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48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人类与山水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傍山而栖,近水而居。
我们瞭望那连绵不绝的山峰,倾听那__①__(震/振)耳欲聋的涛声,叹服那高低消长.的冰川,崇拜那喧腾奔流的江河……我们爱看山品水,却不滞于山水。
正如清代作家张潮所言:“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
”我们__②__(弛/驰)骋于山水间,将所至、所见、所感诉诸笔端,进行艺术开掘,使“眼前江山”与“心中山水”融合为一。
山水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又赋予山水更丰富的内涵。
江山多娇,我们得用心体味,方能游得深广、见得瑰奇。
(1)依次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cháng zǎi B.cháng zàiC.zhǎng zǎi D.zhǎng zài(2)在上面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震②弛B.①振②弛C.①震②驰D.①振②驰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小豫最爱阅读古诗文,认为诗文最寄情。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是王维对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的赞叹;柳宗元的“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则流露出他被贬后的悲凉凄怆之情;《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是男子对美丽女子的无限爱慕之情;《子衿》中“一日不见,__________”是思而不见的无可奈何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勃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婉转含蓄表达从政之愿,渴望得到举荐的求仕之情。
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阅读《傅雷家书》,回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屋舍.(shè)间.隔(jiān)便要.还家(yāo)豁.然(huò)B. 阡陌.(mò)平旷.(kuàng)垂髫.(tiáo)俨.然(yǎn)C. 叹惋.(wǎn)缤.纷(bīn)怡.然(yǐ)及郡.下(jùn)D. 刘子骥.(jì)邑.人(yì)诣.太守(yí)问津.(jīn)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武陵人/捕鱼为业B. 问/今是何世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后遂无问/津者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诗言志.(名词,志向)B.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C.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够)D. 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分)A. 闻水声,如鸣珮环(听到水声,好像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B. 青树翠蔓(青色的树木,翠绿的藤蔓)C. 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D.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北斗星像蛇一样,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6.文言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引起“,。
”的美好联想(4)《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第三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人说,小石潭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小石潭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
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莹莹的光芒;泉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文中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慰藉(jì)悄(qiǎo)然B.翠蔓(màn)坠(zhuì)落C.参差(cī)皇冠(guàn)D.缀(chuò)饰缥缈(miǎo)2.文中画框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A.相应成趣B.星辰C.熠熠生辉D.璀璨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启发琢磨B.启示捉摸C.启发捉摸D.启示琢磨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崇廉尚洁、追求卓越、时代新人、全民阅读,分别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B.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前述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都属“国风”。
D.古人称谓丰富:所谓“名”实则“本名”:“字”则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谥号”则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
5.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____________。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____________。
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制作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____________。
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1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垂髫.(tiáo)阡.陌(qiān)叹惋.(wǎn)悄.怆(qiāo)B.篁.竹(huáng)怡.然(yǐ)翕.忽(xī)俶.尔(shū)C.幽邃.(suì)糁.之(cǎn)箬.篷(ruò)俨.然(yǎn)D.多髯.(rán)篆.章(zhuàn)窈窕.(tiǎo)寤寐.(mè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2分)()A.落英.缤纷(花)便扶向.路(先前的)B.如鸣佩环,心乐.之(高兴)矫.首昂视(举)C.八分有奇.(零数、余数)以其境过清.(清澈)D.绝类.弥勒(像)寤寐思服.(服装)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便要还家B.诎右臂支船C.左手倚一衡木D.兼葭采采,白露未已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没有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蒙络摇缀.. D.青树翠蔓5.下列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2分)()A.渔人甚异.之B.其岸势犬牙..差互C.参差荇菜,左右流.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技亦灵怪矣哉!(译:技艺也真是灵活奇怪啊!)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向右迂曲。
)7.默写。
(4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
(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3)窈窕淑女,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豁然开朗(huò)。
B.XXX(shū)。
C.卷端(juàn)。
D.寤寐(wù)。
XXX(yí)。
翕忽(xī)。
壬戌(rén)。
溯洄(sù)。
邑人(yì)。
参差(cī)。
缤纷(bīn)。
佁然(yí)。
XXX(xiào)糁之(sǎn)。
为坻(chí)。
荇菜(xì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
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XXX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5.古诗文默写。
(8分)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民人足食”、“物无妨者”。
2)《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溪涧纡曲,XXX相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寻病终寻向所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
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
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俨.然(yǎn)豁.然(huò)诣.太守(yì)黄发垂髫B、清冽.(liè)佁.然(yǐ)寂寥.(liáo)悄怆幽隧C、器皿.(mǐn)箬.篷(ruò)多髯.(rǎn)水落石出D、雎.鸠(jū)窈窕.(tiǎo)寤.寐(wù)辗转反侧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剩下的复习时间指日可待....。
B、许多腐败分子在落入法网后才痛心疾首....地诉说深刻的教训,充当启迪世人的反面教材。
C、马年春晚出现不少新面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D、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见解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
B、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不仅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更加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C、通过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使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D、自然馈赠给我们人类的珍贵食材松茸从香格里拉出发大约24小时左右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田园生活是陶渊明写作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其中,《桃花源记》是他隐居之前写的一篇表明心志的文章。
B、《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C、《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文中提到王叔远构思精巧、雕刻精致,核舟令人叹为观止。
D、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阅读文段,完成1-3题。
(6分)“诗者,吟咏情性也。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器;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徜洋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xūn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
在垂髫.之年读《静夜思》和在而立之年读《静夜思》感触是那么不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xūn( )陶垂髫()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2分)“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改为“ _________”3.请解释画线的成语。
(2分)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4-6题。
(6分)①读书,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②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③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
④我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的想法。
4.第①句有语病,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将“ _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5.第②句标点有误,应该将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
(1分)6.第③句中的“黄发”用来指_______,“垂髫”用来指_______ 。
(2分)阅读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选段,完成7-8题。
(4分)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
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豁.然(huò)篁.竹(huáng)及郡.下(jùn)B.悄怆.(chuàng) 器皿.(mǐn) 刘子骥.(yì)C.衣褶.(zhé)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D.雎.鸠(jū) 溯洄.(huí) 勾画了.了(lě)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寻向所志.( 标记)(2)水尤.清冽( 格外)(3)悄怆..幽邃( 忧伤)(4)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5)左右芼.之( 挑选)(6)蒹葭萋萋..( 茂盛的样子)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便要还家B.左手倚一衡木C.诎右臂支船D.不足为外人道也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潭中鱼/可/百许头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5.名句默写。
(5分)(1)关关雎鸠,__在河之洲__。
__窈窕淑女__,君子好逑。
(《关雎》)(2)忽逢桃花林,__夹岸数百步__。
(陶渊明《桃花源记》)(3)____山高月小__,水落石出。
(魏学洢《核舟记》)(4)四面竹树环合,__寂寥无人__,凄神寒骨,__悄怆幽邃__。
(柳宗元《小石潭记》)(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__芳草鲜美__,__落英缤纷__。
6.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
(4分)(1)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分)答案: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柳条随风飘荡,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
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的署名。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5)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6)《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厦门光明志愿服务联盟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唤起市民的低碳环保。
B.南平不断开展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C.通过一系列赛事的承办,泓云体育训练基地成为推动武夷山体育旅游的重要场所。
D.工行某分行近三年累计发放大约250多亿元贷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考亭书院是朱熹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是他晚年定居、讲学、终老之地。
朱子在此著书讲学、传道授业达八年之久,创建了儒学史上令人瞩.__①__(A.shǔB.zhǔ)目的“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因此考亭书院享有“闽学之源、理学之巅”的__甲__(A.盛誉B.荣誉)。
重建后的建阳考亭书院huàn__②__(A.焕B.换)然一新,其建筑布局采用传统合院形式,为仿宋式建筑风格,在规模以及建筑设施上跟全国其他知名书院相比__乙__(A.平分秋色B.毫不逊色)。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知识点一】重点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成根据拼音写汉字。
缤.纷()huò()然yān()然阡陌
..()佁.然()篁.竹()清liè()俶.尔()垂髫.()悄怆.()幽邃.()翕.忽()箬.篷()壬戌.()雎鸠.()窈窕.()蒹葭.()荇.菜()sù洄()寤mèi()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写词义.
(1)便要.还家
(2)具.答之
(3)日光下澈.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5)左手倚一衡.木
(6)诎.右臂支船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置
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
..
古义:今义:
(3)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今义: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古义:今义:
(5)芳草鲜美
..
古义: 今义:
(6)全石以为
..底
古义: 今义: (7)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8)崔氏二小生
..
古义: 今义: (9)雕栏相望.焉
古义: 今义: (10)神情与苏黄不属.
古义: 今义:
(11)蒹葭苍苍..
古义: 今义: (12)道阻.
且长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
.向所志( ) .船( ) .病终 ( ) .
俨然( ) 鸡犬相闻. ( )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有此人( .
之( )
.无所依(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句子运用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陵人/捕角为业
B .问/今是何世
C .后遂无问/津者
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描写桃花林优美最色的句子: (2)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社会的句子: (3)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的句子:
(4)《关雎》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深深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 8.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目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知识点三】文学常识
9.《桃花源记》作者是,名潜,字,(朝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自称“”。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10.《小石深记》作者是,字,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中期杰出的家,家。
代表作品有《》。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有所寄托。
本文写于他被贬永州期间,是“”之一。
柳宗元与、、、、、、合称“唐宋八大家”。
11.《核舟记》作者是,明末散文作家,字子敬,著有《》。
1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自到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首,包括、、三部分。
“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
13.下列对《关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B.《关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知识点四】古诗文默写
14.名句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3)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4)微君之故,?《诗经·邶风》
(5)一日不见,!《诗经·邶风》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
,。
(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鸡犬相闻。
(10)男女衣着,。
,并怡然自乐。
(1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
(12)青树翠蔓,,。
(13)日光下澈,。
,,,似与游者相乐。
【知识点五】综合性学习
15.【材料一】河畔鸣叫的雎鸠、秋季苍苍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
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陶治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
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重点字词
1.bīn 豁qiān mòyíhuáng 冽chùtiáo chuàng suìxīruòxūjiūtiǎo jiāxìng 溯寐2.(1)同“邀”,邀请(2)同“俱”,全,尽(3)同“彻”,穿透
(4)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5)同“横” 横着
(6)同“屈”,弯曲
3.(1)古义:不要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不变。
(2)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
(3)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已婚男子的配偶。
(4)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古义:鲜嫩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可口。
(6)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7)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8)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9)古义:对着。
今义:向远处看。
(10)古义:类似。
今义:属于。
(11)古义:茂盛的样子。
今义:灰白。
(12)古义:艰险。
今义:阻挡。
4. 1. 动词,寻找副词,不交(2)动词,含弃名词,房程(3)动词,听见动词,听说(4)介词,自,由动词,跟从(5)动词,游动动词,游览(6)形容词,清澈形容词,冷清(7)形容词,长短不一动词,交错
(8)形容词,奇妙名词,余数
【知识点二】句子运用
5.C
6.B
7.(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8.(1)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2)桃花源中人见了渔人,于是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
(3)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4)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呆呆的,一动不动。
(5)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6)(字迹)细得像蚊子脚,一笔一画清楚明白。
(7)原来是挑选而窄面的核雕刻成的。
【知识点三】文学常识
9.陶渊明元亮东晋末五柳先生田园
10.柳宗元子厚文学思想永州八记永州八记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1.魏学洢茅檐集
12.诗歌西周初年春秋中叶305 风雅颂
13.A
【知识点四】古诗文默写
14.(1)在水一方(2)辗转反侧(3)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4)胡为乎中露(5)如三月兮(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8)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10)悉如外人黄发垂髫(1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1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3)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知识点五】综合性学习
15.(1)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2)示例:孝敬父母:黄香温席。
尊师重道:程门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