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眼病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生健康教育常见眼病
赖文军
红眼病
红眼病:
1、急性结膜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
2、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感染。
流行特点
♦流行性特点: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造成一个家庭、一个班、一个办公室、一个车间或更大范围的流行。
♦传染方式:手、手帕、毛巾、水等
临床特点
♦1、眼球结膜充血红肿(最大特点);♦2、眼睛畏光流泪、异物感;
♦3、细菌或病毒毒力强时球结膜下可有片状出血;
♦4、可引起角膜炎;
♦5、分泌物若为脓性的则为细菌感染(急性结膜炎);分泌物若为水性的则为病毒感染(出血性结膜炎)
预防
♦1、勤洗手;
♦2、手帕、毛巾每天要煮、烫;♦3、用盐水洗眼睛。
治疗
♦急性结膜炎: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出血性结膜炎:抗病毒治疗,局部用-羟苄唑、疱疹净、无环鸟苷眼药水、眼膏;全身肌注聚肌胞针剂。
思考题♦红眼病的传染方式?
♦红眼病如何预防?。
三大职业性眼病的基本常识包括了计算机视觉综合征(CVS)、职业性干眼症和职业性黄斑病变。
下面将会对这三种常见的职业性眼病进行详细介绍。
1. 计算机视觉综合征(CVS)计算机视觉综合征是由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和其他数字屏幕设备引起的一组眼部症状。
CVS的症状包括眼部疲劳、干涩、痛、烧灼感、模糊视、头痛和肩颈疼痛等。
以下是CVS的一些基本常识:1.1 频繁眨眼:长时间注视屏幕会使人忘记眨眼,导致眼睛过度干燥。
因此,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眨眼,为眼部提供充足的湿润。
1.2 看远方:每隔20分钟停下来,将视线转移到离你远处的地方,可以减轻长时间注视屏幕带来的眼疲劳。
1.3 键盘和屏幕距离:将键盘和屏幕放在正确的距离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眼睛移动。
1.4 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将屏幕的亮度调整到与周围环境相匹配,可以减少眼睛对强光的适应。
1.5 调整屏幕设置: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适当调整屏幕的字体大小和对比度,使其更容易阅读。
1.6 视觉冥想:每隔一段时间,闭上眼睛进行短暂的冥想,放松眼部肌肉。
可以通过闭上眼睛、深呼吸和集中注意力放松身心。
2. 职业性干眼症职业性干眼症是由于长时间在干燥的环境中工作而导致的一种眼部疾病。
职业性干眼症的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痛、刺痛感、异物感和视力模糊等。
以下是职业性干眼症的一些基本常识:2.1 经常眨眼:经常眨眼可以刺激泪液的分泌,保持眼睛的湿润。
2.2 使用加湿器: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减少眼睛的干涩感。
2.3 避免冷风直吹:避免让冷风直接吹向眼睛,可以减少眼睛受到的刺激。
2.4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减少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眼睛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的时间。
2.5 使用人工泪液:如果眼睛感到干涩,可以适量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润滑。
2.6 戴适当的护目镜:在需要时,戴适当的护目镜来保护眼睛免受外界环境的刺激。
3. 职业性黄斑病变职业性黄斑病变是由长时间接触高能蓝光辐射(如LED灯、电子设备等)引起的视网膜黄斑部位的变性疾病。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摘要:1.中医眼科疾病病名概述2.中医眼科疾病的分类3.常见中医眼科疾病及其症状4.中医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5.中医眼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正文:中医眼科疾病病名概述中医眼科疾病病名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眼部疾病的命名。
中医眼科疾病繁多,涵盖了眼表、眼内、眼附属器等各个部位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眼部疾病通常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气血不畅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眼科疾病的病名不仅反映了疾病的临床表现,还体现了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
中医眼科疾病的分类中医眼科疾病可以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1.外感性疾病:如风邪、湿邪、热邪等引起的眼病。
2.内伤性疾病: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等内在因素导致的眼病。
3.眼附属器疾病:如眼睑、结膜、泪器等部位的疾病。
4.眼底疾病:如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部位的疾病。
常见中医眼科疾病及其症状1.近视: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易疲劳,眼胀,头痛。
2.远视:看近处物体模糊不清,眼酸,眼痛,眼干。
3.老花眼:近距离阅读困难,眼睛疲劳,流泪。
4.结膜炎: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异物感。
5.角膜炎: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6.虹膜睫状体炎: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瞳孔缩小。
7.白内障: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眩光,色觉异常。
8.青光眼:眼痛,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缩小。
中医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中医眼科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
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病因制定。
中医眼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1.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2.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脏手揉眼。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
4.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5.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病。
综上所述,中医眼科疾病病名丰富多样,涵盖了眼部各个部位的疾病。
眼病的种类及症状【导读】说起眼科疾病,很多人现在并不关注这个问题。
有的人眼睛不舒服了,就选择用自己的手搓一搓或者揉一揉缓解一下,其实这样的方式有可能使得自己的额眼睛疾病越来越严重,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就一定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了解一下眼病的种类及症状、具体眼病有哪些、怎样预防眼病、眼睛疾病妙方大全以及儿童常见眼病的防治。
下面来妈了解下。
眼病的种类及症状不同的人群出现眼部疾病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现在大部分眼部疾病是出现在少年以及老年人群体中,比如说老年朋友常见白内障和青光眼,青少年则更容易出现弱视、近视等,那么眼病的种类及症状都有哪些呢?1.散光散光是由眼球角膜表面的经线和纬线的异常引起的,导致不同平面的光线。
无法专注于视网膜形成焦点。
当观察物体时,这会导致变形,模糊等。
这就是所谓的散光。
最好戴上镜头进行矫正。
当我们发现眼睛有这些症状时,我们应该尽快去医院看病和治疗。
2.近视视力下降,往往是由于我们生活中眼睛的不良习惯和眼睛健康所造成的。
例如,我们经常在黑暗的环境中读书,学习,或看太多时间。
近视眼疲劳引起睫状肌过度紧张引起。
在这种情况下,纠正它的最好方法是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近视矫正。
近视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疾。
许多青少年是近视眼,所以我们需要预防它。
3.色盲色盲也可称为红色和绿色失明,而且它也缺乏区分色彩的能力。
它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一般来说,这是由于缺乏红色或绿色的锥形细胞,所以多吃维生素A,C和E是有益的食物,可以预防恶化引起的失明。
4.青光眼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其中大部分是由眼压升高引起的。
如果严重,会导致视神经萎缩和损伤。
这是中国最严重的眼疾之一。
一般发生在老年人中,可分为急性青光眼和慢性青光眼两种。
...具体眼病有哪些青少年和老年人患病的种类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大家如果在不同的年龄段患有眼部疾病的话,就应该了解自己患有的到底是哪一种眼部疾病,那么具体眼病有哪些?在青少年中,这个年龄组的青少年视力障碍主要是屈光问题。
眼科医生必备十大常识1. 眼球结构及功能:眼球由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组成,其中角膜和晶状体具有屈光功能,虹膜调节光量和进眼深度,视网膜接收光线信号并传至脑部解读。
2. 常见眼病分类:常见眼病包括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变、角膜疾病等。
按照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可分为炎症性眼病、屈光不正与视觉疲劳类眼病、老年性眼病等。
3. 视力度数的测量:测量视力需要纯净而明亮的环境,使用标准的视力表,由患者对该表上的字母或图案进行辨认,测量出最小可辨认字体的大小。
其对应度数为标准视力。
4. 静息瞳孔和动态瞳孔:静止瞳孔大小为2-4mm,光照射后可明显扩大,此为动态瞳孔。
瞳孔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理和药物因素等。
5. 屈光不正的矫正:屈光不正是指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光线,引起视力模糊或眼部不适。
通过近视或远视镜片的矫正即可弥补眼睛的屈光不正,恢复明晰视力。
6. 催泪系统及病变:催泪系统是由泪腺、泪管、泪囊和泪道等组成,其功能是分泌泪液,并将泪液排出体外。
常见催泪系统疾病包括泪囊炎和泪道堵塞等。
7. 假性近视和青光眼的预防:假性近视是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引起,因此保持适当的用眼姿势、定时休息可预防其发生。
青光眼因高眼压造成,需定期检测眼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用药等。
8. 视网膜疾病的预防:视网膜疾病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预防手段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视网膜、保持血糖控制等。
9. 术后注意事项:眼科手术后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清洁、避免猛烈运动和污染环境等,遵守医生嘱咐,及时就医处理异常症状。
10. 常见药物使用:常见的眼科药物包括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抗炎药、眼液类药物等,应根据药物类型和病情选择适当用药方式和剂量。
同时应注意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如过敏、角膜溃疡等。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中医眼科疾病是指中医学中对眼睛相关的疾病的分类和诊疗方法。
中医眼科疾病主要包括眼疲劳、近视、远视、斜视、框状视、眼震、红眼病、麦粒肿、眼跳、眶周炎、黄斑病变等多种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疾病。
眼疲劳是现代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
其症状包括眼部疼痛、视力模糊、眼干涩等。
中医认为眼疲劳主要是眼部气血不足所致,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眼部按摩和眼保健操等。
近视是指远视距离模糊,近视距离清晰,主要症状是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或稍差。
中医认为近视主要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导致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眼保健操等。
远视是指近视距离模糊,远视距离清晰,主要症状是近视力减退,远视力正常或稍好。
中医认为远视主要是心肾不交、气血不足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眼保健操等。
斜视是指眼睛在注视方向时,出现一只眼睛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倾斜。
中医认为斜视主要是肝经郁滞、脾胃失和导致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
框状视是指在注视远处物体时,眼睛常常会出现框状的黑影。
中医认为框状视主要是眼睛筋脉紧张、气血不足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
眼震是指眼球在注视静止的物体时出现快速而无法控制的震动。
中医认为眼震主要是肝火上炎、心肾失于养导致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能量疗法等。
红眼病是指眼睛出现眼球充血、结膜炎等症状。
中医认为红眼病主要是肝火亢盛、气血不足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火罐疗法等。
麦粒肿是指眼睑边缘或睫毛发炎形成的脓肿。
中医认为麦粒肿主要是寒湿内蕴、血瘀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穴位敷贴、局部热敷等。
眼跳是指眼睑或眼球出现不自主的跳动。
中医认为眼睑跳动主要是肝火上炎、气血不足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
眶周炎是指眼眶周围的组织出现炎症,主要症状是眼球突出、视力减退等。
中医认为眶周炎主要是湿热内蕴、气血不足所致,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外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