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综合应用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929.50 KB
- 文档页数:20
catia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CATIA软件的基本界面与操作流程;2. 学习并运用CATIA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与编辑;3. 掌握CATIA中的草图绘制、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绘制等基本功能;4. 了解CATIA在工业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CATIA软件,进行基本的模型设计与修改;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会运用CATIA软件进行团队协作,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设计及制造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4. 通过学习CATIA软件,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年级为高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空间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CATIA软件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CATIA软件概述- CATIA软件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CATIA软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2. CATIA软件基本操作- 界面认识与基本操作流程- 常用工具栏和功能命令介绍3. 草图绘制- 草图界面认识与设置- 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直线、圆、矩形等- 草图约束与标注方法4. 零件设计- 基本特征创建:拉伸、旋转、扫描等- 基本编辑操作:修剪、倒角、圆角等- 参数化设计方法5. 装配设计- 装配环境认识与设置- 零件装配方法与技巧- 约束条件的使用与调整6. 工程图绘制- 工程图界面认识与设置- 视图创建与编辑:正视图、侧视图、剖视图等- 尺寸标注与公差表示7. 综合应用实例- 实例分析:简单机械零件设计- 实例操作:学生分组完成指定设计任务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CATIA软件概述与基本操作第3-4周:草图绘制第5-6周:零件设计第7-8周:装配设计第9-10周:工程图绘制第11-12周:综合应用实例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安排,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系统掌握CATIA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方法。
综合应用题举例1、某厂生产多种产品,每种产品又要使用多种零件,一种零件可能装在多种产品上。
每种零件由一种材料制造,每种材料可用于不同零件的制作,有关产品、零件、材料的数据字段如下: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产品单价零件:零件号,零件名,单重,单价材料:材料号,材料名,计量单位,材料单价要求:(1)请画出产品、零件、材料的E-R图;(2)请将该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2.试绘制商场到货处理的数据流程图,处理步骤如下:(1)商场根据供应商送来的发货单及货物,经与订货合同相对照,审核发货单。
与合同不符的发货单及货物退回供应商。
(2)收货处理:在审核发货单后,对货物进行质量检查。
质量不合格的货物及发货单退回供应商;对质量合格的货物开入库单,并将入库单及货物送仓库,发货单存档,向财务科发出付款通知。
3.教学管理涉及的实体有:教师:职工号、姓名、年龄、职称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为:一名教师只讲授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名教师讲授;一个学生学习多门课程,每门课程有多个学生学习。
请画出教师、学生、课程的E-R图,并构造其关系数据模型。
4.请绘制供应科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的数据流程图,处理过程如下:(1)计算生产材料用量。
供应科根据生产科提供的生产计划和工艺科提供的材料消耗定额,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材料需要量,经分类、合并后,得到生产材料用量表;这个表除保存自用外,还要复制送厂部。
(2)计算材料净需用量。
根据生产材料用量和库存文件中材料起初库存、储备定额等数据计算材料净需用(采购)量表,并保存。
(3)制定采购资金计划。
根据材料净需用量表中需要采购的各种材料数量,及库存文件中各种材料的价格计算采购所需资金,形成采购资金计划,并送财务科。
5.设计一个图书借阅数据库,图书馆需要保存全部图书的信息(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日期),还要登记读者信息(读者编号,姓名,地址,性别,年龄,单位)颁发借书证,需要保存借阅记录(借出日期,还书日期)。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数学综合应用是数学学科中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生活中的案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旨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为主线,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小明买水果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小明去水果市场买了一些水果,他买了5个苹果,3个橘子和2个香蕉。
已知每个苹果价格为2元,每个橘子价格为3元,每个香蕉价格为4元。
请计算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并求出他所买各种水果的总数。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我们可以先计算小明购买水果的总费用,然后再计算各种水果的总数。
首先,小明购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价格为2元,所以他购买苹果所花费的钱为5 × 2 = 10元。
同理,他购买了3个橘子,每个橘子价格为3元,所以他购买橘子所花费的钱为3 × 3 = 9元。
最后,他购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价格为4元,所以他购买香蕉所花费的钱为2 × 4 = 8元。
因此,小明总共花费了10 + 9 + 8 = 27元。
接下来,我们计算各种水果的总数,即5个苹果 + 3个橘子 + 2个香蕉 = 10个水果。
所以小明购买的各种水果的总数为10个。
二、小红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小红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她发现每天上学的时间与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已知她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为12千米/小时,她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为20分钟,求她每天上学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使用速度的定义来计算小红的上学距离。
速度的定义是“速度=路程÷时间”。
已知小红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为12千米/小时,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为20分钟,我们要将时间统一为小时,所以将20分钟转换为小时,即20 ÷ 60 = 0.33小时。
根据速度的定义公式,路程 = 速度 ×时间,即路程 = 12 × 0.33 =3.96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