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 3
- 格式:pptx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12
、负重锻炼法,既用于普通人为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又用于各项运动员进行身体锻炼,还可用于解决身体疾患的康复。
(√ )25、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作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26、采用大重量、次数少而阻力大的练习最有利于减肥。
(×)27、采用中重量、中次数、高组数、短间歇的练习可以达到突出肌肉线条的效果。
(√ )28、训练心血管呼吸系统必须严格控制速度,控制速度最好的指标是用心率。
(√ )29、女子进入青春期,柔韧素质会出现明显下降趋向,这是由于体重的增加,有氧能力下降的缘故。
(×)30、发展柔韧素质时不用部位的练习要交替进行,练习中一般应先拉压、后振踢,先主动、后被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 )31、日光浴不宜在沥青地面或靠近石墙进行,避免沥青蒸汽中毒和辐射太强(√ )32、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有1/3在两只脚上(×)33、矫正体育是指针对某些身体有缺陷或运动功能障碍的人所进行的专门性体育锻炼。
(√ )34、在运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把减少运动量或停歇下来降低负荷的方法,叫间歇锻炼。
(√ )35、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按肌肉收缩形式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
(×)36、中重量、中次数、中组数、中间歇主要用于发展爆发力量。
(×)37、耐力练习中,对青少年学生来说脉搏应该维持在130-160次/min为宜。
(√ )38、体育锻炼的特点有群众性、选择性、适应性、习惯性。
(√ )39、体育游戏属于竞技运动类。
(×)40、每天下午4时至6时,是一天最好的运动时间。
(√ )二、选择题1、安排每周锻炼计划时,运动负荷应大中小结合,大运动负荷每周 A 次为宜。
A、1-2B、2-3C、3-4D、4-52、掌握适宜的运动量,一般可采用心率百分法,即采用使心率升高到本人最高心率的 D 强度作为标准锻炼的方法。
A、60-70%B、80-90%C、85-95%D、70-85%3、通常认为,在重复锻炼中,普通大学生的负荷心率在 A 的范围内。
篮球三理论2010国际篮联竞赛规则修改内容球场的禁区(三秒区)将会由梯形改成长方形。
三分线的距离将会从6.25米增加到6.75米。
场外的球队区,从球场的底线算起,往技术代表区的方向,长度应为8.325米。
也就是从球场的底线到三分线顶弧的长度。
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和加时赛中,叫暂停的球队可以拥有后场球权,暂停后不用在从场外的中线附近发球,而是在技术代表区的对面指定的发球区发界外球。
以篮筐在地板上的中心点为原点,以1.25米为半径,划出一个半圆,这个区域为合理冲撞区,在这个区域只有阻挡犯规,没有带球撞人。
关于进攻24秒的规则有:(1)24秒到之前出手投篮命中算得分;(2)24秒到之前投篮出手没进,打中篮框,比赛不中断,继续进行。
(3)24秒到之前,投出三不沾,如果防守方得到球,则比赛继续进行。
(4)当比赛被中断时,如果24秒计时器上的剩余时间多于14秒(包括14秒),那么计时器上的时间将不做调整;反之如果时间少于13秒(包括13秒),那么24秒计时器上的剩余时间将会被调整到14秒。
篮球规则的构成:设备器材、比赛通则、违犯、工作人员职责。
设备器材部分:球场长28米,宽15米,由两条端线,两条底线组成。
按场地内沿测量(即队员发边线球时未踩到内沿则不算违例)。
篮球场内所有线宽5厘米。
限制区为一个长方形。
比赛用球:(1)将球从高1.8米的高度掷下,反弹高度在1.2-1.4米之间则符合要求(2)球的重量:大于或等于567克,小于或等于650克。
篮圈距地面:3.05米比赛通则:球队及队员的身份队员的服装要求:统一、号码规范清晰、着装标准(圆领衫)、不得佩戴饰物球服颜色:主队-浅色;客队-深色。
比赛时间:共四节,第1、2节为第一半时节,3、4节为第二半时节。
4节×10分钟。
第1、2节之间,第3、4节之间有两分钟休息时间。
中场休息时间为15分钟。
Nba场上球员达到6次犯规则需离场。
Fiba五次比赛前二十分钟为比赛休息期间比赛第一节被跳起队员合法拍击或者其余节次被球场上队员合法触及,即为开始。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起势、进步、退步、转身、跳跃、平衡等。
2. 三路长拳套路。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准备部分(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2. 教师讲解课堂纪律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部分(40分钟)1. 教师讲解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包括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示范等。
- 起势: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体侧。
- 进步:左脚向前进半步,右脚跟进半步,两脚成平行步,两臂抬起至胸前,掌心相对。
- 退步:左脚向后退半步,右脚跟进半步,两脚成平行步,两臂放下至体侧。
- 转身:以左脚为轴,身体向右转,两臂随之向右摆动。
- 跳跃:左脚起跳,右脚跟进,两臂向上摆动。
- 平衡: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侧平举,身体保持平衡。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动作。
3. 教师示范三路长拳套路。
4.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套路。
三、巩固部分(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
第二课时一、准备部分(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
2. 教师讲解课堂纪律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部分(40分钟)1. 教师讲解三路长拳套路的动作细节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套路。
3. 教师示范套路,学生跟随练习。
三、巩固部分(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
四、结束部分(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运动。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三路长拳基本动作和套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出勤率、纪律性、团队合作等。
3.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后作业:1. 练习三路长拳套路,每天至少30分钟。
2. 观看武术比赛或视频,了解武术文化。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步上篮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篮球技能水平。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1. 三步上篮的基本动作要领2. 运球、起跳、投篮的技巧3. 团队合作与战术运用三、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 队列队形:组织学生进行列队,保持整齐。
2.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提高身体灵活性。
(二)基本技术教学1. 三步上篮动作讲解:讲解三步上篮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起跳、运球、投篮等。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三步上篮的分组练习。
3. 指导与纠正: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三)团队配合与战术运用1. 团队配合讲解:讲解篮球比赛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团队配合战术。
2. 分组对抗: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战术。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思: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三步上篮技术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分组对抗,观察学生在团队配合和战术运用方面的表现。
3. 收集学生反思,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改进意愿。
教案反思:本次三步上篮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的反思:1.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对抗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三步上篮技术。
2. 学生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分组练习和对抗环节,学生积极性较高,体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3.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三步上篮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了篮球技能水平。
4. 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不够透彻,动作协调性有待提高。
在团队配合和战术运用方面,学生的表现还有待加强。
5. 改进措施:a. 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可以采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作细节。
大学体育选项足球课第三学期第一次课教材内容:1.六个部位的颠球技术学习。
2.中路进攻战术的学习。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6个部位的颠球技术。
2.使学生初步掌握中路进攻战术。
3.使学生充分享受规范、快乐、健康、文明的教学氛围,进而培养上课的兴趣。
一·开始部分:5’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点名。
(图1)2.宣布本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时间 25’;运动量小1.各关节运动:踝、膝、髋、腰部、扩胸、单臂后振、颈部运动。
2×8拍。
练习队形:(图2)2.慢跑:2000米左右。
(按素质差异状态决定,循序渐进地增长至未来的2000米左右)3.柔韧练习:(1)练习队形:同(图2)(2)原地弓箭步、正压腿、侧压腿、体侧、压肩(双人)、后背(背摸足跟等)运动。
4×8拍(分左右腿)三·基本部分:时间 65’;运动量中学习颠球讲解与练习形式:20’1.讲解与师范队形:(图3)2.动作方法:(1)正脚背颠球法:要领:以髋、踝关节为轴,脚尖跷起,使球与前脚面接触,球向内转动,将球连续颠起。
正脚背颠球可采用单脚和左右脚交替颠球等方法。
作用:正脚背颠球可以熟悉球与脚面接触的感觉,对控制用正脚背踢定位球、滚动球、正面空中球与侧面凌空球的传球、射门和脚面停球有作用,对促进身体的协调配合有很大帮助。
(2)大腿颠球法:要领: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抬,球与大腿面接触,使球向内转动,将球连续颠起。
单腿面颠球熟练后,可以采用双腿交替颠球法。
作用:熟悉大腿与球接触的感觉,对大腿停球、挡球等控制能力,培养身体协调配合和柔软性也有很大的作用。
(3)左右脚内侧对颠法:要领:以膝关节为轴,脚内侧内扣,脚内侧与球接触,左右脚内侧将球连续颠起。
作用:对教学、训练、比赛中使用脚内侧踢地滚球、空中球,停地滚球、反弹球、空中球等各种踢、停球的球性和自如地控制球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好处。
(4)脚外侧颠球法:要领:屈膝以髋关节为轴,脚尖翘起,脚外展,球与脚外侧接触,将球连续颠起。
《大学体育11ITV(极限飞盘)》教学大纲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选用教材苏煜《极限飞盘运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二)参考书目赵雷《极限飞盘运动》中国社会出版社(三)在线资源无(四)学术期刊1.教育研究2.体育学刊三、课程简介极限飞盘运动起源于美国,近年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是最有希望进入奥运会的新兴体育项目。
极限飞盘运动是采用7对7、男女混合组队的比赛方式,集足球、飞盘和美式橄榄球的特点于一身,不允许身体冲撞与接触的团队型运动项目。
他的基本技术易于掌握,对场地要求不高,便于开展,强调团队配合,安全性高,具有很强的参与性、竞技性、观赏性、休闲娱乐性和锻炼价值,深受青年人的喜爱。
极限飞盘运动最独特的一点是要求运动员自己在场上进行裁决。
若有争议则互相讨论解决。
要实现这种裁判方式,运动员之间必须相互尊重,并尊重他们做出的裁决。
这种尊重被称为“极限飞盘的精神”。
经常性的进行极限飞盘运动的锻炼,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速度、耐力、灵敏和弹跳等素质。
同时对于大学生顽强意志品质、团队协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良好行为习惯、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价值。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飞盘文化和飞盘竞赛活动的育人内涵,较系统的掌握飞盘运动的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学科基础素养。
课程目标2:理解飞盘项目所蕴含的团队合作育人价值和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了解飞盘团队文化和飞盘竞赛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在飞盘教学实践中将运动技能学习、学生的能力发展与团队协作意识培养相结合,自觉在飞盘教学中有机进行育人活动。
五、教学安排第一章飞盘运动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飞盘运动的特点、作用、意义和比赛方法;2.了解飞盘运动的起源及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1重点:飞盘运动的起源与发展;飞盘运动的特点、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飞盘运动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1.飞盘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飞盘运动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3.飞盘赛事介绍。
大学体育三(健美操)健美操是一种全身耗能、花样翻新的运动形式。
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健身运动的,融汇了舞蹈、艺术等元素于一身的全新健身方式。
作为一门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健美操在大学体育三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够在美化身材、提升魅力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健美操运动的特点、训练计划设计以及训练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健美操运动的特点1、花样翻新健美操是一种非常富有创意性的体育运动。
它可以根据团队水平、训练时间等因素进行不同程度的难度。
健美操动作的变化形式非常多,能够体现出运动员们的极限动作能力及其对舞蹈和音乐的理解力。
2、全身耗能健美操的动作需要全身协作,可以训练人体各大肌群。
健美操运动同样需要体能和耐力的支撑,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协调能力、敏捷能力和灵活度。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健美操能够帮助身体强壮,增加耐力。
3、美化身材健美操运动对内部器官的健康有很好的影响。
通过锻炼健美操,身体的自我感受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变。
健美操的训练课程能够针对不同的部位进行优化。
通过力度和练习的磨合,能够将身体塑造得更加健康、美丽。
二、健美操的训练计划设计1、初步阶段在健美操运动的初步阶段,要求学生们把握好基本尺度,掌握基础的姿势。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会影响后期的一切。
一般来说,初步阶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动作的模仿,运动员们期望能够熟练掌握如下几种基本动作:衍生动作、完成动作、连续动作、集合动作、单体文化动作。
这些基本动作是后期运动员发展的基础,也是练习的核心。
第二个阶段是根据具体运动员的情况,针对不同强度动作的练习。
一般来说,初步阶段运动员需要进行一些身体的训练。
学生应该掌握良好的协调能力、体能和灵活度。
这期间也会提前说明运动员所需要的各种力量练习等内容。
2、进阶阶段进阶阶段主要是将多个简单动作组合到一起完成复杂的动作,突破技术瓶颈。
这个阶段是开放的,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天赋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