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幻多彩的地球(1)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22
变幻多彩的地球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变幻多彩的地球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变幻多彩的地球》阅读材料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变幻多彩的地球》阅读材料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
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
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 。
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挡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又太冷了。
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
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变幻多彩的地球》教案及说课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形态,掌握大陆与海洋的分布情况;2.了解地球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地球的基本构成和形态,以及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教材: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变幻多彩的地球》;2.已准备的教学工具:地球仪、图片、PPT等;3.学生已准备的工具:笔、纸。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向学生展示一张地球的照片,询问学生大家都知道这个是什么,地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通过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地球的兴趣。
学习新课1.引入文本:从教材中选择相关篇章,让孩子们听老师讲课或者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重点讲解:老师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成、形态、大陆和海洋的分布情况,以及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等。
3.图片展示: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对地球的各个方面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4.对话练习: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课堂对话,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练习1.知识小测验:结合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些测试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班级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班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科普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科普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方面的知识。
教学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珍爱我们的地球。
【说明文阅读】《变幻多彩的地球》阅读答案及评分细则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
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存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存有大约1/5的土地穿著黄色的衣裳。
这就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并使那里的气温冷时特别热,热时特别热。
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至着与海洋恰好相反的促进作用。
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至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
它攻击抵挡着太阳砸过去的热,同时也抵挡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佚,假使没大气,被太阳照著的地方就太热,而晒太阳没的地方又太冷了。
空气中还所含水蒸气,其含量越多,放热能力就越弱,所以海洋上干燥的空气比沙漠上潮湿的空气更能够放热御寒,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
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就是终年穿著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就是穿裆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短,沿途被攻击抵挡掉下来的冷就多,所以抵达地面的热量太少,因此两极的气候寒冷。
地面获得的热量已经太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散射掉。
刚落的白净的雪能把覆没地面的90%左右的热散射回来,这就并使温度更高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
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
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19 变幻多彩的地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会认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前三个自然段,初步了解地球外衣的特点、蓝色衣服的来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关注环境的意识。
4、根据本课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来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导入并板书:地球2、眼前的景象可以用那些词形容?说说你的感受吧?3、相机完善板书。
4、读题,质疑: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检查预习,初读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一类生字:重点指导干燥的燥,善字。
二类生字:指导多音字的学习2、把生字词带到文章中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看看你能解答哪些疑问呢,并做上记号。
3、反馈: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抓主要问题概括;2)浏览全文,看看课文是围绕哪(几个词或)哪几句话来写的?请把它们划上漂亮的波浪线。
3)请把这两句概括性的句子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来说说(填空)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分别读一二自然段。
2、请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对反义词;读词。
3、地球也穿各式各样的衣服呢,你觉得这个说法怎么样?4、作者为了说明地球也有各式各样的衣服,拿人与她进行了---比较,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5、赞美地球的语气朗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呢?2、1)突出“因为”,这个词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读前两句2)分号告诉我们:作者是具体从两方面说原因。
-- 读后面两个分句3、师:蓝色的衣服之所以夏天凉爽,是因为---蓝色的衣服之所以冬天暖和,是因为---4、手势协助理解蓝色的海洋湖泊调节温度的作用。
《变幻多彩的地球》光谷一小梁向征学习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2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衣服指的是什么及其对气候的作用和影响,明白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各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对气候的各种作用影响,明白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学习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释题,质疑。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感受?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壮观啊!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吧。
请朗读的同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大家的预习做得怎么样。
指名读文。
3.在作者的眼中,不同的地形地貌就像地球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一样。
通过预习,大家知道地球有哪几种衣服吗?指名交流。
4.齐读第11自然段第1句。
这节课,我们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走进文章去了解地球上不同的衣服各指什么,它们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
二、自学交流过渡:这篇课文是篇科普说明文。
说明文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方面,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主要了解说明文在语言上的特点,学习说明对象的特点和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根据同学们预习了解的内容,地球的外衣作者介绍了五种,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对气候又有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10自然段,对照表格内容在文中勾画重点词句。
准备完后,请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并填写表格,准备交流。
下面开始。
【交流预设】提示:先读介绍衣服的句子,再对照表格交流相关内容。
▲蓝色的衣服是海洋湖泊。
对气候的影响是冬暖夏凉。
指名读相关语句,交流自己的理解。
教师相机举例说明。
▲谁来介绍黄色衣服?指名读相关语句,交流自己的理解。
1.你知道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在地球上约占多大面积吗?这里介绍黄色衣服的面积用了一种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板书:列数字)2.在这部分句子里有“约”“大约”两个词,它们能去掉吗?为什么?交流,提炼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用词准确。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变幻多彩的地球》教案及说课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形态和构成;•理解世界五大洲及其中的国家和地区,初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特色;•学会借助网络等工具获取地理信息;•培养探究、观察、分析、思考等基本学习能力。
2.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的形态和构成,了解世界五大洲及其中的国家和地区;•难点:初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特色。
3.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地球的基本形态和构成;•世界五大洲及其中的国家和地区。
4. 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投影仪、电子笔记本、PPT等教学工具。
(2)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人类的起源,引发探究欲望。
(3)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地球的基本形态和构成(提醒学生拿出教材)。
–学生浏览教材P22-23,学习地球的基本形态和构成。
–放映相关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的构成。
•第二部分:世界五大洲及其国家和地区。
–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地图,了解世界五大洲及其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联网查找相关信息,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特色。
(4)归纳总结•在板书上梳理地球的基本形态和构成;•总结世界五大洲及其主要国家和地区。
(5)练习•在小组内相互出题,测试掌握地球知识的程度。
5.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练习、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分析、观察和探究,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二、说课1. 教学目标本课是关于“变幻多彩的地球”的一堂语文课,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三个单元。
本课以地球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地球的基本形态和构成,加深学生对于地球的认识。
同时,本课还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及其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初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特色。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分析、思考等基本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以地球为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地球的基本形态和构成、世界五大洲及其国家和地区。
3.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形态和构成、了解世界五大洲及其中的国家和地区;•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特色。
19课变幻多彩的地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两类生字,分辨两个多音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4、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的蓝衣服、黄衣服,这两种衣服颜色的来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蓝衣服、黄衣服以及它们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这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家园——地球,你看她有这么多不同的颜色,可真漂亮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地球的课文。
2、(板书读题)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课题,特别注意这个“幻”字。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
1、地球有这么多颜色,就像穿了一件件五颜六色的衣服。
咱们走进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再想想:地球有哪些衣服?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1)稀薄薄饼(2)湖泊停泊3、下面谁来说说地球有哪些衣服呢?请学生反馈。
(师板书,并板贴)4、同学们真会读书,抓住了每段话的关键句子把握了段落内容,再看看,文中有没有关键的段落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呢?指名答,齐读。
三、学习1-2段。
(1)地球的衣服和我们平时穿的衣服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颜色丰富,衣料多样,各式各样,富于变化)(2)小结:作者把地球各种不同的颜色当成人的衣服来写,这样打个比方,文章就更有趣了。
男、女生配合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我们先去看看海洋湖泊这件蓝色的衣服吧!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蓝色的衣服有什么作用?在关键词下面做记号。
2、海洋湖泊能让气候冬暖夏凉,这是为什么呢?指导朗读3、作者还举了个例子来介绍海洋湖泊的作用。
谁来读一读。
指导朗读,评价。
同座位配合读一读这个句子。
再请一组同座读。
4、师小结:这一段中,作者写作方法。
来,跟老师配合着读一读吧!四、学习第4自然段。
鄂教版语文四(下)《变幻多彩的地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8个生字,会认3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颜色的来源及蓝色衣服和黄色衣服其对气候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及总分的说明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探索地球不同颜色的衣服对气候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居住在神奇美丽的地球上,山川河流,草原沙漠,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让我们欣赏一段地球风光片吧!2、出示相关地球的风光课件(半分钟),指导学生观赏后思考:有什么感受?3、老师激情过渡导入:多么神奇壮观的地球呀,真是“变幻多彩”呀!指导读课题。
(先指名读。
读出“变幻多彩”的意思。
如果读不好,老师范读。
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地球有哪些衣服。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师:那地球是如何“变幻多彩”呢?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地球的“变幻多彩”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体会吧!请同学们翻开书116页,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看看这些词语你读得准吗?(点击PPT,出示生字)Zào shàn zhí生词:干燥改善植物覆盖潮湿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点一生读生字,师评价:真了不起!平翘舌读得真好!四字成语也读出了意思。
再全班齐读。
)这篇课文里的多音字不少呢,谁来试一试?(出示PPT)多音字:湖泊(bópō)调节(tiáo diào)稀薄(bóbáo)暖和(héhuo )(点一生读,老师及时评价。
然后齐读。
)3、默读课文:我们读了课文,初步感受了地球的变幻多彩,就像人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一样。
19、变幻多彩的地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的衣服对气候的影响,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了解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复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蓝色衣服、黄色衣服的特点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各种衣服影响气候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表格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有一部叫《地球》纪录片,拍摄团队穿越了7个大洲,62个国家,用45部摄像机耗费6年时间才制作完成,多么艰辛的过程啊!瞧!这部片子中的地球向我们走来了看了预告片有什么感受?(神奇、壮观·····)我们居住的地球真是神奇壮观呀!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变幻多彩读题:变幻多彩的地球二、初读感知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2、检查预习课文内容:地球都穿哪些衣服?依次板书3、默读课文,课文的哪一部分是写这些衣服的?理清课文层次,知道这些衣服及课文对应的段落4、概括主要内容,小结方法。
三、精读课文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那蓝白相间的大理石般的地球被宇宙包围着,真是太美了!1、学习蓝色衣服默读第三段,这件衣服有什么特点?勾画出重点词句(1)体会“冬暖夏凉”,为什么会有这个特点?指名读句子,理解吸热放热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吗?(2) 感情朗读(3)小结学法:通过抓住重点句了解蓝色衣服的特点,作用及对气候的影响。
2、小组学习黄色衣服,填表:(1)交流反馈:“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2)补充资料了解热时特别热,温差大(3) 拓展运用联系生活借助收集的资料说说沙漠地区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的具体情形.(4) 指导朗读3、比较两种衣服哪种更适合人类居住?4、找出第3、4自然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蓝色衣服和黄色衣服的特点,及它们对气候的作用和影响,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其他衣服的特点和对气候的影响。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变幻多彩的地球》教案教案:《变幻多彩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是多彩的。
2.了解地球的颜色多样。
3.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自转。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地球的颜色。
2.地球的形状和自转。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会分析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变幻多彩的地球》。
2.课件、PPT等多媒体教具。
3.地球仪、图片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通过地球仪或图片展示地球的全貌,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2.提问: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地球的形状是这样的?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正确答案,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步骤二:呈现1.通过PPT或图片等多媒体教具展示地球上不同的颜色,并让学生观察、回答。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颜色,并提问:地球的颜色有哪些?为什么地球的颜色会不同?3.让学生展开讨论,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步骤三:归纳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球的形状和颜色。
2.学生参与讨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步骤四:拓展延伸1.通过地球仪或图片展示地球自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地球自转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自转带来的现象(日出、日落等)。
六、板书设计:《变幻多彩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圆球形2.地球的颜色:多彩3.地球的自转七、布置作业: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描述你对地球形状和颜色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颜色多样、形状圆球形和自转的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总结和回顾,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变幻多彩的地球教案教案标题:变幻多彩的地球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资源,引导学生探索地球的多样性和变化。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将了解地球的不同地理特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教案适用于中小学各个年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相应的调整。
教案目标:1. 了解地球的不同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并能够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2. 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和生物的影响,并能够描述不同气候带的特征。
3. 掌握地球上不同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并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污染、砍伐森林等,并能够提出保护地球的措施。
教学活动和资源:1. 地理特征探索活动:- 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地球的不同地理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 使用地球仪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各个大陆的位置。
-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的地理特征,如登山、河流探索等。
2. 气候变化研究活动:- 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记录温度、天气和植物生长情况。
- 分组讨论不同气候带的特征和地理位置,学生通过小组报告分享所得。
- 利用互联网资源或教科书,让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3. 生物多样性研究活动:- 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和记录不同生物的特征和习性。
- 组织小组研究不同生物类别,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并制作海报或展示。
- 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 地球保护行动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地球的措施。
- 学生制作海报、PPT或小册子,宣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
评估方式:1. 学生完成地理特征标示的地图或模型。
2. 学生书面或口头描述不同气候带的特征。
3. 学生制作的生物多样性海报或展示。
4.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记录和反思。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变幻多彩的地球》教案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变幻多彩的地球》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标题:《变幻多彩的地球》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科目:语文教材版本:鄂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球的变化。
2. 掌握地球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3. 能够描述地球的变化和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球的变化。
2. 地球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1. 教材《变幻多彩的地球》2. 板书工具准备:黑板或白板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球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和讨论(15分钟)1. 通过展示教材《变幻多彩的地球》的封面和教材目录,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
2. 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球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有哪些部分?地球会经历哪些变化?3. 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观察。
4. 邀请学生和他们的组员一起讨论地球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三、学习交流(20分钟)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变幻多彩的地球》第一节,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自己分享对地球的认识和观察。
3. 教师板书地球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并引导学生记忆。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地球变化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2.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分享,提出自己对地球变化和自然现象的解释和观点。
五、小结(5分钟)教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课本教材为基础,撰写一篇关于地球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球的变化。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对地球的认识和观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地球变化和自然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多彩童年的《变幻多彩的地球》的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变幻多彩的地球>读后感》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我读了一篇特别有趣的文章,叫《变幻多彩的地球》。
哎呀,读完之后,我的小脑袋瓜里就像开了一场热闹的派对,想法一个接一个地往外蹦!这篇文章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镜,让我看到了咱们地球妈妈的好多好多秘密。
它说地球就像一个爱打扮的小姑娘,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衣裳”。
一会儿是蓝色的海洋裙,一会儿是绿色的森林外套,一会儿又是黄色的沙漠披肩。
这不就跟我每天换不同的衣服一样嘛,有时候想穿漂亮的花裙子,有时候又想穿帅气的牛仔裤。
我就在想啊,地球妈妈可真厉害!她能给自己变出这么多漂亮的装扮。
可是,要是地球妈妈一直穿着那脏兮兮的、破破烂烂的衣服,那该多糟糕呀!文章里还说,如果人们不好好保护地球,乱砍树木,让森林越来越少,那地球妈妈的绿色外套不就变得破破烂烂的啦?如果大家都随便排放污水,把大海弄脏了,那地球妈妈的蓝色海洋裙不就变得黑乎乎的,一点都不美啦?哎呀,想到这些,我心里可着急了!我就问妈妈:“妈妈,妈妈,我们能做点什么,让地球妈妈一直美美的呀?”妈妈笑着说:“宝贝,那咱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呀。
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少用一次性的东西。
”我赶紧点头:“嗯嗯,我知道啦!”我又跑去问爸爸:“爸爸,爸爸,那你呢,你能为地球妈妈做什么?”爸爸摸摸我的头说:“爸爸呀,上班尽量少开车,多坐公共交通,这样就能减少尾气排放,让空气更清新啦。
”我的小伙伴们也七嘴八舌地说开啦。
有的说:“我以后要把垃圾都扔到垃圾桶里,不让地球妈妈的身上有垃圾。
”有的说:“我要多种树,让地球妈妈有更多漂亮的绿色外套。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地球妈妈是我们大家的,我们都要好好爱护她。
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妈妈一样,给她穿上最漂亮、最干净的衣服。
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地球妈妈变得又丑又脏吗?我可不想!我要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小小的环保卫士,为保护地球妈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地球妈妈一定会一直美丽多彩的!示例文章篇二:《<变幻多彩的地球>读后感》哇塞!最近我读了一篇超级有趣的文章,叫《变幻多彩的地球》,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这篇文章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镜,带着我看到了咱们地球的好多好多秘密。
变幻多彩的地球咱们聊聊这地球啊,真是个变幻多彩的家伙,简直就像个万花筒,转一圈儿,给你看个眼花缭乱。
你瞅瞅,这蓝色的大海,绿油油的森林,还有那白茫茫的雪山,金黄色的沙漠,五彩斑斓,美得让人心醉。
就说这大海吧,那可是个深藏不露的家伙。
有时候,它平静得跟镜子似的,阳光一照,波光粼粼,就像撒满了银子。
可有时候呢,它又发起脾气来,波涛汹涌,浪花飞溅,跟个猛兽似的,让人看着都害怕。
这大海里头,还藏着无数的秘密,各种海洋生物,还有那些沉睡的宝藏,等着人们去探索呢。
再看看这森林,简直就是个大氧吧,空气新鲜得跟滤过似的。
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走进去就像进了个迷宫。
各种鸟儿在里头叽叽喳喳地叫,小动物们跑来跑去,热闹得很。
这森林啊,还是地球的大肺,吸进去二氧化碳,呼出来氧气,让咱们这些人类能活得舒舒服服的。
说到雪山,那可是个神圣的地方。
那雪啊,白得跟棉花似的,一眼望去,就像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人们都说,雪山上住着神仙,还有那些传说中的雪怪,虽然没人见过,但想想就让人心里头痒痒的。
这雪山啊,还藏着不少宝贝,比如珍贵的药材,还有那些珍稀的动植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沙漠呢,虽然看起来荒凉,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那沙子啊,金灿灿的,像金子似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沙漠里头的生物,也都是些耐旱的能手,比如骆驼,能在里头走上好几天都不喝水。
这沙漠啊,还是个探险的好地方,吸引着无数的人前来挑战。
这地球啊,不光是这些自然景观,还有那些人文景观,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你看那长城,蜿蜒曲折,就像一条巨龙。
再看那金字塔,高耸入云,就像个神秘的外星建筑。
还有那各种古城遗址,都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让人心生敬畏。
这地球上的气候啊,也是变幻无常。
有时候晴空万里,有时候乌云密布,还有时候狂风暴雨,就像个爱变脸的小姑娘。
这气候啊,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所以咱们得好好保护环境,让这气候变得稳定点,让大家都能过得舒服点。
说到这地球啊,我就想起咱们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