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专业顾欣艺术管理学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226.03 KB
- 文档页数:11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科介绍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学专业,主张从多种角度和深度研究艺术的现象和本质,以文化建设为目标,以吸纳学术先进,深研学术,整理传统,融会新知为宗旨,努力保持学术的前沿性,注重学术的精度和纯度,主张跨文化沟通。
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未来的走向和变化,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基本历史,学会用艺术学基本原理分析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多年来培养了大量艺术学、文艺学以及红楼梦研究领域的优秀科研人才。
经过多年实践,艺术学专业现已逐渐完善了学科方向,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培养体系。
其中包括艺术文化学、艺术美学、艺术人类学、红学与明清小说艺术研究、艺术原理与艺术思想史研究等理论研究方向以及艺术管理学等与艺术市场关联紧密的学科专业,实现了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教学成果显著。
以刘梦溪、王文章、张庆善为代表的导师队伍,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
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为研究生培养注入更多新鲜的学术思想,还聘请了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范曾教授为艺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进一步健全了学科研究的方向。
艺术学专业的健全与发展,为促进我国艺术学科领域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艺术学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建立在设计实践基础上的应用性很强的艺术学科,重在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及设计艺术实践的研究。
其内涵是按照科学与艺术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创造生活、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充实生活。
艺术设计又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其目标是在造物活动中实现实用功能与审美理想的统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艺术学专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一门新建立的学科,2005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博士、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主要培养研究生对设计艺术的历史及理论进行独立研究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实践与教学的能力。
设计艺术学现设有设计理论与批评、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环境设计与研究等理论类专业方向和视觉传达、建筑、纤维、陶瓷、服装设计等实践类专业方向。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招生12人(其中含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2名,只从该校在职人员中招收),下设艺术学理论专业。
笔试、面试各占50%。
二、招生专业及人数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备注艺术学、艺术学理论(130100)艺术理论王一川彭锋中国艺术学理论50%、西方艺术学理论50%含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2名艺术史丁宁李松翁剑青美术理论50%,中外美术史50%艺术批评陈旭光李道新影视理论50%,中外影视史50%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叶朗林一美学与艺术学理论50%,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理论50%三、导师介绍王一川,1959年生,四川乐山沐川人。
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研室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学位办主任、教务处处长、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近年主要研究艺术理论、文艺理论、美学、影视批评等。
著有《意义的瞬间生成》、《语言乌托邦》、《修辞论美学》、《张艺谋神话的终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中国现代学引论》、《文学理论》、《文艺转型论》、《第二重文本》和《革命式改革》等。
彭锋,1965年生,湖南祁东人,美学博士。
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业余策展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哲学、艺术批评、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西比较美学。
出版学术著作有《美学导论》等。
丁宁,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系主任,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评审委员、教育部高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松,笔名李凇。
湖北荆州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我国艺术研究院2024年博士招生简章一、导言我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著名的高等艺术学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平研究能力的艺术人才,我国艺术研究院决定于2024年开展博士招生工作。
本简章旨在向广大艺术学子介绍2024年博士招生的相关信息,帮助有意向的学生了解招生政策和程序,引导他们顺利报考。
二、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2024年我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涵盖了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艺术门类。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我国油画艺术史、雕塑创作理论、古典音乐表演技巧、舞蹈编导与策划、戏剧文学与表演等。
考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申请。
三、招生计划及条件1. 招生计划我院将招收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专业博士研究生若干名。
2. 招生条件(1)遵守《我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办法》规定,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的人员可报考博士研究生。
(2)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无犯罪记录。
(4)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
四、招生程序及考试科目1. 报名阶段(1)报名时间:具体时间详见我院全球信息站公告。
(2)报名方式: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入我国艺术研究院招生全球信息站进行网上报名,提交相关材料。
2. 考试阶段(1)统一笔试:考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英语和文化素养等。
(2)专业面试:由相关专业教师组成面试小组对考生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进行考核。
(3)体能测试:适用于报考舞蹈、戏剧等专业的考生。
3. 录取阶段录取工作将根据考生的笔试成绩、面试表现、体能测试成绩等综合素质进行审核,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五、奖学金及学费我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丰厚的奖学金,并对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提供资助。
另外,对于学业优秀的研究生还将提供一定比例的全免学费或者减半学费。
六、通信方式如有相关问题,请交流:010-0。
我国艺术研究院博士2024招生简章一、学院简介我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研究和服务于艺术领域为主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我国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50年。
学院下设文化遗产研究所、美术研究所、音乐研究所、舞蹈研究所、戏剧研究所、传媒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二、博士招生专业1. 艺术史学2. 艺术理论与批评3. 传统艺术4. 现代艺术5. 计算机艺术6. 文化与创意产业7. 艺术教育三、入学条件1. 具有硕士学位或肄业证明的申请人;2. 具有优秀的学术成绩和研究能力;3.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4. 学习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学术诚信意识。
四、报名材料1. 个人简历2. 学位证书、学位证明或肄业证明3. 专业课成绩单4. 两封推荐信5. 个人研究计划6. 论文(至少一篇)五、招生程序1. 全球信息站报名2. 考试资格审查3. 学术能力测试4. 专业面试5. 录取及办理入学手续六、奖学金及学费1. 学院设有不同档次的奖学金,覆盖学费及生活补助。
2. 学费按学校规定标准收取,详细费用请参考学院全球信息站公布的《收费标准》。
七、通联方式我国艺术研究院招生办公室位置区域:北京市朝阳区中关村南大街20号通联方式:010-xxxx-xxxx电流新箱:xxx八、结语我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的艺术人才,为我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欢迎有志于艺术研究的优秀学子踊跃报名,共同开创艺术研究的新天地。
九、研究生培养我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以“坚持以学术为根本、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宗旨,秉承“宽进严出”的选拔原则,着力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学术研究是博士生培养的核心环节。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涵盖了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艺术科研、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艺术学一级学科授权单位,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和9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分别为: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和文艺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考博名校专业解析】戏剧与影视学下设电影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播音主持艺术学等;北京地区招生戏剧影视学博士点院校:985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11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其他学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备注解析:北京大学属985211招考方式是申请审核复试的制度的学校,其余均为考试制度招生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查--2019年我院将根据教育部规定,组织各学科专家组对完整提交报考材料的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按一定比例择优确定准考名单。
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及学术积累、研究计划;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近3年各项科研成果等。
对于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者不予准考。
❤❤2019年:报名时间:2018年11月2日至11月22日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时间:2018年11月26日至11月30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4:00。
初试时间暂定为:2019年3月22日(周五)-3月24日(周日),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一、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招考信息:【★★★报考音乐与舞蹈学相关专业的话,同时可选学校有北师大音乐教育研究、中传音乐学、民大音乐舞蹈学院、首师大音乐学以及国音养音等学校;但是每个学校均有每个学校考试侧重点以及重点范围等,备考要提前了解注意这些。
】二、历年招生录取人数解析:2018年中艺院博士报考人数达到562人,实际分二批录取人数81人,总报录比为1:8;18年招生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招生人数比往年多了;2018年:实际录取81人;2017年:实际录取58人;2016年:实际录取58人;2015年:实际录取56人;2018年戏剧与影视学进复试21人,实际录取13人;2018年艺术学理论进复试复试18人、实际录取10人;2018年音乐与舞蹈学进入复试17人,实际录取10人;2018年美术学理论型进入复试18人,创作型进复试62人;最终实际录取38人;2018年第一批录取:音乐与舞蹈学(8人)(一)音乐学(4人)秦雪峰、梁郑光、王丹丹、张涛(二)舞蹈学(4人)黄婉蓄、廖燕飞、史傲、金娟2018年第二批录取:音乐与舞蹈学(2人)(一)音乐学(1人)许馨(二)舞蹈学(1人)曾婕三、推荐使用参考书:艺术概论:彭吉象、赵斌、王宏建三位老师主编的即可;中外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杨荫浏《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李纯一《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黄翔鹏《溯流探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年版郑祖襄《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吉林音像出版社 2001年版秦序《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缪天瑞《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于润洋备注:参考书只是考博复习一个载体、上面只是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参考书,如果上课增加使用阅读的再加以上课老师推荐的结合复习即可!四、复试分数线:音乐与舞蹈学:2018年:外语38,专业一73,专业二75;2017年:外语46,专业一82,音乐学专业单科90分(含)以上、舞蹈学专业单科80分(含)以上;戏剧与影视学:2018年:外语38,专业一73,专业二85;2017年:外语46,专业一82,专业二90;美术学:理论型:2018年:外语38,专业一73,专业二85;2017年:外语46,专业一82,专业二86;创作型:2018年:外语38,专业一80,专业二83;2017年:外语46,专业一70,专业二88;艺术学理论:2018年:外语38,专业一73,专业二80;2017年:外语46,专业一82,专业二84;五、2018年复试细则:复试具体方式1. 外国语听力以笔试方式测试,时间为15分钟;口语以口试方式测试,时间为5分钟;2.复试笔试:理论研究型进行“专业论文写作”(按报考专业方向命题),创作研究型进行“专业技能测试”。
我国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艺术院”)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声誉的艺术研究机构,其办学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学术资源。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的艺术研究人才,艺术院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
以下为艺术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艺术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需要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确定。
本次招生计划涵盖艺术研究、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相关学科,共计100名。
二、招生专业1. 艺术研究2. 美术学3. 音乐学4. 舞蹈学5. 戏剧与影视学三、招生条件1. 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并具有较扎实的本学科基础;2. 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较高的艺术综合素养,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者优先考虑;3. 遵守我国政府和学校的法律法规,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4. 身体健康,符合拟报考专业的体能要求。
四、招生程序1. 全球信息站报名:考生需在指定时间内登陆艺术院招生全球信息站进行全球信息站报名,按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相应证明材料。
2. 考试资格审查:艺术院将对报名考生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考生将获得参加考试的通知。
3. 艺术创作测试/学科基础综合考试: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创作测试,第二部分为学科基础综合考试。
考试内容和形式将在考前通知考生。
4. 面试:通过笔试的考生将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包括学科专业面试和学术素质面试。
5. 录取:考试结束后,艺术院将根据考生的综合素质表现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五、招生政策1. 政策倾斜:对少数民族考生和贫困地区考生将给予政策倾斜,具体优惠政策将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和艺术院招生实际情况确定。
2. 卓越人才计划:针对国内外顶尖艺术人才,设立卓越人才计划,录取名额和政策将根据统一文件和学院招生计划确定。
六、学习与生活1. 学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中第一年为学习课程和专业理论基础,第二年和第三年为研究生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我国艺术研究院2024招生简章一、学院简介我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文化部直属的高等艺术院校,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艺术研究机构之一。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艺术创新精神和扎实专业技能的高级艺术人才,国内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丰富的合作经验。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1.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招生计划8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30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人。
2. 艺术史论专业:本科生招生计划6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20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8人。
3. 戏剧影视专业:本科生招生计划1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5人。
4. 音乐专业:本科生招生计划12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0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8人。
本科生专业设置: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影视动画设计、摄影、艺术史论、音乐表演、音乐学、戏剧影视编导等。
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音乐学、音乐表演、戏剧影视编导、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博士研究生专业设置: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音乐学、音乐表演、戏剧影视编导、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三、招生条件1. 本科生:应届高中毕业生,艺术类统考成绩达到国家二本以上线,无色盲、色弱。
2. 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国家一级、二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考试院规定的线。
或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社会考察合格者亦可申请。
3. 博士研究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国家一级专业学位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学业成绩优良,有一定的艺术研究背景和实践经验。
四、报名方式1. 网上报名:考生可登入学院冠方全球信息站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流程详见学院招生信息发布。
2. 邮寄报名:考生可以将报名材料通过邮寄方式寄至学院招生办公室,具体邮寄位置区域和要求详见学院招生信息发布。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年博士招生简章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国顶级的艺术研究机构,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艺术研究人才并推动中国艺术的发展。
为了确保学院的人才输送和学术研究的持续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将于2024年继续招收博士研究生。
以下是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年博士招生简章的详细内容。
一、招生规模与计划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年博士招生计划拟招收艺术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30名,具体录取人数将根据报考情况和择优原则确定。
二、招生专业和方向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专业主要包括艺术史论、艺术策划与管理、艺术设计等。
其中,艺术史论方向重点研究中国和世界艺术史,包括古代艺术、近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等,并探索艺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艺术策划与管理方向培养具备艺术管理、策展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艺术设计方向培养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
三、招生条件1.具备中国艺术研究院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资格;2.具备优秀的学术成绩和艺术素养;3.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4.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5.有艺术研究和实践经验者优先。
四、招生流程1.报名资格审核:申请者需在规定时间内递交报名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书、成绩单等。
2.初试:初试主要对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和潜质进行评估,包括笔试和面试。
笔试主要考察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面试主要考察申请者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
3.拟录取名单公示:初试结束后,招生办公室将发布拟录取的名单,并公示7天。
4.复试:复试主要对拟录取名单的申请者进行深入的综合评估,包括深度面试、专家评审等环节。
5.最终录取:复试结束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将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最终录取名单,并公布在官方网站上。
五、奖学金和培养计划中国艺术研究院将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并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导师资源。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学术交流。
学生将根据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选择课程,并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