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概论第一课体育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引论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体育概论的科学定位,体育概论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学科。
第一章体育概念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
体育按照属性分: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特点:1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2明确而正式的规则3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4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5功利性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体育属性: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体育的本质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第二章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任何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2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技能水平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一体育的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二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一体育的经济功能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体育的政治功能1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第三章体育的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3人们的体育需求我国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化发展。
我国体育的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提高国民素质健康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完美状态。
体育概论之知识点总结一、体育的定义和特点1. 体育的定义体育是指人们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的身体活动,包括各种体育运动和比赛。
体育是一种综合性、群众性和竞技性的人类社会活动形式,是人们进行身体锻炼和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2. 体育的特点(1)综合性:体育活动是多种运动项目的综合,包括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等。
(2)群众性:体育活动是人们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活动,无论年龄、性别和职业,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竞技性: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竞技活动,强调技巧和力量的较量,在其中取得胜利是参与者的最终目标。
二、体育的发展历程1. 体育的起源体育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最早的体育活动是一种原始的打斗运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活动逐渐演变出各种体育项目和比赛形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体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体育:古代体育活动以军事打斗和民族传统活动为主,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古罗马的角斗比赛等。
(2)近代体育: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体系化和规范化的运动形式,涌现出各种新的体育项目和比赛形式。
(3)现代体育:在现代社会,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和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重视和支持。
三、体育的社会功能1. 促进健康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 培养品格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自律性、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3. 传播文化体育活动是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地域和国家的文化传统。
4. 促进团结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5. 塑造形象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为国家、地区和城市争光、增光。
四、体育的现状和问题1. 体育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体育产业未来可期。
大学体育第一章体育概述第一节体育的含义1.产生:最早的含义是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专门领域,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
2.“体育”一词产生和应用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教育学说的发展。
3.属性:体育是人的活动,它的本质属性是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特有属性是以自我的身体活动为基本的活动方式实施改造。
4.一般含义: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活动方式、对自身自然实施改造的人的活动(社会本质)5.与劳动相区别的特殊的活动特征:①优化发展是体育的基本指导思想;②主客体统一是体育的基本活动特征;③身体活动是体育的基本活动方式;④身体力行是体育的基本要求。
6.词的演化:①指身体的教育②广义:一般指体育运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③狭义:一般指体育教育。
7.现代的相对一致解释: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级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第二节体育的历史生成和发展一、体育的生成:1.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2.由于劳动开始的人的活动,逐渐形成由自发到自觉、间接到直接、个别到群体、分散到有组织地通过身体活动,来实现对自身自然进行改造的一张有别于劳动的人的活动,即体育活动。
3.总之,体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与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二、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1.国际大众体育兴起和发展的原因①大众体育为丰富余暇时间创造了条件②人口老龄化③体育娱乐市场的推动作用④大众体育也是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投资形式⑤大众体育有利于扼制“文明病”的蔓延2.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概括为四点:大众体育的生活化、多样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生活化:即大众体育对人们日常生活强大的渗透力,迅速、大范围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多样化:是多元社会和社会分层必然引发的,无论是内容,还是人们追求的价值观以及表现的特征均是多元的。
制度化:主要体现在政府的积极参与、加强组织管理、重视兴建体育设施、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的培养等。
体育概论体育概念体育是指以体育项目为内容,通过运动方式来促进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和人格素质提高的一种活动形式。
体育的概念有两个方面,一是广义的体育概念,包括运动、休闲娱乐、竞技比赛等方面;二是狭义的体育概念,专指在规定场地、按照规则进行的有组织的、有竞争性的运动项目。
体育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有着广泛的参与群体和丰富的内涵。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同时,体育也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毅力精神,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体育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体育具有平等、公正、团结、友善的特点,可以促进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体育可以塑造社会文化。
体育活动与国家、民族、地区等多个层面的文化相结合,成为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标志和象征。
再次,体育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体育产业与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等产业相结合,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弘扬民族文化,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
体育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人类对于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
最早的体育活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古希腊的奥运会、古埃及的拳击、古罗马的角斗等。
在古代,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增强战斗力、培养勇气和忍耐力。
到了现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体育更注重健身、休闲娱乐和竞技比赛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体育概念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
体育理论是对体育活动规律、特点和实质的科学研究,是体育概念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体育实践是体育理论在实际活动中的应用和验证,为体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第一课体育的概念
一、为什么会产生体育?
(1)体育产生的动因:
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劳动是人类全部生活和活动的基础,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也应以劳动为基础,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一元论)
人的活动都是由需要而引起的,需要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
需要→动机→行为(多元论)
从需要理论分析动因:
①为谋生②为了防卫③一种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技能。
还有不属于生产活动,又高于一般的生产技能活动,如游戏等,有些属于相互交流的需要,有些属于同疾病作斗争的需要。
体育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人本身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体育的起源说:
①游戏说②巫术说③战争说④劳动说
(2)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
在明确了体育产生的动因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体育是怎样在原始社会条件下萌芽和产生的,它与原始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教育,军事,娱乐等有什么关系?
①原始体育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萌生。
②体育是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在原始教育中,对身体的培训战友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很难将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和体育活动截然分开,体育既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③原始体育与军事
④原始体育与医疗卫生
⑤原始体育与娱乐,宗教祭祀活动。
二、体育的发展
⑴萌芽时期
原始的平等性,非独立性,直接功利性,初步地域文化特征。
⑵形成独立形态
以军事教育为主。
形成独立形态的体育体现了较强的教育性和阶级性,他的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也大大强于萌芽时期的体育。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共同点于不同点:
共同点:注重体育的教育性和阶级性,并把体育作为一种富国强民的重要手段对待。
不同点:东方的体育崇文尚柔,以静养身;西方体育提倡运动和肌肉健美、体格强壮。
东方体育的竞技性不如西方体育,而西方体育的养生保健性有不如东方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