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的想象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瓜果的想象》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瓜果的想象》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瓜果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瓜果的形象。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瓜果的图片,以及一些创作方法和思路,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瓜果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瓜果。
但是,对于如何用画笔或手工表现瓜果的形象,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瓜果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瓜果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2.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瓜果的形象。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瓜果的特征,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瓜果的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创意的瓜果形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瓜果的形态、颜色和纹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创意的瓜果形象。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现瓜果的形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瓜果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瓜果的图片、创作方法和思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瓜果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瓜果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瓜果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瓜果的创意作品,如绘画或手工制作的作品。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瓜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它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现瓜果的形象。
课题第6课瓜果的想象主备人苏小娟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 2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前面一课的拓展与延伸。
《瓜果的想象》让学生利用瓜果的造型、色彩、质感等特点进行大胆的想象,运用摆放、切割、穿插、拼接、雕刻等多种方法,创造出新的形象。
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认识到美要靠我们双手去创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利用瓜果形状、色彩、质感等特点,进行自由联想,让学生主动掌握瓜果想象创作中摆放、切割、穿插、拼接、雕刻等多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新的瓜果想象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自然瓜果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懂得利用双手去表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利用瓜果的形状、色彩、质感等特点进行自由想象,安全用刀,运用摆放、切割、穿插、拼接、雕刻等多种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瓜果进行想象创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和展示台、瓜果、美工刀、牙签。
学生准备:各种瓜果、水果刀或美工刀、牙签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百宝箱,里面装有许多瓜果,下面做一游戏,请同学上来摸一摸,说一说你摸的感觉,猜一猜是什么瓜果?想一想它像什么?猜对了就送给你。
让学生上来摸,分别说出自己摸的感觉,学生猜对了瓜果,得到了奖励。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片《瓜果娃娃》,几个瓜果踩着“四小天鹅”舞曲来到舞台中间,在舞蹈中几个瓜果变成了瓜果娃娃。
)师:动画片好看吧!现在瓜果娃娃被老师请来了,他在哪儿呢?我想如果大家一起喊瓜果娃娃请出来,他一定会闪亮登场的。
生:瓜果娃娃请出来。
师:出来啦,出来啦!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可爱的瓜果娃娃是由哪些瓜果组成的?生:香瓜、蛇果、柠檬、葡萄、西红柿。
师:对了,几个简单的瓜果经过我们的想象,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瓜果的想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瓜果的外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瓜果的元素进行创意绘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瓜果的外形特点2. 瓜果的想象与创意绘画3. 瓜果手工艺品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瓜果的外形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瓜果元素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艺品制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瓜果外形特点与创意绘画和手工艺品制作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瓜果图片、实物或模型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3. 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艺品制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瓜果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瓜果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讲解:讲解瓜果的外形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瓜果的多样性。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将瓜果外形特点融入创意绘画和手工艺品制作,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艺品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6. 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瓜果,观察其外形特点,并尝试将其融入家庭装饰或手工艺品制作中。
2. 参观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果园或蔬菜种植基地,深入了解瓜果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以创意、技巧、表现力等方面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绘画和手工艺品作品进行评价。
2.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观察、思考、交流、动手等环节。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瓜果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绘画技巧。
二年级苏少版《瓜果的想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瓜果的外形、色彩、纹理等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瓜果的特征进行想象和创作的方法,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熟练运用绘画、手工等多种表现形式,以及正确使用相应的工具材料(如画笔、颜料、彩泥、剪刀、胶水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富有想象力的瓜果主题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组织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促进相互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瓜果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分析瓜果的独特特征,包括形状(如西瓜的圆形、香蕉的弧形)、色彩(如草莓的鲜艳红色、葡萄的紫绿相间)、纹理(如菠萝的硬刺纹理、哈密瓜的网状纹理),为想象创作奠定基础。
指导学生根据瓜果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把南瓜想象成马车、把香蕉想象成小船,并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将想象的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掌握基本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创造出新奇独特的想象内容,避免作品千篇一律,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展现出个性化的创意。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巧妙地将瓜果的特征与想象元素融合,保持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同时传达出富有情趣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教学法、实践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充满想象力的瓜果主题艺术作品(如创意绘画、手工雕塑等)图片和视频、瓜果自然形态的高清图片和视频,展示瓜果变形过程的动画或短视频。
2.丰富的手工材料,如彩色卡纸、彩泥、吸管、冰棍棒、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绘画工具(如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颜料、调色盘、画笔等),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材料用于创作。
瓜果的想象教学目标:1、观察认识各种水果的特征,把握特征进行创意想象。
2、通过对瓜果特征的把握,进行添画或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
3、开拓思维,激发学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观察水果外形、色彩及质感,并通过观察特征进行自由联想。
教学难点:利用瓜果的特征进行创意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一个神秘的王国,请你看看这个王国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生:西兰花变成了大树。
生:香蕉变成了热气球。
师:那么,你给这个王国起个什么名字呢?生:瓜果王国。
师:这个瓜果王国你真的见过吗?它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啊?生:通过大脑的想象。
师:人们通过想象,创造出来了这样一个神奇的瓜果王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瓜果的想象》。
二、授新(单体瓜果)1 橙子师:这是什么水果啊,谁能给我描述下它的外形特征?生:师总结:圆形——橙色——有点凹凸不平。
师:根据橙子的外形特征,你能联想到什么呢?(篮球)生:师:添画几条线就变成篮球了。
2 西兰花描述特征——联想——树木、树屋3 茄子描述特征——联想——企鹅、鞋子、鲸鱼、斑马4 组图师:你喜欢哪个瓜果创意,它是如何利用瓜果进行想象的?生:师总结:只要我们抓住瓜果形象、色彩、质感的特征,动动脑子,就能创造出新的形象。
三、教师示范师:孟来说这里有一些水果,我们一起来试试能变成什么。
菠萝——网球拍青菜——裙子橙子——自行车胡萝卜——火箭(要点:看一看、想一想、转一转)四、学生作业一选择一样水果,观察它的形象特征,运用创意想象让它变成新的形象。
(五分钟)作业点评五、授新二(瓜果组合)1 视频师:看看这个瓜果娃娃,和我们刚刚看到的水果变形有什么不一样?生:一个是单独瓜果,这是多个瓜果组合的。
师:看,还能组合成什么呢?(组图展示)六、请选择几种适当的瓜果形象,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形象。
(7分钟)作业展示点评(创意、组合、构图)七、儿童作品欣赏(创意、色彩)八、学生作业三(添加适合的背景)九、拓展组图:橙子车、菠萝房、猕猴桃钟表等等师:小朋友的这些创意并不完全是想象,你看有些设计师已经把他们变成真的啦!只要你认真观察发现,瓜果的想象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瓜果的想象》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瓜果的想象一课是利用不同瓜果不同的外形、肌理、色彩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挖、切、刻、插接进行造型设计。
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让学生掌握瓜果想象作品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瓜果的不同的外形、肌理、色彩进行想象。
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挖、切、刻、插接等方法进行制作。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瓜果,牙签、一次性筷子、水果刀等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瓜果和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愈浓,教学效果越好。
片段一教师: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自己喜爱的瓜果都带来了吗?学生:带来了。
教师:这节课可不是来开瓜果宴的,谁能猜猜看,我们要来干什么?(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说法不一。
有的说这节课要画瓜果、有的说要做瓜果的面具、有的……教室里炸开了锅)(二)、启发想象、尝试练习德国的一个教育家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本课试图从学生好问、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片段二教师:你的瓜果都长什么样子呢?谁来说说看?学生:圆圆的,外皮很光滑,还有深绿色的条纹…… 学生:它的外皮有一些小毛毛,有点圆…… …… (梨、西瓜、猕猴桃、菠萝等等)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把这些瓜果变成什么呢?教师:你是根据它的什么特点来变?小组讨论学生:我想做一个小乌龟,我用大萝卜做它的身体,香蕉做他的腿…… 学生:我要做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我用西瓜做她的裙子,用…… …… (拿出一个西瓜)教师:看到它你能想到什么?学生:面具、小姑娘、渔夫…… 教师:我们就来把他变成小姑娘。
谁可以上来试一试?(根据课前收集来的各种瓜果和制作工具、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
)教师:你打算用什么做眼睛?用什么做鼻子?头发?学生:我用小萝卜做它的眼睛,用青菜叶来做它的头发…… 教师:怎么做?学生用刀把西瓜一头切去一部分,这样西瓜就站起来了,用刀挖出人的嘴巴。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瓜果的想象》说课稿(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瓜果的想象》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想象,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瓜果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无限的想象和创作。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瓜果图片和例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术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瓜果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观察能力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但是,学生在绘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技巧掌握得较好,而部分学生可能还在学习过程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瓜果的形象,用画笔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瓜果的形象,用画笔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将瓜果的形象进行创意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示范、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瓜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瓜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瓜果绘画的兴趣。
2.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瓜果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3.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瓜果图片和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教学设想《瓜果的想象》一课是利用不同瓜果不同的外形、肌理、色彩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挖、切、刻、插接实行造型设计。
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水平,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水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让学生掌握瓜果想象作品的制作。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瓜果的不同的外形、肌理、色彩实行想象。
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挖、切、刻、插接等方法实行制作。
【教学案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瓜果,牙签、一次性筷子、水果刀等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瓜果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愈浓,教学效果越好。
片段一教师: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自己喜爱的瓜果都带来了吗?学生:带来了。
教师:这节课可不是来开瓜果宴的,谁能猜猜看,我们要来干什么?(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说法不一。
有的说这节课要画瓜果、有的说要做瓜果的面具、有的……教室里炸开了锅)【评析】通过设置悬念来吊学生的胃口,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手段。
学生对这种突如其来的问题往往充满了好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瓜果的想象做了铺垫。
(二)、启发想象、尝试练习德国的一个教育家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本课试图从学生好问、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片段二教师:你的瓜果都长什么样子呢?谁来说说看?学生:圆圆的,外皮很光滑,还有深绿色的条纹……学生:它的外皮有一些小毛毛,有点圆…………(梨、西瓜、猕猴桃、菠萝等等)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把这些瓜果变成什么呢?教师:你是根据它的什么特点来变?小组讨论学生:我想做一个小乌龟,我用大萝卜做它的身体,香蕉做他的腿……学生:我要做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我用西瓜做她的裙子,用…………(拿出一个西瓜)教师:看到它你能想到什么?学生:面具、小姑娘、渔夫……教师:我们就来把他变成小姑娘。
《瓜果的想象》教学设计
溧阳昆仑小学史可兰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自然瓜果之美,并能利用瓜果的形状、色彩、质感等特点,进行自由联想;安全用刀,掌握瓜果想象中摆放、切割、穿插、拼接、雕刻等多种方法。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瓜果的形状、色彩、质感进行想象,创作有个性、有灵感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展示准备的水果:看!老师带来了哪些水果?有柚子、猕猴桃、火龙果、葡萄、香蕉、柠檬和桔子。
这个桔子圆圆扁扁真可爱,我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创意,桔子外形很像一个圆溜溜的小脑袋,桔子梗部分像什么呢?你们看!(师将桔子皮切挖,变成“桔子小狗”,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这时小狗的耳朵老耷拉下来,请教学生怎么办呢?学生出主意,用牙签顶住。
)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尝试的“瓜果的想象”。
二、探讨方法
1、欣赏,实物投影投放“菠萝乌龟”和“柠檬小猪”,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看谁观察得仔细,说得生动。
2、师述:创作者说他偶然发现半个菠萝特别象乌龟的身体,尤其是菠萝壳的质感与乌龟壳很象,为了让它更象乌龟,就利用了菠萝叶分别做了头和四条腿;又发现柠檬梗部位鼓鼓的,象个猪鼻子,于是用了切挖的方法做了耳朵和眼睛,同学们觉得两件作品做得怎么样?真是太有创意了。
3、提问:通过观察,你们发现这是怎样的一种想象的方法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先观察水果外形特点像什么事物或者事物身上的某一部分,然后想象,利用手工方法使之更象。
(板书:水果→想象→事物)
4、请学生观察自己的水果:
水果的外形看上去象什么?
或者说象某事物的哪一组成部分?
你了解这种水果切开的样子吗?象什么呢?
(请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后再师生一起交流。
)
5、师示范“火龙果刺猬”
看老师拿的什么?(火龙果)你们觉得象什么?(学生想象)
老师觉得象小刺猬,看,身体、嘴巴、尾巴。
咦?刺猬的刺上哪去了,现在怎么办呢?(学生建议用牙签表示)
瞧!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完成了。
今天,小刺猬出来找食物,看到满地的果子,可高兴啦,躺地上打个滚,把果子带回家!(师边述边往牙签上扎葡萄、青枣等。
)
6、师示范“柚子娃娃”
看到同学们可爱的笑脸,我就想可不可以用瓜果想象做一个娃娃呢?看,这就是我做的“柚子娃娃”。
我发现柚子真象一个大脑袋,于是我用香蕉皮做头发,香蕉做鼻子,猕猴桃切开做眼睛,还挖了一个大嘴巴。
这一次,老师是先想好做什么,然后根据需要去挑选瓜果的。
(板书:事物→想象→瓜果)
如果我没有这些水果,我还可以用什么做娃娃呢?
(学生讨论,给建议。
)
请同学来评价这个“柚子娃娃”做得怎样?
(生可能会建议还可以用葡萄做眼珠,这样眼睛看起来更有神;再装两个大门牙,使娃娃笑起来更可爱。
头发换成桔子皮或一串葡萄,因为香蕉皮与柚子皮的颜色太接近,不明显不突出了。
)
7、欣赏优秀作品
请同学们欣赏,你来评价这些作品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你发现是怎么想象的、怎么制作的?
8、示事物简笔画
你会用瓜果来表现它们吗?师带头选一个简笔画举例,可以选用什么水果制作。
(学生讨论举例说一说)
三、学生尝试
1、师述:老师发现同学们看着这么多诱人的瓜果,已经忍不住想动手了,下面把时间交给你们,看看谁的想象丰富?谁的动手能力强?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谁能安全使用小刀?
2、嘱咐学生注意小刀使用安全。
3、师巡视指导,帮助动手能力稍弱的学生。
4、师将优秀作品拍下以备实物投影展示。
四、作品展示
1、展示学生作品
2、请设计者谈谈设计思路
3、相互评价,提提建议,取长补短。
《瓜果的想象》教学反思
《瓜果的想象》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诱人的瓜果》的拓展与延伸。
本课力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通过对自己生活中每天能见到的熟悉的瓜果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运用摆放、切割等方法创造新的形象,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体会创造就来自于我们的手。
四年级的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所以探究想象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我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示范(示范的作品有成功的,有不足的,请学生对老师的作品评价、提提建议。
),将两种想象的方法渗透进去:一是先观察水果的外形特点,象什么事物或者象事物某一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添加变化使之更象。
二是先想好做一个什么?然后挑选适合的水果。
学生有了这两种想象方法的指引,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的形象。
同样的瓜果,不同的想象,如火龙果,象刺猬、象鱼儿、象宇宙飞船等。
师在示范时注意切忌单一或走过场,要努力做到根据学生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请学生观察水果外形特点”这个环节应重视,因为观察得是否仔细,想象力是否展开,直接影响了后面学生作品的创意,可多给学生些时间相互交流、讨论,集大家的智慧。
在本课作业赏析后可设置“课外拓展”环节,让学生看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利用瓜果想象元素设计的,如草莓靠垫、西瓜拎包、菠萝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表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