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败不亡,退中求胜
- 格式:pdf
- 大小:103.37 KB
- 文档页数:1
2021《天人三策》在汉代学术思想中的重要意义范文 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又称《天人三策》,是汉武帝在下诏举贤良问对时,董仲舒与其关于治国根本方略的三次问对的记录,全文被班固收录于《汉书·董仲舒传》当中。
有的学者认为《天人三策》是班固为塑造董仲舒“儒者宗”的形象而伪作的,依据是与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不符,《天人三策》的原文在顺序与内容上也有诸多与史料冲突之处,但作者只是从逻辑上进行怀疑,论据并没有很大的说服力[1:29 -35].结合董仲舒其他作品来看,《天人三策》在思想表现上还是与其整个思想体系相一致的,我在这里还是坚持《天人三策》是董仲舒所作。
董仲舒的三篇对策,对如何治理国家做了理论性的阐述,从思想上为国家各项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也由此逐步确立。
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评价道:“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2: 570].《天人三策》在制度层面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这也只是它在思想层面影响的一个表现,这三篇对策在学术思想上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亚于其在制度层面所产生的意义。
西汉初期,统治者在黄老思想影响下实行无为而治,经历文景之治,经济社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汉武帝即位之后,他仍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3:592]黄老思想在恢复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确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但要解决政治中的制度问题,如何治理国家,解决内外关系方面,黄老的无为而治很明显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说汉武帝急需一种治世思想来发展国家,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弥补制度缺失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本,融合道家、阴阳家等诸家思想,而阐述的天人关系学说,无疑顺应了当时统治阶层的需要,他应对的《天人三策》就是他思想的一个集中体现。
当儒家思想走上统治地位的神坛与政治联姻之后,此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也随之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转《孙子兵法》中有一个很核心的一句话:先胜而后求战!孙子兵法最精髓的一句话:先胜而后求战!孙子在《形篇》中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意思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不放过敌人的漏洞,取得胜利。
所以能打赢的军队先做到主动防御,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去和敌人交战,而莽撞发动进攻的军队往往吃败仗。
先胜而后求战,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毛主席告诫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当你要准备进入市场时,你不能盲目地认为“市场一定会喜欢我的产品”,“我的产品质量很好,肯定能打开市场”。
你要科学地分析市场竞争态势,充分准备,做到知己知彼,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不要贸然出击,试图趁乱取胜,这种胜率往往是很低的。
先胜而后求战,胜利是自然而然的,先战而后求胜,就算胜利了也只是偶然的。
如何做到先胜而后求战呢?首先,学会谋算与准备;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的经营者,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总是事先做好计划,谋定而后动。
你要充分地调研市场,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市场中存在的机会,了解客户的核心需求,细致而全面地布署人员的工作计划,资源的配置情况等。
在谋算的过程中,要抢夺先机,即市场最有利的时机与条件。
在抢夺先机过程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要善于把握市场规律,对市场做出科学的预测,只有比别人先一步预测到某种可能出现的商机,才有可能在别人毫无知觉之际采取先一步的行动。
苹果手机正是看到了智能手机将成为市场趋势时,快速进入并赢得市场,而他们的竞争对手发现时已经慢了半拍。
二是要善于发现市场空隙,你可以倾听客户的心声,了解客户存在的各种痛点与不满足,从客户的需求中寻找市场空隙,率先推出更能满足客户的产品。
谋算的过程中市场战争在大脑中模拟与演练的过程,打仗必须先进行谋算,谋算好了并且有胜算之后再出击,而且一击必中!在取得成功之前学会计划成功,这样你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微笑面对作文600字•相关推荐微笑面对作文600字(通用60篇)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微笑面对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笑面对作文600字篇1人的一生中,挫折是难免的,只有那样的生活才会色彩斑斓。
爱因斯坦的一生中有许多重大发现,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遇到过的失败呢?他小时候曾经被人认为是“苯小孩”。
过了许久,也无人在他身上发现天才的影子,而他又是怎样成功的呢?他便是微笑着将失败看作成功的“垫脚石”。
难道微笑又不重要么?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扰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难道挫折又不重要么?有微笑,有挫折,就会有成功。
失败常与成功相伴,失败乃成功之母。
诸葛亮有句话说:“善败者不亡。
”放在古代来谈,战败乃兵家常事,自古以来,又有几个常胜将军呢?放在现代来讲,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身后的失败定当数不胜数,但他们始终有信心,始终都一坚强的微笑面对,不达到成功便不罢休。
微笑,以心点燃心;微笑,以梦想超越梦想;微笑,以萌芽播种萌芽;微笑,以希望映衬希望。
请试想,如果大海失去巨浪的翻腾,那么它是否会失去雄壮;如果沙漠失去飞沙的狂舞,那么它是否会失去壮观,如果你知道这些的正确答案,那么你一定知道人生如果失去挫折,那么人生也必定失去了魅力吧!要知道,失败并不代表结果,它代表的只是一个过程,它代表的是一种经验,它代表的更是一笔安逸的人永远得不到的财富呀!所以,让我们正确地面对失败,用坚强的微笑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吧!微笑面对作文600字篇2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在沙漠里行走,口干舌躁,精疲力竭,这时你面前有半杯水,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如果这样:有半杯水——这是事实。
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
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可见,不易改变的是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
孙子兵法翻译第一章:始计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和宗庙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了解的。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诡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译文】所以,要以如下五个根本方面的因素为基础,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五个根本方面即: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要使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可与君主死生与共而无违疑之心。
所谓“天”,就是指昼夜、寒暑与四时节令的变化。
所谓“地”,就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势之险厄平易、开阔狭窄与高低向背等地理条件。
所谓“将”,就是要求将帅要具备智谋、信实、仁爱、勇敢和严明等五种品格。
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职分管理与军需物资的掌管使用。
凡属上述五个方面的事,身为将帅,都不能不过问。
了解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
3、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所以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哪一方的君主开明?哪一方的将帅贤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上述情况,就可预知谁胜谁负了。
4、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译文】将帅如能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取胜,就把他留下;如不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失败,就把他辞去。
领悟《孙子兵法》十二句精髓,句句经典入骨,一辈子受益匪浅《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总结其十二句精髓,句句经典入骨。
一、不要百战百胜,要一战而定。
任何行动都是有代价的,打仗的代价更大,关系生死存亡,更得慎重。
我们做事也是如此,谁都不想“白忙活”,因为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也是非常值钱的,而时间成本则是最贵重的,一去不复还。
兵法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当然我们不能妄想每次都能不战而胜,但我们一定要追求一战而定,而非百战百胜。
打一百次胜仗,但没有解决问题,这说明打的胜仗没有价值,不是真正的胜利;打一次仗,就赢了,赢得彻彻底底,这样的仗,一次就解决问题,才是高质量的胜利。
二、造势不厉害,造形才厉害。
世人都认为造势厉害,其实最厉害的是造形。
普通人不知道形势的根本区别,所以往往以为造势很重要,根本不懂造形才是基础。
中国人喜欢讲一句话,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
但按《孙子兵法》来看,造势的技术含量远没有造形高。
兵法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造势其实就是:造出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态势。
但重要的不是战胜敌人,而是先保证自己不被战胜,也就是“先为不可胜”——这就是造形。
三、双核心:战略核心和战术核心。
《孙子兵法》有两个核心:第一,是方法(战术)的核心,多方以误,致人而不致于人;第二,是逻辑(战略)的核心,先胜后战,胜了才开打。
方法的核心告诉我们,打败敌人的不是我,而是敌人自己。
多方以误,敌人失误了,我才能打败他;敌人不失误,我不能打败他。
关键点是,敌人的失误。
所以,胜利都是运气,这运气的大小取决于敌人失误的概率。
战略的核心告诉我们,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不是因为我们打了才胜,而是因为胜了才打。
毛主席总结道: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
这是对“先胜后战”的最为朴实的解读。
孙子“行胜之道”四字概括——。
孙子“行胜之道”四字概括——处,道,精,统。
《孙子兵法》被尊为“百代谈兵之祖”,名列“武经七书”之首,虽说只有六千余字,但是传承千年仍然历久弥新、光彩夺目,依旧是各国军事家研习的“兵家圣典”,字字珠玑、深蕴制胜之道。
一、得道者胜。
《孙子兵法》开篇《始计》中指出“兵者,国家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提出了“道、天、地、将、法”的“五事”。
“道”即为民心民意,是根基、是大略、是方向,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政治决定战争,战争一旦违背政略方向、民心民意,必然失败。
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因其“道”之不义,导致民心向背,一打十年,使其由盛转衰。
为此,指挥员应从政治高度思考问题,不能只考虑军事需求、军事意义和军事目的,不然会“失道寡助”。
二、速决者胜。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中指出“故兵胜,不贵久”,告诫指挥员“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更是如此,高精度、高强度、高烈度的武器装备造价不菲。
据统计,海湾战争美军日均耗资14亿多美元,科索沃战争仅空袭就耗资24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日均耗资也达2亿美元。
巨大的战争消耗,迫使作战时间越来越短,指挥员在筹划作战时,应着眼快速决定性打击,力求一击制敌,防止陷入战争泥潭,无法自拔。
三、伐谋者胜。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中指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告诉指挥员“伐谋”的重点是把握作战规律和制胜机理,灵活运用作战力量、技术手段、战场环境、敌情弱点等取得战场优势,为赢得战场主动提供保证。
中途岛海战中,尼米兹正是发现了山本五十六盲目崇尚战列舰的“重炮”,忽视航母的空中优势对夺取“制海权”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大败日军,奠定了美军的“海上霸主”地位。
为此,指挥员要盯着手中装备、瞄准敌情,创造适宜的作战理念和战法,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四、善算者胜。
《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中指出“是故胜兵先胜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揭示了“度”“量”“数”“称”“胜”的关系—“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结合地形、兵力等方面细精算综合实力,制定应对之法。
《老子》原文与译文正文第一章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2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3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4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5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1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2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3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4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5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4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5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
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4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5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1 不尚贤,使民不争。
2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5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6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1 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2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3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4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5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05)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文分析本文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左传》中的名篇之一。
它记述的是该年(前630)九月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心胸和爱国精神,以及他机智善辩,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全文共4段。
第1段写晋、秦围郑。
晋、秦围郑,有其背景。
文中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无礼于晋”指的是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37),晋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出亡至郑国,郑文公未以礼相待。
“贰于楚”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
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而郑国在这场战争中出兵帮助楚国,因此与晋国结怨。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在今河南原阳西南,当时属郑地)大会诸侯,郑国也参加了。
次年夏,晋文公派大夫狐偃(即子犯)在翟泉会盟鲁、秦、齐、陈等诸侯,重温践土之盟,但郑国这次没有前来,因此诸侯共同谋划讨伐郑国。
鲁僖公三十年春,晋国已向郑国出兵,但仅仅是试探性的(根据《左传·僖公三十年》的说法,是“观其可攻与否”)。
是年九月甲午,晋国联合秦国对郑国形成合围,郑国这样一个“千乘之国”陷入了“摄乎大国之间”的境地,而且已是兵临城下,危在旦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晋、秦围郑,但主要是由于晋国想要报复郑国,与秦国自身关系不大,秦国出兵,只是由于与晋国的良好关系以及自身扩张的需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劝退秦军创造了可能;同时,晋、秦两国军队并未合兵一处,也为烛之武分化对手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郑国军事实力远逊晋、秦,只能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
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了烛之武,并且认为“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可见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
但烛之武并未直接应允担此重任,而是先表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暗示自己年轻时未受重用,并流露出些许委屈、牢骚和怨愤。
《明史·刑法志》考注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
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用仁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
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
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说而从之。
从之成群,是为君矣。
归而往之,是为王矣。
《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
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圣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
故曰:先王立礼,“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也。
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
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也。
《书》云“天秩有礼”,“天讨有罪”。
故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
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
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
薄刑用鞭扑。
大者陈诸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其所繇来者上矣。
自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定水害。
唐、虞之际,至治之极,犹流共工,放讙兜,窜三苗,殛鲧,然后天下服。
夏有甘扈之誓,殷、周以兵定天下矣。
天下既定,戢臧干戈,教以文德,而犹立司马之官,设六军之众,因井田而制军赋。
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
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
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
有税有赋。
税以足食,赋以足兵。
故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丘,十六井也,有戎马一匹,牛三头。
四丘为甸。
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干戈备具,是谓乘马之法。
一同百里,提封万井,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园囿术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赋六千四百井,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是谓百乘之家。
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万井,定出赋六万四千井,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此诸侯之大者也,是谓千乘之国。
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十四万井,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故称万乘之主。
星光不问赶路人任正非 2020年6月19日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讲过:“伟大的将军们,是在茫茫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点燃,用微光照亮队伍前行。
”什么叫战略?就是能力要与目标匹配。
我司历经三十几年的战略假设是:“依托全球化平台,聚焦一切力量,攻击一个‘城墙口’,实施战略突破。
”而现实是我们的理想与我们的遭遇不一致,美国的制裁使我们全球化战略不能完全实施,我们可能依靠不了部分全球化平台,至少最先进的美国平台不支持我们。
现在必须全面靠自己打造产品,这是我们的能力与战略极大的不匹配,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逼着我们从小学生做起,而且要快速跳级再跳级到博士,我们哪有这么大的弹跳能力。
我们既不是巧媳妇,也没有米。
我们是从九十年代搭上了数字化的列车,主要是依靠数学在电子技术上构建了优势,获得了产品与服务的成功,这只是信息领域的很小一部分。
场景化应用我们不清楚未来是什么,路更长、更难,我们只是万里长征迈开了一小步。
二十多年来我们聚集了全世界大量的数学家、天才、电子工程师……,加强与全世界顶尖的大学合作,仅仅在电子通信联接技术领域刚刚有点突破,就像一块大石板下面的小草,石板刚扳开一小会还没有喘过气来,又压上了,现实给了我们的压强是很大的。
时代证实了我们过去的战略是偏斜的,是不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能力很不符合现实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活下来。
美军上将马丁·邓普西说过:“要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华为也别无选择,只有义无反顾。
我们坚持自强与国际合作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我们不要因美国一时打压我们而沮丧,放弃全球化的战略。
我不赞成片面地提自主创新,“只有在那些非引领性、非前沿领域中,自力更生才是可能的;在前沿领域的引领性尖端技术上,是没有被人验证的领域,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没有全球共同的努力是不行的。
(施展)”我们不仅仅要搞好“1-10”的工程设计,让产品又好又便宜,而且要坚定不移地挺进“0-1”的科学研究,不全球化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