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二:习作讲评 (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语文下册作文讲评课教案百度文库As language teachers, it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by conducting writing and feedback sessions in class. 作为语文老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写作和反馈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Writing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organization skills, but also encourages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写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还鼓励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During the writ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provide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students, pointing out their strength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 在写作和评价过程中,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有建设性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Encouraging peer evaluation can also be beneficial, as it allows student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ga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ir writing. 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也是有益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得到不同的写作观点。
In addition to focusing on grammar and vocabulary usage, teacher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students' essays. 除了关注语法和词汇的使用,老师还应该注意学生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11、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年轮、树冠、指南针、稀疏、密集”等词语。
2、按课文的不同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有关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知识,热爱树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了解树冠、年轮的形成和作用,学习按课文不同内容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
挂图、多媒体课件、年轮实物。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喜欢)假如你去郊外旅游时不小心迷路了,你会怎么办(自由说)有的同学提到可以用树木辨别方向,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有关树木的文章《院子里的悄悄话》,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以谈话形式导入,贴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
(姿势端正,读准字音)2、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如何处理?(学生边说教师及评价)3、找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同桌互读。
4、回答:课文写的是谁和谁说悄悄话?你都知道了什么?(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第一个难题,知道课文中是老槐树和小槐树在说悄悄话,为继续学文奠定基础)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2、出示句式,练习说话条理性。
我用()方法来辨别方向的.方法。
3、汇报学习情况,辨别方向的方法。
(1)年轮(出示实物)观察年轮是怎样辨别方向?(贴图)(2)树冠(出示图片)指名到板前哪部分是树冠?树冠的形成(板书:南北)4、自学年轮的作用。
(问绕文中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一中心议课进行研读,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小组进行认真感悟,研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和整体,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和引导,并结合进行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情朗读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2》教案。
一、教材背景及目标小学生学习语文,除了老师的讲解教学外,习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习作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作2》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是对小学生创意写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该教材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图画作文、猜谜语、填字游戏、简单对话等多种题型,旨在通过这些题目,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其语文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同时,该教材还要求学生遵循语言规范和基本的写作规则,如注意语法、避免错别字等,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的应对写作任务,并拓展自己的语文素质。
二、教材细节分析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习作2》的教材细节。
1.图画作文图画作文是小学生习作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其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自行编写故事或想象事件,进而进行创意写作。
在《习作2》中,图画作文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篇幅,因此掌握这一题型的写作技巧至关重要。
对于图画作文,学生应该始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细节:学生应该逐一观察图画中的细节,并通过思考联想进而产生写作的灵感。
2)选取主题:学生应该根据图画内容,选取恰当的主题,避免脱离主题进行写作。
3)笔调鲜明:在写作中要注意笔调鲜明,尽可能地表现出作品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2. 猜谜语猜谜语是小学习生习作中的另一种题型,在《习作2》中的谜语题则以简单而有趣见长。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灵活应用:在写作中,学生应该灵活运用谜语题目中的“字义”进行创作,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意。
2)必要前提:学生应该在谜语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使作品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3)独特表达: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表达独特性和创新性,尽量避免套用固定的写作模板和句式。
3. 填字游戏填字游戏是小学习生习作中的另一种题型,其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与记忆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师备课:《习作2》教案讲解。
一、教材简介《习作2》是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作文,在整个教材的框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提供一些有关《习作2》的基本信息,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案。
1、教材内容:《习作2》是一篇记叙文,通过描述孩子们在假期里的日常生活和趣事,烘托出欢乐、丰富的童年生活。
2、教育目标:通过《习作2》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童年生活的欢乐和美好,感受到家庭和朋友的温暖,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和语文能力。
3、教材难度:作为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篇作文,《习作2》难度适中。
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体验,可以很好地领会其中的情感、想法以及语言表达方式。
二、教案制定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而制定合适的教案则是备课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下面,我们将以《习作2》为例,解析如何制定高质量的教案。
1、明确学习目标教案制定的第一步是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预设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要学的知识内容有更清晰、明确的认知。
对于《习作2》的教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明确学习目标呢?应该明确文字理解的目标。
即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文中的事件和情感表达,把握作者的意图和特点;还要明确语言表达的目标,即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语言表达所感所悟,并且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表达热情;还要明确文化价值的目标,即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体验到童年的欢乐和美好,感受到亲情和友情的温暖,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内涵感悟。
2、设计教学活动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就需要设计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些活动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习作2》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汲取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通过一定的阅读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表现方式,并逐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价值观,通过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好地领悟到文化的瑰宝。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
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
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要写出自己和读书有关的小故事。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2.投影出示习作内容:写自己与读书有关的故事3.试写初稿,反复修改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师生评价1.朗读佳作,共同赏评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誊写作文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作文讲评,能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写出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2.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学会写想象类作文【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导言: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写作,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更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
今天,我们要讲评的是这周写的想象作文——《20年后回故乡》2..复习作文要求:幻灯片出示作文要求(1)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2)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此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3)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做到语句通顺,想象合理。
二、佳作欣赏1.概述优秀习作的优点;2.优秀习作的主人读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评议。
3.欣赏精彩片段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不是佳作每个同学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习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精彩之笔。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图画,写作文古城街道北洛小学郑帅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课型】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画,要在描述图画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想到的写进文章中,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3.按照由近及远的写作顺序进行写作,同时也要注意详略得当,比如图中的两个男孩是如何放风筝的可以详细描写,远处年轻夫妇和小孩子的描写可以略写。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画,要在描述图画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想到的写进文章中,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3.按照由近及远的写作顺序进行写作,同时也要注意详略得当,比如图中的两个男孩是如何放风筝的可以详细描写,远处年轻夫妇和小孩子的描写可以略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看图写话(板书)。
1.看图讲故事,出示图片,看看是不是很熟悉,想一想,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一课?叫什么名字?(《守株待兔》)2.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3.谁还能具体地说一说讲故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板书:时间?地点?人物?在干什么?)4.你能用上述句式讲讲图画中这个故事吗?二、审清题意。
出示问题,带着提示仔细观察图片:1.从图画中看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人?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三、师生交流,练习句式写话。
1.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请用几句话把图上的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结合习作提示要求,要细细推敲,这段文字就是对写话的要求,也提示我们如何写话。
2.学生交流:用上前面提到的句式来描述图画中的内容,同时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想到的写进文章中,文章内容更充实。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4.看图写话除了要有这些内容,还要注意什么?(1)按顺序:要想把一幅图表述完整,还要学会观察,只有按顺序观察了才能使你的表达更有序(观察的顺序:从上到下,由远到近,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图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再抓住细节观察,最后再回到整体画面)。
三语备课组时间:2 月25 日中心发言人:
课题:习作二:习作讲评第 4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
⒈在习作讲评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能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点与不足,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教学重难点
学生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点与不足,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
一、本次习作总评
【设计意图:审美鉴赏与创造:让孩子们明确本次习作的要点和方法,在表扬写得好的同学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激励所有的学生认真完成习作,争取下次榜上有名。
】
二、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投影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一评,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题目有趣,吸引眼球。
②内容充实,想象丰富。
③语言通顺,生动有趣。
④条理清晰,过程完整。
【设计意图:审美鉴赏与创造:使用学生的优秀范文,有积极的带动作用,也能让被选中范文的同学感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三、小组修改习作
1.老师用展示仪展示一份典型习作,引导看眉批,引导根据眉批做修改,并写在相应的位置。
2.小组评改:
⑴小组内读老师的眉批,说一说老师的意图。
⑵组内讨论根据老师的建议提出修改的意见。
⑶参照组内意见修改在相应的地方。
3.小组汇报修改情况,师生评价
4.教师组织反馈四人学习小组的评改情况。
5.教师巡视,辅导潜能生修改习作。
6.教师小结
四、教师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修改习作很到位,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小的收获,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就是这样改出来的。
希望大家能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