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0儿童发展理论-单选题(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16.46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发展理论 12350题型:单选,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以防万一加: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1878年,德国心里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理论是对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经验事实加以假设后形成的一套由术语组成的句子。
也可看作是一个模型。
模型是科学理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一个中介,是对世界高度的理想化,局部化的模拟。
也可看作是每个科学家都根据他对科学主题的分析,进行与主题有关的研究,主题是激励和知道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元理论信奉。
主题的概念是以内容为基础的。
3,发展:只有把儿童所学的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起来,并能将整个系统中相关联的对象链接起来,才能说这种变化导致了结构的变化4,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和探讨发展机制的理论。
它的任务包括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发展过程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5,★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6,★很多心理学家的早期工作都是从描述开始的,典型人物:格赛尔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7,★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一般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从而把以前被看作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的概念变成一个可定量描述的,可实证研究的科学概念。
8,★认知发展是人的发展基础,认知发展是社会化的前提。
9,★发展理论具有组织信息和指导研究的作用10,★理论能启发思考,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这一作用可从吉布森对知觉研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11,发展理论的主题?简答第一,心理的实质;(单选:★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是内涵;★在机械论的观点中,整个世界好像是一台在时间和空间中运转的机器,他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
反应在心理学中,其哲学来源是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和休馍的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儿童成了可以根据成人的意愿任意塑造的原料。
★与机械论相反的是机体论,把人看作是一个生命系统而不是机器,这一思想起源于布莱尼茨;★机械论认为儿童知识像海绵吸水一般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机体论认为,儿童能通过积极的同化建构他们的知识★关于个体化社会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最彻底的是以维果茨基为首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第二,量变与质变;★发展理论更重视质的变化,也就是结构的变化。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发展理论12350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外在行为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茨基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2.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起步于()A、假设B、实验C、分析D、调查3.儿童发展中,“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体现的发展原则是()A、个体成熟原则B、发展方向的原则C、自我调节原则D、发展阶段的原则4.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A、运算B、自我中心C、动作逻辑D、对应逻辑5.格赛尔成熟理论认为,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生物学结构B、教育质量C、家庭氛围D、社会文化6.华生认为,人格是由我们的系统构成的,这一系统是()A、环境系统B、能力系统C、知识系统D、习惯系统7.以下不属于班杜拉“攻击实验”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是()A、攻击-奖赏型B、攻击-惩罚型C、无结果型D、无攻击-奖赏型8.《梦的解析》的作者是()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格赛尔D、乔姆斯基9.超我的来源是()A、快乐B、良心C、自恋D、自居10.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前生殖期包括口唇期和()A、潜伏期B、青春期C、肛门期D、宣泄期11.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A、投射B、精神分析暗示法C、趋众作用D、合理化作用12.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重心是()A、社会过程B、本能过程C、生物过程D、自我过程1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所有生物体结构共有的机能是()A、适应B、顺化C、认知结构D、智慧14.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A、自我中心B、动作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15.维果茨基认为,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是()A、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B、人的生物成熟规律C、学校教育发展规律D、科学技术发展规律16.3岁以前儿童的学习依据是()A、自己的大纲B、学校的大纲C、社会的大纲D、母亲的大纲17.视崖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型D、敏感性18.对儿童发展影响最深远的环境是()A、自然环境B、家庭环境C、中间环境D、文化环境19.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中心要素是()A、母亲照看方式的接受性B、教养行为的适应性C、母亲照看方式的合作性D、教养方式的敏感性20.根据爱因斯沃斯的研究,婴儿产生分离焦虑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A、失望B、反抗C、超脱D、回避二、判断题21.格赛尔认为,年龄是儿童发展变化的原因。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全国2022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1.(单选题,1 分)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有()A、家庭经济条件B、父母职业C、儿童的体重D、儿童的性别2.(单选题,1 分)习性学的核心是()A、顺应B、适应C、经验D、知觉3.(单选题,1 分)鸟类的印刻反射反映了学习的()A、敏感期B、关键期C、联结期D、有效期4.(单选题,1 分)抓握反应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型D、参与性5.(单选题,1 分)3岁以下儿童的学习依据是()A、儿童“自己的大纲”B、幼儿园教育大纲C、家庭教育大纲D、婴儿教育大纲6.(单选题,1 分)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A、创造性增强B、心理活动的复杂化C、随意性增强D、心理活动的多样化7.(单选题,1 分)皮亚杰认为介于象征性游戏与心理映像之间的是()A、表象B、延迟模仿C、儿童绘画D、直接模仿8.(单选题,1 分)个体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换的心理过程是()A、适应B、认知发展C、同化D、顺化9.(单选题,1 分)个体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被称为()A、自我同一性B、平衡化C、节制D、同一性混乱10.(单选题,1 分)影响儿童信任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母亲B、父亲C、亲子关系D、早期教育环境11.(单选题,1 分)一部分心理机能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阶段的心理现象是()A、退化B、停滞C、退回D、自居12.(单选题,1 分)人格的控制系统是()A、自我与本能B、自我与本我C、超我与本我D、自我与超我13.(单选题,1 分)《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的是()A、弗洛伊德B、布洛伊尔C、伯恩海姆D、布鲁姆14.(单选题,1 分)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即应答性行为和()A、文化性行为B、神经性行为C、本能性行为D、操作性行为15.(单选题,1 分)经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巴甫洛夫16.(单选题,1 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不是随意的,这种变化是受某种机制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机制是()A、文化B、教育C、成熟D、社会实践17.(单选题,1 分)婴儿用眼睛追随一个运动的物体,这属于()A、发展差异B、行为模式C、发展阶段D、发展平衡18.(单选题,1 分)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发生在()A、1909年B、1919年C、1929年D、1939年19.(单选题,1 分)心理发展机械论的哲学理论提出者是()A、达尔文B、怀特C、詹姆斯D、洛克20.(单选题,1 分)冯德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时间是()A、1869年B、1878年C、1889年D、1899年21.(名词解释题,3 分)关键期22.(名词解释题,3 分)现实发展水平23.(名词解释题,3 分)遗传决定论24.(名词解释题,3 分)发展的机体论25.(判断题,3 分)吉布森认为,知觉发展与注意发展几乎是同义词。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试卷(课程代码123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外在行为的心理学家是(B)A.维果茨基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2.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起步于(A)A.假设B.实验C.分析 D. 调查3.儿童发展中,“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体现的发展原则是(C)A.个体成熟原则B.发展方向的原则C.自我调节原则D.发展阶段的原则4.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C)A.运算B.自我中心C.动作逻辑D.对应逻辑5.格赛尔成熟理论认为,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A.生物学结构B.教育质量C.家庭氛围D.社会文化6.华生认为,人格是由我们的系统构成的,这一系统是(D)A.环境系统B.能力系统C.知识系统D.习惯系统7.以下不属于班杜拉“攻击实验”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是(D)A.攻击-奖赏型B.攻击-惩罚型C.无结果型D.无攻击-奖赏型8.《梦的解析》的作者是(A)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格赛尔D.乔姆斯基9.超我的来源是(B)A.快乐B.良心C.自恋D.自居10.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前生殖期包括口唇期和(C)A.潜伏期B.青春期C.肛门期D.宣泄期11.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B)A.投射B.精神分析暗示法C.趋众作用D.合理化作用12.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重心是(D)A.社会过程B.本能过程C.生物过程D.自我过程1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所有生物体结构共有的机能是(B)A.适应B.顺化C.认知结构D.智慧14.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A)A.自我中心 B.动作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15.维果茨基认为,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是(A)A.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B.人的生物成熟规律C.学校教育发展规律D.科学技术发展规律16.3岁以前儿童的学习依据是(A)A.自己的大纲B.学校的大纲C.社会的大纲D.母亲的大纲17.视崖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A)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型D.敏感性18.对儿童发展影响最深远的环境是(D)A.自然环境B.家庭环境C.中间环境D.文化环境19.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中心要素是(B)A.母亲照看方式的接受性B.教养行为的适应性C.母亲照看方式的合作性D.教养方式的敏感性20.根据爱因斯沃斯的研究,婴儿产生分离焦虑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A.失望B.反抗C.超脱D.回避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试卷(课程代码123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C) 1-25A.弗洛伊德B.华生C.冯德D.皮亚杰2.发展理论的研究主题不包括(D) 1-30 ~32A.心理的实质B.量变与质变C.遗传与环境D.心理与生理3.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C) 2-35A.环境B.教育C.生理基础D.社会条件4.根据格赛尔的观点,发展的本质是(B) 2-37A.连续性变化B.结构性变化C.跳跃式变化D.间歇式变化5.在格赛尔的育儿观念中,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是(A) 2-40A.尊重儿童天性B.以儿童为中心C.引导孩子发展D.及时教育6.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3-48A.斯金纳B.华生C.班杜拉D.巴普洛夫7.观察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D) 3-61A.强化和动机过程B.运动复现过程C.保持过程D.注意过程8.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是(C) 4-83A.本我B.自我C.本能D.超我9.性欲的前生殖期是指(B) 4-86A.前生殖器期B.口唇期和肛门期C.潜伏期D.青春期10. 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A) 4-89A.性节制B.道德焦虑C.压抑D.移情11. 霍妮认为儿童焦虑的防御策略有盲点作用、分隔作用和(D) 4-95A.反向作用B.投射作用C.趋众作用D.合理化作用.12.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是(B) 4-87A.心理的发展B.性欲的发展C.社会性发展D.情感的发展13.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C) 5-118A.认知结构B.顺化C.适应D.同化14.儿童最初具有的动作是(A) 5-124A.吮吸反射B.循环反应C.智慧动作D.反射性动作15. 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到(C) 6-18A.按先天的大纲学习B.按后天的大纲学习C.按教师的大纲学习D.按社会的大纲学习16.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活动起源于(B) 6-147A.主观意识B.客观的社会环境C.语言符号D.社会的交互作用17.在儿童概念思维时期,对形成真正概念起决定作用的是(B) 6-155A.个人经验B.词语C.抽象思维D.动作发展18.根据习性学理论,属于联结反映的是(A) 7-176A.印刻B.控制-服从C.依赖D.交往19. 根据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应努力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发挥知觉(D) 7-193A.准确性B.恒常性C.特异性D.主动性20.儿童建立亲子依恋的关键时期在(C) 7-195A.1岁前B.2岁前C.3岁前D.5岁前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发展: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试卷(课程代码123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冯德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时间是( B )A.1869年B.1878年C.1889年D.1899年2.心理发展机械论的哲学理论提出者是( D )A.达尔文B.怀特C.詹姆斯D.洛克3.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发生在( C )A.1909年B.1919年C.1929年D.1939年4.婴儿用眼睛追随一个运动的物体,这属于( B )A.发展差异B.行为模式C.发展阶段D.发展平衡5.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不是随意的,这种变化是受某种机制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机制是( C )A.文化B.教育C.成熟D.社会实践6.经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 )A.华生B.斯金纳C.班杜拉D.巴甫洛夫7.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即应答性行为和(D)A.文化性行为B.神经性行为C.本能性行为D.操作性行为8.《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的作者是(A)A.弗洛伊德B.布洛伊尔C.伯恩海姆D.布鲁姆9.人格的控制系统是( D )A.自我与本能B.自我与本我C.超我与本我D.自我与超我10.一部分心理机能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阶段的心理现象是( B )A.退化B.停滞C.退回D.自居11.影响儿童信任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C )A.母亲B.父亲C.亲子关系D.早期教育环境12.个体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被称为( D )A.自我同一性B.平衡化C.节制D.同一性混乱13.个体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换的心理过程是( B )A.适应B.认知发展C.同化D.顺化14.皮亚杰认为介于象征性游戏与心理映像之间的是( C )A.表象B.延迟模仿C.儿童绘画D.直接模仿15.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 C )A.创造性增强B.心理活动的复杂化C.随意性增强D.心理活动的多样化16.3岁以下儿童的学习依据是( A )A.儿童“自己的大纲”B.幼儿园教育大纲C.家庭教育大纲D.婴儿教育大纲17.抓握反应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 A )A.主动性B.选择性C.回避型D.参与性18.鸟类的印刻反射反映了学习的( B )A.敏感期B.关键期C.联结期D.有效期19.习性学的核心是( B )A.顺应B.适应C.经验D.知觉20.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有( D )A.家庭经济条件B.父母职业C.儿童的体重D.儿童的性别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儿童发展理论(课程代码:12350)模拟考试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理论的作用的是()A.组织信息`B.创造信息C.反映心理D.整合规律【解析】A2.认为儿童只是像海绵吸水一般被动地接受现实的心理学学派是()A.机械论者B.成熟势力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日内瓦学派【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论和机体论认识的区别。
机械论认为儿童只是像海绵吸水一般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机体论认为,儿童能通过积极的同化建构他们的知识。
3.学术界公认的迄今为止对儿童行为项目的最好的分析和概括是()A.格塞尔提出的行为发展四方面B.格塞尔提出的儿童行为周期C.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D.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格塞尔提出的行为发展四方面的理解。
格塞尔提出的行为发展的四方面,即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很好地概括了儿童发展的重点,是学术界公认的迄今为止对儿童行为项目的最好的分析和概括。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与学前教育对立的是()A.尊重儿童天性B.儿童身心成熟C.儿童早期的知觉发展D.儿童的心理【解析】B5.美国心理学家发掘的儿童“不成熟”具有独特价值不包括()A.适应作用B.准备作用C.可塑作用D.前瞻作用【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儿童“不成熟”的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发掘的儿童“不成熟”具有的独特价值有三种:第一,它有适应作用。
第二,它有准备作用。
第三,它有可塑作用。
6.下列概念中,和“强化”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观察学习B.可知度C.焦虑D.平衡【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化概念和观察学习的理解。
强化概念和观察学习都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概念。
7.班杜拉的理论注意到认知的作用,其实质属于()A.成熟论B.精神分析C.行为主义体系D.认知心理学【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本质。
班杜拉突出了人的认知因素对行为具有的因果性影响。
但由于他并不直接研究认知过程,就本质而言,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仍属行为主义体系。
2019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臧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心理学研究中,高举无意识大旗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2.以下不属于发展理论三大任务的是()A,描述心理领域发展过程B.描述心理领域之间的关系C.解释发展的动力和机制D.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3.“儿童先学会抬头,再会迈步”,这体现的发展原则是〔)A.发展方向的原则B.相互交织的原则c.机能不对称原则D.个体成熟原则4.在成熟理论中,婴儿的智能诊断依据是()B.异常行为模式A.正常行为模式c.行为过程D.行为表征5.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属于()c.言语能A.动作能B.应物能D.应人能6.华生认为,情绪是一一种()A,生理反应B.模式反应c.神经反应D.环境反应7.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榜样行为加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这是观察学习的(A.行为模式8.象征模式c.参照模式D.创造模式9.自我的心理能量源于()A.超我D.力比多B本我c.本能10最终决定处境不良儿童形成神经质倾向的因素是()人.自我失调R.理想的自我c.现实的自我D.真实的自我11.一切神经症的核心是()A.孤独B.压抑c.逆众D.练虑11.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A.获得自我同一性B.获得信任感c.获得自尊感D.获得亲密感12.埃里克森认为,学前期游戏的表现形式包括角色游戏和〔A.结构游戏B.规则游戏c,共同游戏D,智力游戏13.思维的起点是〔A,运算B.智慧C.动作D.逻辑推理14.个体认识上的主观臆断,行动上的为所欲为,作风上的独行其是等状态表现是()A.建构8.内化c.适应口.自我中心15.维果茨基认为,对思维发展有决定性的特殊意义是〔)A-自我中心言语B.对话言语*内部言语D.外部言语16。
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必须具备的中介是()A.符号B.思维C.交往D.情感17.回避反应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A.主动性B.选择性C.国避性口.接受性18.婴儿的第依恋对象往往是()A-抚养者B.母亲c.父亲D.父母19.根据依态理论,导致儿童遇到不认识的人或潜在危险的事物时产生回避反应,同样具有适应价值和保护作用的系统是〔)A.依恋行为系统B.警觉恐惧行为系统二探究行为系统D.交往行为系统2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儿童知觉发展趋势的是(A.知觉特异性增加B.知觉复杂性增如c.注意实现最优化D.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发展理论22.成熟23.自己的大纲24.利他行为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一、选择题1. 儿童发展理论是对儿童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析的理论框架。
下列哪个不是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A. 生物学因素B. 社会文化因素C. 心理因素D. 科学因素2. 儿童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B. 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C.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D. 婴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3. 宽基础的提升型幼儿教育是指以幼儿为主体,以培养幼儿综合素质为目标,强调幼儿发展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以下哪项不是宽基础的提升型幼儿教育的特点?A. 适应性B. 情感性C. 系统性D. 专业性4. 在儿童个体成长发展的理论研究中,谁提出了儿童的个体基因成长发展理论?A. 宾川B. 弗洛伊德C. 维果茨基D. 皮亚杰5. 儿童的社会化,即是指儿童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别人是如何行为、学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谁提出了儿童的社会化与认知发展的理论?A. 雅各布·斯内克B. 列维·文谢尔斯基C. 李维·维果茨基D. 爱伦·巴德利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哪些描述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关?1. 儿童以逆向思维为特征,能够完成草拟的逻辑推理过程。
2. 儿童逐渐发展出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能够在决策中自我确定和问题解决中独立思考。
3. 儿童的情感和认知发展是互相独立的两个方面。
4.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学会更多的语言规则和表达方式。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D4. A5. C二、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错误4. 正确三、简答题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 感知运动期(0-2岁):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经验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操作概念和目的意识。
启用前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儿童发展理论试卷(课程代码1235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 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心理学研究中,高举无意识大旗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2.以下不属于发展理论三大任务的是()。
A.描述心理领域发展过程B.描述心理领域之间的关系C.解释发展的动力和机制D.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3.“儿童先学会抬头,再会迈步”,这体现的发展原则是()。
A.发展方向的原则B.相互交织的原则C.机能不对称原则D.个体成熟原则4.在成熟理论中,婴儿的智能诊断依据是()。
A.正常行为模式B.异常行为模式C.行为过程D.行为表征5.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属于()。
A.动作能B.应物能C.言语能D.应人能6.华生认为,情绪是一种()。
A.生理反应B.模式反应C.神经反应D.环境反应7.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榜样行为加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这是观察学习的()。
A.行为模式B.象征模式C.参照模式D.创造模式8.自我的心理能量源于()。
A.超我B.本我C.本能D.力比多9.最终决定处境不良儿童形成神经质倾向的因素是()。
A.自我失调B.理想的自我C.现实的自我D.真实的自我10.一切神经症的核心是()。
A.孤独B.压抑C.逆众D.焦虑11.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我同一性B.获得信任感C.获得自尊感D.获得亲密感12.埃里克森认为,学前期游戏的表现形式包括角色游戏和()。
A.结构游戏B.规则游戏C.共同游戏D.智力游戏13.思维的起点是()。
单选题
1.儿童以展心理学的儿童一般是指出生到17、18
岁 2.遗传决定的代表人物是
高尔顿 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华生 4.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斯腾 5.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并提出成熟决定论的是格塞尔6.格塞尔的理论——成熟势力说,主要来自双
生子研究 7.相互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
理格式 8.德. 斐利斯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他把这个特定期称为敏
感期 9.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普莱尔 1.科学儿童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 2.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 动的创始人是
霍尔 3.霍尔发明的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是 问卷
法 4.在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人物是 陈鹤
琴 5.陈鹤琴用日记记录自己孩子成长变化的追踪
观察成果是《儿童心理
之研究》
6.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成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成特点的研究是 横向研究 ;具有时间短、取样大等特点的研究是指
横向研究 7.在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是 ;具有时间长、耗资多、选择的被试数量小等特纵向研
究 8.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流派是
心理分析理论 9.从水分子上来说,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 脱
氧核糖核酸 1.DNA 在生成方式上的特点是
自我复制
2.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
色体 3.生命的基本物质是蛋
白质 1.组成蛋白质的单位是
氨基酸 1.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强并且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力量较弱没有表现出来的基因叫隐性基
因 1.不同的生长周期中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加的速率是不同的,发育 的速度经历了两个高峰期,第二高峰期出现在青春
期
1.男女儿童在身高、体重、肩宽、盆宽等发育曲线上出现了两次交叉 1.孕的第四周胚胎首先形成的是
神经系统 1.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是390
克
1.儿童触摸新生儿脚底,足趾必向上呈扇形张开该反应称为足趾反射 1.儿童出生约十天出现的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哺乳
姿势条件反射
1.不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如何,全世界各民族的儿童基本上以同样顺序获得各种动作,说明影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生理成熟 1.在儿童发育的第二个阶段迅速发展的系统是
生殖系统
1.儿童脑内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神经纤维的髓鞘
化
1.循环系统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成的。
1. 按照斯尼伦S 标记20/20
代表正常的视敏20/50—
20/100
1. 儿童的图形知觉的敏感期是4
岁
1.吉布森和瓦尔克精心设计了“视崖实验”以测
1.观察小屋的设计
1.6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判别
1.眼睛区分对象形 状种
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是
1. 范茨研
究婴儿的形状知觉的方
1.皮亚杰的机械蜗牛实验用来研究
1.在皮亚
为知结构
格式0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本互关系的抽象表现
1.皮来杰认为思维的本
1.把外
界整合在一个机体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
1.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
1.当客体在眼
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
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