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3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用文字描绘景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景物,发现景物特点,并用文字进行描绘。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景物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景物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印象。
2. 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教师讲解如何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详细观察,并用文字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情况,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2. 家长签字确认,明天上课前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并用文字描绘景物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写,增加了合作意识。
但在分享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课后作业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观察和描写,提高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
2. 培养学生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教师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如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景物,以及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详细观察,并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意义和作用。
2.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3. 描写景物的基本技巧。
4. 欣赏和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
5. 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以及运用生动语言进行景物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景物的独特之处,并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意义、作用、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特点。
3. 实践法: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指导反馈。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景物描写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一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图片美在哪里?我们是怎样观察到的?2. 讲解景物描写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3. 讲解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顺序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
4. 讲解描写景物的基本技巧:选词炼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5. 欣赏和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让学生体会优秀作品的表达技巧。
6. 布置景物描写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创作。
7.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景物描写的心得体会。
8.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9.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0. 布置课后作业:修改和完善景物描写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景物描写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的生动性、观察的独特性和作品的完整性。
3. 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以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表达。
七、教学资源:1. 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优秀景物描写文学作品。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大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景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景物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练习描写不同类型的景物。
5. 优秀景物描写的赏析和借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提高景物描写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景物描写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使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景物的经验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课时: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第四课时:练习描写自然景观。
5. 第五课时:练习描写人文景观。
6. 第六课时:优秀景物描写的赏析和借鉴。
7. 第七课时:总结与反馈。
六、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细节,捕捉景物的特点。
2. 运用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进行景物描写。
3.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丰富景物描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细节的能力,运用五觉进行景物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具表现力。
八、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如何运用五觉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运用五觉和修辞手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景物和写作的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九、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观察景物的细节,捕捉景物的特点。
2. 第七课时:运用五觉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景物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授如何用词语和句子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提供景物描写的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利用多媒体和实地考察等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2 教学手段使用PPT、教案、景物描写范文、实地考察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2. 讲解: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提供景物描写的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3.2 时间安排章节总时长:45分钟导入:5分钟讲解:10分钟示范:10分钟练习:15分钟展示: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PPT:提供教学内容和实例,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5.2 景物描写范文:提供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5.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供真实的观察和描写素材。
第六章:教学设计与实施6.1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目。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景物描写内容。
6.2 教学实施按照教学设计,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第七章:教学拓展与提升7.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更多景物,拓宽观察和描写的范围。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描写景物的技巧。
3. 欣赏名篇佳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 教授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3. 教授描写景物的技巧:运用形容词、副词、修辞手法等丰富语言。
4. 欣赏名篇佳句:分享一些经典的描写景物的诗句或文章片段。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6. 展示成果: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短文。
2. 收集一些描写景物的诗句或佳句,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美丽的风景图片。
2. 经典描写景物的诗句或文章片段。
3.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实践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教授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2. 第二课时:欣赏名篇佳句,进行实践练习。
3.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实践。
4. 第四课时: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第一章: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用语言表达景物特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好处。
2. 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描写景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及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现场观察并尝试描写景物。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景物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意义。
2. 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好处:如提高观察力、培养表达能力等。
3. 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观察的角度、观察的顺序等。
4. 讲解如何描写景物: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要素等。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现场观察教室内的景物,并尝试进行描写。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景物,并尝试进行描写。
第二章: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现场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
四、教学步骤1. 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描写景物。
2. 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顺序观察法、分类观察法等。
3. 实践环节:让学生现场运用基本方法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学到的基本方法观察和描写家中的景物。
第三章: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细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细节。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用语言表达景物特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细节。
2.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景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细节。
2. 实践法:让学生现场运用细节描写景物。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使用感官来观察景物。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观察和描写一个景物。
第二章:观察景物的基本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物的基本要素,如地点、时间和氛围。
2.2 教学内容介绍景物的基本要素。
讨论如何观察和描述这些要素。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并尝试描述其基本要素。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景物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观察景物的细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景物的细节。
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观察和描述景物的细节。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并尝试描述其细节。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景物的细节。
第四章:观察景物的动态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动态变化。
4.2 教学内容介绍景物的动态变化。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并观察其随时间的变化。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观察和描述一个景物的动态变化。
第五章:综合观察和描写景物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创作一段描写景物的文段。
5.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综合观察和描写景物。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并尝试综合观察和描写。
示范:老师展示如何综合观察和描写一个景物。
这五个章节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写景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丰富描写景物的语言。
6.2 教学内容介绍比喻和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中的作用。
讨论如何创造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写一个景物。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绘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观察。
2. 描写景物的技巧: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丰富语言。
3. 实例分析:欣赏名篇佳作,分析其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
2. 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描写景物,学生跟随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写心得。
4. 欣赏法:分析名篇佳作,学习其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激发对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兴趣。
2. 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观察,强调观察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3. 讲解描写景物的技巧: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丰富语言,突出景物的特点。
4. 实例分析:欣赏名篇佳作,分析其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写心得,互相借鉴和学习。
6.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描写一个景物,学生跟随练习。
7. 学生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观察和描写景物。
8. 作业点评:课堂或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指导和建议。
9.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和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10. 拓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写,提高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观察方法的运用:是否能够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全面观察景物。
(2)描写技巧的运用:是否能够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丰富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3)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能够按照要求观察和描写景物,语言是否准确、生动。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教案第一章:了解景物描写的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景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解释景物描写对故事背景和氛围的营造作用。
2. 探讨景物描写如何帮助读者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3.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景物,培养对景物的敏感度。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
3.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景物描写文段,让学生分析和模仿。
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不少于100字。
第二章:观察景物的技巧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感官观察景物。
2. 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来观察景物。
2. 强调观察景物时要关注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特征。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景物的图片,学生通过感官观察并描述。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景物的技巧和心得。
3.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运用感官观察并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不少于100字。
第三章:描写景物的语言表达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2.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描写效果。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使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来描写景物。
2. 介绍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活动:1. 学生练习使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描写景物。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描写景物时的语言表达技巧。
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运用生动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不少于100字。
第四章: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实践教学目标:1. 学会将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2. 提高写作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将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技巧融入到短文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