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7
钢结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一:钢结构的主要特点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钢结构的主要特点:1. 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大的荷载。
相较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自重较轻,能够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间。
2. 灵便性:钢材易于加工,可以创造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因此钢结构适合于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建造物。
3. 可重复使用性:钢结构可以拆卸和重装,方便在不同位置重复使用,节省材料和资源。
4. 施工周期短:由于钢结构的创造工艺较为成熟,施工速度较快,大大缩短了工期。
5. 抗震性好: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能够吸收地震荷载的能量,保护建造物免受严重破坏。
6. 可持续发展:钢结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钢结构可以采用轻型保温材料,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7. 空间利用率高:钢结构可以通过大跨度设计,减少柱子和墙体数量,提高了使用空间的利用效率。
8. 维护成本低:钢结构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进行繁琐的维修和维护工作。
附件:该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该不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二:钢结构的主要特点与优势钢结构作为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特点和优势,以下是详细介绍:特点:1. 高强度与刚度: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大的荷载。
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自重较轻,能够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间。
2. 灵便性:钢材易于加工和创造,可以创造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因此钢结构适合于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建造物。
3. 可重复使用性:钢结构可以进行拆卸和重装,方便在不同位置重复使用,节省材料和资源。
4. 施工周期短:钢结构的创造工艺较为成熟,施工速度快,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的进度。
5. 抗震性好: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能够吸收地震荷载的能量,保护建造物免受严重破坏。
钢结构全套资料钢结构全套资料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最全面的钢结构资料,供参考使用。
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工业设施等领域,其优点包括高强度、轻质、施工速度快等。
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钢结构,本文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钢结构的基础知识1. 钢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 钢材的性质3. 钢结构的组成部件3.1 柱3.2 梁3.3 桁架3.4 钢板3.5 连接件4. 钢结构的施工工艺4.2 钢结构的制造工艺4.3 钢结构的安装工艺三、钢结构设计与计算1. 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 钢结构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2.1 国内钢结构设计规范2.2 国际钢结构设计规范3. 钢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4. 钢结构的动力计算方法5.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四、钢结构制造与加工1. 钢材的制造工艺1.1 炼钢工艺1.2 钢材的轧制工艺1.3 钢材的表面处理2. 钢结构制造工艺2.2 钢结构制造流程2.3 钢结构的质量控制五、钢结构安装与施工1. 钢结构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 设计图纸的准备1.2 材料的准备1.3 施工人员的培训2. 钢结构的安装工序2.1 钢结构的吊装2.2 钢结构的连接2.3 钢结构的防腐处理2.4 钢结构的验收与保养六、钢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1.1 钢结构住宅建筑1.2 钢结构商业建筑1.3 钢结构工业建筑2. 钢结构在桥梁领域的应用2.1 钢桁梁桥2.2 斜拉桥2.3 悬索桥3. 钢结构在工业设施领域的应用3.1 钢结构厂房3.2 钢结构仓库3.3 钢结构体育馆七、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钢结构设计图纸样本2. 钢结构制造工艺流程图3. 钢结构安装示意图4. 钢材材料牌号及参数表八、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建筑法相关名词及注释2. 结构设计规范相关名词及注释3. 钢结构安装规范相关名词及注释。
简述钢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
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如下:
一、特点:
1. 原材料:钢结构主要使用钢材作为原材料,与混凝土和木材相比,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更轻的自身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
2. 结构性能:钢结构具有强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等特点,因此其结构可靠性较高。
此外,其密封性好、节能环保等优点,使其在大型油池、压力管道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耐久性:钢结构一般是指六层或者30米以上的建筑,采用型钢、钢板连接或焊接而成,具有抗震性、抗风性、耐久性、保温性、隔音性等特点。
二、应用范围:
钢结构的适用跨度大、高度高、承载重,因此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钢桥、钢厂房、钢闸门、各种大型管道容器、塔轨结构等的制造。
总的来说,钢结构由于其优越的结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建议查阅相关的工程资料或者咨询专业的工程师。
钢结构的基本类型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建筑、桥梁等领域。
钢结构具有高强度、轻质化、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备受青睐。
在钢结构中,基本类型主要包括框架结构、网架结构、壳体结构和悬索结构。
一、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钢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由柱、梁和节点组成的网格结构。
框架结构的受力方式主要是柱受压、梁受弯和节点受剪。
框架结构的柱和梁通常采用H型钢或工字钢,节点则使用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
框架结构具有受力均匀、刚度大、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大跨度、大层高的建筑。
二、网架结构网架结构是由由多个节点和杆件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网架结构的杆件通常采用管材或角钢,节点则采用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
网架结构具有刚度大、重量轻、施工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如体育馆、展览馆等。
三、壳体结构壳体结构是一种采用曲面或曲线形状的薄壁结构。
壳体结构一般分为索杆壳体和板壳体两种形式。
索杆壳体采用索杆和薄壁结构组成,常见的有网壳、穹顶等。
板壳体则采用薄板材料,形成曲面结构,常见的有抛物面壳、球面壳等。
壳体结构具有造型独特、刚度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建筑外形要求较高的场所。
四、悬索结构悬索结构是一种由主梁和悬索组成的特殊结构形式。
主梁一般采用钢箱梁或钢桁架梁,悬索则采用钢索或钢绞线。
悬索结构的主梁通过悬索的张拉使之保持平衡,形成悬挂在空中的结构。
悬索结构具有大跨度、造型美观等特点,常见于大型桥梁和体育场馆等工程。
总结:钢结构的基本类型包括框架结构、网架结构、壳体结构和悬索结构。
不同类型的钢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需求,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建筑要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结构类型,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并提高施工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们创造更多美丽、实用的建筑空间。
钢结构基本知识第一章概述一、钢结构的特点1、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2、材质均匀,符合力学假定3、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4、钢结构的质量轻强度与密度之比远大于混凝土5、耐腐蚀性差6、耐热不耐火≦250℃,500~600 ℃强度为零防火处理:蛭石板、蛭石喷涂、石膏板等7、钢结构的密封性好容器等8、低温冷脆二、钢结构的应用范围1、重型厂房结构2、大跨结构3、高层建筑4、塔桅结构5、板壳结构容器、储液库、煤气库、管道等6、可移动式结构活动房屋、水工闸门、起重运输机等7、桥梁结构8、轻型钢结构9、承受振动荷载和地震作用的结构三、钢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1、安全可靠。
在运输、安装和使用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使用要求3、节约钢材,减轻自重4、钢结构要便于运输和维护5、尽量注意美观四、现代钢结构的发展1、高强度钢材的应用Q235、Q345、Q420、45 号钢等2、钢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的研究与改进3、新型结构形式的应用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5、钢结构优化原理及其应用6、生产制造工业化、产业化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一、钢的种类碳素钢和合金钢1、碳素钢●分结构钢(低碳钢)和工具钢(高碳钢);●碳素结构钢—《GB700-88》质量等级:A、B、C、D四级;●A—只保证抗拉强度、屈服点和伸长率;B、C、D—保证抗拉强度、屈服点和伸长率、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分别为+20℃、0℃和-20℃),同时严格控制C、S、P的极限含量;●钢号:Q235-A、Q235-B、Q235-C、Q235-D等2、合金钢●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钢●结构钢(低合金钢)—《GB/1591-94》质量等级:A、B、C、D、E五级;●A、B、C、D的规定同碳素结构钢,E级要求-40℃的冲击韧性;●钢号:Q345-A、Q390-B、Q420-C、Q235-D等二、炼钢的种类●转炉钢——质量较差,杂质含量较多。
钢结构的优缺点钢结构的优缺点钢结构是一种使用钢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结构形式,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一些局限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优缺点,并对每一个章节进行细化。
一、优点1. 高强度和刚性:钢材具有高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使得钢结构能够在抗震、抗风等自然灾害中表现出色。
2. 施工速度快:钢结构可在工厂预制,然后进行现场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进度。
3. 直观美观:钢材具有较好的塑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形态和曲线设计,为建造物带来独特的外观和艺术效果。
4. 可持续发展:钢材可以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 火灾安全性能好:钢结构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有效延缓火灾蔓延,增加人员疏散时间。
二、缺点1. 腐蚀和防护问题:钢材容易受到腐蚀影响,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例如涂层、防腐处理等,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工作量。
2. 高成本: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造价较高,包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施工成本等。
3. 声音和热传导:钢材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导音性能,可能导致声音和热能在建造内部的传导,需要采取隔音和隔热措施。
4. 回弹和变形:钢材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和施工控制,以确保建造结构的稳定性。
5. 环境影响:钢材的生产过程可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上是钢结构的优缺点的详细介绍。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钢结构设计图纸2. 钢材试验报告3. 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建造法:是规范建造行业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2. 抗震设计规范:是指对建造物进行抗震设防的规范要求。
3. 火灾防控法:是指规范火灾防控工作的法律法规。
对钢结构的认识(一)引言概述: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对钢结构的认识,通过分析其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加深对钢结构的理解和认同。
正文内容:1. 钢结构的特点1.1 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1.2 轻量化:相较于传统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施工期短等优势;1.3 可塑性:钢具有较好的可塑性,能够满足各种建筑形式和设计要求;1.4 耐久性:经过防腐处理的钢材能够有效抵抗腐蚀和氧化,延长使用寿命;1.5 可拆卸性: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可以实现拆卸和重组,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2. 钢结构的应用领域2.1 工业建筑:钢结构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高度要求的工业建筑,如厂房、仓库等;2.2 大型体育场馆:钢结构能够满足大体量、高要求的体育场馆建设需求;2.3 桥梁工程:钢桥具有自重轻、施工周期短的优势,适用于桥梁工程建设;2.4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并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常用于超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2.5 海洋平台: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强度,广泛应用于海洋平台建设。
3. 钢结构的发展趋势3.1 绿色环保:优化钢材生产工艺,减少能耗和排放,促进钢结构的绿色发展;3.2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开发和推广新型高强度钢材,提高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3.3 BIM技术的应用:借助BIM技术,提高钢结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效率;3.4 多功能结构设计:钢结构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设计,增强建筑结构的灵活性;3.5 智能化施工: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提高钢结构施工的精度和效率。
总结:通过对钢结构的深入认识,我们可以体会到其在建筑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钢结构的多种特点使其成为现代建筑的理想选择,并且其发展趋势将会促进建筑结构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随着钢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将在未来建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钢结构的概念
钢结构是一种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材料,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构成的建筑结构体系。
它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桥梁、高层建筑等领域。
钢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选择
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高强度合金结构钢两种。
普通碳素结构钢价格低廉,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建筑物;而高强度合金结构钢则具有更高的抗风、抗震能力,适用于大型工业厂房和重要桥梁等场所。
二、设计理念
在设计钢结构时需要考虑到整个建筑体系的受力情况,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理念进行设计。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在设计中加入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制造加工
制造加工是指将设计好的图纸按照要求进行切割、焊接等加工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和精度。
四、安装施工
安装施工是指将制造好的钢结构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和安装。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五、维护保养
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防锈、涂漆等措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钢结构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结构体系,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材料选择、设计理念、制造加工、安装
施工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措施,可以确保钢结构具有优异的性能和长
久的使用寿命。
钢结构复习资料
1.钢结构的特点:
①建筑钢材材质均匀,力学性能好。
②轻质高强,承载能力大。
③韧性,塑性好。
④制作简便,施工速度快。
⑤密封性好。
⑥耐热性好,耐火性差,具有可焊性。
⑦耐锈蚀性耐腐蚀性差。
2.钢结构的应用范围:
①大跨度结构②重工业厂房③多、高层结构④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⑤移动的结构⑥容器管道等薄壳结构⑦轻型结构
3.钢结构的计算方法: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用分项系数表达式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4.钢结构对疲劳部分按允许应力原则进行验算。
5.标准条件下一次拉伸应力-应变过程分为四个工作阶段:线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塑性阶段,强化阶段
6.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了钢材强度和塑形两个方面的主要力学性能。
表征强度性能的指标有比例极限f p,屈服强度(或屈服点)f y和抗拉强度
f u。
钢材的伸长率是衡量钢材塑性性能的指标。
7.结构的脆性断裂往往发生在动载荷条件下,尤其是在低温下,结构中的缺陷断裂的发源地,因而通常用冲击韧性来衡量钢材的脆断能
力。
(冲击韧性增大,抗脆断能力增大)
8.刚才的两种破坏形式:塑性破坏,脆性破坏
9.随着含碳量的增高,钢材的强度升高,塑性韧性和低温冲击韧性下降。
(硫和氧使钢材产生热脆性,磷使钢材产生冷脆性)
10.钢因脱氧程度不同,最终形成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
11. 薄型钢材和薄型钢板强度较高,塑性韧性好,屈服点强度和伸长率等性能优于厚型钢材。
12.钢材的硬化包括:时效硬化,应变硬化,应变时效硬化,使钢材强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
13.当三向主应力均为拉应力时,塑性变形得不到发挥,材料极易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14.Q—屈服点强度;Q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钢材的屈服点强度值单位为N/mm(平方);碳素结构钢按质量分为A,B,C,D四级,A,B按脱氧程度分为镇静钢(F),半镇静钢(B),C级为镇静钢(Z),D级为特殊镇静钢(TZ),镇静钢(Z),特殊镇静钢(TZ)可以不写。
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 N/mm(平方)、沸腾钢,质量等级为A级的碳素结构钢。
15.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采用韧性和抗疲劳程度较好的优质钢材。
16.角钢:等边角钢,角钢符号“L”和“边(肢)宽x厚度”例:“L120x8”为肢宽120mm,厚度为8mm的等边角钢。
不等边角钢用“L”符号后跟“两边(肢)宽x厚度”例:“L120x100x10”长肢宽120mm,
短肢宽100mm,厚度10mm的不等边角钢。
槽钢:P29页
工字钢:宽翼缘H型钢(HK),窄翼缘H型钢(HZ)
17.钢结构连接方法:焊缝连接,铆钉连接,螺栓连接
18.焊接结构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
19焊件与焊条的金属相适应,Q235焊件用E43焊条,Q345焊件用E50焊条,Q390焊件用E55焊条。
(注意通常的焊缝符号)
20.最小焊脚尺寸
角焊缝的尺寸h f不宜过小,以保证焊缝的最小承载能力,并防止焊缝因冷却而产生裂纹。
对于手工焊h fmi n≥1.5√t max mm
对于自动焊h fmi n≥1.5√t max-1mm
对于T型连接的单面角焊缝h fmi n≥1.5√t max+1mm
当焊件厚度≤4mm时h fmi n=焊件厚度
t max 为较厚焊件厚度
21.最小焊脚尺寸
角焊缝h f过大,焊接变形大,且热影响区扩大易产生脆裂,较薄焊件易烧穿。
t min为较薄焊件厚度对板件边缘(厚度为t1)
当t1>6mm时,h fmax≤t1-(1~2)mm
当t1≤6mm时,h fmax≤t1
22.侧面角焊缝过长时,其两端应力可能达到极限,而中间焊缝却
未充分发挥承载力。
23.正面角焊缝破坏强度比侧面角焊缝破坏强度要高一些,但前者塑性较差,根部又存在较大的收缩应力,性质较脆。
24.静力荷载时,计算截面面积相等时,正面角焊缝的承载能力是侧面角焊缝承载能力的1.22倍。
25.角钢承受轴心力用侧缝连接时,N1和N2分别为角钢肢背与肢尖焊缝承担的内力,N1=(e2/b)N=K1N(肢背) N2=(e1/b)N=K2N
(肢尖) (K1 K2——焊缝内力分配系数)
26.弄懂P50~P52(例题3.2 例题3.3)
27.焊缝应力和焊缝变形对结构和构件性能的影响:焊接应力对强度没影响,降低刚度,降低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承载力。
28.焊接应力对静力强度没有影响。
29.普通螺栓等级,例如:8.8级的含义为“8→抗拉强度 0.8→强屈比”
30.螺栓在构件上的排列可以是并列或错列,排列时应考虑下列要求:受力要求,构造要求,施工要求
31.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单纯依靠被连接构件间的摩擦阻力传递剪力,以剪力等于摩擦力为承载能力极限值。
32.轴心受力构件刚度通常用长细比来衡量。
33.轴心受压实腹式构件的屈曲: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弯扭屈曲。
34.关于屈曲形式的计算:
①双轴对称截面和点对称截面(如Z型),可能发生绕两个主轴弯曲
屈曲或绕剪力中心的扭转屈曲,不会发生弯扭屈曲,求N cr, N cr,N w 哪一个力就发生所对应的屈曲
②构件截面轴对称时可能发生绕非对称轴的弯曲屈曲或弯扭屈曲,N cr<N w弯曲屈曲反之弯扭屈曲
③杆件截面不对称,无对称轴时,一定为弯扭屈曲
35.整体稳定计算:(N/ΦA)≤f
36.轴心受压实腹性构件局部稳定:翼缘宽厚比(b1/t)≤(10+0.1入)√(235/f y)→确定等稳性原则
37.腹板高厚比(h0/t w)≤(25+0.5入)√(235/f y)
38.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绕虚轴弯曲屈曲时,需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39.用换算长细比的原因:考虑剪力影响才有换算长细比(λ0x)
40.轴心受压柱的柱脚一般设计成铰接,通常由底板,靴梁,肋板和锚栓等组成(至少4个锚栓,两个受拉)铰接柱脚→轴心受力刚接柱脚→偏心受力
41. 梁整体失稳:在一个主平面内的弯曲梁,当荷载不大时,只在弯曲作用平面内弯曲,但当荷载达到某一数值时,梁可能突然出现出平面内的弯曲和扭转,使梁迅速破坏,如果荷载稍微增加,梁的侧向变形和扭转急剧增加丧失承载力,使梁破坏,把这种现象称为梁整体失稳或梁完全失稳。
42.梁能维持稳定平衡状态所承受的最大荷载或最大弯矩,称为临界荷载或临界弯矩。
43.影响M cr(最小临界弯矩)主要因素:
①EI y、GI t、EI w大,M cr大
②侧向支撑点的距离l越小M cr越大
③梁的截面形式,加强翼缘截面的受弯构件的临界弯矩要比加强受拉翼缘截面的弯矩构件的临界弯矩大。
④荷载的种类,集中荷载作用M cr大,纯弯曲M cr小
⑤荷载作用位置,荷载作用于下翼缘比荷载作用于上翼缘有利
⑥梁支撑情况,约束强,M cr大
44.(βb)—梁整体稳定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 P161
45.腹板加劲肋的布置:
综合梁腹板应按下列规定配置加劲肋
①当h0/tw≤80√(235/fy)时,对有局部压应力(δc≠0)的梁,应按构造配置横向加劲肋;但对无局部压力(δc=0)的梁,可不配置加劲肋。
②当170√(235/f y)≥h0/t w>80√(235/f y)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当h0/t w>170√(235/f y)时(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或h0/t w>150√(235/f y)(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时,或按计算需要时,应在弯曲应力较大区格的受压区增加配置纵向加劲肋。
局部压应力很大的梁,必要时宜在受压区域配置短加劲肋,并验算腹板的局部稳定。
(h0/t w不超过250 h0为腹板的计算高度)
③梁的支座处和上翼缘受有较大固定集中荷载处,宜设置支撑加劲肋,并应计算支撑加劲肋的稳定性。
46.梁截面高度是一个重要尺寸,确定梁截面高度应考虑建筑高度、刚度条件、经济条件。
①有了建筑高度要求,也就决定了梁的最大高度h max
②刚度条件决定了梁的最小高度h min
③梁的经济高度是指满足一定条件(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用钢量最少的梁高度。
47.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失稳: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失稳现象,实腹性压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杆件中央的挠度与荷载成非线性增长,当荷载达到某一数值,内外力的增加不在平衡,使构件很快破坏。
(第二类稳定问题,极限承载力极限问题)
48.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失稳现象,当荷载达到某一数值时,强度和整体稳定有保证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出平面的弯曲和扭转,使构件迅速破坏(屈曲问题)
49.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是要控制宽厚比
50.公式P207的公式并且记住每项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