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科学
- 格式:pdf
- 大小:383.67 KB
- 文档页数:7
浙江省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杭州市)科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
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A、氢气有还原性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D、氢气对人体无毒答案:A解析:考查氢气的性质。
题中出现了“氧化损伤”一词,且氢气可以对一些疾病起治疗作用,因此不难得出,利用的是氢气的还原性。
2、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
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答案:D解析:考查物质分类,净水,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自来水中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因此不能代表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臭氧净水的原理是杀菌,属于化学性质;活性炭净水的原理是吸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
3、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右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A、来自空气B、来自土壤C、来自种子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答案:C解析:考查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初期指的是种子的胚发育出根、芽的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种子自身子叶或者胚乳中,待长出第一片绿叶后,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机物开始来自光合作用。
4、下列研究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的是A、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B、观察桃花结构C、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D、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答案:D解析:考查生物实验对照的设置。
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一般设置37℃为对照,另取低和高两个温度,三组进行对比。
5、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
某某市萧山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6月学科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俗话说“良药苦口”,为了减少吃药丸(未包裹糖衣)时的苦味,在吞咽前应避免把药丸放在(▲)A.舌尖 B.舌根C.舌的两侧中部 D.舌的两侧前部2、“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这就是李娜的经典名曲《青藏高原》,每次听这首歌,我们的心都会被李娜天使般的声音带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其实很多人喜欢这首歌,但是无法学唱,因为音调太高了。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因为(▲)A.学唱者的气力不行,跟不上B.学唱者不懂基本的乐理知识C.学唱者的音色太差了D.学唱者声带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太少,达不到要求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以下列出的“影”与科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反射 B.皮影——光的直线传播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4、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①②③④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5、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
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
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6、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淋浴的水温大约是37C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C.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D.班中某男同学的体重为50牛7、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要经历的场所依次是(▲)①卵巢;②睾丸;③输卵管;④子宫;⑤输精管;⑥阴道A. ①④⑥B. ①③④⑥C. ①④⑥D. ③④⑥8、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
2004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共 9 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初中自然科学教师在作答本卷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试题各专业教师都需要回答,第三部分的试题,只需回答本专业的试题即可。
第二部分题中加*号的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
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第一部分(30分)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育中应如何体现“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2、(1)《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科学探究”,请简述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一个“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的环节,请写出这个环节的教学达成目标第二部分(30分)3、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自然科学第四册第二章中《一氧化碳》(2)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中《光的折射》(3)自然科学第六册第四章中《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高级神经活动”(4)《科学》第二册第二章中《牛顿第一定律》(5) 《科学》第一册中《物质的溶解性》4、《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提出了评价建议,请你简述对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评价中的注重点、目标和依据。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自然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请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第三部分(40分)一、化学部分6、利用化学变化的递变规律,常可对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作出合理..的推测,请判断下列各小题的推测是否合理,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已知红热的铜丝能在氯气中燃烧,推测红热的铁丝也能在氯气中燃烧。
(2)已知铁粉和硫粉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推测铜粉和硫粉在相同加热条件下也一定能发生反应。
(3)从二氧化硫通入Ba(OH)2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事实,推测二氧化硫通入BaCl2溶液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2002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共 9 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
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 初中自然科学教师在作答本卷时,第一部分试题各专业教师都需要回答,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试题,只需回答本专业的试题即可。
第一部分(30分)1.“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事学科教学,须树立与之相应的教学思想理念。
请你从所任教学科的角度,分点简述应树立哪些必备的教学理念。
(10分)2.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
(1)请简述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环节;(2)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一个“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环节,请写出该环节的达成目标。
3、“注重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结合”是科学教学的原则之一,请联系平时的教学实际回答,如何落实这一教学原则。
第二部分(30分)一. 化学部分4.“溶解度”是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请你针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具体内容、教学方法)。
(15分)5.某班级的探究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他们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实验和后续操作:...的作用,他们设计了以下的对比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克氧化铜粉末,分别放入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人水中,比较放出气体的快慢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和颜色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除去空气的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1)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哪一步?▲(2)要达到实验目的,除以上步骤外,还必须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3)若用另一个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5步实验,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请从下图中选择仪器连接成一个符合要求的实验装置,这个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接▲接▲接▲接▲接▲。
杭州市历年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试卷2019年:第一部分(30分)1、(15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 请指出科学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①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②科学知识和技能③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④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关系(2)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请简述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①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及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②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③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及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及人交流、分享及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2、(15分)《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1) 简述本课程内容“整合”的特点和途径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有两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及连接;(3分)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及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过程、方法及能力进行结合及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及社会的互动关系。
(3分)对科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则从统一的科学概念及原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技能之间的融通及连接,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等途径进行。
(3分)(2)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概念和原理,它们反映了自然界内在的统一性,请你简述在《科学》课程中这些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有哪些?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或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各方面的体现作一简单阐述。
答:如物质、运动及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及功能、演化、平衡守恒等(3分)如“平衡”这个概念在生物学方面有“生态平衡”、人体中的“水份平衡”、“酸碱平衡”等,物理学中的“力的平衡”,化学中的“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等(3分)举其它概念或原理只要言之有理参照给分)第二部分(30分)3、请举例简述两种在自然科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的方法和原则(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100分,(高级教师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
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初中科学教师在作答本卷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试题各专业教师都需要回答,第三部分的试题,只需回答本专业的试题即可。
第二部分题中加*号的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
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第一部分(30分)1、(15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 请指出科学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
2、(15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育中应如何体现“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30分)1、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节课的内容)。
(20分)(1) 《科学》第二册第二章第八节《二力平衡条件》(2)《科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3)《科学》第四册第二章第二节《氧气和氧化》(4)《科学》第四册第三章第五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5)《科学》第四册第一章地三节中《原子结构的模型》(6)《科学》第五册中第三章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7)《科学》第六册中第二章第二节《生态系统》2、请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编制两道符合大多数学生水平的课后习题,并简要说明题目的立意。
(10分)*3、请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简谈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水平两极分化的方法(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10分)第三部分(40分)一、化学内容1.(10分)如右图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一些镁带,再用滴管滴入5ml稀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012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含答案)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难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
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A氢气有还原性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 D.氢气对人体无毒2.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
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3.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右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A来自空气B.来自土壤C.来自种子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4.下列研究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的是A.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B.观察桃花结构C.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D.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5.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
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A.向甲运动B.向乙运动C.静止不动D.在原位置转动6.冲击钻是一种打孔的工具。
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
冲击钻在工作的过程中A只有电能和内能的转化B只有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C.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D.没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8.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度繁殖B.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湖泊原有生态系统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9.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杭州市下城区2012年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竞赛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日本海啸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A .生石灰B .明矾C .木炭D .漂白粉2.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的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
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
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地球自转C .月球绕地球运动D .太阳活动的强弱3.酒精测试仪可检测机动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右图是它的原理图。
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R 0为定值电阻。
如果电压表读数越大,那么(▲)。
A .传感器的电阻越大B .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C .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小D .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4.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
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你认为它可作下列哪种用途(▲)。
A .自炽灯泡的灯丝B .电炉中的电阻丝C .远距离输电线D .保险丝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搅拌B .向烧杯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接触烧杯内壁C .为加快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用玻璃棒轻轻地进行搅拌D .为防止液体加热沸腾后冲出试管伤人,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后再加热6.右图是小金鱼吐出的小气泡自深水处向上冒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和水对小气泡的压强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减小B .浮力变大,压强逐渐减小C .浮力变大,压强不变D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7.坐在高速行驶或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 .迎面开来的火车B .铁轨C .火车车厢D .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8.用大小为2牛的力分别拉弹簧秤的两端,弹簧秤指示的读数为(▲)。
A .2牛B .4牛C .0牛D .1牛9.一位遇上海难的水手,随着木排在海洋上漂流,他用完了淡水,仍感到异常的口渴,虽然周围的海水十分清澈,但他不喝海水,因为他知道喝海水会致命。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1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八年级科学试卷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工程之一。
所谓南水北调,就是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将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述地区的缺水问题。
从水循环的四个环节来分析,你认为是人类对哪个环节的干涉( )A 、水分的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 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红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⑤纯净的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的液体; ⑥纯净的水洁净、透明、稳定,是一种溶液。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⑥C .②③④⑤D .②③④⑤⑥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下图线。
根据这个图线,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等体积水的质量 ( )A 、先变小后变大B 、保持不变C 、先变大后变小D 、一直变大 4、一只最多能装下500克水的瓶子,也能装下500克的 ( )A 、柴油B 、酒精C 、汽油D 、浓硫酸5、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木桶的粗细 B 、木桶的轻重 C 、最短的一块木板 D 、最长的一块木板6、书包带宽5cm ,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 ,总质量为7kg ,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 )A 、减小压强;2×103Pa B 、增大压强;2×102Pa C 、减小压强;2×104Pa D 、减小压强;4×102Pa 7、某农户生产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会逐渐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将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是 ( )A 、要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将要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 、要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将要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 、要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将要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D 、要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将要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8、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9、小池里有一个小木船,小木船上装满了木头漂浮在水面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将小木船吹翻了,木头全部漂浮在水面上,则小池的水面将( )A 、上升B 、不变C 、下降D 、无法确定10、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 ,则在5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 ( )A 、1∶2∶3B 、2∶3∶1C 、3∶1∶2D 、1∶3∶211、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饱和的硝酸钾水溶液,溶液温度是70℃,一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
03年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
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加*号的试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得分第一部分(30分)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对这一理念,你是怎样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的?请简要阐述。
2.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请你先分条简述这些“教学建议”,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某一条教学建议简要说明贯彻情况。
第二部分(30分)3.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
而教师的指导得法,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你是怎样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请举例简要阐说。
4.复述、讨论、交流,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下面是听说训练课文《牛顿》的教学过程设计,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哪些教学功能和意义,请作出简要评析。
一、听说训练一:讲述牛顿经历1.整理牛顿一生经历(填表法)2.口述牛顿一生经历二、听说训练二:复述牛顿故事按原文具体复述——概括要点复述——变换人称复述——想像拓展复述三、听说训练三:分析牛顿成功秘诀分析牛顿的语言,讨论成功的因素。
*5.(该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请你简述自己作文讲评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分析其教学功能。
第三部分(40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赏析性短文,鉴赏诗的意象、意境、语言以及表现技巧。
可以鉴赏某一方面,也可以鉴赏几个方面,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
(40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012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100分,(高级教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
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4.初中科学教师在作答本卷时,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参考教师都需要作答,第二部分题前加*号的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
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得分第一部分(30分)(1)《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科学探究”,请简述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提出了评价建议,请你简述对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评价中的注重点、目标和依据。
第二部分(30分)1、(30分)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只设计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1)《科学》第五册第三章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2)《科学》第五册第二章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3)《科学》第六册第三章第3节《身体的防卫》*2、(20分)(1)请根据本节新课教学内容,编制两道符合大多数学生水平的课后习题。
(2)简要说明题目的立意。
(3)分析学生在做该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和产生的原因。
(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第三部分(40分)1、下列四个图像反映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2、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各分别是Na2CO3,H2SO4,BaCl2、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描述了四种物质有关反应的现象:a b c db无明显现象/有气体产生有沉淀产生c有气体产生有气体产生/有沉淀产生试判断a、b、c、d依次是()A.H2SO4,Na2CO3,BaCl2,HCl B.HCl,H2SO4,Na2CO3,BaCl2C.Na2CO3,H2SO4,HCl,BaCl2D.BaCl2,HCl,Na2CO3,H2SO43、将甲种小鼠和乙种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不久,甲种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种小鼠的皮肤在a小鼠身上红肿,最终死亡脱落。
此时将所用乙种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a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
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抗体具有特异性B.乙种小鼠和a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C.乙种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 D.a小鼠体内已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4.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小,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
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5.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如图。
甲、乙、丙、丁四个学生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图示位置时,他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学生是()A.甲B.甲、乙C.乙、丙D.丁6.如图所示,面积较大的水池内水深为H,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物块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
现用力将木块缓慢地压入水中直到池底,从木块刚好浸没水中开始到最终压在池底的过程中,池中水的能量增加了()7.我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A.以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划分的B.属于阴历成分,有固定的日期C.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D.以地球绕日运行轨道划分的8、(4分)利用红外线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小室(容积为1L)中的CO2浓度变化。
在甲、乙两个密闭、透明玻璃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CO2浓度变化(假设实验期间温度等条件适宜且不变),结果记录于下表(CO2浓度,mg/L),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记录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甲小室(A植物叶片)150110755035188888乙小室(B植物叶片)1501138358504848484848如果将大小相同、长势相似的A种植物和B种植物一起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它们的生活状态是:___________原因是9.(4分)肾脏过滤血液,去掉废弃的物质。
如果肾功能衰竭,废物在体内累积,最终会毒害人体。
物质血浆内物质浓度/g·100mL-1进入离开葡萄糖0.100.10尿素0.080.06蛋白质7.007.00上表列出的是一位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病人的血液中血浆的成分在进入和离开血液透析仪时的部分资料,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透析仪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说明透析仪的作用是。
(2)为了保证病人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被流失,透析仪内溶液,除外,其成分和浓度应该与完全一致,并且保持在℃。
(3)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少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4)对丧失肾功能的患者,你还能建议用什么更好的方法治疗?10、(4分)已知Fe+2FeCl 3===3FeCl 2,Cu+2FeCl 3===2FeCl 2+CuCl 2(1)现有若干克Fe 与Fe 2O 3的混合物在含HCl 73g 的盐酸中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Cl 3,现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在高温下与CO 完全反应,可得固体质量克(2)若有一定质量的Fe、Fe 2O 3、CuO 的混合物,也能在含73gHCl 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也不含FeCl 3,则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在高温下与CO 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的取值范围是.11、(5分)空气中含有的少量臭氧(O 3)可以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但臭氧过量对人体有害。
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臭氧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臭氧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浓度限值(mg/m 3)一级标准0.12二级标准0.16三级标准0.20臭氧与KI 溶液反应,生成一种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反应后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能使蘸有淀粉的滤纸条变蓝。
为测定某地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将50m 3的空气通过足量的KI 溶液,使臭氧完全反应;在所得溶液中再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溶液(含Na 2S 2O 3的质量为47.4mg)恰好完全反应(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1)O 3与KI 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通过计算确定该地空气中臭氧的浓度级别。
12(4分).用高温高压蒸汽消毒锅对器械进行消毒,不同的器械所要求的温度、压强不同.如图为自动测量锅内温度、气压的电路原理图(虚线框内为锅内部分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1)压强传感器R1(阻值随所受的压强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置入锅内,其受压面积为2cm 2,如果R1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70N,则锅内允许的最高气压是?(2)A1为显示锅内气压大小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当锅内气压不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A 1显示气压值都为0,此时R 1阻值为200Ω,问:气压表零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A 1刻度盘毫安处(3)热敏传感器R 2(阻值随温度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置于锅内,A 2为显示温度的仪表(实质是电流表);R 2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t/℃80859095100105110115……电阻R2/Ω1201101009080706050……当电流表A2示数为60mA 时,锅内的温度为℃?13(5分)、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下端连接一圆柱形重物。
先用一竖直细线拉住重物,使弹簧处于原长,此时水平桌面上烧杯中的水面正好与圆柱体底面接触。
已知圆柱形重物的截面积为10cm 2,长度为10cm;烧杯横截面积20cm 2,弹簧每伸长1cm 的拉力为0.3N,g =10N/kg,重物密度为水的两倍,水的密度为103kg/m 3。
细线撤走后,重物重新处于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2012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科学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30分)1、(15分,前3点,,后3点每小点2分)(1)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
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2)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是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
(3)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根据多种因素来把握指导与开放的程度。
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和资源的情况等。
随着学习的进展,应使开放的程度逐渐提高。
(4)注意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的、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课题。
(5)探究活动应当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但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多样的。
(6)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
在科学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以形成优化的教学模式。
2、对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1)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而不是单纯记忆;(2)要注重评价学生从整体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对统一科学概念的领会,而不是仅停留在各学科的具体知识上。
(3)评价的依据应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三个领域,内容标准提出的科学知识要求;(4)技能的评价目标包括观察技能、实验技能和查阅信息资料技能等方面。
(5)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要尽量融合在科学探究过程的情景中第二部分(30分)1、(30分)1)教学目标(1)是否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基础、年龄特征和最近发展区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不偏易或偏难)(2)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全面。
(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3)目标是否有操作性和可测性2)教学内容(1)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要求。
(不偏易、偏难、多余、缺漏)(2)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否突出。
(3)教学内容是否有科学性错误3)教学过程(1)是否有层次的呈现教学内容。
(2)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有创意4)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基础、年龄特征。
(2)教学方法是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3)教学方法是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6分、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8分,根据设计酌情给分,其它设计若符合题意也酌情给分。
*2、(20分)根据以下几点酌情给分,每一道习题10分1、题目涉及的知识内容是否符合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