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6
自考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实践B. 法律制度C. 法律原理D. 法律技术答案:C2. 法律规范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强制性B. 普遍性C. 灵活性D. 规范性答案:C3.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主体B. 客体C. 内容D. 所有以上答案:D4.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社会共识C. 个人信仰D. 传统习俗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解释的方法?A. 文义解释B. 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D. 个人解释答案:D6.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公平原则B. 正义原则C. 效率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7. 法律的适用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不溯及既往C. 法律优先适用D. 法律的灵活性答案:D8.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哪些方面?B. 时间效力C. 对人效力D. 所有以上答案:D9. 法律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起草B. 审议C. 表决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执法B. 司法C. 守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
(对)2.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完全由个人意愿决定。
(错)3.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对)4. 法律的效力可以超越国家边界。
(错)5. 法律解释仅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解释。
(错)6. 法律基本原则是法律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对)7. 法律适用原则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对)8. 法律的效力范围不包括对人效力。
(错)9. 法律的制定过程必须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批准。
(对)10. 法律的实施方式不包括司法。
(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的功能有哪些?答案:法律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保障功能、教育功能、预测功能和强制功能。
2018年4月自考《法理学(一)》通关题练习•1、属地原则是指( )。
[A] 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 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 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 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2、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 国家司法机关[C] 国家检察机关[D] 国家行政机关3、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
[A] 公法和私法[B] 普通法和衡平法[C] 普通法和根本法[D] 普通法和一般法4、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 )。
[A] 成文法的汇编[B] 不成文法的汇编[C] 判例法的规范化[D] 成文法的整理5、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
[A] 法自古以来存在[B] 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 法将会永恒存在[D] 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6、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是( )。
[A] 社会调查的方法[B] 历史考察的方法[C] 语义分析的方法[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7、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上层建筑因素[B] 生产关系因素[C] 劳动力因素[D] 经济因素8、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 )。
[A] 社会团体的解释[B] 法系家的解释[C] 法官的解释[D] 司法解释9、按照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 )。
[A] 根本法和普通法[B] 一般法和特别法[C] 实体法和程序法[D] 成文法和习惯法10、法律的溯及力属于( )。
[A] 法的地域效力[B] 法的时间效力[C] 法对人的效力[D] 法对事的效力。
自考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A. 物B. 行为C. 思想D. 智力成果答案:C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其中“处理”指的是什么?A. 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B. 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C. 法律规范的制裁措施D. 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答案:B3. 法律的效力具有普遍性,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B.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意味着法律对所有地区都适用D.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意味着法律效力不受时间限制答案:D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A. 比较解释B. 文义解释C. 历史解释D. 系统解释答案:A5.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或组织,下列哪项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机关D. 法律答案:D6.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下列哪项属于禁止性规范?A. 公民有权自由表达意见B. 公民有义务遵守法律C. 公民不得损害他人利益D. 公民应当尊重他人权利答案:C7. 法律的制定程序通常包括起草、审议、表决和公布,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A. 起草B. 审议C. 表决D. 执行答案:D8. 法律效力的实现方式包括法律的适用、法律的遵守和法律的制裁,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效力的实现方式?A. 法律的适用B. 法律的遵守C. 法律的制裁D. 法律的解释答案:D9.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下列哪项属于法律规范的假定?A. 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B. 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C. 法律规范的制裁措施D. 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答案:A10.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内容?A. 权利B. 义务C. 权力D. 责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目的答案:ABC2. 法律效力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的适用B. 法律的遵守C. 法律的制裁D. 法律的解释答案:ABC3.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机关D. 法律答案:ABC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系统解释D. 比较解释答案:ABC5.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指导性规范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2024年4月法理学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法学学科属于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哲学D.人文科学2.认为法学要以“应然法”“理想法”为研究对象的是A.历史法学派B.实证法学派C.社会法学派D.自然法学派3.构成法理学的三大要素是A.历史性、现实性和预见性B.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C.内容性、方法性和渊源性D.价值性、规范性和实践性4.作为社会规范的法是A.各社会主体的观念标准B.以社会普遍意志形式出现C.首先体现执政者的意志D.各类社会主体的办案依据5.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该观点属于法的A.规范论B.权力论C.社会论D.理性论6.国家“是一个由强制性秩序构成的共同体,而这个强制性秩序便是法律”,该观点出自A.奥斯丁B.凯尔森C.哈特D.庞德7.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该观点出自A.西塞罗B.阿奎那C.奥斯丁D.恩格斯8.关于法的本质,持有历史论的法学家是A.阿奎那B.萨维尼C.奥斯丁D.罗尔斯9.法具有普遍有效性指的是A.法能永远适用B.所有法都适用全国C.法能反复适用D.法仅处理一般事项10.关于法和政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表述正确的是A.法的内容更为丰富B.法确认的政治内容具有特殊强制力C.界限不能划分清楚D.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要求11.法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A.徒法不足以自行B.法适用的事实始终无法确定C.道德习惯等规范的效力更高D.法的稳定性决定了不能超前立法12.立法的实质是A.分配权力资源B.将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力量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C.社会利益再分配D.界定社会主体行为和自由的范围13.法的渊源的资源性要素是A.社会生活的需要B.国际交往C.司法D.乡规民约14.下列关于法的汇编的表述,正确的是A.须由有权的国家机关进行B.目的是确定哪些规范需要修改C.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D.结果生成新的立法文件15.法的形式可被分成两大类,分别是A.国际法和国内法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16.关于立法准备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主体必须是立法权享有者B.具有一定的决策性C.决定每个立法项目的成败D.没有任何程序要求17.现代法理学中,明辨法的渊源的含义和范围并使其明晰化的第一位人物是A.奥斯丁B.萨维尼C.凯尔森D.霍兰德18.一定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定程序遵守和适用法律、法规并形成法律秩序的活动是A.法律遵守B.法律制定C.法律监督D.法律实施19.法的效力位阶主要取决于A.立法主体制定法的时间B.法院在司法中的判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裁决D.立法主体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20.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政党、团体等)和公民个人依法从事各种同法相关的事务和行为的活动被称为A.守法B.执法C.司法D.立法21.下列选项中不能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月球土地B.著作权C.行为D.无形物22.由法所规定的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当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是A.法律权利B.法律责任C.法律义务D.法律行为23.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的是A.友谊关系B.财产关系C.爱情关系D.同学关系24.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法定解释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B.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C.全国妇联对婚姻法的解释D.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解释25.从一般规律推出个别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是A.归纳推理B.类比推理C.假言推理D.演绎推理26.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是A.德治B.法治C.先德后法D.先法后德27.下列对中国现时期建设法治国家的条件的表述,有错误的是A.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经济B.努力建设市场经济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要求C.法治并不必然带来民主D.民主与法治的结合可以使法治成为有益于文明发展的法治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立法监督的对象的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B.同外国缔结的条约C.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29.下列不属于法律传统的特点的是A.区域性B.稳定性C.连续性D.落后性30.关于法治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法治建设是增强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B.法治建设是增强法律意识的实践基础C.法治建设的运作过程就是法律意识的增强过程D.法治建设是推动法律意识发展的思想动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关系答案:A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是指()。
A. 法律具有普遍性B. 法律具有强制性C. 法律具有明确性D. 法律具有指导性答案:D3.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约束力B. 法律对特定人群具有约束力C. 法律对特定地区具有约束力D. 法律对特定时间具有约束力答案:A4.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
A. 法律关系的主体B. 法律关系的内容C. 法律关系的标的D.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答案:C5. 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道德解释答案:D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是()。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7. 法律的效力终止是指()。
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A8.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C. 法律的稳定性D. 无罪推定答案:C9. 法律的效力等级中,宪法具有()。
A. 最高效力B. 次高效力C. 一般效力D. 最低效力答案:A10. 法律的规范性作用不包括()。
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教育作用D. 制裁作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法律的规范性作用包括()。
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教育作用D. 制裁作用答案:ABC12. 法律效力的相对性包括()。
A.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B. 法律效力的地域性C. 法律效力的时间性D. 法律效力的主体性答案:BCD13.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
A. 字面解释B. 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D. 比较解释答案:ABCD14. 法律推理的形式包括()。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BCD15.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真题版月自学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的起源、性质、目的以及法律与道德、政治的关系的学科。
以下哪个人物被认为是法理学的创始人?A. 亚里士多德B. 笛卡尔C. 波斯托D. 康德2. 法理学主要关注法律的本质和目的。
下列哪个哲学流派的观点最符合法理学的观点?A. 实证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实用主义3. 法律伦理学是法理学的重要分支,关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以下哪一位哲学家对法律伦理学有重要贡献?A. 尼采B. 孟子C. 波斯托D. 弗洛伊德4. 法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法的定义。
下列哪个定义最能概括法的本质?A. 法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范B. 法是社会规范的总和C. 法是对人类行为强制力的体现D. 法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5. 法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和作用的社会现象。
下列关于法的主要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法具有人为性、普遍性和正式性B. 法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终局性C. 法具有普遍性、优越性和正式性D. 法具有人为性、优越性和强制性二、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1. 解释自然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什么是法律制度?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有哪些?3. 法律与道德有何区别?请从目的、性质和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三、论述题(共30分)1. 请阐述法律规范的正当性理论,并比较其与实证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请论述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判断以下论述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 法理学研究的对象只限于国家法。
2. 法律制度是法律的一部分。
3. 法律规范的效力完全来自于强制力。
4. 法律超越了道德,道德并不能限制法律的作用。
5. 法律规范的合法性取决于其普遍适用性和符合国家法的要求。
结束语以上就是法理学历年真题的内容,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自考法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制度B. 法律实践C. 法律的本质和概念D. 法律的历史发展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法理学的基本问题?A. 法的本质B. 法的功能C. 法的效力D. 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答案:D3. 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法律规范具有国家强制力B. 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的一种C. 法律规范是宗教规范的体现D. 法律规范完全基于个人意志答案:A4. 法的普遍性是指什么?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在所有国家都相同C. 法律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D. 法律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答案:A5. 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主体、客体、内容B. 法律、道德、习惯C. 权利、义务、责任D. 国家、社会、个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法的作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规范作用B. 社会作用C. 制裁作用D. 教育作用答案:A C D7. 法律效力的来源可能包括哪些因素?A. 国家强制力B. 法律的传统C. 法律的普遍性D. 法律的正当性答案:A B D8.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通常包括哪些?A. 国家机关B. 企业法人C. 社会团体D. 个人答案:A B C D9. 法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适用C. 法律遵守D. 法律制裁答案:B C D10. 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哪些?A. 规范性B. 系统性C. 强制性D. 灵活性答案:A B C三、简答题11. 简述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答案: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首先,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而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习俗和个人信念的体现。
其次,法律规范的实施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违反法律规范会受到法律制裁,而道德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
此外,法律规范通常具有明确的条文和适用范围,而道德规范则更加抽象和灵活。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理学构成要素的是()A.法理学的内容B.法理学的方法C.法理学的渊源D.法理学的分类2.将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看待的法学家是()A.马克思B.奥斯丁C.波斯纳D.胡果3.法所调整的对象是()A.外在行为B.思想观念C.与社会无涉的个人行为D.不道德行为4.将法的要素归结为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二要素的学者是()A.奥斯丁B.哈特C.德沃金D.庞德5.规定主体可为或可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是() A.义务性规则B.权利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D.委托性规则6.下列关于法、正义和法律正义的正确判断是()A.正义就是法律正义B.法就是法律正义C.法律正义包含了一般正义D.法律正义既是法又是正义7.把法划分为公法与私法的法系是()A.普通法系B.伊斯兰法系C.大陆法系D.英美法系8.法的起源的经济根源是()1A.市场经济B.生产活动C.共同劳动D.私有制和商品经济9.在诉讼制度方面采用辩论制或对质制的法系是()A.民法法系B.罗马-日尔曼法系C.英美法系D.大陆法系10.在法和政治的关系中,正确的提法是()A.每一具体的法都有政治上的内容B.政治的发展变化往往直接导致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C.法对政治有完全的依附性D.法可以完全独立于政治,不受政治制约11.下列在法和宗教的相互影响方面判断错误..的是()A.历史上宗教对法完全是起了压制的作用B.历史上宗教对法起了一定的正面促进作用C.法在体系上促进宗教法典的系统化和规范化D.历史上宗教对司法程序有重要影响12.在中国,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C.最高人民法院D.国家主席13.下列选项中,关于立法特征的表述有错误..的是()A.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B.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C.立法是所有国家机关的活动D.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14.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立法体制属于() A.复合立法体制B.制衡立法体制C.两级立法体制D.单一的两级立法体制15.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指()A.立法指导思想B.立法基本原则C.立法程序D.立法权限的范围16.由有权的机关和人员对法案表示最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态度称之为() A.审议法案B.提出法案C.表决法案D.公布法律217.以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或职权和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被称为() A.实体法B.程序法C.成文法D.根本法18.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即法由何种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何种表现形式或效力等级,被称之为()A.法的渊源B.法的效力C.法的分类D.法的形式19.部门法划分的首要标准是()A.部门法所调整的原则B.法所调整的方法和手段C.法的形式和分类D.法所调整的一定社会关系的性质20.当人们面临一个不合理的法或者法院判决时,一般情况下应当()A.遵守B.不遵守C.废止该法律D.修改该法律21.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内法特殊主体的是()A.公民B.公司C.国家D.企业2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的是()A.甲与乙订婚形成未婚夫与未婚妻的关系B.丙与丁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形成的校友关系C.甲与丙来自一个地方的同乡关系D.乙给丁一件衣服形成的赠予关系23.被称为“旧制度的一纸死亡判决书”的重要人权法律文件是()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1789年美国《权利法案》C.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D.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24.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是()A.法律责任就是法律制裁B.有法律责任就会产生法律制裁C.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D.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唯一反应结果25.下列关于法律论证的特点错误..的是()A.法律论证往往发生在疑难案件中B.法律论证不仅仅发生在疑难案件中C.法律论证不可回避价值判断问题D.法律论证可以回避价值判断问题326.将法律论证从某一论辩程序的视角予以审视,法律论证的合理性取决于论辩程序是否符合可接受性的某些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
A. 历史发展B. 社会基础C. 内在规律D. 经济影响答案:C2.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于()。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法律条文D. 道德约束答案:A3.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是()。
A. 相互独立的B. 相互对立的C. 相互联系的D. 相互排斥的答案:C4.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事物C. 法律适用于所有领域D.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答案:A5. 法律的稳定性是指()。
A. 法律内容的不变性B. 法律效力的长期性C.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D. 法律适用的一致性答案:B####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而道德是社会成员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而形成的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法律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和制裁措施,道德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
2. 什么是法律的效力?法律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它包括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背性。
法律效力的实现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保证。
3. 法律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1)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4. 法律的程序性原则有哪些?法律的程序性原则主要包括:(1)法定程序原则,即法律程序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2)公正原则,即法律程序必须公正、公开;(3)效率原则,即法律程序应当高效、迅速。
####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法律的规范性特征。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
法律通过明确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引。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2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B )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C.法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2.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 B )A.神学法学B.自然法学C.社会法学D.分析法学3.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4.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C )A.马克思B.孟德斯鸠C.亚里士多德D.韩非子5.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A.行为许可B.法律制裁C.法律后果D.法律责任6.认为法与正义没有关联的法学流派是( C )A.自然法学B.功利主义法学C.分析法学D.儒学7.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 )A.国家权力B.物质生活条件C.人类理性D.文化传统8.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A.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B.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C.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D.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说明了( )A.法的阶级性B.法的不确定性C.法的局限性D.法的继承性10.关于民主与法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11.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印度12.资本主义法制在垄断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 )A.法的社会化B.法的自由化C.法的西方化D.法的本土化13.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A )A.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B.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C.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D.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14.以下几种说法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的是( C )A.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B.重视调解的作用C.重视权利观念D.重视制定法15.按照是否允许主体自行选择行为方式,法律规则可划分为( )A.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不确定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16.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对原有的法律规范作出变更的活动称为( )A.法的创制B.法的认可C.法的修改D.法的废除17.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D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政治渊源D.效力渊源18.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A.刑法B.民法C.经济法D.商法19.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A.对世权和对人权B.原权利和救济权C.专属权和可移转权D.公权利和私权利20.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B.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C.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21.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22.私权利包括( )A.选举权B.行政权C.立法权D.人身权23.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A.两级立法体制B.联邦立法体制C.制衡的立法体制D.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24.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25.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A.撤销或改变B.撤职或降级C.记过和开除D.罚款和罢免26.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 )A.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B.刑事赔偿和民事赔偿C.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D.刑事赔偿、行政赔偿和民事赔偿27.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 )A.故意B.过失C.故意或过失D.故意和过失28.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C.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D.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29.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较少使用归纳推理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缺少法律推理的传统B.中国法制较为落后C.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D.中国的归纳推理未得到法律的认可30.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法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专门行政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和( )
A.审计监督
B.行政复议
C.行政监管
D.行政命令
2.债权属于( )
A.公权利
B.对人权
C.对世权
D.绝对权 3.主张法律解释要以法律的目标为出发点和最高标准的学派是( )
A.概念法学
B.自由法学
C.目的法学
D.利益法学 4.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划分为正式解释和( )
A.法定解释
B.学理解释
C.文理解释
D.严格解释
5.大陆法系通常将法划分为( )
A.公法和私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制定法和判例法
D.普通法和衡平法
6.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 )
A.事件
B.物质财富
C.精神财富
D.法律权利
7.罗马法的复兴是西欧中世纪后期的一件大事。
下列选项中不能成为罗马法复兴原因的是罗马法( ) A.代表统一的帝国的法律 B.以私有制和发达的简单商品生产为基础
C.代表相当高的法律文化水平
D.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意志
8.《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归属的法律部门是(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
D.基本法 9.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影响最大的两部法典是法国民法典和( )
A.德国民法典
B.德国刑法典
C.法国刑法典
D.统一商法典
10.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表现为( )
A.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
B.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源泉
C.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原则
D.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11.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可将法分为( )
A.一般法和特别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 12.普通法国家正式的法律渊源之一是( ) A.公共政策 B.判例
C.宗教规则
D.法理学说
13.以下诸项中,属于私法的是( )
A.民商法
B.刑法
C.劳动法
D.经济法
14.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有权制定( )
A.法律法规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5.我国所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都有权制定( ) A.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
B.地方性规章和自治条例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自治条例和地方性法规 16.关于法律文化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制定法传统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B.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一个要素
C.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文化是一国法律制度的载体
D.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以法家思想为主体
17.关于法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法的状况是政治关系的依据
B.法决定政治的内容
C.政治的外延大于法
D.政治反映法的内容
18.构成法律部门的基本细胞是( )
A.法律条文
B.法律规范
C.法律文件
D.法律体系
19.以下诸项中,关于法学产生和特征的正确描述是( ) A.法学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有法就有了法学 B.法学是超阶级的、超政治的
C.职业法学家的出现是法学产生的标志
D.法学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
20.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是( )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受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D.法受人口、地理环境和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21.划分法系的根据是( )
A.法的经济基础
B.法的历史传统
C.法的阶级本质
D.法的政治属性
22.按照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权利可以划分为( )
A.对世权和对人权
B.绝对权和对世权
C.相对权和对人权
D.专属权和可转让权
23.关于公、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私法的划分是普通法法系划分部门法的方法
B.罗马法学家帕比尼安首先提出划分公法和私法的学说
C.公法一般是指宪法、行政法、民法和程序法
D.私法包括商法
24.下列法典中,没有明确反映法律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是( )
A.《古兰经》
B.《摩奴法典》
C.《法经》
D.《汉穆拉比法典》
25.主张法就像语言、风俗、政制一样,是“民族精神”之体现的学派是( )
A.分析法学
B.自然法学
C.历史法学
D.社会法学
26.我国法与共产党政策之间的区别表现在( )
A.经济基础不同
B.社会功能不同
C.体现的意志不同
D.根本任务不同
27.法律条文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是( )
A.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载体
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
条文中
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
28.人们对法律,特别是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被称为( )
A.法律情感
B.法律态度
C.法律意识
D.法律认知
29.在法学理论中,法的渊源一般是指法的( )
A.物质渊源
B.直接渊源
C.理论渊源
D.效力渊源
30.以下法典中,突出地反映法律社会化精神的是( )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英国宪法
D.美国宪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划分部门法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
A.目的性原则
B.从实际出发原则
C.适当平衡原则
D.相对稳定原则
E.重点论原则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属于( )
A.根本法
B.一般法
C.私法
D.成文法
E.公法33.“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
A.公私混合法大量涌现
B.法律指导思想更重理性主义
C.立法一般采用单行法、特别法的形式
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出现了超国家的法律
E.法学理论强调法律的“全球化”
34.法的起源的规律有( )
A.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B.法从原始习惯中演变而来
C.法的产生是阶级划分与阶级斗争的结果
D.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从混为一体逐渐分化为相对独立的社会规范系统
E.法的产生和国家的产生不可分
35.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包括( )
A.重视道德教化对人的行为的调控
B.重视调解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
C.判例是主要的法律渊源之一
D.自然法观念一度盛行
E.不重视诉讼,权利观念淡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归责
37.限制解释
38.法律实效
39.成文法
40.立法体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法的一般性有哪几种含义?
42.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客体有哪些? 43.为什么说“法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题13分,第45题14分,共27分)
44.论立法中的法制统一原则及其意义。
45.简论法治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