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湘教版地理八下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经济特点、交通网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长株潭城市群的基本情况,以及各城市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等知识。
但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内部差异与联系,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的特点,从而达到理解城市群的内部差异与联系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经济特点、交通网络、生态环境等内容;掌握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经济特点、交通网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分布、交通网络等情况。
2.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城市,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城市群的内部差异与联系。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长株潭城市群的地图,以便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数据:收集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和案例。
4.小组讨论:提前分组,确保讨论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株潭城市群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让学生理解长株潭三市的空间关系与交通联系方式。
(2)、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3)、引导学生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确定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图7-40、7-41设问导入课题。
二、指导学生读图7-40、7-41(问)长株潭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区?具体指哪三个城市?学生读图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长沙、株洲、湘潭、韶山、洞庭湖、湘江(问)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位置和交通关系特点学生读图分析-小组交流-代表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三、指导学生读图7-42,结合文字,指导学生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发展有哪些差异?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确定发展不同方向的原因?学生读图文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四、课堂小结五、课堂作业1、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湖南省 1.城市群概况: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_______东部,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湘江路和_____相连。
2.三市的发展差异:城市发展差异①_____;②城市规模较大,_________便利省会交通运输;③教育、科技、文化较发达;④_____ 国家 _____________ 历史文化名城①_____枢纽;②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铁路金和化学工业基地;③建有大型服装市场, _______发达物流业①_______和旅游业相对发达;②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机电、农产品加工等;③所制造业辖的_______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钢铁韶山市“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课后,我们一起召开一节主题班会课,学习一下“节水”精神吧!可以根据班级需要展开这个活动哦!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针对初二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地理知识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识图能力、简单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澳门的知识很感兴趣,虽然学生通过其他媒体对澳门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系统。
在本节中根据初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识图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关于澳门的经济特点及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有困难。
学生喜欢识图掌握地理知识,尤其是对图文并茂的形式,学生更感兴趣。
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层次上的差异,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练习题和作业的布置也要分层次,使每个学生上完一节课都有所收获,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难点: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四、教学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毛泽东故居图,在课前展示给同学们看。
展示长株潭城市群在湖南省德尔位置图,让学生清楚该城市群的具体位置。
虽然长株潭三市存在着发展差异,但三市的发展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节课我们就来梳理长株潭三市的发展联系。
在学习这节课前,借助课件先来具体了解三个城市。
多媒体展示三个城市的概况。
(二)新课讲解一:预习检测(一)城市群概况1. 读图,说一说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特点。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
2.学习城市群的概念和特点。
3.了解城市群的发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1.长株潭城市群的内部差异和联系。
2.城市群的概念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城市群的发展和作用。
2.如何发挥城市群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学生复习。
1.复习城市群的概念和特点。
2.复习城市群的关系和作用。
二、引入新课。
1.通过幻灯片介绍长株潭城市群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讲解引入本课的主题: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三、学生探索。
1.小组探讨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
2.每组汇报自己的探讨结果,老师指导并讲解。
四、教师总结。
1.总结城市群的作用和未来发展。
2.讲解如何发挥城市群的作用。
五、学生评价。
1.学生对本节课程进行评价。
2.老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质量进行评估。
六、作业。
1.在家中找一篇关于城市群发展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2.小组讨论:如何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作用。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教学难点】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读图导入:展示“长株潭地区在湖南省的位置”、“长株潭城市群城区交通分布”2幅地图,设问导读:你们知道这是我国什么地方吗?听说过图中三个城市的名称吗?(学生可能回答:湖南省)教师再进行引导:如果将图中三个城市的首字结合在一起——“长株潭”,你听说过吗?(学生七嘴八舌)教师趁机引入本节课题。
【讲授新课】(一)城市群概况1.读“长株潭地区在湖南省的位置”图,说出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特点。
(地处湖南省东部,一江串三城)2.读“长株潭城市群城区交通分布”图,说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和交通联系。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很近,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市之间有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等交通联系)转承:有谁知道长沙、株洲、湘潭的城市特色吗?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或教师提供的三市的材料,发表对三市的认识。
教师:一江串三城,长沙、株洲、湘潭均位于湘江流域,彼此相距很近,自然地理条件差不多,但三市的发展却各具特色,你们想知道它们之间的具体差异吗?(二)三市的发展差异1.读“长沙、株洲、湘潭的发展差异”图,说出三市的发展差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反思
长株潭城市群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群,包括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三个城市。
这三个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进行分析和反思,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首先,在探讨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例如: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比较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城市的不同之处,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其次,在探讨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联系时,我们可以从交通、人口流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出发,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依赖性。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城市群的优势和作用,以及在如何推进城市群发展中的重要性。
最后,对于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开展小组讨论、进行现场考察、开展研究课题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总之,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分析姓名:甄学号:201017020114 班级:城规10-01班一、长株潭城市群简介:长株潭城市群是指以长株潭为中心,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以及江西萍乡等城市在内的空间区域,它是我国中部隆起带的南极核,也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和省际影响力的新型城市群之一。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长株潭城市群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
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综合优势和强大竞争力的主要城市密集区之一2、长株潭城市群规划构思:规划构思着重以空间发展规律为研究的核心,结合土地、旅游、文化、生态、环境、交通、城镇、产业等多专题的综合研究,在区域层面提出了空间管治的细则,突出四大空间类型的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的协调,明确划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
——产业集群载体空间的协调,协调不同类型的产业区布局,提出“双核四带”的产业空间结构。
——基础设施导向空间的协调,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如统筹京广和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选址与城市的协调。
——城市开发建设空间的协调,处理好不同功能空间的衔接,实现有机过渡,如提出了边缘型空间的概念,即对限制开发区域提出指标控制和建设标准要求。
3、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湖南省于2005年10月正式公布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从城市群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新的具体规划。
该规划所界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三市市域共2.8万平方公里,第二层次为规划的目标区域,即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包括长沙市2893平方公里,湘潭市870平方公里,以及株洲市740平方公里。
城市群核心地区呈现“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结构:以长沙为主核心,株洲、湘潭为两个次核心,三市结合部金三角地区为绿心。
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让学生理解长株潭三市的空间关系与交通联系方式。
(2)、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3)、引导学生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确定不同发展方向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图7-40、7-41设问导入课题。
二、指导学生读图7-40、7-41
(问)长株潭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区?具体指哪三个城市?
学生读图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
长沙、株洲、湘潭、韶山、洞庭湖、湘江
(问)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位置和交通关系特点
学生读图分析-小组交流-代表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三、指导学生读图7-42,结合文字,指导学生分析:
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发展有哪些差异?
分析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确定发展不同方向的原因?
学生读图文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湖南省1.城市群概况: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_______东部,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湘江路和_____相连。
2.三市的发展差异:城市发展差异①_____;②城市规模较大,_________便利省会交通运输;③教育、科技、文化较发达;④_____ 国家_____________ 历史文化名城①_____枢纽;②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铁路金和化学工业基地;③建有大型服装市场,_______发达物流业①_______和旅游业相对发达;
②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机电、农产品加工等;③所制造业辖的_______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钢铁韶山市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