价值1、认识伊索的坎坷经历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请看,他来了——课件出示伊索,请学生扮演伊索,做自我介绍:我出生在希腊,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意思;再加上我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我是个疯子。
但是我的妈妈时常讲故事给我听。
母亲去世后,我就跟着曾照料过我的一位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听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
我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
后来,我被一个牧羊人卖了,从此就变成了一个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是属于主人物品的奴隶。
有一天,我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我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我的嘴里,放松我的舌头。
醒来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我很喜欢讲故事,大家都喜欢听,我所讲的故事都收集在《伊索寓言》这本书中。
2、认识《伊索寓言》的价值你对《伊索寓言》有哪些了解?(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伊索寓言》的介绍。
(2)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酌情处理)《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是一读再读。
二、一吐为快说故事1、听了刚才的介绍,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寓言故事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其中的一篇故事《目光短浅的鸫鸟》,请大家读一读全文,看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高一语文读伊索寓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伊索寓言的起源和特点。
2. 理解伊索寓言中所蕴含的道德和生活智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和理解伊索寓言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2. 运用所学的道德智慧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1. 掌握伊索寓言中的悬念、寓意和教育意义。
2. 将所学的道德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伊索寓言的故事。
2. 各种寓言故事的解读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并了解寓言故事的概念和特点。
Step 2:引入伊索寓言的起源和特点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伊索寓言的起源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Step 3:阅读和理解伊索寓言老师给学生分发几个寓言故事,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可以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Step 4:小组讨论和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所读的寓言故事,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寓言故事。
Step 5:运用所学的智慧解决问题通过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道德智慧来解决问题。
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展示。
Step 6:总结和评价让学生总结伊索寓言的故事和所蕴含的道德智慧,评价寓言故事对个人和社会的教育意义。
Step 7:拓展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创作寓言故事,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Step 8: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伊索寓言故事,撰写读后感或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延伸: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更多的寓言故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寓言故事。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类型的寓言故事,如现代寓言故事等。
《伊索寓言》教案15篇《伊索寓言》教案1一、文思导引__从读《伊索寓言》有感起笔:一感人事上的关系多么具有普遍性;二感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以此纠正好多浅薄的见解。
钱先生或在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引伸和发挥,或对故事本身作了全新的理解,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文中引的故事,或讽刺趋炎附势的两面派;或揭露靠别人而生活的“寄生虫”、“嗜血者”;或劝人力戒贪得;或嘲笑“只管高处看,不管脚下结果”的一种人;或说明实质是掩盖不住的,孔雀的羽毛虽然美丽,却不能代替乌鸦的躯体;或鞭挞那种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或讽刺那种不愿付出,只想索取,索取不得,又寻找种种借口的行为,文丰而意厚。
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本意,要造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孩子们读寓言的目的是在于使孩子们具有明辨是与非、区分善与恶、公平与不公平,邪恶与正义的能力,长大以后能够很好的生活。
二、粹语品析大凡语言大师总是同赋予语言以新的生命,总是以审慎的态度,巧妙的手法给语言带来不寻常的气势。
我们读钱先生《读〈伊索寓言〉》一文,便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本来,《伊索寓言》由三四百个古希腊民间流传的散文体动物故事组成,以拟人化的手法,精练的语言和生动恰当的比喻,描写了一个个动人传神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钱先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引申和发挥,不仅有了对故事的新见解,而且还激发人的奇思异想,使__的思想更具有深刻性,语言也具有了更鲜明的特色:1,幽默诙谐,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是钱先生散文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
它通过影射、讽喻、双关、夸张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不合情理和乖讹之处,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善意批评某些社会现象。
例如:在分析人事关系普遍性和年辈资格问题时钱先生写道:“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
”又说:“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的少女们就批评得不留情面了。
”还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的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等等。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阅读目标:1.了解作者,能够复述寓言故事情节。
2.静心阅读,学分准确、全面分析寓言寓意。
3.全力以赴,静心高效,战胜困难,热爱生活。
一、作者介绍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
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
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二、方法指导(一)作品简介《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0余篇。
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这些小故事中也蕴涵着一定的道理。
《伊索寓言》一共10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二)问题导读:1.再现情节:读完这本书,你觉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读给、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2.在没有读过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情节,然后请看过的同学说说,你想象的和原文是否一样。
3.这些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总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三、落实措施1.本周末完成2面纸的摘抄并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感悟,写在作文纸上。
3.结合所写感悟,准备好个人交流课件、配乐、表演等。
返校带回原著,返校后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读书交流会。
一、《读<伊索寓言>》备课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指导学生正确阅读<伊索寓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阅读<伊索寓言>,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人生哲理,培养品德素养。
三、教学内容:1. <伊索寓言>的基本情况介绍2. <伊索寓言>的阅读方法指导3. <伊索寓言>中的哲理思考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背景及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讲解<伊索寓言>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3. 案例分析:选取<伊索寓言>中的典型故事,分析其中的哲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伊索寓言>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总结<伊索寓言>中的哲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伊索寓言>的阅读理解程度。
3. 品德素养: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品德素养的提升。
附:<伊索寓言>简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时期的一部寓言故事集,作者伊索。
这部作品通过动物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传递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富有教育意义,至今仍广为流传。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伊索寓言>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学会正确阅读<伊索寓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理解并感悟<伊索寓言>中的哲理。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伊索寓言>中的象征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伊索寓言>的文本材料,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
2. 准备与<伊索寓言>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教室环境,确保学生可以舒适地展开讨论。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伊索寓言>的基本情况和阅读方法。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作者、背景及特点,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寓言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领悟人生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及其背景,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 第二课时:阅读《狐狸和葡萄》等五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
3. 第三课时: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探讨故事传达的道理。
4. 第四课时:进行寓言故事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收获,进行课堂交流和分享。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及其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的特点。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狐狸和葡萄》等五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传达的道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角色扮演:选取一个寓言故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5. 课堂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寓言故事,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 学生能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探讨故事传达的道理,体现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3. 学生能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色,体现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
4. 学生能够在课堂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体现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伊索寓言》原著或改编版本。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角色扮演道具和服饰。
4.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5. 课堂交流分享表格。
六、教学准备:1. 课前请学生预习《伊索寓言》相关内容,了解故事梗概。
2.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确保教学内容清晰明了。
和书一起去旅行(《伊索寓言》名著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阅读过1遍《伊索寓言》的七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沉浸到《伊索寓言》书中;2.通过选择答题,检测学生初读《伊索寓言》的成效;3.让学生学会名著粗读和精读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用斧子软件做的展示课件、鲸吞牛食法细读指导微课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诵读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诗人卞之琳的《断章》是这么写的(生齐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其实,在老师眼里同学们平时阅读的身影就是一道特别靓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再现的风景。
法国文豪法郎士曾说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以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灵、奇花异卉。
今天我们就随着《伊索寓言》踏上心灵装有之旅。
(二)阅读检测(自选题目抢答)1.看图猜寓言《马和驴》《衔肉的狗》《狐狸与鹤》2. 根据故事猜人名《心和舌头》他曾当过奴隶。
一次主人吩咐他宰一头羊,然后用羊身上最可口的部位给主人炒一盘菜。
过不多久,他给主人端上一盘炒心和舌头。
第二天,主人又吩咐他,叫他用羊身上最不可口的部分炒一盘菜。
过不多时,他端来的还是炒心和舌头。
“这是怎么回事啊?”主人不解地问道。
“主人啊!”他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心地正直,语言公道,这便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但是,如果用心险恶,语言肮脏,这便是世上最讨厌最肮脏的东西。
”(伊索)3.讲一则你最为喜欢的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
(要求声音响亮)4.知寓意观看《田鼠和家鼠》视频,说寓意。
明确:故事说明,人们宁愿过简单平稳的生活,而不愿享受那充满恐怖的欢乐生活。
5. 根据故事猜主人他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
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
可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他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
(寒鸦)6. 根据古寓言故事描述的内容猜《伊索寓言》一书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名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
《读<伊索寓言>》备课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伊索寓言>,使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学会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伊索寓言>简介: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背景及寓言故事的特点。
2. 寓言故事阅读:挑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
3. 寓言故事解析:分析每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能够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伊索寓言>的背景、特点及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背景及寓言故事的特点。
2. 阅读寓言故事:挑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
3. 分析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寓言故事特点、主题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评估他们对生活哲理的领悟程度。
七、教学资源1. <伊索寓言>文本:提供原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相关背景资料: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时代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背景。
伊索寓言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丰富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1、认真阅读《伊索寓言》。
2、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寓言是一种带有劝喻性的小故事。
通过寓言,我们可以从小故事中得到很多启示和教训。
《伊索寓言》是其中一本经典之作,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它。
二、了解《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作家XXX所编的寓言故事集,共收录350余篇。
这些小故事主要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很多道理,对欧洲文学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三、一睹为快、自我发现1、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故事,将其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2、学生可以选择题目最吸引自己的故事,猜测情节,然后与已读过的同学进行比较。
3、讨论这些故事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发现它们都是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四、边读边聊,汲取营养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XXX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有些比较切题,有些则牵强附会。
我们在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不仅了解了《伊索寓言》,还学会了如何读寓言故事,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1、谈论你最喜欢或讨厌的故事人物,以及原因。
2、对于《狐狸和蝉》中的狐狸,你有何看法?3、讨论寓言的写作手法,如比喻和拟人。
以《狐狸和蝉》为例,探讨故事中是否有类似的人或事情。
4、总结交流的经验,认识到《伊索寓言》的生动性和指导性。
5、推荐继续阅读《伊索寓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故事中的思想精髓,分享有趣的故事给家人、朋友和同学。
6、推荐其他寓言书籍,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和《希腊寓言》。
《伊索寓言》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 .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2 .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愉悦。
1 .领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的道理。
2 .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愉悦。
1.子细阅读《伊索寓言》,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2 .领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的道理。
朗读讲故事交流感悟读书笔记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讲述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从而引出《寓言故事》。
二、学生交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 世纪的古希腊寓言作家。
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
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0 余篇。
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它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三、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
1 、教师出示几篇寓言故事的名称,学生根据名称讲故事或者表演;2 、教师带领孩子边小结,边板书:《伊索寓言》的特点主人公:以动物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照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四、品读作品,掌握方法。
(多媒体展示)怎样品读寓言呢?1.品析形象2.了解手法3.归纳寓意(一)读《乌龟和鹰》与《鹰与屎壳郎》,品析形象。
1)讲述故事,分析形象。
乌龟和鹰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
鹰劝告他,说他根本不能飞行。
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
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这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势必失败。
《伊索寓言》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1、仔细阅读《伊索寓言》2、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前段时间老师吩咐同学们对伊索寓言进行阅读并做读书摘记,下面我先请同学说说《伊索寓言》的作者及作品的主要内容做一下介绍。
明确:伊索: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ppt)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见书本p184-185二、说一说《伊索寓言》中你最喜爱的故事,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要求:(1)口齿清晰(2)富有感情、语速适中、声音洪亮、明确:学生推荐作品并说明理由。
三、想一想,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狮子与老鼠》寓言的寓意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下面就以《狮子与老鼠》为例,尝试不同角度理解寓意。
明确:[启示]1、做人要守信2、要知恩图报3、善有善报4、每个事物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5、时运转变时,强者也会需要弱者的帮助四、寓言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归纳一所寓言的特点:1、结构:故事+寓意2、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讽刺、劝喻)3、主人公:以动物为主4、修辞:拟人、夸张5、运用丰富的想象五、归结读书方法,形成板书:1、了解作者,熟悉内容;2、细读片段,理解寓意;3、归纳特点,进行创作。
六、写一写:动动脑,动动手,我们都来编寓言。
寓言作品除了欣赏以外,我们还可以试着进行写作。
学生课堂写作。
作品展示:(寓言)船和帆浙江省永嘉县实验中学七(8)班厉高翔指导师:吴雪谦船和帆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它们俩紧密地配合着,运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货物,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范文最新推荐------------------------------------------------------我读书我快乐”——《伊索寓言》导读指导课教学预案教学理念:1、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会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读书,我快乐(爱读书)。
教学目标预设: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订立读书计划,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1 / 10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通读《伊索寓言集》,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种程度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设计读书计划表样表,读书卡样卡。
(样表、读书卡附后)学生准备:1 搜集整理伊索寓言(课内外)(已读或未读的),准备汇报自己的读后感。
2、讨论:我们应如何读书、设计读书计划表、读书卡、准备交流。
3、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的资料。
教师导引---------------------------------------------------------------范文最新推荐------------------------------------------------------ 民间俗语导入:日常生活中,人们口头流传着许多含着深刻道理的名句和寓言故事,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龟兔赛跑、老鼠与青蛙、叼着肉的狗、狼与小羊、熊与狐狸这当中不少是来源于《伊索寓言集》。
问题激趣:有了解《伊索寓言集》和其作者的吗?师生互动交流简介《伊索寓言集》和作者:(尽量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机会)生:(掌声鼓励)师生点评或补充:生:我觉得师:生:(掌声)3 / 10(掌声)师小结:(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