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备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4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五、课后作业1. 预习《骆驼祥子》第一章。
2. 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舍及其作品。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故事情节和结构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关系。
四、教学步骤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二章。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关系。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2.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三章。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思考现实社会问题。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课题:《骆驼祥子》导读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认识人物形象。
2.检查阅读情况,分享课外阅读心得。
3.培养初读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养成课外阅读的好惯。
目标过程与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2.学生朗读和点评精彩描写。
3.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并进行辩论。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阅读小说,初读感受人物形象,激起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同情,加深对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认识;关注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
整体感知:骆驼祥子》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中介绍的第一本,讲述了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这是___先生写的一本长篇小说,是___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标志着___小说的成熟和最高峰。
它是五教材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一,也是___的长篇分析小说代表作。
在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以便更好地理解祥子的悲惨命运。
同时,___是语言大师,需要引导学生赏析___的语言,去体味那独特的语言魅力。
重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学生对片段精读的交流。
难点:归纳推断出祥子悲剧的原因及意义。
初中学生都喜欢看小说,但对待长篇小说就比较没有耐心去读,而且初中生读完了书,他们不求甚解,能再次跟别人讲出故事情节,能用简单的言语对人物进行分析就已经不错了。
其他的知识学生不会去深入的思考概括。
另外,八年级的学生的欣赏阅读能力和一些读书方法能够运用,但在交流上还有所欠缺,学情需要加强交流指导。
分析:要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及能力上,懂得概括故事情节,懂得分析人物,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同时发挥初中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利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课外对精彩片段点评批注,在课上交流,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并介绍作者及主要内容。
2.学生朗读和点评精彩描写,分享课外阅读心得。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
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学生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2.介绍作家XXX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1.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关注细节和描写方法,理解XXX买车后的心情和心理描写。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促进思考和探究。
师小结:1.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从字词、内容、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
2.通过欣赏和批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XXX被骗了钱,他感到非常愤怒和痛苦。
他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准备动手。
但XXX警告他不要动手,否则会有麻烦。
XXX感到委屈,他说自己并没有得罪任何人。
XXX告诉他,这只是碰巧被骗了而已,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碰到不幸的事情。
XXX颤抖着,拿出了自己的钱罐子,XXX看了看,笑了笑,把钱罐子摔在了地上。
XXX看着钱散落在地上,心痛不已。
XXX问他这些钱够不够,XXX没有回答,只是颤抖着。
XXX告诉他,这些钱买一条命都不够,他不会对他下手的。
XXX想要把自己的被褥拿出来,但XXX警告他不要动。
XXX咬紧嘴唇,咽下口水,最终推开门离开了。
设计意图:本课旨在介绍表演法作为一种愉快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研究热情和阅读兴趣。
通过视频欣赏和猜结局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复杂命运。
学情分析:在表演活动中,学生通过评价同学的演技,认识到细节描写对于理解人物情感的重要性。
在视频欣赏中,学生猜测XXX的命运,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命运多变。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文学地位。
掌握小说的人物设定、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小说背景:民国时期的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
人物关系:祥子、虎妞、曹先生、刘四爷等主要人物的关系和冲突。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祥子祥子的性格特点:坚韧、自尊、正直、善良。
祥子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祥子的人生经历:从农村来到城市,经历了艰辛的奋斗和现实的打击。
2.2 虎妞虎妞的性格特点:泼辣、自私、心机重。
虎妞与祥子的关系:起初是主仆,后来发展成复杂的感情纠葛。
虎妞对祥子命运的影响:既有推动作用,也有阻碍作用。
2.3 其他人物曹先生:祥子的朋友,善良、有正义感,对祥子有一定影响。
刘四爷:祥子的雇主,残忍、自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剥削阶级。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祥子来城市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立志成为一名拉车夫。
祥子结识了虎妞,开始了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3.2 祥子的奋斗祥子辛勤工作,积攒了一部分钱,买了辆车。
祥子和虎妞的生活陷入困境,虎妞决定卖掉车来解决经济问题。
3.3 祥子的奋斗祥子失去了车,但他并没有放弃,开始努力工作。
祥子结识了曹先生,得到了一些帮助和启发。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通过祥子的经历,探讨民国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和困境。
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个人奋斗的意义。
4.2 人性的善与恶通过虎妞和刘四爷等人物,探讨人性的善与恶。
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的选择和行为。
第五章:阅读与思考5.1 思考题祥子的梦想最终为什么没有实现?这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虎妞对祥子的影响是什么?她是否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小说中,祥子与曹先生的关系有何意义?他们之间的友谊对你有何启示?5.2 阅读作业阅读《骆驼祥子》的相关评论或研究文章,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小学生课文教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是鲁迅先生创作的著名小说,通过叙述农民工骆驼祥子的奋斗与命运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本篇文章将为小学生设计一份课文教案,旨在帮助他们了解和理解这部名著的精髓。
第一课时:导读本课时以导读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骆驼祥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和他所处时代的背景。
通过了解主人公的命运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导入 (5分钟)- 让学生观察一张插图,图片中呈现的骆驼祥子形象。
- 引导学生提供对于骆驼祥子形象的简单描述,并提问:你们对于这个人物有什么初步印象?2. 名著背景 (15分钟)- 讲述作者鲁迅及其相关作品,使学生对于鲁迅的背景有所了解。
- 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
重点突出骆驼祥子作为一个农民工的形象。
3. 阅读片段 (20分钟)- 选择骆驼祥子在市场上摆摊的片段进行朗读,或播放相关视频。
- 学生们跟随朗读或观看视频,尽可能地感受骆驼祥子的生活状态和环境。
4. 思考问题 (10分钟)-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a. 骆驼祥子有哪些特点?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b. 为什么骆驼祥子要卖力气?他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第二课时:情节分析本课时旨在帮助学生分析小说《骆驼祥子》的情节发展,并理解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和选择。
1. 情节梳理 (15分钟)- 教师简要回顾骆驼祥子的生活经历,并邀请学生梳理出主要情节。
- 将情节进行归类,例如:骆驼祥子摆摊、骆驼祥子在艺人团队的生活等。
2. 角色分析 (20分钟)-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骆驼祥子以及其他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角色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分享给全班。
3. 情节讨论 (15分钟)-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a. 骆驼祥子在摆摊时面临了什么样的困境?b. 骆驼祥子为什么愿意去做艺人?c. 骆驼祥子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改变?第三课时:主题探究本课时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骆驼祥子》所要传达的主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社会和人生价值观等问题。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感受小说中的人性光辉,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3)认识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1)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2)讲解《骆驼祥子》创作的背景和社会意义。
2. 第二课时:小说概况和人物介绍(1)概述小说的情节脉络。
(2)介绍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分析小说开头部分(1)阅读小说开头部分,感受祥子的形象。
(2)分析开头部分在小说中的作用。
4. 第四课时:分析小说中间部分(1)阅读小说中间部分,关注祥子的人生经历。
(2)分析中间部分对主题思想的阐述。
5. 第五课时:分析小说结尾部分(1)阅读小说结尾部分,思考祥子的命运。
(2)分析结尾部分在小说中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剖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分析的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老舍简介和《骆驼祥子》的相关资料。
2. 小说《骆驼祥子》全文。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
4. 学生阅读记录表和讨论记录表。
名著《骆驼祥⼦》教案范⽂(精选3篇)名著《骆驼祥⼦》教案范⽂(精选3篇) 作为⼀名专为他⼈授业解惑的⼈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是⼩编精⼼整理的名著《骆驼祥⼦》教案范⽂(精选3篇),欢迎⼤家分享。
名著《骆驼祥⼦》教案1 ⼀、教学⽬标: 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题、⼈物形象、艺术特⾊。
2、应培养的能⼒:初步的⽂学鉴赏能⼒。
⼆、教学重难点: 1、作品的主要内容、⼈物形象的刻画。
2、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理念: 1、传授知识重精,不在多。
2、让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激发学⽣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前置性作业: 要求学⽣课外阅读《骆驼祥⼦》⼀书,并且做好: 1、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笔画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物刻画的⽅法、词语的使⽤、修辞⽅法的使⽤、语⾔上的特点等⽅⾯去考虑,也可从⾃⼰在读中产⽣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五章,每天读⼀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
各学习⼩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作。
(⼆)引⼊: 欣赏电影《骆驼祥⼦》⽚段,激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四)进⾏新课: 1、了解作者: 学⽣根据⾃⼰完成“前置性作业1”的情况来谈,教师进⾏必要的补充。
2、引导学⽣从整体上把握《骆驼祥⼦》的主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物形象和艺术特⾊。
(1)⼩组成员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要求学⽣阅读课本名著导读p234——235的内容,再次加深《骆驼祥⼦》⼀书内容的了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业2”的情况,交流中互相学习: 在班⾥找⼀个⼩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章内容,让⼩读者阅读与欣赏⾃⼰做的批注,并听听⼩读者给⾃⼰的评价。
4、全班⼀起欣赏《骆驼祥⼦》的其中⼀章内容,使学⽣对作品的⼈物形象、艺术特⾊有更深的感受: (1)⼤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章内容。
骆驼祥子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2. 学会运用文学知识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骆驼祥子的整体故事情节。
2. 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3. 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2. 运用文学理论对小说进行深入解读。
3. 分析小说中的批判意义和人性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阅读解析:通过师生共同阅读和讨论的方式,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3. 辩论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小说的辩论讨论,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读小说的背景和作者1. 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前几次阅读课的内容,铺垫骆驼祥子的故事。
2. 划重点: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如作者老舍的经历和写作动机等。
3. 分析文本:让学生阅读一段小说的片段,从中提取关键词语,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第二课时:解读骆驼祥子的命运轨迹和社会背景1. 导入活动:通过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学生对骆驼祥子的记忆和印象。
2. 分析人物:呈现骆驼祥子的性格特点和处境,让学生分析他的命运轨迹和思想情感。
3. 探究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三课时:文学价值和批判意义分析1. 导入活动:通过回顾上两次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小说的思考和问题提出。
2. 分析文学价值: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如语言表达和情感描写等。
3. 深入探讨:结合课堂讨论,在小组内就小说的批判意义和人性探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论辩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主动参与程度评价其课堂表现。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9篇),欢迎大家分享。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1教学创意:一、通过“第一现场”新闻报导与采访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对祥子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二、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三次静心阅读,感受文本的魅力。
三、在作业布置方面,导入整本书具体的阅读规划,并在活动安排中设置了制作目录卡片、观赏电影并于朋友圈发表影评、撰写研究性小论文等一系列创新活动。
教学重难点:1、三次精读文本并从中感受祥子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变化;2、结合背景,探索祥子命运变化的多方面原因;3、通过名著阅读规划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学方法:猜读法、提要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以“第一现场”新闻采访形式,通过阅读、访谈,填写户籍信息卡,初识祥子。
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农民工祥子的个人信息严重缺失。
此外,我们需要对祥子的能力进行评估,看其有无可能实现最终梦想。
请同学们翻开《骆驼祥子》第一节(1-10页),静心阅读(时间:6分钟),思考并完成:1、祥子的户籍信息卡;2、刚到北平时,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活动目的:1、巧设情境,通过“第一现场”新闻报导与采访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贴近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填写户籍信息卡,并关注与思考祥子的命运。
活动二“第一现场”栏目组再次回访,进行跟踪报道。
请同学们翻开《骆驼祥子》第23节(207-215页),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记者:祥子梦想是否已经实现?他现在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注明:此环节角色变换,学生成为记者,由学生采访学生。
活动目的:1、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静心阅读,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通用7篇)《骆驼祥子》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骆驼祥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篇1设计意图:本设计紧扣小说基本元素试图通过对本小说阅读教学来教会学生了解小说阅读欣赏的一般规律以及分析小说的具体方法,以期达到读有所得,听有所用的效果。
教学目标:1、阅读故事,理清几个重要人物经历(细节)和小说的基本情节。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随情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3、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小说的主题。
通过分析人物的关系,主次要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原因来探究小说主题。
4、引导学生体会小说在当下时代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上面2.3.4点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孔子盛赞颜回安贫乐道来导入。
社会以及周围环境千变万化,世易时移,人际浮沉,个人犹如沧海一粟,面对现实的打击,我们普通人该怎么选择?我们来回忆一部小说,讨论一下主人公的人生境遇。
二、了解作者作品,理清故事基本人物与情节。
1、老舍简介引导学生扣住一下几点介绍,老师做补充或概括:人生经历,主要作品,思想价值,艺术特色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即“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1966年,由于受到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
《骆驼祥子》优质课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骆驼祥子》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骆驼祥子》优质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情节、主题;2、引导学生从文本到生活有所感受;3、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把握小说人物、情节、主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文本到生活感受主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品用具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如果你想赏一副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那么,《骆驼祥子》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在前段时间,怀着对老舍的敬意,怀着对祥子的好奇,我们一起阅读了《骆驼祥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骆驼祥子》,与祥子来个亲密接触。
(出示课题:《骆驼祥子》名著导读)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小品:《骆驼祥子》一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或情节是什么呢?(请几位同学上台简单介绍。
)(二)课堂主体:1、刚才几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我发现大家对这篇小说的人物都很熟悉,那么老师这里准备了两篇人物描写段落,同学们来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呢?片段一: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大家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这部电视剧,是由哪部作品改编而来的?读了的同学,能跟大家说一说,这本书的影响力吗?(2)欣赏二,了解作家及作品的影响:老舍,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骆驼祥子》是其代表作。
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
——司马长风据不完全统计,《骆驼祥子》有31个版本,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再版了14次,还曾被翻译成十几种外文。
设计意图:片尾曲的播放,学生一下子就能从画面和歌词中,找到关键信息点,比如老北京、车夫、贫穷等,自然而然地引入名著《骆驼祥子》。
欣赏二,更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老舍先生及其《骆驼祥子》影响力之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骆驼祥子教案(最终五篇)第一篇: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骆驼祥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骆驼祥子》并有所理解和感悟;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出示幻灯片1)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名著阅读复习课。
课题的名称是: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复习。
《骆驼祥子》是老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成熟,同时也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学习,完成如下三项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2)二、学习目标1、学习《骆驼祥子》并有所理解和感悟;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方法。
(出示幻灯片3)三、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四、整体感知首先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熟悉程度如何。
下面请你根据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简介,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出示幻灯片4)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
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以拉洋车为生,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挣钱买到属于自己的车。
明确:祥子(出示幻灯片5)她是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虎头虎脑,一对虎牙,长的像个大黑塔。
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
她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目标文化自信:了解老舍关心百姓疾苦、社会发展的忧国忧民之心,启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
语言运用:熟悉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梳理小说情节;品读重点段落,体会这本书写作上心理描写的妙处以及语言中浓浓的“京味”。
思维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了解祥子性格变化的原因,把握本书的主题;指导学生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审美创造:了解作品中祥子等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现代作家司马长风对其是这样评价的:洋车夫、老妈子、便衣警探、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他们出没的场景则是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
……可是在老舍的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并且活色生香!是我们透解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愁,可歌和可泣。
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文学常识1.走进作者:明确:【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柳家大院》;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目标导学二:情节梳理(一)故事情节明确: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青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
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
他马上用其中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描写了在旧社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北京一个普通人力车夫悲剧的一生。
小说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充满希望到遭受挫折,再到挣扎苦斗,直到绝望,最终走向堕落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并不能使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道理。
学情分析
农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多数阅读面较小,阅读面较窄。
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小说,但往往没有耐心读长篇小说,而且很多学生读书时不求甚解,只图看个热闹,不能自觉运用一些正确的读书方法,以致缺乏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所以教学时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懂得概括故事情节,懂得分析人物,能够对作品内容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学会使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研讨、互动交流,赏析人物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品的主旨,了解旧社会的黑暗,感受新社会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理解作品的主旨。
2、学会使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赏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研讨法、圈点批注法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课前浏览小说《骆驼祥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著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同学们还记得是谁的作品吗?对,是老舍的作品。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创作的小说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去了解旧社会一个普通人的悲惨命运。
(出示课题: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二、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课前浏览小说的基础上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主要经历了哪些事情,最后结局如何?这些情节又是围绕什么线索来写的?
2、各组推选代表发言,依次梳理故事情节,要求学生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3、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小说围绕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来写:
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卖骆驼拼命拉车又攒了买车钱→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为下葬虎妞卖了车→最后彻底堕落
三、学会圈点批注赏析描写方法
1、教师介绍什么是圈点批注法,并指出运用圈点批注法需要注意的几点。
2、阅读课本上的精彩选篇,每组选取一段话,进行圈点批注,要求重点赏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也可以从小说的其他部分选取精彩段落进行圈点批注。
3、学生参照课本上的示例,分组合作进行圈点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
4、各组推选代表发言,展示本组圈点批注的成果,举例说说自己对小说通过丰富生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体会。
讨论后明确:小说通过丰富生动细腻的描写塑造出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教师点拨:在把握小说通过丰富生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还应了解小说的语言具有鲜明突出的“京味儿”,富有地方特色。
四、了解人物命运理解作品主旨
1、在学生圈点批注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初到城里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的祥子性格发生改变了吗?变成什么样了呢?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祥子本是一个勤劳、朴实、忠厚、讲信用、积极进取的车夫,但在理想破灭后变得懒惰狡猾、好占便宜、极端自私、自暴自弃。
2、在《骆驼祥子》一书中,围绕着主人公祥子,老舍还刻画了很多其他人物,那么这些人物对祥子的堕落分别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分别列举人物,并简要谈谈看法。
教师以虎妞为例,说明虎妞与祥子不幸福的婚姻和她的死亡一步一步加深了祥子的悲剧。
3、祥子为什么会堕落?除了他本身的原因和周围人的影响还有其他的原因
吗?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学生讨论后发言。
经过讨论,学生明确:
归根到底,祥子堕落的最根本原因是——黑暗、腐朽、不公、动乱、落后的旧社会。
4、总结作品的主旨。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小说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充满希望到遭受挫折,再到挣扎苦斗,直到绝望,最终走向堕落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认识了主人公祥子,知道了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了祥子的悲惨命运。
我们今天有幸生在了光明的新社会,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对比新旧两个社会,你有什么感想吗?请同学们说一说。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下课后写一篇读后感,把你读了《骆驼祥子》后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不少于300字。
板书设计:
骆驼祥子
把握情节三起三落的命运
圈点批注丰富生动的描写
理解主旨黑暗社会的悲剧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姓名:陆雪涛(14号)
学校:怀远县廖巷学校
日期: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