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363.00 KB
- 文档页数:63
【课件】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由内镜息⾁切除术和内镜黏膜注射术发展⽽来的⼀项内镜技术。
EMR的⽬的是切除部分黏膜,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因⽽可起到治疗黏膜病变的作⽤。
EMR的适应证:1.获取组织标本,⽤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的消化道病变;2.切除消化道扁平息⾁、早期癌和部分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
EMR的分类:黏膜下注射-切除法(EMR with a ligation,EMRL)透明帽法(EMR with a cap,EMR-C)分⽚切除法(piecemeal EMR,EPMR)黏膜下注射-切除法:⾸先确定病灶边缘,必要时对可疑部位染⾊后再观察;⽤内镜注射针在病灶基底部周围边缘黏膜下分点注射1:20000肾上腺素盐⽔,使之与黏膜下层分离并明显抬举、隆起;在操作中可重复注射。
然后⽤圈套器外鞘抵住病变周边0.5 cm正常黏膜,负压吸引过程中收紧圈套器,切除前稍放松圈套器使可能受累的固有肌层回复原位。
透明帽法:在内镜头端安装不同规格、不同平⾯或斜⾯的透明塑料帽,可对病变进⾏吸引、切除。
适⽤于黏膜病变和来源于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黏膜下肿瘤的内镜切除。
采⽤标准单孔道内镜,对操作技术要求不⾼,能在狭⼩的操作空间中切除较⼤病变,并发症少,该技术成为近年来应⽤最⼴泛以及操作最简单、安全、有效的内镜黏膜切除⽅法之⼀,在基层单位也能推⼴应⽤。
分⽚切除法:对于病灶较⼤、不能⼀次圈套切除者,可先将主要病灶切除,然后将周围⼩病灶分次切除即分⽚切除法;对于凹陷性的病灶,注射后隆起不明显者,可采取分次切除法清除病灶。
对于巨⼤、平坦的病变,黏膜下注射后分⽚切除顺序为:上消化道从⼝侧向肛侧,下消化道从肛侧向⼝侧。
术前准备:⼀般准备: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般情况,有⽆服⽤抗凝药物史。
常规⾎、肝肾功能和出凝⾎时间检查及⼼电图检查。
肠道准备:准备⽅法同肠镜检查前准备,⽬前常⽤⽅法是⼝服聚⼄⼆醇电解质散货⽢露醇溶液,前者于检查前4⼩时服⽤。
名称:鼻中隔偏曲主诉:右侧持续性鼻塞伴间断鼻出血2年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感右侧鼻塞,不影响呼吸,无其他不适,未重视未治疗。
症状缓慢加重,期间多次鼻腔少量出血,压迫后自停;在当地医院诊断鼻中隔偏曲(具体治疗不详)。
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经查体后拟“鼻中隔偏曲”收入我科,病程中神清,无反射性头痛、头晕,无明显嗅觉减退,无大量浓涕及清水涕,无呼吸困难等表现,发病以来睡眠差,饮食、大小便无异常。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先天性疾病病史,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于原籍,未去过外地,无放射性工作环境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有明确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神经系统: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耳部检查:双耳对称,耳郭及外耳道无异常,无牵拉痛。
外耳道通畅未见新生物及分泌物。
鼓膜无充血、肿胀、膨出、内陷、疤痕及钙质沉着等。
乳突部无红肿、压痛、瘘管及疤痕。
粗听力正常。
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右侧鼻腔较对此狭小,鼻中隔C型右偏,形态如脊突,突起面见黏膜充血糜烂,探针触及突起位置质地硬,双侧下鼻甲明显肥大。
咽喉部检查:扁桃体I°肿大,未见红肿。
间接喉镜检查:会厌、杓状隆突及杓间区无红肿,梨状窝无积液,两室带无肥厚。
两声带表面光滑、无充血,运动好。
颈部检查:颈软无压痛,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CT示:鼻中隔偏曲。
诊断依据:1.中年患者,慢性病程,“右侧持续性鼻塞伴间断鼻出血2年”主诉入院。
2.专科查体:鼻部检查:外鼻无畸形,皮肤无红肿,双侧上颌窦、筛窦区、额窦底壁无红肿及压痛。
右侧鼻腔较对此狭小,鼻中隔C型右偏,形态如脊突,突起面见黏膜充血糜烂,探针触及突起位置质地硬,双侧下鼻甲明显肥大。
咽喉部检查:扁桃体I°肿大,未见红肿。
目录第一篇鼻科学4第一章鼻外伤及鼻外部炎性疾病4第一节鼻骨骨折复位术4第二节眶骨骨折复位术6第二章鼻中隔疾病7第一节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7第二节鼻中隔成形术8第三章鼻黏膜炎性疾病10第一节下鼻甲温控射频、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10 第二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0第三节下鼻甲成形术11第四章鼻出血的常用止血方法12第一节鼻腔填塞12第二节血管结扎14第五章鼻炎、鼻窦炎手术16第一节上颌窦穿刺冲洗术16第二节鼻内镜检查术17第三节鼻窦负压置换术18第六章鼻内镜下鼻窦及鼻中隔矫正术19 第一节鼻内镜鼻窦手术19第二节儿童鼻内镜检查术28第三节儿童鼻内镜鼻窦手术29第四节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0第五节后鼻孔闭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32 第七章鼻及唇腭整复手术34第一节整复外科概述34第二节鼻部整复手术39第二篇咽科学48第八章咽部创伤及咽部异物48第一节茎突截短术48第九章咽淋巴环疾病50第一节扁桃体切除术50第十章咽部及颈深部脓肿51第一节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51 第二节咽旁脓肿切开排脓术52第三节脓性颌下炎切开引流术53第十一章咽部良、恶性肿瘤手术54 第一节颈外动脉结扎术54第二节鳃裂瘘管、囊肿切除术55第二节扁桃体肿瘤切除术56第三篇喉科学57第十二章喉创伤、喉狭窄及喉异物57 第一节急性喉外伤手术57第十三章喉麻醉及检查术60第一节喉腔表面麻醉60第二节喉纤维镜检查及手术61第三节支撑喉镜下手术62第十四章喉感觉、发声障碍及喉肿瘤切除术63 第一节喉显微手术63第二节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64第三节喉裂开术65第四篇耳科学66第十五章耳损伤及后天性畸形66第一节耳郭部分缺损的修复术66第二节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手术治疗68第十六章耳部非特异性炎性疾病69第一节鼓膜穿刺69第二节鼓膜切开70第三节鼓膜修补术71第四节乳突根治手术72第五节改良乳突根治术74第六节单纯乳突凿开术74第十七章传导性耳聋75第一节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75第十八章耳源性眩晕77第一节甘油试验77第二节温度试验78第三节位置性眼震检查法80第四节变位性眼震检查法81第五节耳石复位法82第六节迷路瘘管试验83第七节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梅尼埃病85 第五篇气管、食管学86第19章气管切开术8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第一篇鼻科学第一章鼻外伤及鼻外部炎性疾病第一节鼻骨骨折复位术(XXXXXXXXXXX医院XXXX年第XX版)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处理;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好在受伤后2〜3h内或10d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或后遗难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