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奶酪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34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一块奶酪》教案(优秀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语文教案篇一《一块奶酪》课文原文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嘀咕:“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说:“照要就受处罚。
”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
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
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
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蚂蚁队长叼着奶酪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
盯着那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子!”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命令,却不走开。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蚂蚁队长生气了。
他登上一块大石板,突然下令:“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等小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
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
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您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到洞里去了。
《一块奶酪》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通用7篇)一块奶酪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块奶酪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诱、舔”等11个字。
2.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并练习情感朗读。
3.明白命令的发布者,本身要有很强的纪律性,能挡住诱惑,以身作则,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它当时的心理,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并进行情感朗读。
难点:发挥想象,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在二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一块奶酪》(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
2.检查预习,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
后鼻音:强;鼻音声母n:恼;多音字:shào稍息(口令);shāo稍微(略微的意思)。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诱、强、稍、豫、跺、执,熟字换偏旁:舔——添恼——脑。
4.出示词语巩固识字:嘀咕、诱人、淌口水、舔一下、毅力、坚强、纪律、拽着、犯罪、禁令、恼火、稍息、嗅嗅、犹豫、跺脚、合拢、聚集、执行理解词语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犹豫:拿不定主意。
诱人:吸引人。
嗅嗅:闻。
执行:实施;实行。
三、品读课文,体会心理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于蚂蚁队长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划上横线,体会蚂蚁队长当时的心理,并在旁边作批注,写出你对蚂蚁队长的看法、观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交流。
(老师点拨、引导、总结)蚂蚁队长的语言描写:a.发布命令(语气坚定、干脆)“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一块奶酪》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
课文记述了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最终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
第1-3自然段写蚂蚁队长庄严宣布纪律,大家开始搬运粮食。
第4-12自然段写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他战胜自己内心偷嘴的念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那块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则。
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了。
课文对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对小蚂蚁们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蚂蚁队长的形象。
学情分析进入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读书时能做到不指读、不唱读。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那一定会很好》三篇略读课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已有初步实践,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基本掌握默读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默读的能力,能做到边默读边思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禁”。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关心幼小的美好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一共四次给蚂蚁们下达命令,从中感受他下命令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词语“七上八下、生气、犹豫”等,深入体会其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一块奶酪》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块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会认“宣、诱”等10个生字,会写“蚁、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蚂蚁、奶酪”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
3. 学习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的品质。
例如,当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时,它面临着极大的诱惑,但它却能克制自己,没有私自享用。
通过对课文中描写蚂蚁队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语句分析,如“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让学生体会到蚂蚁队长在纪律和诱惑面前的矛盾心理,进而理解它以身作则的品质。
2. 教学难点- 理解蚂蚁队长的矛盾心理,并能从蚂蚁队长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时,可以联系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比如在班级分发零食或者奖品时,有的同学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诱惑,是否能像蚂蚁队长一样遵守纪律呢?通过这样的类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创设一个蚂蚁觅食的情境。
通过播放一段蚂蚁在草丛中寻找食物的视频,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小蚂蚁在做什么呢?如果它们发现了一块很大很美味的食物,会发生什么呢?”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学习氛围。
2. 问题引导法-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分析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时,提出问题:“蚂蚁队长为什么会七上八下呢?”“它最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挖掘蚂蚁队长的品质。
3. 小组合作法- 在讨论蚂蚁队长的行为以及对我们的启示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块奶酪》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故事《一块奶酪》的内容和情节。
2.掌握生词和重点短语,并能正确运用于句子中。
3.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熟练掌握生词和重点短语。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词和短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学准备:课件、PPT、教具、学生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例如,展示一块奶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的内容。
Step 2:新课呈现(15分钟)1.播放故事音频或老师讲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2.与学生共同读故事,重点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
3.解释生词和重点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Step 3:讨论和理解(10分钟)1.简要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情感。
Step 4:巩固训练(15分钟)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2.进行口头练习,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运用所学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表达。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1.根据故事内容,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例如: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奶酪?奶酪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进行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Step 6:总结反思(5分钟)1.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今后的教学。
反思:教案设计合理,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主动思考和表达。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设计有序,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然而,在课时控制方面,可能需要更加灵活。
有些步骤可能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其他活动无法充分展开。
《⼀块奶酪》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三年级上册语⽂教案-11.⼀块奶酪⼈教部编版11*⼀块奶酪教学⽬标1.会认“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主阅读,理解课⽂内容,感受蚂蚁队长的美好品质。
4.培养学⽣独⽴阅读的能⼒。
教学重点在集体交流中,体会蚂蚁队长勇于战胜⾃我、关⼼幼⼩的美好品质。
资料库课前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环节(⼀)新课导⼊导⼊语:家⾥的冰箱⾥放着⼀块你⾮常爱吃的奶酪,但妈妈不允许你吃,你会怎么做?(⼆)板书课⽂题⽬过渡语:这节课让我们⼀起学习《⼀块奶酪》,来看看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
(三)资料分享有关蚂蚁的资料。
⼆、先学环节(⼀)出⽰⾃学清单任务:读通课⽂,学习⽣字读⼀读:借助课⽂中的拼⾳⼤声朗读三遍课⽂,做到读准字⾳、读通句⼦。
标⼀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新词如下:宣布、处罚、诱⼈、舔⼀下、禁令、稍息、犹豫、跺脚容易读错的:写⼀写:给每个⽣字组两个词语(写在⽣字表下⾯),并选择⼀个⽣字进⾏拓展(形近字、名⾔、诗句等)。
我选择的⽣字是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温馨提⽰:⾃学完成后,⼩组组长检查“⾃学清单”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想:默读课⽂,了解课⽂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题⽬是《⼀块奶酪》,作者围绕它主要写的故事,表现了蚂蚁队长的精神。
(⼆)组内交流交流内容:1.朗读课⽂;2.读会认字,提⽰哪些字容易读错;3.初步感知课⽂。
(三)全班展⽰按照⾃学清单,请四个⼩组展⽰⾃学情况。
分别展⽰:“读⼀读”“标⼀标”“想⼀想”三、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会认字提⽰:诱:声母是y,不是x,不能只读右半部分;稍:是多⾳字,在“稍息”中读“shào”,在“稍微”中读“shāo”。
点拨:结合⾝体部位学习“舔、跺”。
预设2对于课⽂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一块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理解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汇,如“奶酪”、“老鼠”、“诱饵”等。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奶酪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朗读和复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意识,懂得食物来之不易。
(2)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
二、教学内容1.课文:《一块奶酪》2.课文大意:本文讲述了一只老鼠为了得到一块奶酪,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的故事。
3.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奶酪的特点。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意识,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毅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块奶酪,引导学生观察奶酪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奶酪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2.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读音、语调和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生词。
(2)教师引导学生用生词造句,巩固词语运用。
4.课文复述(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注意使用课文中的词语。
(2)学生分组进行复述比赛,评选最佳表现者。
5.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老鼠要历经千辛万苦去拿奶酪?(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食物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食物,懂得感恩。
6.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词,每个词语写5遍。
2.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3.写一篇关于食物来之不易的作文,2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一块奶酪》奶酪:形状、颜色、气味老鼠:历经千辛万苦,成功获得奶酪珍惜食物,懂得感恩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朗读和复述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奶酪的特点。
一块奶酪语文教案优秀5篇一块奶酪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宣、诱”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蚁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准确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了解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
懂得具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题,激发兴趣。
质疑课题:1、问题交流:你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1)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评议并小结: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分有不同的种类。
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和珍贵的药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课件出示昆虫图片)2、提出谜语:“集体劳动好榜样,通力合作终日忙,山林花间勤往返,储备粮食防饥荒。
”(打—昆虫)引导学生边读边根据谜面的提示,试着猜出谜底。
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谜底是蚂蚁。
(课件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4、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谜语的理解,简单说说蚂蚁都具有勤劳、团结的精神。
《一块奶酪》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块奶酪》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宣、诱”等 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能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
3、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感受其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默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奶酪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奶酪有关,题目是《一块奶酪》。
(板书课题)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强调多音字“处、稍”的读音。
(3)理解“嘀咕、趁机”等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 1-3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蚂蚁队长下达了什么命令?(2)蚂蚁们是怎样做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它们很有纪律?(3)指导朗读,读出蚂蚁们的纪律严明。
2、学习第 4-13 自然段(1)默读第 4-13 自然段,思考: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2)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它是怎么做的?(3)奶酪实在太诱人了,蚂蚁队长“犹豫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4)最后蚂蚁队长是怎样决定的?(5)当蚂蚁队长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时,其他蚂蚁有什么反应?(6)为什么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3、学习第 14 自然段(1)齐读第 14 自然段,思考: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为什么?(2)总结蚂蚁队长的品质。
(四)拓展延伸1、如果你是其中一只蚂蚁,你会对蚂蚁队长说些什么?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像蚂蚁队长这样以身作则的人?(五)总结全文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块奶酪》这篇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内容,感受到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一块奶酪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成群的蚂蚁、蚂蚁觅食等图片。
2.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非常幸福。
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课件出示2)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板书:一块奶酪)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课件出示
3新词: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纠正:注意:翘舌音“处”,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强”。
另外,注意多音字“处”,在本文中读“ch”,组词为“处罚”,还有一个读音是“chù”,组词是“到处”。
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读“sh ào”,组词为“稍息”,还有一个读音是“sho”,组词是“稍微”。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4)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稍:shoshào处:chùch 这双鞋子有点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稍息,立正!”犯了错就该受到处(罚。
这里到处是石头。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形声字结构特点:“诱、豫、跺、舔”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熟字比较法:外-处,范一犯。
组词扩展:强大自强禁止团聚
(3)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蚂蚁们搬运奶酪,蚂蚁队长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掉落在地上的奶酪渣。
)
(5)质疑问难(让学生说出读不懂的地方,注意课堂中的生成。
)
3.梳理学生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学习目标。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蚂蚁队长带领他的队伍在做什么?(搬运奶酪)蚂蚁队长是怎样严格要求他的队伍的?(板书:搬运奶酪)(课件出示:蚂蚁队长的话“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
(2)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奶酪掉了一小块)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引导学生学习第4-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经过。
)
3.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喜欢,因为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己不搞特殊化。
)你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再次体会蚁群严格的纪律性。
)(板书:严于律己严格纪律)(2)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对蚁群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预设:也会对蚂蚁们严格纪律,自己不能犯禁令,管理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
4.选择其中一个小蚂蚁,发挥想象,以小蚂蚁的身份改编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