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 格式:doc
- 大小:402.50 KB
- 文档页数:38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防止煤矿矿井超通风能力生产,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建立全省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正常机制,根据《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以及《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具有完整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指导全省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各州(市)、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辖区内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第二章核定要求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规定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煤矿矿井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可以委托经过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的核定机构进行。
第五条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范围:(一)正常生产矿井;(二)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矿井的正常生产系统;(三)竣工验收前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矿井。
第六条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生产矿井“六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工作资格证)齐全且合法有效;(二)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三)矿井采用机械通风,运转风机和备用风机应具备同等能力;(四)煤矿企业提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新安装的通风机应当提交试运转报告)、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和矿井反风演习报告;(五)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性能可靠;(六)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七)矿井瓦斯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状况发生变化的,煤矿企业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委托核定机构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接受委托的核定机构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通风能力核定,向煤矿企业提交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一)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者改变一翼通风系统的;(二)更换矿井主要通风机,对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主要通风机更换了叶片、电动机和改变了动叶、导叶角度的;(三)采掘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的;(四)矿井瓦斯等级发生变化或瓦斯赋存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五)矿井实施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六)其他通风条件发生变化的。
通风能力核定报告XXXXX 2019年5月16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3)第二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4)第三节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通风能力 (4)第二章矿井基本概况 (4)第三章、矿井通风条件概况 (5)一、矿井瓦斯、煤尘、自燃性、煤与瓦斯突出及地温情况 (5)二、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 (5)三、井筒数目、位置、服务范围 (6)四、掘进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6)五、矿井风量 (6)第四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7)一、矿井风量计算 (7)二、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 (7)三、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11)四、硐室风量 (14)五、其它地点需要风量 (15)第五章矿井通风能力计算 (16)一、单个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年产量计算: (16)二、单个掘进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年产量计算: (17)三、通风系统生产能力计算: (17)第六章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18)一、矿井主要通风机能力验证 (18)二、稀释瓦斯能力验证 (18)三、矿井用风地点有效风量验证 (19)第七章问题与建议 (19)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6-2008《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及《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139条“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的要求,落实“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措施,加强煤矿通风管理,指导煤矿科学组织生产,规范煤矿生产行为,有效促进煤矿提高通风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我矿于2019年5月16日重新对通风能力进行了核定。
第二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1、《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6-2008《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5、矿井有关监测检验报告;6、《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7、MT/T440-2008《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8、《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保障。
煤矿通风系统要合理设计、配套完善、操作管理精细,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达到满足人员作业的需求,并能有效控制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积聚,保障矿井安全。
在煤矿通风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开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以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风能力核定是指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实验、计算等手段,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理论通风量,并评估通风系统的实际通风能力,以检查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中,含有一些关键的内容,如:
1. 煤矿基本情况
包括矿井名称、所属公司、矿井地址、矿井负责人、通风系统使用年限等信息。
2. 通风系统概要
内容包括通风主筒、副井、回风井、风机等通风系统组成部分和参数,包括关键参数如风量、风压、电机功率等。
3. 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风量、风压、洁净系数、风道阻力、电机负载等数据指标,需要在通风系统运行中进行实测,并在报告中详细说明。
4. 煤矿通风系统设计总量的核实
该部分主要是通过计算确定通风系统的设计风量,按照相关标准对计算结果进行核对和调整,确保通风设计总量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实测通风量核实
实测通风量是指在实际操作中实时测量风井内的风压、风量等指标数据。
通过对实际操作中的数据进行核定,确定通风系统的实测通风量,以便对矿井通风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总之,通风能力核定报告是煤矿通风系统的关键文件之一,对确保矿井的安全、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各煤矿企业应注重通风能力核定工作,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准备与工作程序主要内容1、通风能力核定的必要性2、通风能力核定的准备3、通风能力核定程序4、通风能力核定工作的核实与注意事项1、通风能力核定的必要性我国煤矿发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通风能力不足造成瓦斯超限、积聚有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1990~1999年统计,全国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由于风量不足导致瓦斯积聚发生爆炸故次数占总数的41,67%,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3. 52%。
如2005年辽宁省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2.14”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由于该井改扩建工程及矿井生产技术管理混乱,采掘接替失调,采区通风系统不完整、超能力组织生产,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 9万元。
造成矿井通风不足的原因:1)主要是有些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煤层瓦斯含量和在开采中的瓦斯涌出量加大;2)推广应用了综采、综放开采方法,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增大,而这些矿井的通风系统没有及时同步进行调整与改造,矿井风量不足,导致瓦斯超限、隐患频发乃至重大事故的发生。
对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每年必须核定生产能力和通风能力,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即“以风定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制定了《煤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以指导全国煤矿进行通煤矿进行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于2008-11-19发布,于2009-01-01实施。
2、通风能力核定的准备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是一项非常细致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的人员和仪器较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议輞保通风能力核定工作顺利进行。
一、人员的安排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应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涉及通风、机电、地测和采掘等部门,需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
并且需要对参加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有关人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定所用仪器,掌握专业知识并且能够领会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重要性。
矿井通风是保障井下人员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工作环境和井下人员的安全。
为此,对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风道平衡法和烟气差压法。
风道平衡法适用于简单的通风系统,通过测量风道入口和出口的风量来确定整个系统的通风量。
而烟气差压法则是通过测量矿井内外压力差,计算出通风系统的风量以及管路阻力和风机性能等参数。
其次,矿井通风能力的优化对策也很关键。
其中,在制定通风方案时要注重全面考虑井下工作环境、湿度、气温等因素,确保矿井内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
其次,针对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例如,通过在风道中安装风闸、阻流板等器件,可以有效调节通风系统中的风量和压力等参数,从而达到优化通风的目的。
再次,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和优化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通风系统中的各种参数、阻力和风机性能等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及时对通风系统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持续的稳定运行,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
此外,在通风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中,也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加强通风系统的科技创新,研发新型的通风技术和设备,提高通风水平和效率;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通风技术人才,提高通风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和生产。
综上所述,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多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监测、维护和改进,不断提升通风水平和效率,达到保障井下人员安全和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合理核定新方法1、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矿井。
2、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矿井有两个以上通风系统时,应按照每一个通风系统分别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矿井的通风能力为每一通风系统通风能力之和。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采用总体核算法或由里向外核算法计算。
1) 总体核算法,该方法适用于产量在30万t/a 以下矿井(1) 公式一 (较适用于低瓦斯矿井):P =Q ×350/(q ×k ×104)(万t/a) (2-8) 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 ;q ——平均日产一吨煤需要的风量,m 3/t ;K ——矿井通风系数。
取1.3~1.5,取值范围不得低于此取值范围,并结合当地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恰当选取确保瓦斯不超限的系数。
进行q 计算时,首先应对上年度供风量的安全、合理、经济性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对上年度生产能力安排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对串联和瓦斯超限等因素掩盖的吨煤供风量不足要加以修正,q 计算应考虑近三年来的变化,取其合理值。
(2) 公式二(较适用于高瓦斯、突出矿井和有冲击地压的矿井):43500.092610Q P q K ´=´å相 (2-9)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0.0926——总回风巷按瓦斯浓度不超0.75%核算为单位分钟的常数;K å——综合系数,K K K K K =å瓦漏备产,K å取值见表2-2。
q 相——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m 3/t ;在通风能力核定时,当矿井有瓦斯抽放时,q相应扣除矿井永久抽放系统所抽的瓦斯量。
q 相取值不小于10,小于10时按10计算。
扣减瓦斯抽放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与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风排瓦斯量无关的抽放量不得扣减(如封闭已开采完的采区进行瓦斯抽放作为瓦斯利用补充源等);② 未计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计算范围的瓦斯抽放量不得扣除;③ 扣除部分的瓦斯抽放量取当年平均值;④ 如本年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本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本年未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上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一、概述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中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之一、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矿工的工作环境、生产效率和安全。
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我单位对2024年度的通风能力进行了核定分析和报告,以下是相关情况的汇报。
二、核定范围本次核定范围为我单位所负责的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主井、采掘工作面、巷道和井下通风设备等部分。
三、核定依据本次核定依据为国家颁布的《矿山通风规程》和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图纸。
四、核定结果根据通风规程和通风系统设计图纸,以及我单位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传感器数据记录,对矿井通风系统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核定结果如下:1.通风系统总风量:根据矿井进出口风量差值计算,矿井通风系统总风量在2024年度平均为XXX立方米/秒。
2.所在工作面通风量:根据工作面矿风量计和迎风壁风量计的数据计算,工作面通风量在2024年度平均为XXX立方米/秒。
3.通风系统风速:根据风速传感器记录的数据,通风系统风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平均为XXX米/秒。
4.风压分布情况:根据风压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通风系统设计图纸,核定了各部分通风系统的风压分布情况,并进行了修正和调整。
5.系统运行可靠性:通过对通风系统各部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记录,核定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五、问题和建议在核定过程中,我单位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改善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部分巷道通风不畅:根据传感器数据和巡检反馈,部分巷道的通风效果不如预期。
建议对相关巷道进行清理和改造,以提高通风效果。
2.部分风口损坏:根据通风系统设计图纸和传感器数据,发现部分风口存在损坏和堵塞的情况。
建议及时维修和更换相关设备,以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3.部分通风设备老化: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巡检记录,发现部分通风设备已经超过预期的使用寿命,存在故障隐患。
建议对这些设备进行替换或维修,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六、总结通风系统的核定是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盛远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水矿集团公司盛远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0年十二月目录目录 (1)第一章:通风概况 (1)一、通风方式、方法、进回风井筒数量及风量 (1)二、矿井需要风量、实际风量、有效风量 (1)三、采区巷道布置情况、采区主要进回风量及用风地点布置情况 (1)四、矿井瓦斯等级,瓦斯和二氧化碳的绝对、相对涌出量 (1)五、主通风设备及运行参数,风量,风压,通风阻力,等积孔 (2)六、采区通风情况 (2)七、矿井上年度实际产量,矿井设计能力 (2)第二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3)一、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原则 (3)二、三采区需要风量计算 (3)(一)三采区采煤工作面、备用面需要风量计算 (3)(二)三采区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 (6)(三)三采区机电硐室需要风量计算 (11)(四)三采区其它巷道需要风量计算 (13)(五)三采区实际需要风量 (15)三、四采区需要风量计算 (15)(一)四采区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 (15)(二)四采区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 (17)(三)四采区机电硐室需要风量计算 (20)(四)四采区其它巷道需要风量计算 (22)(五)四采区实际需要风量 (24)四、矿井总需要风量的确定 (24)第三章:矿井通风能力计算 (25)一、矿井通风能力计算公式: (25)(一)三采区通风能力计算 (25)(二)四采区通风能力计算 (27)二、矿井通风总能力计算 (28)第四章、矿井通风能力验证 (29)一、矿井通风动力验证 (29)二、矿井通风网络能力验证 (29)三、利用用风地点有效风量进行验证 (30)四、稀释瓦斯能力验证 (30)第五章: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结果 (32)第六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33)一、三采区 (33)二、四采区 (33)第一章:通风概况一、通风方式、方法、进回风井筒数量及风量盛远煤矿通风方式为分区通风,平硐、斜井进风,专用回风巷回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三采区布置二条进风巷道(运输下山、轨道下山),一条专用回风巷(回风下山),采区总进风量6386m3/min,其中运输下山3476m3/min,轨道下山2652m3/min,炸药库258 m3/ min;专用回风下山总回风量6447m3/min。
四采区布置三条进风巷道(运输下山、进风下山、轨道下山),一条专用回风巷(回风下山),采区总进风量4475m3/min,其中运输下山1402m3/min,进风下山1607m3/min,轨道下山1466m3/min;专用回风下山总回风量4526m3/min。
二、矿井需要风量、实际风量、有效风量三采区需要风量4814m3/min,实际风量6447m3/min,有效风量5842m3/min;四采区需要风量3458 m3/min,实际风量4526 m3/min,有效风量4134 m3/min。
三、采区巷道布置情况、采区主要进回风量及用风地点布置情况三采区布置二条进风巷道(运输下山、轨道下山),一条专用回风巷(回风下山),三采区总进风量6386m3/min,三采回风下山总回风量6447m3/min。
用风地点为:一个生产工作面(31100工作面),一个备用工作面(30404备用面)、三个掘进头(30200回风巷、30802回风巷、30802运输巷)。
四采区布置三条进风巷道(运输下山、进风下山、轨道下山),一条专用回风巷(回风下山),采区总进风量4475m3/min,四采专用回风巷总回风量4526m3/min。
用风地点为:一个生产工作面(41122工作面),两个掘进头(41122运输下山、11#煤柱回风巷)。
四、矿井瓦斯等级,瓦斯和二氧化碳的绝对、相对涌出量盛远煤矿2010年8月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了鉴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84.57m3/min,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38.7m3/t;矿井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2.64m3/min,矿井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5.78 m3/t。
该矿建矿以来曾发生过多次煤与瓦斯突出,因此盛远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五、主通风设备及运行参数,风量,风压,通风阻力,等积孔三采区安装主要通风机二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型号为:BDK60-8-No27,电机功率为:2×450KW,2004年6月对该主扇进行性能测定,该风机风量为8490-11622m3/min,通风负压为877—3912Pa,主要通风机排风量6767m3/min。
三采区总进风量6386m3/min,总回风量6447m3/min负压为1894Pa,通风阻力为1.9Kpa,等级孔为2.95m2。
四采区安装主要通风机二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型号为:BDK60-8-No26,电机功率为:2×355KW,2004年12月对该主扇进行性能测定,该风机风量为7200-12360m3/min,通风负压为1022—3651Pa,主要通风机排风量4693m3/min。
四采区总进风量4475m3/min,总回风量4526m3/min负压为1923Pa,通风阻力为2.0Kpa,等级孔为2.04m2。
六、采区通风情况盛远煤矿三采区、四采区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通风。
三采区通风主扇型号为:BDK60-8-No27对旋轴流式通风机,担负三采区+1675m水平以上的4#、8#、11#煤层掘进及回采期间的通风任务。
四采区通风主扇型号为:BDK60-8-No26对旋轴流式通风机,担负四采区+1600m以上的11#煤层掘进及回采期间的通风任务。
七、矿井上年度实际产量,矿井设计能力盛远煤矿上年度实际生产原煤121万t,其矿井设计能力为120万t/a。
第二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一、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原则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巷道需要风量计算是根据盛远煤矿现生产情况进行计算,计算依据为《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二、三采区需要风量计算(一)三采区采煤工作面、备用面需要风量计算盛远煤矿三采区需要进行风量核算的采煤工作面有1个,即:31100综采工作面。
备用工作面1个,即:30404备用工作面。
1、31100综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计算31100综采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6米,最小控顶距3.2米,平均控顶距3.4米,采高3.2m,面长148.5米。
通过对31100工作面11月1日~11月30日绝对瓦斯涌出量的连续观测,该工作面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0.63m3/min(其中瓦斯抽放量为15.88m3/min,风排量为4.75m3/min),其平均涌出量为17.17m3/min,(其中瓦斯抽放量为13.22m3/min,风排量为3.95m3/min),因此该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K瓦=O max÷O aK瓦=20.63÷17.17≈1.2式中:K瓦—测定时间内的的涌出不均衡系数;O max—测定时间内的最大瓦斯涌出量,m3/min;O a—测定时间内的平均瓦斯涌出量,m3/min。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100q瓦采×K采通)÷C采Q采=(100×3.95×1.2)÷0.8= 593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瓦采—采煤工作面抽放瓦斯后的绝对瓦斯涌出量,3.95m3/min;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2;C采—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的最高允许瓦斯浓度,0.8%。
(2)按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Q采=4 NQ采=4×50=200 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4—采煤工作面人均需要风量,m3/min;N—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
(3)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31100综采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6米,最小控顶距3.2米,平均控顶距3.4米,采高3.2m,其平均断面为10.88m2。
Q采=60V采×S采Q采=60×1.0×10.88=653 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取1.0m/s;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10.88m2。
(4)由于31100工作面为综采工作面,故不按最大炸药消耗量计算实际需要风量。
(5)根据工作面气象条件进行计算:31100工作面气温19℃,平均有效断面积10.88 m2。
Q cf=60×70%×V cf×S cf·k ch·k cl=60×0.7×1.0×10.88×1.2×1.1=603 m3/minV cf——采煤工作面的风速,取值:1 m/s;S 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取值:10.88m2;k 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值:1.2;k 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值:1.1;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
根据以上计算,31100工作面最小需要风量为653 m3/min。
(5)按风速进行验算:15S ≤Q采≤240S15S =15×10.88 =163.2m3/min240S=240×10.88=2611.2 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S —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10.88m2。
根据以上风速验算:该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为653 m3/min,大于163.2m3/min、小于2611.2m3/min,符合规定。
计算结果详见表32、30404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计算通过对30404备用面实测,该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76m3/min,其平均涌出量为2.86m3/min,因此该备用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K瓦备=O max÷O aK瓦备=3.58÷2.86≈1.3式中:K瓦备—测定时间内的的涌出不均衡系数;O max—测定时间内的最大瓦斯涌出量,m3/min;O a—测定时间内的平均瓦斯涌出量,m3/min。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备=(100q瓦采备×K采通)÷C采备Q采备=(100×2.86×1.3)÷0.8= 395 m3/min式中:Q采—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瓦采—备用工作面抽放瓦斯后的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采通—备用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3。
C采备—备用工作面回风流中的最高允许瓦斯浓度,0.8%。
(2)由于备用工作面未生产,作业人员较少,故不按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和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