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4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太空一日》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著有《天地九重》一书。
二、故事背景《天地九重》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亲笔写作出版的书,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
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在书中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
他在书中感念国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师长、战友和亲人的关爱。
杨利伟在书中告诉我们:成功之路并非一飞冲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结果。
三、理解词义1.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2.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3.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4.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
5.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6.屏息凝神: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17):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紧张的心理,及火箭产生共振时,“我”经受的痛苦。
第二部分(18—29):叙述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上的景致及太空中类似棉絮状的物体,表现了“我”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第三部分(30—39):叙述“我”在太空中遇到的困难及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67):叙述“我”回航时惊心动魄的过程。
五、问题归纳1.品析“几秒钟”“上千吨”的表达效果。
“几秒钟”表明时间之快,“上千吨”写出了数量之多,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火箭起飞时的温度之高。
2.“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这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了火箭起飞时,作为中国首飞的航天员的“我”当时的紧张状态。
3. 第12自然段从叙述顺序上看属于哪种顺序?有何作用?插叙。
插入“我”飞回地面向工作人员描述火箭共振过程及地面工作人员改进火箭技术工艺的内容,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含答案)22 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1)虽然xīrì( )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
(2)他们离开了这块“辜( )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3)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 )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4)现在只有三个píbèi( )、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走在冰雪荒原上。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拖拽堡垒凛洌耀武扬威B.捆绑钦佩鲁莽珊珊来迟C.吞噬毡鞋拯救忧心忡忡D.保佑搂住伫藏语无伦次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五彩缤纷天高地厚(并列短语)C.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D.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4.请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
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 )(3)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生处处有烦恼,没有烦恼的人生只能是一个幻想,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B.李明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C.一只大螃蟹沙滩上挥动着它的大钳子,颇有一番耀武扬威的样子。
D.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6.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____________ )(2)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
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太空一日》字音字形、成语运用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第22课】姓名:成绩: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chì)释.然(shì)负荷.(hè)B.轮廓.(kuò)俯瞰.(kàn)叮嘱.(zhǔ)C.确凿.(zhuó)倒悬.(xuán)模拟.(nǐ)D.遨.游(áo)稠.密(chóu)烧灼.(zhuó)【答案】C【解析】确凿záo2、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剽.悍(piāo)绮.丽(yǐ) 丰腴.(yú)络绎.不绝(yì)B.犀.利(xī)翌.日(yì)凝眸.(móu)忍俊不禁.(jīng)C.蹇.(jiǎn) 引吭.(kàng)叫嚣.(xiāo)融融泄泄.(xiè)D.隽.逸(jùn)枯瘠.(jí)窥伺.(sì)伫.立(zhù)【答案】D【解析】A.绮丽(qǐ) B.忍俊不禁(jīn) C.引吭(háng)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辐度烧灼推进舱五脏六腑B.轰鸣共震逃逸塔千钧重负C.释然保障助推器耐人寻味D.紧绷磨擦指甲盖惊心动魄【答案】C【解析】A.幅度;B.共振;D.摩擦。
4、下列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争妍斗艳左顾右盼小心翼翼从容不迫B.水泄不通高瞻远瞩无可言喻束手无策C.蹑手蹑脚豁然开朗无济于事清晰可辩D.络绎不绝精疲力竭寡不敌众翩翩起舞【答案】C【解析】清晰可辨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问题在某些官员眼里可能只是宏大发展布局下的必然代价,但具体到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民众身上,却是千钧重负....。
B.奥佛士坐在森林里的大石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耐人寻味....地伏在他面前。
C.孩子们安静地围坐在老师们身边,每人捧着一本线装书,屏息凝神....地学习穿针、打结、包角等传统工艺。
四川绵阳示范初中(富乐国际学校)2020年春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时训练班级姓名第六单元第22课太空一日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太空一日》选自《天地九重》,有删改,作者是杨利伟。
B.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C.《天地九重》是杨利伟撰写的采访体传记。
D.“肌肉紧张”是主谓短语,“感到痛苦”是动宾短语。
2.(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B.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C.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D.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3.(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火焰迅速紧绷逐渐棉絮应付自如B.收缩缓冲刹那叮嘱捕捉急剧抖动C.无虞舜间拍慑严谨平稳耐人寻味D.弧形轨道恐惧裂纹轮廓一目了然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B.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C.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
(不用忧虑)D.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很受感动)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B.作者是一名航天员,在写作本文时也体现出严谨、科学的态度,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C.课文善于通过多个关联词语把一些小的句子连缀起来,使语言表达更加严谨。
23太空一日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chì)轮廓.(kuò)模拟.(nǐ) 闷.闷不乐(mèn)B.遨.游(áo) 稠.密(chóu)瞬.间(xùn) 毛骨悚.然(sǒng)C.概率.(lù) 烧灼.(zhuó)屏.息(bǐng) 五脏六腑.(fǔ)D.严谨.(jǐn) 弧.形(hú)无虞.(yú) 惊心动魄.(bò)2.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1)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
(2)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3)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
A.无虞屏息凝神应付自如B.无恙聚精会神应付自如C.无虞聚精会神应对自如D.无恙屏息凝神应对自如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练习打靶时,教官教导我们一定要屏息凝神....,瞄准靶心。
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这个故事的结尾留下了一个悬念,耐人寻味....。
D.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十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太空一日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从“天眼”FAST①到“蛟龙”探海,从页岩气勘探到量子计算机②,深空、深海、深地、深蓝,中国科技全方位突破,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科技成果③全球。
A. ①深空②研发③亮相B. ①探空②研发③惊艳C. ①探空②研究③惊艳D. ①深空②研究③亮相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趴着(pā)稠密(chóu)烧蚀(zhú)轮廓(kuò)B. 瞬间(shùn)烧灼(zhuó)无虞(yú)确凿(zuó)C. 炽热(chì)释然(shì)赫兹(hè)一刹那(chà)D. 舷窗(xuán)严谨(jǐn)俯瞰(kàn)遨游(áo)3.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B. 《太空一日》选自杨利伟撰写的采访体传记《天地九重》。
C. 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揭示了本节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小标题,抓住每一节的重点。
D. “肌肉紧张”是主谓短语,“感到痛苦”是动宾短语。
4.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近三个小时的观影时间,影片全程高能,无论是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还是戳人心房的情感表达,《长津湖》都展现得非常生动。
B. 同学们守在电视前,屏息凝神地等待着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的画面。
C. 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
D. 多年前的一碗重庆小面,麻辣鲜香,直至今日仍耐人寻味。
5.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珊珊来迟畏缩不前怏怏不乐B. 耀武扬威语无沦次一目寥然C. 海市蜃楼扬扬得意屏息凝神D. 毛骨悚然念念有词惊心动魂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持续三天的考试终于结束了,我如释千钧重负,浑身轻松。
22.太空一日杨利伟【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概括课文内容。
2.品读文字,跟随杨利伟的经历感受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1.概括内容要点,感受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
2.品读描绘太空生活的精彩语句,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预习·交流】1.走近作家作品杨利伟,特级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天地九重》,讲述了杨利伟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2.背景资料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到2016年12月,神舟飞船载人飞行概览: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16日(乘组)杨利伟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17日(乘组)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 2008年09月25—28日(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01—17日(乘组)搭载模拟人神舟九号 2012年06月16—29日(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十号 2013年06月11—26日(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11月18日(乘组)景海鹏、陈冬3.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基础知识巩固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炽.热(____)轮kuò(____)俯瞰.(____)稠.密(____)遨.游(____)严jǐn(____)烧zhuó(____)hú形(____)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_________(共振振动)。
(2)飞行回来后我详细_______(描绘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3)________(由于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
(4)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
_____(但是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
3.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_________神舟五号___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____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_____。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紧绷.(bēng) 概率五脏六腑.(fǔ) 黑嶂B.负荷(hè) 摩擦忧心忡.忡(zhǒng) 确凿C.红晕.(yùn) 瞬间屏.息凝神(bǐng) 释然D.燕.山(yàn) 舷窗惊心动魄.(pò) 叮瞩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六大元素。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22太空一日杨利伟基础知识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炽.热(chì)释.然(shì)负荷.(hè)B.轮廓.(kuò) 俯瞰.(kàn) 叮嘱.(zhǔ)C.确凿.(zhuó) 倒悬.(xuán) 模拟.(nǐ)D.遨.游(áo) 稠.密(chóu) 烧灼.(zhuó)【解析】凿—záo。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
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崩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辩不清,夜晚则盛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3)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仍然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后,它急据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力。
错别字崩辩盛据改正绷辨呈剧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耐人寻味:经得起人们仔细体味。
形容意味深长,值得反复体会。
(2)本末倒置:指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位置弄颠倒了。
也指把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原因和结果弄颠倒了。
(3)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4)无虞:不用忧虑。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A.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B.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
C.从高塔往下望,整个城市的风光一目了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D.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解析】D项,“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至极。
不合语境。
第六单元《太空一日》检测题【背景链接】本文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第六章《太空一日》。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太空飞行时间21小时。
2010年5月10日,杨利伟将军耗时两年亲笔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由解放军出版社推出。
《天地九重》共20万字,还有150幅珍贵图片,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从童年开始的成长历程,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用最平白的语言告诉读者一个当代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从日常生活到关键时刻的点点滴滴。
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的经历,呈现了独立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时的诸多精彩情景和细节。
【主题解说】本文记叙杨利伟太空之旅从起飞、航行、返回经历的全过程,重点描写了他所见所闻和心理感受,表现了他对航天事业的钟爱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一、基础检测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炽.热( ) 俯瞰.( )遨.游( ) 稠.密( )轮廓.( ) 严谨.( )烧灼.( ) 概率.(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共震负荷五脏六腑B.弦窗询问千钧重负C.弧线过载惊心动魄D.猜侧步骤屏息凝神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
B.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C.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的过程真是惊心动魄....啊!D.宇航员在飞船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心潮澎湃。
4.下面句子表述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是因为后来改进技术工艺,飞船的共振与火箭的振动大大减小了。
B.航天员在太空并不能看到长城,也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
第17课太空一日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太空一日(节选)杨利伟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
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
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
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
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平稳之后我心里却真是踏实——数据出来了,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我知道,这伞肯定是开好了!距离地面5公里时,飞船抛掉防热大底,露出缓冲发动机。
同时主伞也有一个动作,它这时变成双吊,飞船被摆正了,在风中晃悠着落向地面。
飞船距离地面1.2米,缓冲发动机点火。
接着飞船“嗵”的一声落地了。
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
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
飞船停住了。
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
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
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选文中“这段过程”具体指什么。
3.俄罗斯航天员为什么不给新航天员讲“这个过程”?“我”回来后为什么却讲了?二、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
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完成。
23 太空一日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莅.临(lì)粗犷.(guăng)憔.悴(qiáo)咄.咄逼人(duō)B.侍.弄(shì)徘徊.(huái)啄.食(zhuó)人迹罕.至(hǎn)C.诅.咒(zǔ)干涸.(gù)闪烁.(shuò)众目睽睽.(kuí)D.贪婪.(lán)滑稽.(jī)中.伤(zhòng)随声附和.(hè)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由于消防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消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B.夜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所售商品种类繁多,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
C.近年来,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必须引起全社会警惕。
D.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4.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牛能大量进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
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①读书有精读与泛读②读书也应当学会“反刍”,我们应当比牛更聪明,因为我们会思考③读书要讲求智慧④牛的雄健与善于反刍很有关系⑤它不断地咀嚼,以助消化吸收A.⑤④②③①B.④⑤②③①C.④⑤②①③D.⑤④①②③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____。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2.《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fǔ) 狂澜鲜.为人知(xiǎn)义愤填膺
B.默契.(qì) 蚱蜢迥.乎不同(jiǒng) 无遐顾及
C.崎岖.(qū) 阻抑仰之弥.高(mí) 鞠躬尽瘁
D老叟.(sǒu) 污秽锲.而不舍(qì) 锋芒毕露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尽了诗人陶渊明怡然自得
....的山居生活。
B、当天正值春分,连日来温暖的春风让道路两旁的樱花仿佛一夜间盛开,让过路的行
人流连忘返
....。
C、在沱江岸边的望江亭上,几个故友萍水相逢
....,正在高谈阔论。
D、假如把健康比喻成财富,那么习惯则是创造财富的手。
没有了手,即便有再多的财
富也无济于事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不管气候条件怎样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山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
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不相同的一项是()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A、谁都愿意每天是一首诗。
B、难道有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
C、没有谁不愿意每天是一首诗。
D、谁都不愿意每天是一首诗。
拔高训练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外婆的手纹
李汉荣
①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你外婆的手艺好。
②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③外婆做衣服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
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
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④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
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
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⑤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
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
舅舅说,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⑥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
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
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淸凉在脚底下护着你。
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
⑦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鞋垫。
那是我的私人文物。
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
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
⑧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
可是妻子说,商店里多的是鞋垫,电脑画图也很好看。
现在谁还动手做这种活。
这早己是过时的手艺了。
女儿在一旁附和。
我买冋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的文物。
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
然后,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
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
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⑨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和心境。
泉,淙淙地涌出来。
鱼,轻轻地游过来。
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
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
她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
这手艺,这手纹,注定要失传吗?
⑩我看见天空上的云朵和月光。
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
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
6、从全文看“外婆的手艺好”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分点简要回答。
7、“我”为什么要保存、复制外婆的手纹?
8、文章语言有味,请对下面句子加以赏析。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
9、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D
6.①她做的衣服合身、好看,有艺术的美感;②她把补丁衣服也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③她在鞋底、枕头套上绣上美丽的图案,让天上人间的好东西时时贴紧“我”的身体。
7.①外婆送给“我”的这份礼物本身具有一种美感,值得我去保存。
②保存“外婆的手纹”也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怀念。
③保存下来也可体会外婆做衣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④也表达了“我”延续外婆质朴的审美观和乐观、认真的人生态度。
8.通过对外婆缝衣前的洗手、穿衣、坐端正的行为描写,表现外婆缝衣的认真、细致、耐心,更表现外婆朴素、虔诚的人生态度。
9.结构上照应了上文;深化中心,表现“我”对外婆的思念,对外婆的手艺、精神世界传承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