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选修3-3第9章 第1节
- 格式:ppt
- 大小:7.61 MB
- 文档页数:35
第1节电源和电流
1.电源的作用是能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
续电流。
2.恒定电流是指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内有自由电荷,且导体两端
存在电压。
3.电流的大小为I =q t
,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 方向。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 源 [自学教材]
(1)如图2-1-1所示,带有正、负电荷的A 、B 两个导体,若
用一条导线连接,则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
B 失去电子,A 得到电子,A 、B 之间的电势差很快消失,两导体成
为等势体,在导线中形成瞬时电流。
(2)电源:就是在A 、B 两个导体之间连接的一个装置,它能源 图2-1-1
源不断地把经过导线流到A 的电子取走补给B ,使A 、B 两个导体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维持一定的电势差,使电路中形成持续的电流。
电源就是把电子从A 搬到B 的装置。
(3)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二是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
[重点诠释]
1.电源的作用
(1)从电荷转移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持续地定向移动。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搬运电荷的过程是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从而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第1、2节固体__液体1.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不同的现象叫各向异性,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一样,叫各向同性,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液体的微观结构:分子之间距离很小,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小。
3.表面张力: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相互吸引力,使液体表面绷紧。
4.一种液体润湿并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不会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不浸润。
一、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分类固体可分为晶体、非晶体两类。
2.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宏观外形物理性质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形状(1)有确定的熔点(2)导热、导电、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1)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形状(2)导热、导电、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1)没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形状(2)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3.晶体的微观结构(1)规则性:单晶体的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2)变化或转化:在不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微粒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排列,可以生成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
有些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例如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成石英玻璃。
二、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1.液体的微观结构(1)分子距离: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间距小得多,比固体分子之间距离略大。
(2)流动性: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且液体能够流动。
(3)分子力: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
2.液体的表面张力(1)表面层: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的薄层。
(2)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绷紧的力或说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
三、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及毛细现象1.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不会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3.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
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
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
的
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3.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
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C。
4.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它们把总电荷平均分配。
设两个小球的电荷量分
别为q1和q2,则接触后每个小球的电荷量为
q1+q2
2
,q1、q2包含了电荷的电性。
电荷及三种起电方法
[自学教材]
1.物质的电结构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的电子的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物理选修3-1知识总结第一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枯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3.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局部)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局部)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二、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0-19C×10-19C的整数倍.〕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