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混合运算(带括号)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括号计算题一、加法与括号。
1. (23 + 12)+ 15解析:按照先算括号内的顺序,先计算23 + 12 = 35,再计算35+15 = 50。
2. 18+(34 + 2)解析:先算括号里的34 + 2 = 36,然后18+36 = 54。
3. (11+9)+20解析:先算括号内11 + 9 = 20,再算20+20 = 40。
4. 25+(15+5)解析:先算括号里的15 + 5 = 20,再算25+20 = 45。
5. (32+8)+10解析:先算括号内32+8 = 40,再算40 + 10 = 50。
二、减法与括号。
6. (45 15)-10解析:先算括号内45 15 = 30,再算30 10 = 20。
7. 30-(12 2)解析:先算括号里的12 2 = 10,然后30 10 = 20。
8. (56 6)-30解析:先算括号内56 6 = 50,再算50 30 = 20。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20 5 = 15,然后40 15 = 25。
10. (33 3)-20解析:先算括号内33 3 = 30,再算30 20 = 10。
三、混合运算(加法、减法与括号)11. (20+10)-(15 5)解析:先分别计算两个括号内的式子,20+10 = 30,15 5 = 10,然后30 10 = 20。
12. 35-(20 + 5)+10解析:先算括号里的20 + 5 = 25,然后35 25 = 10,最后10+10 = 20。
13. (18+2)-(13 3)解析:先算括号内,18+2 = 20,13 3 = 10,再算20 10 = 10。
14. 40+(10 5)-20解析:先算括号里的10 5 = 5,然后40+5 = 45,最后45 20 = 25。
15. (30 10)+(20 10)解析:分别计算两个括号内的式子,30 10 = 20,20 10 = 10,再算20+10 = 30。
二.合作探究
1、例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谁能替妈妈解决问题。
(复习的口算题,已经做好分步算式)
2、让学生试着写出一个算式。
分析学生中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总结出正确的算式应该是:(50-22)÷4。
3、这里小括号有什么用?(改变运算的顺序)
4、让同学们独立解答这道题。
5、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先算50-22。
例2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幼儿园买了许多水果,我们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生自由读题,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
3、谁来帮他们解决一下?(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4、教师整理总结学生中出现的情况
①15+28=43 43×2=86 ②15×2=3028×2=56 30+56=86
③(15+28)×2=86 ④15×2+28×2=86
比较一下哪一种解题方法既简单又方便呢?
5、再引导学生比较得出④是最简便的方法。
混合运算中,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
总结:一个算式里,。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括号是数学中常见的符号,用于改变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结合了多种运算方式,如加减乘除和括号运算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并给出相关示例。
在数学运算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的顺序,提高表达式的准确性。
括号内的运算会首先进行,然后才会进行其他运算。
下面是一些示例,帮助我们理解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例子一:计算表达式:2 + 3 * (4 - 1)首先,我们要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即4-1=3。
然后,我们将3乘以3,得到9。
最后,将2加上9,得到最终结果为11。
例子二:计算表达式:(8 - 3) * 2 + 5 / (2 + 1)同样地,我们首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即8-3=5。
然后,我们将5乘以2,得到10。
接下来,我们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即2+1=3。
然后,我们将5除以3,得到1.67(保留两位小数)。
最后,将10与1.67相加,得到最终结果为11.67。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重要性。
它们确保了运算的顺序,使得表达式的结果准确无误。
在实际应用中,括号的运用也非常普遍。
例如,在代数学中,我们经常使用括号来表示多项式、方程等。
括号能够清晰地传达数学运算的含义,提高了表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除了括号,其他运算符号如加减乘除在混合运算中同样起到关键作用。
它们根据特定的运算规则,对数值进行相应的操作。
混合运算中,运算符号之间也有一定的优先级。
按照通常的规则,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
但是,使用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使得优先级高的运算先进行。
在处理复杂的混合运算表达式时,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分解和计算,逐个处理运算符号和括号。
这样能够避免混淆和错误,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括号在混合运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改变运算的顺序,提高数学表达式的准确性。
混合运算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优先级,同时灵活使用括号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表达式的计算问题。
通过对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特点和规则。
小学数学-打印版
《混合运算》习题
一、脱式计算
1、90÷9+1
2、770—(530—230)
3、(36—20)÷2
4、630×(21—12)÷16
5、(420—42×7)÷9
6、(630÷9—23)×250
7、186—900÷(115—85)
8、÷3
9、×123
10、540×
二、解决问题。
1、果园里的苹果树和桃树共有840棵,其中苹果树有15行,每行24棵。
如果桃树有20行,平均每行多少棵?
2、王师傅用3小时加工了105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王师傅再工作5小时一共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3、一把椅子售价55元,一张桌子的售价比椅子的2倍还多30元。
买一套这样的桌椅需要多少元?
4、一把椅子售价55元,一张沙发的售价比椅子的7倍还多5元。
一把椅子的售价比一张沙发便宜多少元?
5、一条裤子108元,一件上衣比裤子贵67元,买3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
6、给一个房间的地面贴地砖。
如果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地砖,160块正好贴满。
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的:1 学会运用画图线的方法表示和倍关系中两个量,以更方便的找到解题的思路。
2 纯熟掌握解答和倍问题的方法,理解和倍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画图线的方法,准确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可以理解和倍应用题中各倍数和差倍数的量得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引入课题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关倍的一些知识,王老师要考考你们,谁能用倍的有关知识来描绘一下黄球和红球的数量关系?也就是说,三个球为一份,黄球是一份,那么红球是三份,以红球就是黄球的三倍。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好,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板书课题:和倍问题〕出示幻灯片练习画线段图。
师:同学们,我们相处有一年了,你知道老师的年龄吗?想知道吗?哪你们得动动脑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阅读题意〔出示题目〕【讲授】教授新课1、学习例1:小明和王老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5岁,王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小明和王老师各是多少岁?师:这种题型,我相信有同学见来,那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写算式?生:44÷(3+1)=11(岁)团队a讨论:小明和王老师各占多少份,你能不能画出倍数图线?师:那么线段图在这里如何表示,从哪里下手?这里第二个条件很重要〔王老师的年龄恰好是小明同学年龄的3倍〕,像这样“谁是谁的多少倍的问题〞,关键要找到一个量,确定那个量较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师:根据王老师的年龄恰好是小明同学年龄的3倍这个条件,可以得知小明年龄的这个量小得多。
所以小明的年龄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
〔师画图〕师:那么王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王老师的年龄又该用几条这样长的线段表示呢?〔3个这么多〕生:3条师:王老师和小明年龄和是44岁。
分别求出小明、王老师的年龄是多少,从图上可以看出,假如1条线段表示1份,小明的年龄是1份,王老师的年龄是3份,也就是说王老师和小明的年龄和是4份,那么这4份对应的数据就是44岁。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带括号的混合运算_冀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并能正确运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2.强化学生关于小括号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使所有学生明确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4.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和认确实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得并把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把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幸免显现遗漏和不等式。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入课题。
口算:(卡片)81÷9×320+3×43×9÷3 100÷4-2118-2×724÷6×37×3+2×340-5×718÷3-464÷8-220-30÷57×4-10(二)呈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讲授】学习新课出示例1:运算68-100÷5×2出示例2:运算74+100÷5×3,并依照下面问题进行摸索:(1)这道题包括几级运算?(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在个人独立摸索的基础上,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试做。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出示例3:运算:(1)35+7×(11-8)(2)35+7×11-8让学生运算出答案后,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两道题的数字、运算符号和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什么缘故两题的运算结果却不一样?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只有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只有乘、除法混合的运算,也是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加、减、乘、除法混合的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算式中有括号的,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来进行运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100道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1. 25 + 3×4.嘿呀,先算乘法哦,3乘以4等于12,再加上25,结果就是37啦。
2. 18÷3 + 20.先算除法,18除以3等于6,再加上20,答案是26呢。
3. 40 - 5×6.先算5乘以6得30,然后40减去30,等于10哟。
4. 36÷6 + 15.36除以6是6,6加上15等于21。
5. 12 + 8×2.8乘以2是16,12加上16等于28。
6. 21 - 3×5.3乘以5是15,21减去15等于6。
7. 4×3 + 10.4乘以3等于12,12加上10等于22。
8. 24÷4 - 4.24除以4是6,6减去4等于2。
9. 15 + 9÷3.先算除法,9除以3等于3,再加上15,就是18啦。
10. 30 - 4×6.4乘以6是24,30减去24等于6。
11. 5×2 + 16.5乘以2是10,10加上16等于26。
12. 18÷2 - 7.18除以2是9,9减去7等于2。
13. 20 + 6×3.6乘以3是18,20加上18等于38。
14. 32÷8 + 12.32除以8是4,4加上12等于16。
15. 10 + 14÷2.先算除法,14除以2等于7,再加上10,就是17喽。
16. 28 - 4×4.4乘以4是16,28减去16等于12。
17. 3×5 + 9.3乘以5等于15,15加上9等于24。
18. 16÷2 - 6.16除以2是8,8减去6等于2。
19. 22 + 3×4.20. 30÷5 + 10.30除以5是6,6加上10等于16。
21. 14 + 4×3.4乘以3是12,14加上12等于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