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课 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2.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能够模仿课本人物语言,初步了解角色特点;4.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2.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及停顿;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模仿课本人物语言,初步了解角色特点;2.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预热:1.教师播放《我是中国人》MV,引导学生听歌,自然欣赏美好的歌曲以及歌曲中展现出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2.让学生感知自己的身份和国家的身份,沟通学生自身的体验。
导入:1.让学生看一些图像资料,如中国地图、中华民族的国旗、国徽,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自己祖国的理解;2.教师将课文的名称《我是中国人》展示在课本上,并问学生有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中国人”。
学习过程:1.教师引领学生朗读课文,认真听讲和理解课文里表述的事情。
2.教师请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大声的念诵课文。
要注意语音规范、语调及停顿,体现课文的表达意图和情感。
3.教师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某一个角色,比如老师、母亲、父亲、学生。
在自己的角色中发挥语文表达能力,体现语言功底及个性特征。
4.教师提问学生针对课文中广阔的寓意进行探讨,如何理解“我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影响,让学生对国家和父母的亲情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5.加深学生民族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和“民族》,并给予孩子积极的榜样:写书法、唱国歌、讲中华经典。
教学反思:评估每一节课教学的效果,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借助活动等方式调整教学,及时反馈学生的成绩,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家长参与进来,让教育成为全家人的共同责任,共建和谐校园。
总结: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一个民族和什么是一个国家,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国家的身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感悟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3.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将爱国主题融入到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关爱国家,关爱人民。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题1)选择题1当时淋巴鼠疫在(A)省蔓延A 陕西B 山西 C甘肃 D 宁夏2长征总共(C )英里A 4000B 5000C 6000D 70003作者在来“红色中国”之前注射了(B )病菌A 伤寒痢疾 B天花鼠疫 C水俣病霍乱4长征穿过(C )个省份A 10B 11C 12D 1351927年冬天著名的“农民大屠杀”的发动者是(B )A蒋介石 B何键 C张学良6这是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八月间陕北来了一个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一个名叫( B)的胖胖的年轻人。
A 李敬佛B 张敬佛C 王敬佛7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B)A红军战士的生活十分忙碌又十分健康B红军部队禁止吸香烟和鸦片C红军的每一张墙报都是有代表性的,比如两篇新识字的人写的粗糙稿件,要学唱新的歌D红军生活中令人最感兴趣的就是红栏和黑栏8第一次“清剿”运动中,( D )落入日本的手里,第二次( B )遭到侵犯,第三次放弃了( C),第四次失去了(A )。
A 冀东B 上海C 热河D 满洲9我在吴起镇遇到一个电气工程师,一个名叫*的很有才能但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
他的英语和德语都很好,是个电力专家。
最近以前他在南方担任顾问工程师,他是个很能干的人,一年收入可达一万元。
但他放弃了这样的收入,丢下家庭,到陕西的这些荒山中来,尽义务为共产党贡献他的力量。
这里的他指的是(A )A 朱作其B 林作其 C李作其10她从前是小学教员,现在本人也是个共产党的组织者——却不及她丈夫幸运。
她受过十多处伤,是炸弹碎片造成的,不过都是表面的伤。
正当我离开保安以前,毛氏夫妇新生了一个女孩子。
她指的是谁( B)她曾生了两个孩子,她是一个中国名教授的女儿,数年前被何键杀害。
她指的是谁( A )A 杨开慧B 贺子珍11选择关于红军剧社不正确的选项( C)A红军大力提倡拉丁化来促进群众教育B红军剧社的中心主题是:抗日和革命C看戏时观众在吃水果、嗑瓜子、聊天D人民抗日剧社的社长危拱之女士是几十个经历长征而仍活下来的妇女之一2)填空题1是行伍出身,现在湖南,后在南昌进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众,迅获提升1927年年方28岁就已任旅长,在湘军中以“自由派”著称,因为他办事真的同士兵委员会商量。
辽阔的疆域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的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辽阔的疆域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辽阔的疆域》教学反思篇一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
教材通过“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对于我国经纬度位置特点的讲述是通过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来完成的,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这是造成南北太阳辐射、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广,则造成了我国东西时间、气候、自然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陆兼备,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
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
最后,教材通过对我国陆上和海上邻国的介绍说明了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学生会浅意识的应用所储备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还不得法,不能熟练、准确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加大对地图的使用,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篇二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课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法:讨论、读图、分析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第五课我来了两个多月了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动作持续时间的表达:时量补语概数的表达离合词二、教具钟表或钟表模型、挂历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会用时段词语表达动作进行的时间量,会说“做了多长时间”。
会用概数。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带领全班背说第四课课文。
2.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十来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要求写汉字并加注拼音)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例如:生活→我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
/我生活在中国。
差不多→我对中国的生活差不多已经习惯了。
不过→不过,有的地方还不太习惯。
/这件羽绒服很好,不过有点儿贵。
从来→我从来不抽烟/从来不喝酒/中午从来不睡觉。
一般→下午一般没有课。
/我下午一般在宿舍学习。
散步→晩饭后我常去散步。
不一定→A:晩上你在宿合吗?B:不一定。
感谢→感谢你对我的帮助。
/你帮助了我,我很感谢。
原来→我原来住十楼,现在住十四楼。
/我原来打算只学一年,现在觉得一年时间太短了,想再延长一年。
延长→我准备再延长一年。
失眠→昨天晚上我失眠了。
必须→学习汉语必须坚持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
(三)处理课文1.引入课文。
2.领读两遍。
3.请学生提出质疑,老师答疑。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
例如:“我”原来打算在中国学习多长时间?“我”为什么想延长一年?“我”对中国的生活已经习惯了吗? (你呢?)还有什么地方不习惯? (你呢?)晚饭后“我”常常做什么? (你呢?)我”常锻炼身体吗? (你呢?)我”怎么锻炼?王老师每天为什么起得那么早?他练气功练了多长时间了?他每天练多长时间?关经理为什么不练气功?5.老师看着书带领全班齐读课文三遍——把全班分成两组分角色读三遍课文——不看书跟老师说三遍课文——指导学生不看书分角色集体对话(至少两遍)。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所有课文译文第26课学日语很愉快(1)小李说:" 学日语很愉快。
"小李日语说得好。
小李忘记在飞机场换钱了。
(2)今天,田中在机场迎接中国来的代表团。
代表团一共5人。
机场里人多而且拥挤。
抵达机场的人要马上找到来迎接的人很不容易。
田中拿着写有"欢迎中国访日代表团"的大纸,在出口等候。
一位高个子的男人说道:"您是田中先生吗回?我是代表团的,姓李。
"小李日语说得好。
他用汉语向其他4人介绍了田中。
小李用日语对田中说:"请多关照。
我们期望学到日本的"先进科学技术."(3)田中:您日语讲得不错啊,来日本几次了?李:第一次,是听广播学的日语,学会外语很愉快。
田中:是吗?这次来日本的目的是参观机器人展览会和汽车制造厂吧。
李:对。
我们期望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
田中:从明天开始就忙了。
今天在饭店好好休息吧。
李:在机场忘了兑换日元,不要紧吧?田中:不要紧,在饭店也能换。
第27课日本人吃饭时用筷子(1)日本人吃饭时用筷子。
进屋时脱鞋。
田中说:"边吃边谈好不好,大家肚子都饿了吧。
"(2)今晚,田中领小李一行人去饭店附近的一家日本餐馆。
小李还一次也没吃过日本饭菜。
田中说:"这是家有名的餐馆,顾客总是很多。
今天大概也很拥挤吧"。
餐馆的服务员一面上菜,一面逐个说明菜的名称和吃法。
小李他们边喝啤酒边吃饭。
日本人吃饭前要说:"那我吃了",吃完后说:"我吃好了"。
小李他们也按照日本的习惯那样说了。
(3)田中:饭菜怎么样?李:很好吃。
代表团的各位大概都很满意的。
田中:那太好了。
李:而且餐具非常雅致。
田中:是的,日本饭菜很讲究餐具和装盘。
有人说:"是用眼睛欣赏的饭菜。
" 李:哎,日本人吃饭时不怎么说话啊。
田中:是的,中国的情况如何?李:平时安安静静地吃。
鲁迅《祝福》教案及教学反思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祝福》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祝福》教案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高语必修三《祝福》教案。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具体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二、介绍背景《祝福》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I P 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对外汉语模拟试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2016年04月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题一一、填空题(共10分)1、先天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
2.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一致时,学习者会很快掌握第二语言,这种迁移被称为。
3.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
4. _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
5.中介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提出的,6.新中国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7、从教学过程上看,是教学这一认识过程的真正主体,是教学实践和认识过的的承担者。
8、我国中学没有开设阿拉伯语的课程,而外语大学有阿拉伯语专业,可以用一种倾向测验来选拔在未来阿拉伯语学习上具有潜能的学生。
9、从长期的对外汉语实践来看,是大多数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要障碍。
10、偏误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
答案:1、乔姆斯基 2. 正迁移3.课堂教学 4.偏误 5.塞林克 6.《汉语教科书》7、学生 8、语言能力 9、汉字 10、普遍语法理论二、选择题(共10分)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
11.一般来说,每学期进行的期末考试属于()。
A.水平测试B.成绩测试C.诊断测试D.适应阶段12.下列练习中,哪种练习不属于理解性练习。
()A.造句B.句型操练C.翻译D.填空13.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发是()。
A.听说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14.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
A.母语和外语B.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C.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15、教学过程模式多样,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教育更应强调学习中创造性的发挥,可利用()。
A、活动式B、发现式C、发展式D、传授式16、下列练习中,哪一种不属于理解性练习。
第35课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动作持续时间的表达:时量补语
3、概数的表达
4、离合词
二、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
2会用时段词语表达动作进行的时间量,会说“做了多长时间”。
会用概数。
三、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听写句子(或者把这个环节换成讲评34课的练习)
(1)你今天考得怎么样?考得不太好,很多句子我都没听懂,有些汉字也不认识。
(2)电视剧没有录上,不是因为没有倒带,也不是因为定错了时间,是因为定错了频道。
(3)旅行回来以后,他先拉开窗帘,然后再打开窗户,觉得屋子里的空气好多了。
2让学生做34课的填空练习
3教师先示范说34课的课文,再请2-3名学生说课文。
(三)处理生词
1听写生词:
(1)记者
(2)采访:记者采访留学生
(3)原来:以前。
他原来打算学一年,现在想延长一年。
/他原来在别的学校学习,现在在语言大学学习。
(4)延长:延长一年。
/春节的时候,所有商场都延长到晚上12点关门。
(5)习惯:你对北京的生活习惯吗?(对……习惯)。
/你习惯北京的生活吗?(习惯+名词)/他有每天睡午觉的习惯。
(6)差不多:差不多已经习惯了/他差不多二十岁。
/作业他差不多做完了。
(7)不过:可是。
(8)地方:方面有的地方不习惯/什么地方不习惯
(9)国内:国外你们在国内时,早上几点上课?
(10)从来:从来不……,从来没……;罗兰中午从来不睡觉。
/我从来不吃辣的。
/
(11)一般:早上一般几点起床?/一般怎么过周末?/你觉得这个电影好看吗?——一般。
(马马虎虎,不好也不坏)
(12)辅导:辅导语法,辅导汉语
(13)散步:散散步、散一会儿步——聊天、唱歌、跳舞、洗澡、睡觉、见面
(14)功课:复习功课做功课
(15)不一定:你每天都去上课吗?——不一定,要是我想睡觉我就不去。
(16)坚持:坚持上课、坚持学习、坚持锻炼
(17)网球排球游泳跑步
(18)什么的
(19)感谢:感谢你的帮助/感谢父母的爱/感谢你来参加我的生日晚会
(20)接受:接受采访、接受帮助、接受她的礼物、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2改错
3练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让全班齐读黑板上的生词,然后请个别学生读,注意纠正发音
跳读
4讲解生词:主要是组词、组句,把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练熟、练透
(三)导入语法点
问:表示一段时间的词有哪些?(课前先板书)
一会儿
(一)分钟
(一)刻钟
(一)小时
(一个)上午、下午、晚上
(一)天
半年、(一)年
(一个)星期
半个月、(一)个月
1时量补语
问:你来了多长时间了?
板书:⑴我来了一年多了。
问:你每天学习多长时间?V+一段时间
板书:⑵我每天学习四五个小时。
问:你学汉语学了多长时间了?
板书:⑶我学汉语学了半年了。
问:昨晚你跟朋友聊天聊了多长时间?V+O+V+一段时间
板书:⑷昨晚我跟朋友聊天聊了四个小时。
⑸我学了半年汉语了。
V+一段时间+O
(6)昨晚我跟朋友聊了四个小时的天。
2概数的表达
(1)连用相连的两个数词:三四、二三十、五六百、七八千、一两万
(2)数量词+多:一斤多、十多块、二十多岁、一万多个
(3)数量词+几:十几个人、几百块钱
练习:用P64练习五练习动词拷贝型,别的用下面的问题:
你打算在中国学习几年?
昨天你预习了多长时间?
你每天睡多长时间?
你学了多长时间汉语了?
你每天上几小时课?
你每天预习多长时间生词和课文?
你每天做多长时间作业/功课?
你晚上看多长时间电视?
(四)处理课文
1正常语气领读课文
2让学生提问
3答疑并提问:
学了几年汉语了?——学了一年了。
(从开始到说话的时间)问:罗兰还在学吗?如果没有第二个“了”,句子是什么意思?
“准备再延长一年”的“再”是什么意思?
罗兰原来打算在中国学多长时间?
她为什么想延长一年?这样的话,她在中国一共要学几年?
她对中国的生活习惯了吗?(你呢)
还有什么地方不习惯?(你呢)
晚饭后罗兰常做什么?(你呢)
她常锻炼身体吗?(你呢)
4让学生分组自由练习
5抽学生上台背说课文
6教师示范说课文
(五)布置作业
1介绍一下罗兰在北京的生活。
2第(七)(八)题写在书上
第三、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叙述课文(一)
2、请一组水平较高的同学模拟记者采访留学生
(三)处理生词
1听写生词
(1)经理
(2)练
(3)气功
(4)好:好几年好几种
(5)钟头:小时
(6)效果:吃药以后的效果、练气功以后的效果、(7)挺:挺……的
(8)好处:
(9)慢性病
(10)高血压
(11)失眠
(12)必须
(13)打鱼
(14)晒:晒太阳、晒衣服
(15)网:渔网、互联网、上网、网友、网恋
2改错
3练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让全班齐读黑板上的生词,然后请个别学生读,注意纠正发音
跳读
4讲解生词:主要是组词、组句,把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练熟、练透
(四)指出应注意的语法点:
好+概数:好几年、好几种(慢性病)、好些(东西)
好长时间好多人
对……很有好处
对……很感兴趣
(五)处理课文(二)
1领读、分角色读
2学生提问
3答疑并提问
4学生分组练习
5学生背说课文
6教师领说课文
王老师每天早上都要去操场练一个多钟头的气功。
因为练气功对身体很有好处,所以她已经坚持练了好几年了。
以前她有好几种慢性病,像高血压、失眠什么的。
练了气功以后,这些病差不多都好了。
王老师让关经理也来操场练气功。
关经理很想练,但是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天天练。
(六)处理练习
1、先讲课后部分练习题
2、讲补充的填空练习
(七)布置作业
题目:罗兰在中国的生活写作业本上四、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