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管理概述》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4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施工成本管理的六项主要任务中,首先是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紧后工作应为( )。
选择一项:a. 成本计划b. 成本考核c. 成本核算d. 成本分析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成本计划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施工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为()。
选择一项:a. 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b. 比较、预测、分析、检查、纠偏c. 预测、分析、比较、纠偏、检查d. 分析、检查、预测、比较、纠偏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不属于施工成本管理任务的是()。
选择一项:a. 施工成本控制b. 施工成本考核c. 施工成本分析d. 施工成本策划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施工成本策划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综合成本分析方法中,可作为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基础的是()。
选择一项:a. 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b. 年度成本分析c. 月(季)度成本分析d.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施工项目周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是指( )。
选择一项:a. 成本预测b. 成本计划c. 成本考核d. 成本核算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成本计划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建设工程项目按其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是指将施工成本分解为()。
选择一项:a. 单位工程施工成本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b. 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c. 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d. 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施工成本管理措施中,( )的关键是:一是要能提出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二是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第三章参考答案(成本管理会计)习题一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本期发生制造成本+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本期耗用直接材料+本期耗用直接人工+本期耗用制造费用)+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千万元本期耗用直接材料:年初直接材料存货 15加:本期直接材料采购 325减:年末直接材料存货 20 320本期耗用直接人工: 100本期耗用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 80车间办公费用支出 35机器设备维修费 10动力费用 30车间管理人员薪金 60 215本期发生制造成本总额 635加:年初在产品存货 10减;年末在产品存货 5完工产品制造成本 640习题二⑴原材料的采购成本=585000元(元)⑵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64500+585000-58500=591000(元)⑶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40500+1333500-33000=1341000(元)⑷生产中发生的直接人工=1341000-591000-441000=309000(元)⑸完工产品成本=1333500(元)⑹主营业务成本=142500+1333500-180000=1296000(元)⑺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总额=58500+40500+180000=279000(元)习题三⑴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材料)=2000×5×4=400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人工)=2000×80%×2.5×3.2=128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制造费用)=2000×80%×2.5×1.1=44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40000+12800+4400=57200(元)完工产品成本=(28000+12000+4000)+(164000+60000+20000)-57200=288000-57200=230800(元)⑵定额比例法(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工时)或定额成本)直接材料分配率=(28000+164000)/(8000×5+2000×5)=192000/50000=3.84(元/千克)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0+60000)/(8000×2.5+2000×80%×2.5)=72000/24000=3(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0000)/ (8000×2.5+2000×80%×2.5)=24000/24000=1(元/小时)完工产品成本=8000(5×3.84+2.5×3+2.5×1)=2336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92000+72000+24000-233600=54400(元)分配标准:定额成本直接材料分配率=(28000+164000)/(8000×5×4+2000×5×4)=192000/200000=0.96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0+60000)/(8000×2.5×3.2+2000×80%×2.5×3.2)=72000/76800=0.9375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0000)/ (8000×2.5×1.1+2000×80%×2.5×1.1)=24000/26400=0.909完工产品成本=8000(5×4×0.96+2.5×3.2×0.9375+2.5×1.1×0.909)=2336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92000+72000+24000-233600=54400(元)习题四⑴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50%/(24+30+6)×100%=2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50%)/(24+30+6)×100%=65%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6×50%)/(24+30+6)×100%=95%⑵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加工费用)=200×20%+400×65%+120×95%=40+260+114=414(件)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材料费用)=200+400+120=720(件)⑶直接材料分配率=(4500+37590)/(2086+200+400+120)=42090/2806=15(元/件)直接人工分配率=(2070+12930)/(2086+414)=15000/2500=6(元/件)制造费用分配率=(1242+8758)/(2086+414)=10000/2500=4(元/件)完工产品成本=2086×15+2086×6+2086×4=31290+12516+8344=52150(元)在产品成本=42090-31290+15000-12516+10000-8344=10800+2484+1656=14940(元)习题五⑴分工序投料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⑵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220+9780)/(3720+2280)=15000/6000=2.5(元/件)甲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3720×2.5=9300(元)甲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15000-9300=5700(元)习题六产品成本计算单(加权平均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210+80=29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产品成本计算单(先进先出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40(1-100%)+(250-80)+80=25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19.2×80=9536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人工)=26×80×50%=1040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6×80×50%=640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34800-9536=25264完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6500-1040=5460完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3920-640=3280案例题完工产品成本=(905000 – 230000)+550000+850000 – 157500=1917500 (元)单位产品成本=(1917500/10000+3000)=147.50 (元)利润=[3053000 - (1917500 - 442500 )-353000-660000] ×(1-30%)=395500(元)从上述的计算可以看出,约翰关于公司没有盈利以及单位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说法是错误的。
2019造价工程师考试《造价管理》章节习题:第三章第四节含答案第三章第四节流水施工组织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可以提高承包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流水施工资源消耗均衡,可以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失,节约材料费B、由于流水施工生产效率高,可以节约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C、工程成本的降低,可以提高承包单位的经济效益D、由于流水施工工期较短,可以减少临时设施工程费2、在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用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是( )。
A、流水节拍B、工作面C、流水强度D、施工过程3、在进行施工段划分时,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 )。
A、5%~10%B、10%~15%C、10%~20%D、5%~15%4、组织流水施工时,划分施工段的最根本目的是( )。
A、提供工艺或组织间歇时间B、可增加更多的专业工作队C、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D、组织流水施工5、下列流水施工参数中,均属于时间参数的是( )。
A、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B、流水步距和流水强度C、流水强度和流水段D、流水段和流水节拍6、某工程按全等节拍流水组织施工,共分 4 道施工工序,3 个施工段,估计工期为72 天,则其流水节拍应为( )天。
A、6B、9C、12D、187、有关“流水节拍”的概念,正确的解释是( )。
A、一个专业队的作业时间B、一个施工段的持续时间C、一个专业队的流水时间D、一个专业队在某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8、下列流水施工参数中,属于时间参数的是( )。
A、施工过程和流水步距B、流水步距和流水节拍C、施工段和流水强度D、流水强度和工作面9、等节奏流水施工与非节奏流水施工的共同特点是( )。
A、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B、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C、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D、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相等10、某吊装构件施工过程包括12 组构件,该施工过程综合时间定额为6 台班/组,计划每天安排2 班,每班2 台吊装机械完成该施工过程,则其持续时间为( )天。
造价师考试《管理》第三章练习题带答案第三章第一节工程项目管理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项目法人应在()正式成立。
A、申报项目建议书之前B、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C、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后2、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项目董事会需要负责的工作是()。
A、筹措建设资金并按时偿还债务B、组织编制并上报项目初步设计文件C、编制和确定工程招标方案D、组织工程建设实施并控制项目目标3、下列选项中属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协调的是()。
A、资源供应及社区环境方面的协调B、为保证既定计划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调整活动C、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识别D、在项目实施阶段,必须做到“三同时”4、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控制项目基本目标,同时兼顾社会目标,最终实现项目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下列选项中属于基本目标的是()。
A、造价目标B、安全目标C、环保目标D、节能目标5、工程投资额在()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
A、30、300B、10、300C、30、250D、10、2506、根据国家现行规定,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论规模大小,建设项目完工后均应进行初验,然后进行正式验收B、建设项目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绘制并加盖“竣工图”标志C、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向负责验收的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D、施工单位必须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分析投资计划执行情况7、需要进行大量土、石方工程的公路工程,以()作为正式开工日期。
A、正式破土开槽开始施工的日期B、开始进行土方、石方工程的日期C、开始打桩的日期D、开始动工的日期8、编制建设项目的总概算是()的工作内容。
A、投资决策阶段B、可行性研究报告C、设计阶段D、建设准备阶段9、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从()两个方面对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价。
A、效益后评价、过程后评价B、效果后评价、过程后评价C、环境后评价、过程后评价D、效益后评价、环境后评价10、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采用投资补助方式的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需要审批的文件是()。
第三章参考答案(成本管理会计)习题一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千万元直接材料:年初直接材料存货 15加:本期直接材料采购 325减:年末直接材料存货 20本期耗用直接材料 320直接人工: 100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 80车间办公费用支出 35机器设备维修费 10动力费用 30车间管理人员薪金 60 215制造成本总额 635加:年初在产品存货 10减;年末在产品存货 5完工产品制造成本 640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本期发生制造成本+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本期发生直接材料+本期发生直接人工+本期发生制造费用)+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习题二⑴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元(元)⑵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64500+-58500=(元)⑶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40500+-33000=(元)⑷生产中发生的直接人工=--=(元)⑸完工产品成本=(元)⑹主营业务成本=+-=(元)⑺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总额=58500+40500+=(元)习题三⑴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材料)=2000×5×4=400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人工)=2000×80%×2.5×3.2=12800(元) 在产品定额成本(制造费用)=2000×80%×2.5×1.1=4400(元) 在产品定额成本=40000+12800+4400=57200(元)完工产品成本=(28000+12000+4000)+(+60000+20000)-57200=-57200=(元)⑵定额比例法(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工时)或定额成本)直接材料分配率=(28000+)/(8000×5+2000×5)=/50000=3.84(元/千克)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0+60000)/(8000×2.5+2000×80%×2.5)=72000/24000=3(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0000)/ (8000×2.5+2000×80%×2.5) =24000/24000=1(元/小时)完工产品成本=8000(5×3.84+2.5×3+2.5×1)=(元)月末在产品成本=+72000+24000-=54400(元)习题四⑴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50%/(24+30+6)×100%=2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50%)/(24+30+6)×100%=65%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6×50%)/(24+30+6)×100%=95%⑵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加工费用)=200×20%+400×65%+120×95%=40+260+114=414(件)⑶直接材料分配率=(4500+37590)/(2086+200+400+120)=42090/2806=15(元/件)直接人工分配率=(2070+12930)/(2086+414)=15000/2500=6(元/件)制造费用分配率=(1242+8758)/(2086+414)=10000/2500=4(元/件)完工产品成本=2086×15+2086×6+2086×4=31290+12516+8344=52150(元)在产品成本=42090-31290+15000-12516+10000-8344=10800+2484+1656=14940(元)习题五⑴分工序投料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⑵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220+9780)/(3720+2280)=15000/6000=2.5(元/件)甲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3720×2.5=9300(元)甲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15000-9300=5700(元)习题六产品成本计算单(加权平均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210+80=29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产品成本计算单(先进先出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40(1-100%)+(250-80)+80=25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19.2×80=9536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人工)=26×80×50%=1040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6×80×50%=640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34800-9536=25264完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6500-1040=5460完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3920-640=3280案例题完工产品成本=(–)++ – = (元)单位产品成本=(/10000+3000)=147.50 (元)利润=[ - ( - )--] ×(1-30%)=(元)从上述的计算可以看出,约翰关于公司没有盈利以及单位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说法是错误的。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第三章练习题答案(1)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见下表1。
表1 发出材料汇总表单位:元(1)完成分配表3、4。
表4 材料费用归集表单位:元(2)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26,000——乙产品 616,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机物料消耗) 2,100管理费用——机物料消耗 1,600贷:原材料 1,431,200周转材料 14 5002.分配工资及福利费用,其中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及福利费按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1)完成分配表5。
表5 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表单位: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0,000——乙产品 140,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人工费) 20,000管理费用——薪酬费 4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80,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9,200——乙产品 19,6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人工费) 2,800管理费用——薪酬费 5,60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67,2003. 编制本月现金和银行存款支付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办公费) 315管理费用——办公费 1 560贷:库存现金 1 875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办公费) 5 000管理费用——办公费 7 000贷:银行存款 12 0004.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及财产保险费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表6 折旧费用计算表单位:元表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折旧费)10 000管理费用——折旧费 6 000贷:累计折旧 16 000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保险费)1 195管理费用——保险费 600贷:预付保险费 1 795(二)按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根据基本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43,410元,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及会计分录。
1.表8 制造费用分配表2.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940——乙产品 14,47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43,410(三)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1.甲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附录 相关章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 A 2.B3. A4. B5. B6. B7. C8. C9. A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CDE2. BCDE3. CE4. ABDE5. ACE6. AC7. BCDE8. ADE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l.B 2.C 3. C 4. B 5.A 6. C 7. B 8. A 9. B 10.A二、多项选择题LA 、B 2. A 、B 、E 3.B 、C 、D 4. A 、C 、D 5.A 、B 、E 6. A 、D 7.B 、C 、D 、 E 8.B 、C 9.A> D 、E 10.A. C 、E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一】问题1:(1)国产标准设备原价=9500(万人民币)(2)进II 设备原价为进II 设备的抵岸价,其具体计算公式为:进;;器备=尸08价+幽运海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 +消费税+增值税+车辆购置附加费由背景资料知:FOB 价=装运港船上交货价=600(mmx 6.8=4080(万人民币) 国际运费=1000 X 003(万美70X 6.8=204(万人民币) 根据题意,本案例运输保险费=FO8价x2%。
=4080x 2%。
=8.16(万人民币)④ 银行财务费=FOB 价x 5%o=4O8Ox 5%。
=20.4(万人民币)⑤ 外贸手续费=(R9B 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x1.5% =(4080+204+8.16) x 1.5%=64.3824(7?人民币)© 关税=(FOB 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X 25% =(4080+204+8.16) x 25%= 1073.04(万人民币) ⑦消费税、车辆购置附加费由题意知不考虑。
⑧ 增值税=(尸。
8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关税+消费税)x 17% =(4080+204+8.16+1073.04)x 17% =912.084(万人民币)进I I 设备原价=尸。
1、材料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1400 —乙产品 95400 制造费用—一车间6000贷:原材料 1528002、注:将题目中“电力单价0.4元/千瓦时”改为“电力单价0.3元/千瓦时”。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040 —乙产品 2160制造费用—一车间1200管理费用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0贷:银行存款105303、工资薪酬费用分配表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26000—乙产品54000制造费用—一车间12000管理费用17800贷:应付职工薪酬2098004、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382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2000—机修2200销售费用1250管理费用3200贷:累计折旧124705、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一车间24759—二车间28875管理费用726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39900—机修21000 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2009年7月31日单位: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3500—机修19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1900—机修3500借:制造费用—一车间24775—二车间28763管理费用736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41500—机修194007、(计划单位成本:2.10元/立方米,3.20元/小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2009年7月31日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3200—机修2100制造费用—一车间23620—二车间27220管理费用71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44100—机修19200借:管理费用29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1000—机修39008、年度计划分配率=234000/(19000*5+6000*7+8000*7.25)=1.2甲产品:1900*5*1.2=11400乙产品510*7*1.2=4284丙产品780*7.25*1.2=6786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1400—乙产品4284—丙产品6786贷:制造费用224709、(1)第1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60*50%/100*100%=30%第2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60+40*50%)/100*100%=80%第1工序完工程度=3*50%/6*100%=25%第2工序完工程度=(3+3*50%)/6*100%=75%(2)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500*30%+1200*80%=450+960=1410件其他项目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500*25%+1200*75%=375+900=1275件直接材料分配率=982000/(3500+1410)=20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200*3500=70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200*1410=282000元直接人工分配率=382000/(3500+1275)=8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80*3500=28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80*1275=102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477500/(3500+1275)=10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3500=35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1275=127500元所以,完工产品成本=700000+280000+350000=1330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82000+102000+127500=511500元计算过程如下:(1)第1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180/360*100%=50%第2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180+108)/360*100%=80%第3工序原材料投料程度=(180+108+72)/360*100%=100%第1工序完工程度=40*50%/100*100%=20%第2工序完工程度=(40+30*50%)/100*100%=55%第3工序完工程度=(40+30+30*50%)/100*100%=85%(2)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50%+200*80%+100*100%=50+160+100=310件其他项目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20%+200*55%+100*85%=20+110+85=215件直接材料分配率=364500/(500+310)=45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450*500=225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450*310=139500元直接人工分配率=429000/(500+215)=60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600*500=30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600*215=129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572000/(500+215)=800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0*500=4000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0*215=172000元所以,完工产品成本=225000+300000+400000=925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39500+129000+172000=440500元11、根据第10题资料,按定额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直接材料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第三章工程计价依据、单项选择题3-1工程定额的分类标准通常不包括( )。
A.按生产要素内容分类 B.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 类C.按职业性质分类 D.按编制单位和适用范 围分类3-2按编制程序和定额的用途分类,工程定额包括( )。
A. 行业定额 B.国家定额 C.企业定额 D.预算定额3-3企业定额水平应(A )国家、行业和地区定额,才能适应投标报价,增3-6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定额是( )。
A.投资估算指标 B.预算定额 C.施工定额 D.概算指标3-7下列有关工程定额的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o A. 依据施工定额计算得到的估算成本是企业确定投标报价的基础。
B.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据。
C. 概算定额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是确定工程投资的重要基 础和依据。
D. 投资估算指标可以作为编制与设计图纸深度相对应的设计概算的依据3-8下列方法中,属于人工定额制定方法的是( )o A.理论计算法 B.统计分析法 C.指标估算法 D.工种分类法3-9人工消耗量的确定,首先是根据()拟定正常的施工作业条件,分 别计算测定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的工日数,进而拟定施工作业的定额时 间。
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
A.高于 B.低于 于3-4工程量计算的依据是()。
A.设计图纸C.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算规则3-5项目划分的主要依据()。
A.计量单位C.工程设计文件和采用的工程定额 算规则C.等于D.不高B.工程量计算规则 D.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B.分布分项工程 D.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A.企业环境B.企业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C.实地考察D.实验试验3-10 机械台班消耗量中,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关系是()。
A. 正比关系B. 互为倒数C. 没有关系D. 反比关系3-11 一台混凝土搅拌机的纯工作正常生产率是2吨/h,其工作班延续时间7 小时,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5,则施工机械时间定额为()台班/t 。
第三章工程计价依据一、单项选择题3-1 工程定额的分类标准通常不包括()。
A. B. 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C. D. 按编制单位和适用范围分类3-2 按编制程序和定额的用途分类,工程定额包括()。
A. 行业定额 B. 国家定额 C. 企业定额 D. 预算定额3-3 企业定额水平应(A)国家、行业和地区定额,才能适应投标报价,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
A. 高于B. 低于C. 等于 D. 不高于3-4 工程量计算的依据是( )。
A. 设计图纸B. 工程量计算规则C.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 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3-5 项目划分的主要依据( )。
A. 计量单位B. 分布分项工程C.工程设计文件和采用的工程定额D. 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3-6 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定额是()。
A. 投资估算指标B. 预算定额C. 施工定额 D. 概算指标3-7 下列有关工程定额的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依据施工定额计算得到的估算成本是企业确定投标报价的基础。
B.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据。
C. 概算定额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是确定工程投资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D. 投资估算指标可以作为编制与设计图纸深度相对应的设计概算的依据。
3-8 下列方法中,属于人工定额制定方法的是()。
A. 理论计算法B. 统计分析法C. 指标估算法D. 工种分类法3-9人工消耗量的确定,首先是根据( )拟定正常的施工作业条件,分别计算测定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的工日数,进而拟定施工作业的定额时间。
A. 企业环境B. 企业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C. 实地考察D. 实验试验3-10 机械台班消耗量中,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关系是()。
A. 正比关系B. 互为倒数C. 没有关系 D. 反比关系3-11 一台混凝土搅拌机的纯工作正常生产率是2吨/h,其工作班延续时间7小时,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5,则施工机械时间定额为()台班/t。
A. 0.0417B. 0.0625C.0.1042 D. 0.08403-12 某机械设备预算价格为500万元,残值率为5%,按规定大修次数为三次,一次大修理费为5万元,折旧年限为15年,年平均工作台班为250台班。
则其台班大修理费为()元。
A. 40B. 13.33C. 600D. 1266.673-13 某砌墙工程,工程量为10m3, 每立方米砌体需要基本用工0.85工日,辅助用工和超运距用工分别为基本用工的25%和15%,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0%,则该砌墙工程人工日消耗量是()工日。
A. 13.09B. 15.58C. 12.75D.12.963-14 一单项工程分为三个子项,它们的概算造价分别是500万元、1200万元、3600万元,该工程设备购置费是900万元,则该单项工程总概算造价是()。
A. 5300B. 6200C. 900D. 36003-15 按单价的综合程度划分,可将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分为()。
A. 预算单价和概算单价B. 地区单价和个别单价C. 定额单价和补充单价D.基本直接费单价、全费用单价和完全单价.二、多项选择题3-16 定额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 )。
A. 定额是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B. 定额是组织和协调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具C. 定额是宏观调控的基础D. 定额是实现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手段E. 定额是实现管理的有效手段3-17 工程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可以分为()。
A. 施工定额B. 概算定额C. 投资估算指标D. 材料消耗定额E. 机械台班定额3-18 按照编制单位和适用范围,可将工程定额分为()。
A. 国家定额B. 行业定额C. 地区定额D. 专业专用定额E. 企业定额3-19 按照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可将工程定额分为()。
A. 建筑工程定额B. 安装工程定额C. 人工定额D. 材料消耗定额E. 机械台班定额3-20 生产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可分为()。
A. 材料损耗B. 辅助材料C. 零星材料D. 其他材料E. 主要材料3-21 机械时间定额包括()。
A. 有效工作时间B. 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C. 辅助工作时间D. 准备与结束时间E. 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3-22 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一般有()。
A. 理论计算法B. 观察法C. 经验法D. 图纸计算法E. 测定法3-23 人工定额的编制,主要包括()工作。
A. 拟定正常的施工条件B. 拟定施工作业的内容C. 拟定施工作业的方法D. 拟定施工作业人员的组织E. 拟定定额时间3-24 在确定人工定额的消耗量时,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有()。
A. 完成产品类别B. 施工机械化程度C. 组织因素D. 技术因素E. 采用技术规范因素3-25 拟定施工的正常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A. 拟定施工作业地点的组织B. 拟定施工作业的内容C. 拟定施工作业的方法D. 拟定施工作业人员的组织E. 拟定定额时间3-26 单位建筑工程概算的审查重点是( )。
A. 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B. 各项费用的计取是否适合C.采用的定额或指标是否合理D.投资构成是E.材料预算价格的取定是否正确3-27 工程建设定额中属于计价性定额的有()。
A. 费用定额B. 概算定额C. 预算定额D. 施工定额E. 投资估算定额3-28 概算定额的编制一般分为()阶段。
A. 准备B. 收集资料C. 编制初稿D.复核E. 审查初稿三、简答题3-29 工程计价的依据有哪些?3-30 试述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估算指标四者之间的关系。
3-31 什么是人工幅度差用工,它包括哪些内容?3-32 如何编制概算定额?3-33 简述企业定额的作用。
四、计算题3-34 某工程现场采用出料容量500L的混凝土搅拌机,每一次循环中,装料、搅拌、卸料、中断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3、1、1分钟,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9,则该机械的台班产量为多少?第三章工程计价依据一、单项选择题3-1C3-2D3-3A3-4D3-5C3-6A3-7D3-8B3-9A3-10B3-11D3-12A3-13A 3-14B3-15D二、多项选择题3-16ABD 3-17ABC3-18ABCE3-19CDE3-20BCE 3-21ABE3-22ACDE3-23AE3-24CD3-25ABCD3-26ABCE3-27ABCE3-28ACE三、简答题3-29答:工程计价依据主要包括工程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工程定额、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量计算规则、环境条件、建设实施的组织技术方案、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等。
3-30 答:预算定额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计价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主要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扩大编制而成的,其中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水平根据施工定额综合取定,定额项目的综合程度大于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据,是编制单位估价表、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基础和依据。
概算定额是以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规定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是以预算定额为基础编制而成的。
概算定额是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是确定建设工程投资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概算指标一般是以整个工程为对象,以更为扩大的计量单位规定所需要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概算指标的设定与初步设计深度相适应,以概算定额或预算定额为编制基础,是编制与设计图纸深度相对应的设计概算的依据。
投资估算指标通常是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编制确定的生产要素消耗的数量标准或项目费用标准,是根据已建工程或现有工程的价格数据和资料,经分析、归纳和整理编制而成的。
投资估算指标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
3-31 答:人工幅度差用工指人工定额中未包括的,而在一般正常施工情况下又不可避免的一些零星用工,其内容如下:(1) 各种专业工种之间的工序搭接及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交叉、配合中不可避免的停歇时间;(2) 施工机械在场内单位工程之间变换位置及在施工过程中移动临时水电线路引起的临时停水、停电所发生的不可避免的间歇时间;(3) 施工过程中水电维修用工;(4) 隐蔽工程验收等工程质量检查影响的操作时间;(5) 现场内单位工程之间操作地点转移影响的操作时间;(6) 施工过程中工种之间交叉作业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剔凿、修复、清理等用工;(7) 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少量零星用工。
3-32 答:概算定额是在基础定额的基础上综合而成的,每一项概算定额项目都包括了数项基础定额的定额项目。
(1)直接利用综合基础定额。
如砖基础、钢筋混凝士基础、楼梯、阳台、雨篷等。
(2)在基础定额的基础上再合并其他次要项目。
如墙身再包括伸缩缝;地面包括平整场地、回填土、明沟、垫层、找平层、面层及踢脚。
(3)改变计量单位。
如屋架、天窗架等不再按立方米体积计算,而按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4)采用标准设计图纸的项目,可以根据预先编好的标准预算计算。
如构筑物中的烟囱、水塔、水池等,以每座为单位。
(5)工程量计算规则进一步简化。
如砖基础、带形基础以轴线(或中心线)长度乘断面积计算;内外墙也均以轴线(或中心线)长乘高扣门窗洞口计算;屋架按屋面投影面积计算;烟囱、水塔按座计算;细小零星占造价比重很小的项目,不计算工程量,按占主要工程的百分比计算。
3-33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工程价格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定额将日益成为施工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
(1)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计算和确定工程施工成本的依据,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经济核算的基础。
企业定额是根据本企业的人员技能、施工机械装备程度、现场管理和企业管理水平制定的,按企业定额计算得到的工程费用是企业进行施工生产所需的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就应以企业定额作为控制的计划目标数,开展相应的工作。
(2)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投标、编制工程投标报价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企业定额的定额水平反映出企业施工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确定工程投标报价时,首先是依据企业定额计算出施工企业拟完成投标工程需发生的计划成本。
在掌握工程成本的基础上,再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在该工程上拟获得的利润、预计的工程风险费用和其他应考虑的因素,从而确定投标报价。
因此,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编制计算投标报价的根基。
(3)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和作业计划的依据。
企业定额可以应用于工程的施工管理,用于签发施工任务单、签发限额领料单以及结算计件工资或计量奖励工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