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8.06 KB
- 文档页数:2
弹力绷带巧开口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马新荣摘 要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巧开口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100例静脉留置置管患儿的弹力绷带人为造口,利用患儿肢体本身和肝素帽将绷带固定,防止绷带移位、卷曲,使其充分覆盖留置针,防止留置针污染、脱出。
结果:自留置针穿刺成功起72h内,96例患儿无移位、松散、脱落等现象,弹力绷带卷曲2例,留置针针管折转2例。
结论:人为造口后的弹力绷带有效加固了留置针。
关键词 弹力绷带;静脉留置针;固定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35 留置针已普遍应用于小儿的静脉穿刺,传统的橡皮胶布虽然也可以固定穿刺针,但会引起患儿皮肤过敏,同皮肤毛发相粘,拔针撕胶布都会给患儿带来疼痛。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弹力绷带固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仍然经常会因患儿好动,哭吵后出汗多,绷带固定方法不当等原因而出现留置针松脱、污染、折转、皮肤磨损等现象。
我院儿科从弹力绷带的固定入手,根据留置针置管的部位,将弹力绷带人为造口,多方位固定,更大效能地发挥留置针静脉置管的安全有效性,效果满意。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3~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00例行静脉留置置管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
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2.1岁。
病程5~10d。
置管部位:手背静脉、手腕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头皮静脉穿刺者各20例。
2 方 法患儿均采用Y型留置针穿刺,延长管固定在贴膜之上。
自粘型绷带人为造口加固,根据穿刺部位选择开口方式,观察72h。
2.1 肝素帽口(一口式) 方法:在弹力绷带1/3宽度处(避开边缘处)横向开一口,约1~2cm。
主要用于固定肝素帽。
常用于头皮静脉和足背静脉置管者。
将肝素帽从肝素帽口内穿出,然后顺着头型或足背轴径将绷带缠绕1周,重叠4~5 cm即可。
对于足部好动的患儿,建议给患儿足部加穿一袜子,防止绷带卷曲。
3M自粘性弹力绷带用于固定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32-01临床上常用于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是将穿刺好的静脉留置针用3m透明敷贴固定。
可儿科的患儿都是14岁以下的孩子,且很好动。
常规的固定的方法保障不了患儿留置静脉留置针的安全,而且容易脱落。
儿科根据患儿的自身特点,常用于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是在3m敷贴外面再用普通白胶布固定,这样固定不但不美观而且不适用。
后来我科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患儿的静脉留置针,发现此方法优点更多,更加实用于儿科患儿,且美观安全。
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用我科2011年1月至3月收治的5岁以下患儿分为两组进行对比:1.2 方法普通组用普通白胶布固定患儿的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患儿的静脉留置针。
2 结果:普通组用普通的白胶布固定的静脉留置针在第二天就出现胶布粘成一绺,胶布变黑且很脏。
第三天静脉留置针就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针眼处还有血迹渗出,而且不能继续使用,留置时间短。
对照组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没有出现普通组出现的问题,静脉留置针固定完好,没有移位及渗血,仍可继续使用,留置时间相对延长。
3 讨论经过对比,现将普通白胶布和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临床工作中分别得出的优缺点比较如下:3.1用普通白胶布固定的缺点:3.1.1普通白胶布长时间粘贴患儿皮肤,易致患儿皮肤过敏且不透气;遇水或出汗后普通白胶布粘性降低易粘成一绺,很容易引起脱落;3.1.2普通白胶布没有弹性,过紧影响患儿手部血液循环及日常活动,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引起静脉留置针脱落;而且普通白胶布只有白色,易脏。
3.2 3m自粘性弹力绷带采用优质无纺布,柔软透气,伸缩率为200%以上,可用手横向扯断, 柔软透气。
用于支撑,保护和固定静脉留置针的位置。
且单独包装,颜色丰富。
其优点如下:3.2. 1 自粘性:3m自粘性弹力绷带利用天然乳胶的特性产生持久的自粘作用,自动粘合,不粘皮肤和毛发,揭除无痛,可反复使用。
·临床研究·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固定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窦小娥(陕西省汉中洋县四零五职工医院,陕西 汉中 723112)0 引言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新兴的医疗器材,当前已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
在静脉输液中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后,要怎么去更好的保护好留置针,使留置针在临床中留置时间更长,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好血管,是咱们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
所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选择较好的固定方法,延长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减少其并发症显的尤为重要,自粘性弹力绷带松紧适度,弹力比2:2提供可调节的束紧力,可以避免引起包扎过紧或过松,同时其排湿透气性强,不影响粘性,舒适、亲肤,固定之后不需要剪刀,可用手撕断,对局部皮肤无刺激,即使受到汗水影响也很难脱落。
而且,该绷带轻薄透气,由天然棉布制成,使用后不会影响患者关节功能,预防皮肤过敏、留置针脱落现象的出现。
基于此,本文对我院2016年至2018年7月收治200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自粘性弹力绷带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对象为我院2016年至2018年7月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数表法分成测试组、对照组,每组100例。
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未出现皮肤溃烂、红肿等症状,入选前签订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在同一年龄,同一疾病,同一侧肢体,应用同一种药物,在血管充盈前提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固定方法1.2.1 用品准备棉签、碘伏、输液贴和自粘性弹力绷带,其中自粘性弹力绷带由苏州美迪斯医疗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1.2.2 输液过程中,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如输液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极易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照组在穿刺成功后,使用无菌敷贴密闭固定静脉留置针,并“U ”形固定延长管,用胶布固定和连接输液器、留置针。
同时,还要保证肝素帽平行血管,高于导管尖端。
1.2.3 测试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穿刺成功后外层加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住静脉留置针的针柄部分,然后将静脉留置针的延伸部分至于第一圈自粘性弹力绷带上,绷带头端固定贴膜上,连续缠绕一圈,用胶带固定绷带末端,并预留出开关卡。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护理摘要:临床上在为小儿开展静脉滴注治疗时,由于小儿配合度较差,对于疼痛的耐受度低,反复穿刺会加重患者所承受的痛苦,静脉留置针能够很好的减少反复穿刺次数,做好其固定方法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主要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意义、时间、存在问题及现状予以探讨。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护理小儿具有好动、耐受力差的特点,再加上其静脉血管本身就比较细,导致在为其开展静脉输液治疗时面临较大的困难,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不用反复穿刺、不易刺破血管等诸多的优点,使得其在小儿静脉滴注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是固定方法不当,则很容易出现导管脱出、穿刺部位渗出、肿胀等问题,做好其固定护理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
1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意义在为小儿静脉留置留置针之后,最为常用的方法为无菌透明贴膜固定,这种常规的固定方法具有较高的脱管率,并且容易导致出现穿刺部位外渗、药物渗出、静脉炎、疼痛、肿胀等问题,小儿本身耐受力就差,对于静脉输液治疗的配合度不高,若是再出现其他并发症,再加上小儿痛苦的同时,会进一步减低其治疗依从性。
开展与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护理的研究有利于减少其脱管扥不良时间的发生率,提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
2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时间美国BD公司生产的II型24G套管针是目前儿科临床上常用的静脉留置针,其推荐保留时间为3~5天,我国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当中明确指出,应将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时间设置为72~96h。
有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结论:在小儿大隐静脉及头皮静脉留置留置针72h内,因为固定不牢所导致的脱管率分别为18.67%、54.00%[1]。
3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当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1)由于固定不牢导致脱管,由于小儿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出现不合作、好动、易出汗、哭闹等问题,导致留置针容易出现松脱、敷料卷边、渗出、堵管甚至是脱管,这会大大缩短留置针的留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