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9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有所体会并进而分享诗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新词,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
2、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小节?谁愿意选一节来读给大家听?可以是你读得的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也可以是你读得还不够好的一段,让大家当你的小老师,来帮帮你。
3、小朋友读的真好!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在夏天,我想变成哪些事物呢?(1)学生自由说。
教师贴出彩图。
(2)谁能把我这么多的愿望用这一句话来说清楚呢?出示填空:我想变,又想变,还想变,最想变。
(3)(指板书)这位小朋友有很多的愿望,他最想变——(4)板书课题:(真字用红色笔写大一点。
)(5)课题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小朋友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6)谁来把这个课题读好呢?(指读,齐读)你把小朋友想变成大大荷叶的强烈愿望读出来,真棒!你把荷叶的特点读出来了。
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品读诗文,读中感悟1、(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小朋友读的真好!下面请大家闭上小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你听见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师戴上花环)2、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1)你听的真认真!。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三篇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有所体会并进而分享诗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
能力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新词,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
2、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小节?谁同意选一节来读给大家听?可以是你读得的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也可以是你读得还不够好的一段,让大家当你的小老师,来帮帮你。
3、小朋友读的真好!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在夏天,我想变成哪些事物呢?(1)学生自由说。
教师贴出彩图。
(2)谁能把我这么多的愿望用这一句话来说清晰呢?出示填空:我想变,又想变,还想变,最想变。
(3)(指板书)这位小朋友有许多的愿望,他最想变——(4)板书课题:(真字用红色笔写大一点。
)(5)课题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小朋友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6)谁来把这个课题读好呢?(指读,齐读)你把小朋友想变成大大荷叶的强烈愿望读出来,真棒!你把荷叶的特点读出来了。
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品读诗文,读中感悟1、(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小朋友读的真好!下面请大家闭上小眼睛,竖起小耳朵,认真听!你听见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师戴上花环)2、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1)你听的真认真!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观看的真认真!对呀!现在,我就是夏天的小姐姐!(2)小朋友,夏天来了,你想变点儿什么呢?选择你最喜爱变的事物,自己再读读课文,注意要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呀!3、想变成雨点的小朋友请举手!请你来读读这一句话!(1)投影句子: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2)透明这个词语懂吗?(非常的洁净、明亮)平常,你们还见过哪些非常洁净、明亮的东西呢?(3)看,多么透明、多么圆润的雨滴呀!谁来把这个词读好呢!(出示:透明的雨滴)(4)现在,谁能把这句话来美美地读好呢?我们一起来读读!4、哪个小朋友想变小鱼呢?(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激情诱趣,创境导课。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生:荷叶。
师: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生1:大大的。
师:好,老师先把“大大的”写到黑板上。
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生2:绿绿的、碧绿的。
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词语来形容它,让这荷叶变得更加美丽了。
有个小朋友就有个愿望,想变成这大大的荷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板书完整课题。
师:谁来读读作者的愿望?(指名读题、齐读)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首诗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生1:这首诗一共有5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夏季。
师:你知道有哪些跟夏季有关的知识?(复习旧知《识字7》)三、细读体验,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夏天是位热情的小姐姐。
看,她来了~~谁来读读第一小节?师:(出示:热情)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谁再热情地读读第一小节。
师:我听出一点儿热情了,可是还不够。
我们来看“热”这个字。
“热”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住这个字?生1:下面是个四点水。
生2:那个四点水就像汗水。
生3:九加了一个点儿,点儿用手拿着火在玩。
师:(课件出示甲骨字:)古时候,热字就像一个人举着一个火把,后来人们把火写成了四点底。
火在底下烧,多热啊!夏姐姐就是这样热情似火,谁再读读第一小节?2、学习2——4小节(1)师:变点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4小节,边读边圈出“我想变”的东西。
生: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
(学生边说,老师边把图片贴到黑板上)(2)师:看,它们都来到课堂上了。
谁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他们,给他们找一找朋友?生:透明的雨滴;游动的小鱼;穿梭的蝴蝶;歌唱的蝈蝈。
生:眨眼的星星;弯弯的新月;大大的荷叶。
⑥(3)师: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这些词组。
(读一遍)(4)师:这些词组多美啊。
请你拿起笔,在书上把这几个词组画下来。
苏教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
培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由读而感,由感而发,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学过程:一、做游戏—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贴有蘑菇生字的小黑板。
2、指三名学生做游戏,集体读,学生游戏结果。
3、揭示课题。
二:品读课文,以读促悟。
(一)学习第一节诗歌。
1、课件出示:第一节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问题乃是激起求知欲的刺激剂”。
在这里,巧妙地设置了这个问题,很好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指导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节诗歌。
1、学习雨滴诗句。
(1):出示雨滴课件。
(指名说,读)师:课文中的小朋友想变什么呢?(2)理解:透明( 齐读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思考。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师:小朋友,你们还想变什么?(1)四人小组学习。
A:出示:先说出你想变成什么,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最后说说你在干什么或你的样子?并在书上划出你的名字和表示动作的词或描写你样子的词。
B:学生自己说,再小组学习。
(2)交流汇报:Ⅰ☆小鱼(1)出示小鱼课件,指名汇报学习情况。
(2)出示清澈的小河图,理解:清凌凌[文本中的“清凌凌”一词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出示清澈的小河图,让学生说说这条小河给你的感觉。
不需多解释,学生一下领悟了“清凌凌”的词意。
][(3)指导朗读诗句。
Ⅱ☆蝴蝶(1)出示蝴蝶课件,指名汇报学习情况。
师:你想变点儿什么?请你来说说。
(2)理解:穿梭[“穿梭”一词,也是相对较难理解的。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掌握课文中的生字。
2、通过朗读感悟诗的意境,发挥想象力,体会阅读的乐趣。
通过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以读促悟,以读促思,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美;通过朗读,充分想象,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块来学习一首诗歌。
(镜头切换至课件:21 真想变成大大荷叶)2.多么富有诗意的题目呀,文章一定更美,来,听听课文朗读吧。
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书了。
快打开书,自己读吧。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边读边想想生词的意思。
3.老师发现刚才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认真,瞧,一群生字宝宝正躲在荷叶下跟我们玩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
(开火车读)4.小朋友们注意“清凌凌”和“一柄大伞”中的“凌”和“柄”都是后鼻音,可要读准了哦!5.掌握了这些生字宝宝,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好了。
从小朋友的眼睛里、小手上,老师已经知道很多小朋友想来试一试了,课堂中我最喜欢听的就是小朋友们的读书声了。
读给同桌听听,互相指点。
二、入情入境,突出“想变”1.读完了小诗,我们知道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PPT:出示第一小节)引读。
再来热情地说一说。
2.夏姐姐这么热情地一问,你们想变吗?(课件:“想变”变红色)3.课文中的“我”想变什么呢?读读2-5小节,找一找。
4.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在屏幕上出示: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大大的荷叶。
5.课文中“我”的想法还真不少呢,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先到作者“想变”的世界里遨游一番吧!打开书,读读2-4小节。
6.作者想变这么多的小精灵,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挑出吸引你的句子来,好好读读,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真的想变,还可以演一演呢!7.由扶到放,教学2-4小节。
(1)雨滴想想,透明的雨滴什么样啊?(出示)指导朗读:自己读读这句话。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4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全诗由第一节开始,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读起来合情合理,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
教师从整体出发,适时点拨,启发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采用多种方法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学情分析:儿童是最富有活力的。
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勃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及至梦幻的想象力。
而文中“想变点儿什么”的一问,启开了想象的闸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想象空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美、亲近美。
而且孩子与生俱来就有探索、实践的欲望,他们对现实世界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乐于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怀,让他们在读中感受美、想象美,再去创造美,步步渐进,使他们身临其境,趣味盎然。
教学目标:1、尝试在动作、表情辅助下诵读诗歌,把作者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通过朗读感悟诗的意境,发挥想象力,体会阅读的乐趣。
通过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大自然。
3、由读而感,由感而发,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
教学重、难点分析: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由感而发,真情表露。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这节课呢赵老师就先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高兴吗?那可要认真听好了我的要求:(1)大声地说话;(2)大胆地想象;(3)大方地表演。
大家能做到吗?我们的游戏就叫——真想变成……(板书)(学生自由发言,用动作和语言说说自己真想变成……)2、介绍作者王宜振,导入诗歌学习。
有一位作家爷爷也喜欢玩这个游戏,你们想知道是谁吗?他就是王宜振爷爷,王爷爷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最喜欢小朋友,而且给我们写了好多优秀的作品,你们现在一定想知道王爷爷想变什么,对吗?那就先读一读王爷爷带给大家的诗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吧!请打开课本120页,自己认真地读一读。
[课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材简解]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5小节,通过“我”对夏天姐姐“想变点儿什么”的答问,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铺排出一系列想变的事物,落脚在变成大大的荷叶上。
这首诗重在写“变”,但“变”的过程中,也隐含了儿童的愿望,表现了他们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师应从整体出发,启发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
[目标预设]1、掌握9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展开丰富想象。
在感受大自然的无限乐趣中,激发学生保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为什么最后“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想象自己变成了什么,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本课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夏天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创设、角色互换中来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怀。
有感情地诵读是学生体会儿童诗情感美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与诗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所以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形、色让学生在观察、想像、美读的过程中,架起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的自然画面间的桥梁。
学生在情境创设、角色互换中来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怀。
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进行不同层次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亲近自然的愉悦,从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设计思路]第一课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夏姐姐的热情和美丽,然后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并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最后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首先复习导入,创境激趣。
接着导读课文,以读悟情,在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由感而发,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写写。
通过创设情境、想象场景引起学生和文本的心灵共鸣,并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以读促悟,入情入境,表达出学生内心的快乐感受。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一、激情诱趣,创境导课。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生:荷叶。
师: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生1:大大的。
师:好,老师先把“大大的”写到黑板上。
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生2:绿绿的、碧绿的。
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词语来形容它,让这荷叶变得更加美丽了。
有个小朋友就有个愿望,想变成这大大的荷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板书完整课题。
师:谁来读读作者的愿望?(指名读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首诗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生1:这首诗一共有5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夏季。
师:你知道有哪些跟夏季有关的知识?(复习旧知《识字7》)
三、细读体验,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夏天是位热情的小姐姐。
看,她来了~~谁来读读第一小节?
师:(出示:热情)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谁再热情地读读第一小节。
师:我听出一点儿热情了,可是还不够。
我们来看“热”这个字。
“热”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住这个字?
生1:下面是个四点水。
生2:那个四点水就像汗水。
生3:九加了一个点儿,点儿用手拿着火在玩。
师:(课件出示甲骨字:)古时候,热字就像一个人举着一个火把,后来人们把火写成了四点底。
火在底下烧,多热啊!夏姐姐就是这样热情似火,谁再读读第一小节?
2、学习2——4小节
(1)师:变点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4小节,边读边圈出“我想变”的东西。
生: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
(学生边说,老师边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2)师:看,它们都来到课堂上了。
谁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他们,给他们找一找朋友?
生:透明的雨滴;游动的小鱼;穿梭的蝴蝶;歌唱的蝈蝈。
生:眨眼的星星;弯弯的新月;大大的荷叶。
⑥
(3)师: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这些词组。
(读一遍)
(4)师:这些词组多美啊。
请你拿起笔,在书上把这几个词组画下来。
让我们把它积累起来,这样在说话、写话的时候可以帮上我们大忙。
(5)师:我们快来读读吧,你想变成什么,就从课文中找到那句话,美美地读一读。
①感悟雨滴
生: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透明是什么意思?(透明:指光线能通过去)那我们还可以怎样说?(晶莹透亮的雨滴)
师:小雨滴们,你们睡在绿叶上感觉怎么样呀?(指名说感受)生:很自在、很舒服。
师:大家看,(课件)这晶莹透亮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多可爱呀!让我们也来当当小雨滴好吗?(师述,生想象画面表演:绿叶就是我们的摇篮,风婆婆来了,她轻轻地摇着我们,摇啊摇啊,我们打个哈欠,睡着了。
)那你能把这种舒服的感受读出来吗?(齐读)师:嘘——小雨滴想睡觉了,同学们小声儿一点儿,谁再读?
②感悟小鱼
生: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游入、清凌凌:水清澈有波纹)师:“游”是一个生字,请你展开想象看看这个字像什么?(课件:古文字“游”是旗+学子,表示古代学子打着族旗,过河越境。
)
老师还有一个好方法记住这个字:一个方形的泳池里,一个小孩子头上带着泳帽在游泳,溅起了朵朵水花。
)多有意思啊。
记住了吗?
师:我想问问一条小鱼,你想到小河里干吗?
生:捉迷藏、吐泡泡。
师:夏天里,如果你是这条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玩耍、嬉戏,心情怎么样?
生:很快乐。
师:那能把你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吗?再加上你快乐的表情,读给你的同桌听吧。
生读。
师:谁想来试试?(指导读好“清凌凌”)
生读
师:这是一条快乐的小鱼,一起来试试,带上你快乐的表情。
生齐读。
师:真快乐
③感悟蝴蝶
生: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蝴蝶在花丛中穿梭的场景)
生:我看到了一群群快乐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去。
师:飞来飞去就是……
生:穿梭。
(指名读:穿梭)
师:小蝴蝶在这么美丽的花丛中穿梭,该多开心啊!读得轻快儿。
④感悟蝈蝈
生: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
师:这只蝈蝈如果能唱的再洪亮些就更好了。
放开声音,高声的唱。
(齐读)
⑤感悟星星、新月
生: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师:眨眼,你会用一个动作来表示吗?新月是指什么的月亮?(农历月初时的月亮就是新月,它细细弯弯的)
⑥多媒体出示填空:(这两句怎么填,可要开动脑筋!)
我想变眨眼的星星,_在夜空中闪烁__。
我想变弯弯的新月,_点缀美丽的银行_。
⑦感悟荷叶
生: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师:谁能给“最后”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最终)
师:“真想“是什么意思?(真:副词,确实、的确的意思。
)
(6)师:刚才同学们想变成这么多东西,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再来读读2、3、4小节。
一定能读的更好了。
(7)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出了自己的愿望。
老师也想读一
读。
(配乐,老师范读第2节,指名学生跟读3、4小节)
(8)师: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把它留在记忆中吧。
(指着板书)作者先是想变成——(生:雨滴和小鱼),又想变成——(生:蝴蝶和蝈蝈),还想变成——(生:天上的星星和新月),最后想变成——(生:成大大的荷叶)。
四、融情体验,升华情感
1、学习第5小节
(1)师:作者最后为什么想变成这大大的荷叶?谁来读读第五小节。
(2)师:(音乐起,将板贴上的大荷叶拿下来)谁想当大大的荷叶,到台上来举着?
谁想到大荷叶下面来玩玩?(学生到台前来扮演小雨、蝈蝈、蝴蝶……围着大荷叶玩儿)
师:大荷叶,举高点儿,别偷懒。
我来采访一下:小雨滴,你刚才睡在荷叶上,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
师:小蝴蝶,你刚才玩得怎样?其他的动物朋友呢?
生:很开心、很快乐。
师:大荷叶,你感觉怎么样啊?
生:很快乐!
师:一直举着不累吗?
生:他们都来找我玩,我就不累了。
师:当这一个大荷叶多幸福啊!在他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他自己也就变得——(生:快乐了!)所以作者才真想变成这大大的荷叶。
(板书:快乐)
(3)师:谁领着大家读读这四个词语?(一柄、大伞、举着、嬉戏)师:刚才大家在荷叶下玩耍的开心吗?这就是嬉戏。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第5小节。
(4)师:课文学到这儿,老师要考考大家,第5小节里有一句比喻句。
你能找出它吗?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
生:划比喻句
师:这句话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荷叶比喻成伞)
师:看,这大荷叶多像一把“伞”啊!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伞吗?(课件:伞)这个字多像一把雨伞啊!记住伞的样子就能帮助我们记住这个字了。
师:(边板书边指导)撇和捺要舒展,才像撑开的伞,小动物们才能到伞下去玩耍啊。
(5)师:老师再考考大家,第5小节里还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上——下)
(6)师:最后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师:(课件出示:练习说话)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会到大大的荷叶下来嬉戏呢?
(7)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大家看着板书,试着背一背,加上动作说不定能帮助你背诵呢。
不会背的可以看着老师的大屏幕读一读。
(齐
背全诗)
五、梳理规律,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我们的夏天就要到了,你想变成什么?
生:花朵、青蛙、蜻蜓。
师:你能不能也用上这个句式,也模仿着小作者的样子,当一回小诗人。
(课件:我想变____________。
)
生1:我想变一朵葵花,每天欣赏日出和日落。
生2:我想变一只蜻蜓,在花丛里飞来飞去。
生3:我想变一只青蛙,在小河里捉虫子。
生4:我想变一棵高大的树木,让别人在我树荫下乘凉。
师:看来你也想给别人带来快乐了!了不起。
师:老师还有两个生字宝宝想送给大家。
“柄”和“戏”:观察一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虽然都是左右结构,但是要想把它们写好方法并不相同,你发现了吗?“戏”的最后一笔撇很霸道,穿插到了竖中线的左侧。
师:“戏”左短右长,“柄”左长右短。
师:通过对比我们就能把这两个字写的更加规范、美观。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用上课堂的方法背诵一下课文,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字继续练习写字。
下课。
板书:21、真相变成大大的荷叶
雨滴小鱼
蝴蝶蝈蝈
星星新月
荷叶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