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性肝炎网络直报“附卡”核心信息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2 乙肝病毒性肝炎专项档案登记表信息卡号:姓名:父亲□/□/□/□/□________ 母亲□/□/□/□/□________配偶□/□/□/□/□________ 子女□/□/□/□/□________兄弟姐妹□/□/□/□/□________乙肝疫苗接种史1.无2.有3.不详□如选择“2有”,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1.接种一针2.接种二针3.接种三针或以上4.不详第一针接种日期(年代):_____年或 2.不详疫苗接种间隔:① 0、1、6月三针② 0、1、2月三针③不详□乙肝家族史1.无2.父亲3.母亲4.祖父母外祖父母5.姊妹、兄弟 7.子女8.其他______9.不详□/□/□/□/□/□/□/□____ 肝癌家族史1.无2.父亲3.母亲4.祖父母外祖父母5.姊妹、兄弟 7.子女8.其他______9.不详□/□/□/□/□/□/□/□____长期服药史(3个月以上)1.无2.有3.不详□如选择“2有”,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长期服药类型包括:1.降血压药 2.降血糖药 3.心脑血管药物 4.风湿类药物5.维生素类药物6.抗病毒药物7.其他______□/□/□/□/□/□______除了亲人外,生活中(长期接触,比如同学、同事等)有无接触慢性乙肝患者1.无2.有3.不详□B.生活方式2.0您在过去一年内,平均每天吃以下食物约有几份?(可填小数,如水果一周吃1份,则填0.1份。
如果每月吃1份或不吃,则填0)1.蔬菜(熟的)______碗或蔬菜(新鲜的)______克(如图1所示)2.水果______碗或______个中等苹果大小(如图2所示)图1 图21碗煮熟的蔬=200克新鲜蔬菜200克新鲜水果=1个苹果=1根香蕉3.白肉(家禽类、鱼及其他水产品类)______份(如图3所示)4.红肉(猪、牛、羊类)______份(如图3所示)5.主食(粥、粉、面、饭等)______碗(如图4所示)图3 图41份手掌心大小的肉类=100克瘦肉 1碗主食=50克大米2.1下列的哪一种情况最能反映您过去一年内的饮酒情况?□1. 完全无饮酒或仅在特别场合(一年1-2次) 2. 每月1-3次3. 每周1-2次4. 每周3-4次5. 每周5-6次6. 每天或几乎每天2.2您是否尝试过戒酒?□1. 无-转到2.3 2. 有2.2.1若戒酒成功,您戒酒多少年了?(如少于一年则填“0”)年2.3现在或戒酒前,当您某天在喝酒时,您通常喝什么酒?当天喝多少?(盛装酒精饮品的容器规格,请参考下图)1. 啤酒每次______罐(或______啤酒杯)(或______瓶)2. 西洋餐酒或葡萄酒每次______红酒杯(或______瓶)3. 低度中国酒(<38%)每次______米酒杯(或______白酒杯)4. 高度中国酒(≥38%)每次______茅台杯(或______洋酒杯)5. 其他(请注明;______;每次______米酒杯(或______白酒杯)2.4您大约从几岁开始喝酒? 岁2.5您过去一年内是否有抽烟?(指每天至少一支,连续半年以上)□1. 无2. 有,偶尔吸3.有,规律吸2.6您是否尝试过戒烟?□1. 无-转到2.7 2. 有2.6.1若戒烟成功,您戒烟多少年了?(如少于一年则填“0”)年2.7您现在或在戒烟前吸烟的量是多少? □0. 从不抽烟-转到2.91. 带滤咀香烟______支/天2. 非带滤咀香烟______支/天3. 雪茄______支/天4. 烟斗或水筒烟斗______两/月5. 手卷烟______两/月2.8您大约从几岁开始养成吸烟的习惯? ______岁(指每天至少一支,连续半年以上)2.9您每周平均接触其他人(包括家人、同事、同学等)的二手烟的频率有多少?(指每次接触时间连续5分钟或以上)□1.从未或几乎从未 2.每周少于1次信息卡号/身份证号:调查人员:调查日期:。
表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患者血
液透析诊治一览表
解除隔离血液透析治疗条件HBsAg(-)和
HBV- DNA (-)
HCV-RNA (-)
检测HCV 抗原时,
HCV 抗原 (-)
规范治疗 1 年
以上,IgM 抗体
(-)、RPR 和
TRUST 阴性或
低滴度、暗视野
显微镜下无梅毒
螺旋体
不能解除隔离
解除隔离血液透析治疗方案首次转阴之日起6
个月继续在隔
离治疗区血液透析
;持续阴性6 个月
以上患者,可于非
隔离区进行血液
透析
同乙型病毒性肝炎同乙型病毒性肝炎不能解除隔离
血液透析
器/滤器和
透析管路
复用
不能不能不能不能
新发传
染病
上报
24h 内24h 内24h 内24h 内
注: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CV-R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丙型肝炎病毒;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RP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HIV-RN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
病毒性肝炎病例个案调查表调查地区:市县(市)镇(乡)村(街道)病例编号:(疾控填写,与采样登记表一致)联系电话(手机):宅电:一、基本情况:1.1患者姓名:1.2 性别:□①男②女1.3年龄:岁(周岁)或出生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阳历)1.4职业:□①职员或工人②农民③学生④商人⑤服务业⑥离退休⑦其他1.5现住地址:1.6工作单位:1.7户籍地址:二、发病情况2.1本病首次发病时间:年月日2.2本次发病就诊日期:年月日2.3 本次就诊医院名称三、临床资料3.1临床表现①有②无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尿黄□肝区疼痛□肝肿大□脾肿大□肝区叩击痛□3.2 实验室资料3.2.1肝功能:填写“检测值/(正常值范围)”ALT / AST /3.2.2血清学诊断结果:①阳性②阴性③未检测HAV-IgM □ HBsAg □ HBc-IgM□ HBeAg□ HBeAb□ HBcAb□ 抗HCV□ HEV-IgM □ HDV-IgM□3.2.3 核酸检测结果:填写病毒载量定量结果或“+”“-”HBVDNA HCVRNA3.3临床分型□①甲型②乙型③丙型④戊型⑤不明确3.4影像学(包括B超、CT、MRI等)或病理诊断□①肝脏炎性病变②肝硬化③肝细胞癌④脂肪肝⑤其他描述四、流行病学资料:(未分型肝炎以下项目均调查)4.1近半年是否接触过肝炎病人□①有②无4.1.1如有,则其临床诊断(可多选):□□□①甲型②乙型③丙型④丁型⑤戊型⑥不祥4.1.2接触方式(可多选):□□□①同吃②同住③同工作、学习④其他:____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甲、戊肝)调查4.2-4.6,如有多次暴露史均须填写在空白处4.2近两个月至15天里不洁或可疑饮食史□①有②无4.2.1如有,食物名称_____ _,4.2.2食用日期:年月日,4.2.3食物来源(或食用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近两个月有无食用生水□①有②无4.3.1如有,饮用日期为月日,4.3.2水质为□①自来水②地表水③井水④其他_______ 4.3.3 饮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近两个月有无食用未煮熟的海鲜□①有②无4.4.1如有,食用日期:年月日4.4.2海鲜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4.4.3食用地点_______________ _____4.5近两个月有无宰杀生畜□①有②无4.6近两个月有无食用未煮熟的动物内脏□①有②无4.6.1如有,食用日期:年月日4.6.2内脏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4.6.3食用地点________________ ____血源途径传播肝炎(乙、丙、丁、庚)调查4.7-4.13,如有多次暴露史均须填写4.7有无手术史□①有②无4.7.1如有,手术时间年月4.7.2手术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4.8有无受输血史□①有②无4.8.1 如有,则输血次数:______次4.8.2输血时:年月4.8.3输血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4.9有无拔牙、补牙、洗牙等口腔诊疗史□①有②无4.9.1治疗时间年月4.9.2治疗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4.10有无针灸治疗史□①有②无4.10.1治疗时间年月4.10.2治疗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4.11是否经常去修面、修体毛或刮胡须、修脚□①从不;②偶尔;③经常4.12有无创伤性美容史(纹眉、绣眉、眼线、唇线、纹身、打耳洞等)□①有②无4.13据您所知,与您一起居住满3个月的人有无肝炎病毒感染者□①有②无4.13.1如有,则关系为□□□□①父亲②母亲③兄弟姐妹④子女⑤爷爷奶奶五、免疫史5.1是否接种过甲肝疫苗□①有②无5.1.1如有,则接种日期年月,年月5.2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①有②无5.2.1如有,则接种日期年月,年月,年月调查单位:调查者:调查日期:年月日。
病毒性肝炎散发疫情处理表
编号: __________ 一、基本情况
患者姓名:(家长姓名:(14岁以下儿童填写))
性别:口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联系电话:
职业:口农民口工人口学生口餐饮食品业口干部职员口其他
现住地址:市县镇(街道)村组(号)
工作(学习)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病日期:年月日确诊日期:年月日
诊断:病毒性肝炎(口甲型口乙型口丙型口丁型口戊型口未分型)
报告日期:年月日
确诊医院:收治医院:
既往史:预防接种史:
二、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体征:口发热口乏力口纳差口恶心、厌油口呕吐口腹胀口尿黄口肝区痛口巩膜黄疸口皮肤黄疸口皮肤瘙痒口灰白便口腹水口意识障碍口其他
2.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
3.血清学诊断:口抗HAVIgM阳性口抗HBCIgM阳性口抗HCVIgM阳性口抗HEVIgM阳性
4.可能的感染途径:口接触病人口外出就餐口生食海产品()口其它
三、疫点处理
疫点处理范围:人数:
1.病家消毒:。
临床意义12345
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临床意义
含义
01过去和现在均未感染HBV
02曾感染HBV,急性感染恢复期
03过去和现在均已感染过HBV
04预防注射疫苗;或HBV感染已康复
05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06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已恢复
07急性HBV感染;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08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易癌变,小三阳09急性或慢性乙肝,大三阳,传染性极强
10急性HBV感染早期,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
11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急性感染中期
13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慢性携带者
14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5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6HBV感染已恢复。
乙肝五项指标表面抗原(HBsAg)---------------------------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e抗原(HBeAg)--------------------------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e抗体(抗HBe或HBeAb)---------------------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1-----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
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
(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
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
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
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
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
乙肝二对半报告对照表乙型肝炎(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乙肝二对半是指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同时存在于血液中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表明患者在过去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已经通过免疫系统的保护而清除了病毒,同时也产生了有效的抗体以保护自身免受病毒的再次入侵。
因此,乙肝二对半报告对照表用于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成功消除了HBV病毒。
乙肝二对半报告对照表一般包括以下的指标和结果:HBsAg测定结果:标志着患者现在是否感染了HBV病毒。
如果测定结果呈阳性,则说明患者目前正在感染病毒。
如果测定结果为阴性,则说明患者现在未感染病毒。
在二对半报告中的结果应为阳性。
anti-HBs测定结果:标志着患者的免疫系统是否成功生成了足够的抗体来清除HBV病毒。
如果测定结果呈阳性,则说明患者的免疫系统成功生成了抗体。
如果测定结果为阴性,则说明患者的免疫系统未能成功生成抗体。
在二对半报告中的结果应为阳性。
HBV核心抗体(anti-HBc)测定结果:标志着患者是否愈合了HBV感染。
如果测定结果呈阳性,则说明患者曾经感染过HBV病毒。
如果测定结果为阴性,则说明患者未感染过病毒或者感染时间距离测定时间不够近,抗体尚未产生。
在二对半报告中的结果应为阳性。
乙肝二对半报告对照表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为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疗计划。
正确理解和解读乙肝二对半报告对于患者和医生都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和预后。
总之,乙肝二对半报告对照表是用于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清除HBV病毒的重要检测方法。
对结果的正确理解和解读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预测疾病的预后。
乙型肝炎监测报告流程一、乙肝诊断标准(一)急性乙肝1、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丁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HBsAg阳性。
4、有明确的证据表照个月曾检测血;^BsAg阴性。
5、抗-HBc IgM 1:1000日性。
6、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7、恢复期血清IBsAg阴转,抗HBs阳转。
疑似病例:符合1+3,或2+3任一项。
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急性乙肝病例符合4、5、6、和7中任一项。
(二)慢性乙肝1、急性乙肝感染超过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
2、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揄Bc IgM 1:1000月性。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4、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
疑似病例:符合1+3,或2+3,或2+4。
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1+4+6,或1+5+6,或2+4+6,或2+5+6。
二、、监测容1、按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在5299-2008),监测地区诊断通过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所有乙肝病例,并通过传网络直报系统上(工作流程见附件1)。
2、监测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对所有急性乙后或未明确慢性乙肝病人采血送区疾控中心检测抗HBc IgM1:1000,作为急性乙肝病例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
3、监测地区报告的、现住址为本辖区的未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病例流行病学^案调。
三、监测方法(一)病例报告填写乙肝专用报)1、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临床医生接诊乙肝病例,完成诊断后须填写《乙型病毒性肝炎专用报告卡》,专用报告卡包含疫情报告卡和附卡信息(2附)件。
2、审核传染病报告卡: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流程,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员每日收集临床医生填写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专用报告卡,》疫情报告员在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后,注意审核报告卡《附卡》一栏信息是否填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