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纳税问题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4
纳税问题一、课堂导入老师进入课堂,向学生们问道:“小伙伴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纳税吗?为什么要纳税呢?”学生们或许知道一些关于纳税的知识,但或许对于为什么要纳税还存在疑惑。
接着老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纳税的常识,比如说:“纳税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纳税人按照法定的税种、税率、方法和期限向国家缴纳的财政资金,也是国家实行维护和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二、纳税对象与税种接着老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一些关于纳税对象和税种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纳税对象的常识。
纳税对象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单位等,包括所有符合法定条件的纳税人。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些税种的常识。
税种是指税务管理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在特定领域和特定目的下设定的不同税种。
常见的税种有: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三、如何计算税款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计算税款。
计算税款需要确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数额。
应纳税额是由纳税收入减去扣除费用和累计减免额的差额。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应纳税额=纳税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扣缴税款其中,适用税率是指按照法定规定分级计算的税率,纳税收入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获取的所得额,速算扣除数是指按照法定规定的一定标准,从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中直接扣除的数额,已扣缴税款是指先前已经缴纳的税款。
四、学生练习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一些练习来帮助他们加深对于纳税问题的理解。
问题一:小红在某一年中的工资总收入为150000元,其中应扣除12000元的个人所得税,那么小红应支付多少个人所得税呢?(提示: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为3%、10%、20%、25%、30%)问题二:小梅今年的年终奖为8000元,月工资为10000元,年终奖和月工资的个人所得税分别是多少?(提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月工资为10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问题三:某企业产值为200万元,其中应缴纳15%的企业所得税,那么该企业应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呢?(提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5%、10%、15%、25%、35%)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纳税对象和税种有哪些,以及如何计算税款。
培思数学六年级寒假——利润、利息、纳税问题现价= 原价×折数(通常写成百分数形式)利润= 售价- 成本利率=利润 成本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80%(注意:国债和教育储蓄不交税)应纳税额= 需要交税的钱×税率1.某商品买入价(成本)是50元,以70元售出,获得利润的百分数是多少?2.某商品成本是50元,按40%利润出售,这件商品的售价是多少元?3.某商品按40%利润出售,售价是70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例1:某商品按20%利润定价,然后按88折卖出,共获得利润8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1、一本书的定价是15.6元,已知出售后可获得30%的利润,问这本书的成本价是多少元?2、一种商品先按20%的利润率定价,然后按定价的90%出售,结果获利256元,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3、某种商品按定价卖出可得利润960元,如果按定价的80%出售,则亏损832元。
该商品的购入价是多少元?4、百货商场进了一批皮箱,按成本的20%利润定价。
由于销售不畅,商场决定按定价的八折出售,结果每只亏损9元。
问这种皮箱每只定价多少元?5、某商品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例2、小君和小琴各买了一套童话书,由于书按原来80%的利润定价出售,从营业员那里了解到两套书的进价是85元,小君的书按30%的利润定价,小琴的书按40%的利润定价,所以他们共付了115元。
问:小君和小琴所买的童话书的原来定价各是多少元?1、同一种商品,甲店比乙店的进货便宜10%,甲店按20%的利润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便宜11.2元,乙店的进价是多少元?2、某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定价出售。
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售出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