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片的读片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4.68 MB
- 文档页数:112
看X线胸⽚的六⼤要点,你掌握了吗?X线胸⽚是现在各个医院最为常⽤的影像学诊断⽅法之⼀,在此,我们简要介绍⼀下如何初步看懂X线胸⽚。
要点⼀:如何计数肋⾻数肋⾻是看X线胸⽚的基础,很多东西都是以肋⾻作为标志的。
正常X线胸⽚肋⾻从后上向前下数,第⼀肋与锁⾻围成⼀个类圆形的透亮区,这⼀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由于肋⾻是⾻骼,含钙量⼤,也不“透亮”,因此在X线胸⽚上呈⼀条条的⽩⾊影像。
要点⼆: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X线胸⽚中,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
要点三:如何看⼼脏X线胸⽚如何看⼼脏呢?在X线胸⽚中⼼脏后对第五到第⼋胸椎,前对第⼆到第六肋⾻。
主动脉结就是主动脉⼸由右转向左出突出于胸⾻左缘的地⽅,它平对左胸第⼆肋软⾻。
肺动脉段位于主动脉结下⽅,对判断肺动脉⾼压有⼀定的意义。
另外,还要注意⼼胸⽐例。
侧位⽚上,⼼前三⾓变⼩提⽰右⼼室扩⼤,⼼后三⾓变⼩则提⽰左⼼室扩⼤。
要点四:如何看乳头位置X线胸⽚中,乳头在X线胸⽚中的位置判断也是经常碰到的⼀个问题,男性乳头⼀般位于第五肋前间,⼥性乳头位置可较低,很多⼈透过X线胸⽚认为:两侧不对称的乳头阴影易误诊为节结病灶。
要点五:判断病灶来⾃肺内还是胸膜腔在X线胸⽚中,如何判断病灶是来⾃肺内还是来⾃胸膜腔?如果病灶⼤部分在肺内则病灶来⾃肺内;可以结合X线胸⽚侧位⽚来判断,同时CT可以精确鉴别。
要点六:⼼尖的意义什么叫⼼尖上翘?什么叫⼼尖下移?有什么意义?⼼影的最外缘在膈平⾯以上称⼼尖上翘,代表右⼼室肥厚;反之⼼影的最外缘在膈平⾯以下称⼼尖下移,代表左⼼室肥厚。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诊断和评估胸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肺水肿等。
胸片读片是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的,以下是胸片的读片方法和步骤。
1.仔细阅读胸片信息:在进行胸片读片之前,首先仔细阅读胸片上标注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拍摄时的位置(前后位、俯卧位等)、日期和项目描述等,确保核对正确的胸片。
2.观察胸廓:胸片读片的第一步是观察胸廓。
正常的胸廓应该对称,两侧应保持一致,如出现胸廓形态改变、变窄或扁平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胸廓畸形或胸廓内有积液或肿块的存在。
3.区分胸膜和肺组织:胸片上肺组织呈淡白色,胸膜呈透明或稍暗色。
观察胸膜与肺组织的分界线是否清晰,如若模糊或有实质性结节,可能表示存在胸腔积液、结核球、恶性肿瘤等。
4.观察肺纹理:正常肺纹理应呈放射状排列,主支气管向两侧递减。
观察肺纹理是否增多、增粗或不对称,这些表现可能提示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栓塞、肺水肿等。
5.观察肺野密度:胸片上肺部的密度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气体呈黑色,血管呈暗灰色,肺组织呈淡白色。
观察肺部密度是否均匀,如出现片状阴影或结节,可能是肿瘤、炎性病变等。
6.观察膈肌和纵隔:膈肌是胸壁和腹腔之间的重要分界线。
观察膈肌是否对称,如若有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肺部疾病、胸腔积液等。
同时,还要观察纵隔是否偏移、增宽,如若出现纵隔增宽和形态异常,可能表示纵隔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7.观察肋间隙:正常情况下,肋间隙均匀,宽度一致。
观察肋间隙是否增宽或变窄,这些变化可能是胸腔积液、肺大泡、胸腔积液等引起的。
8.观察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胸片发现。
胸腔积液通常为一侧或两侧胸腔内液体积聚集,观察积液程度和分布情况。
而肺内结节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
9.评估心脏和大血管:胸片还可以评估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位置。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病变,如心脏增大、心脏肥厚、心包积液等。
1.1 初级读片很容易胸片异常分类:1.太白(密度增高)2.太黑(密度减低)3.太大4.位置异常观片步骤:1.检查姓名和日期2.检查X光片透照条件 3.全面浏览胸片,罗列所有异常 5.仔细检查异常部位:胸壁、胸膜、肺内、纵隔内。
1.2 胸片技术质量1.标准胸片为后前位片,两侧肩胛骨拉开时,胸片上见不到肩胛骨与胸廓的重叠影,正常者心影大小正常;前后位片多为坐位或卧位拍摄,X线机头在人前,X光胶片板在人背后,前后位片可见肩胛骨与胸廓重叠影,即看见明显肩胛骨白影,且正常者心影也增大。
2.吸气不足时胸片显示肺野范围小,肋骨数量少,心影变大,气管右偏。
1.21 按体位分清是后前位还是前后位:前后位时,X线机头在人前,X光胶片板在人背后,X线从人前向后射入;标准胸片是后前位片,X线机头在人背后,X光胶片板在人前,X线从人后向前射入。
其余区别见1.1.22左右方向检查胸片R、L标记,也可能标错,也可能有右位心。
1.23 旋转方向看气管位置是否偏移。
正常合格胸片气管黑影处于两锁骨端之间,锁骨端与气管间等距。
或者选择胸椎脊突作参照。
1.24 透过度及曝光度标准胸片在心影下部椎体应该隐约可见。
如果椎体太清晰则表明曝光过度,肺野太黑,对比太强,此时会遗漏低密度病灶,如果椎体完全看不见,表明曝光不足,肺野太白,对比太弱也会遗漏病灶。
1.25 吸气程度: 见2. 主要是吸气不足达不到标准,胸片质量不合格,应该重拍。
1.3观察标准胸片方法找质量好的观片灯,保持室内较暗。
将胸片由远及近慢慢观察。
1.肺野:两侧肺野黑白程度应等同,识别水平裂及位置,走行于肺门与第6肋交腋前线水平。
2.肺门:左肺门高于右肺门2.5厘米,双侧肺门应向内凹陷,位于6~8肋间。
3.心脏:心脏最大横径应小于胸廓最大横径1/2。
4.纵隔:纵隔边缘除心膈角、肺尖、右肺门稍模糊外,其余应清晰可见。
5.膈肌:右侧膈顶高于左侧3厘米,膈顶应光滑。
6.肋膈角应清楚锐利。
胸部CT及胸片读片方法CT肺段定位口诀: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对眼能看前后背”:在支气管分叉层面(T4以下)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段及两肺下叶背段"双眼能看前和背", 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左右主支气管距离近,"两眼"是气管分叉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嵴角指有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有右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句应改为“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读胸片要想读好胸片首先要知道正常胸片是怎样的,总的来说可以用以下的文字描述,并且看每一张片子时也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看,以便养成好的习惯。
“胸廓对称,两侧肋骨肋间隙正常;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浸润;两侧肺门纵膈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膈肌平滑,双侧肋膈角锐利。
”下边我具体叙述一些细节问题:1.如何数肋骨?数肋骨是看片的基础,我以下要说的很多东西都是以肋骨作为标志的。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两侧对比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2.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
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对肺气肿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内中外带占肺的量分别为60%、30%、10%。
24个字母(A-X)系统读片法,可以减少漏诊。
A(Airway)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过,气管有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
有无支气管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压迫、狭窄、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B(Bone)肋骨距是否某侧缩窄,肋骨有无缺损,如第一肋骨上缘缺损,有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
第7~9肋骨下缘缺损示主动脉狭窄,见于儿童先天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可见左肋下缘缺损。
咳嗽所致骨折,可见于6~9肋,第7肋腋后线可见叉形肋。
鸽胸与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相关,也见于儿童哮喘症或脊柱侧凸严重时伴通气功能降低者。
骨脱钙可见于类固醇治疗患者、老年、肾病、或其他代谢病者。
C(Cor)心脏右缘有两弓,左缘有四弓。
右两弓消失见于漏斗胸、右中叶萎缩、肺炎。
形状变化或心脏扩大,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D(Diaphragm)膈肌右高于左半个肋间隙,一侧高,考虑胸部肿瘤、纤维组织牵拉、膈下脓肿。
半侧膈肌升高考虑外伤、中风、颈部感染或肿瘤、肺炎或放射治疗后。
右侧可见膈肌伴弯刀征。
E(Esophagus)食管位于气管右,若有空气液面,考虑食管不能松驰或狭窄。
F(Fissures)肺裂将各肺分为各叶,左右各有一斜裂,右侧有横裂,斜裂下端止于膈肌,决不止于前胸壁,有异常时示有病变。
G(Gastric bubble)胃泡在左侧,若在右,考虑内脏转位,胃泡不见,考虑食管不能松驰。
胃泡在心右可能为膈疝。
H(Hila)肺门移位示肺部分萎缩、过度充气等,肺门区扩大可能是肺癌转移、肺内感染、免疫疾病或结节病。
I(Interstitium)间质性浸润分两型,间质型看上部心前区,下部可因妇妇女乳房影加重。
肺泡型浸润,因肺泡灌注水、脓、血或蛋白质样物质,见于Goodpasture 氏征、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鳞状上皮脱落间质性肺炎等。
观察咳出物对鉴别诊断有用。
J(Junction lines)连接线是垂直的,仅见于纵膈,有右脊柱旁、右主动脉旁、右心旁线,左脊柱旁、左主动脉旁、左心旁线,前后连接线等,一般看不见。
胸片的读片方法及技巧总结一张胸片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不按照一定的读片方法与技巧,很可能就会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学习胸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正位胸片的读片法首先观察胸部软组织影像,其次依次为骨骼、纵隔、肺野、肺门、肺纹理与横膈。
(一)胸部软组织影像1.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皮肤是围成人体外表的一种致密组织,在胸片上一线条状阴影。
皮下组织由脂肪组成,密度较淡,胸片表现为深灰色。
肌肉密度介于皮肤与脂肪之间,肌肉的健壮影响胸片的清楚度,通过皮下组织的厚薄可以判定其营养状况。
前部有胸大肌可使中肺野密度增高,胸锁乳突肌可使肺尖部密度降低。
2.胸部乳房及乳头:乳房与乳头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阴影于双肺野下部呈局限性密度增高或半弧状增高阴影。
乳头较大的可呈结节状阴影,男性也可出现,勿诊断为病变。
3.胸膜的水平裂及肺尖反折伴随线:水平裂是右肺上叶与中叶之间的胸膜,在正位胸片上看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一条细线条阴影至肺外带出消失,在侧位上看为自肺门水平发出的一条细线条阴影至胸骨。
斜裂是右肺中叶与下叶或左肺上叶与下叶之间的胸膜,一般在正位胸片上看不到,或在肺下叶看到一短而细与肺纹理走行方向不同的一条细线,侧位胸片上是位于前胸壁后2~3cm处向上斜行达肺门处或稍向上一些位置而终止。
肺尖部的第一、二肋下缘伴随的线条状阴影为肺尖部胸膜帽的阴影。
此三条线阴影增粗或不规则为胸膜病变的表现。
(二)胸部骨骼影像胸部骨骼前有胸骨,前上方有锁骨,后有胸椎,自后向前构成胸骨支架的12条肋骨,肋骨前端为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肋软骨,但可以清楚看到骨骼的外形、骨皮质、骨髓质及骨纹理等。
如发现骨质破坏,常见为骨癌或转移癌、骨结核。
骨骼的断裂,常见于外伤性骨折。
成年后肋软骨逐渐钙化,尤其是第一、二软骨头钙化,有时片状或空洞形阴影,勿以为肺内疾病。
另外,肋骨有正常变异,应仔细辨别。
(三)纵隔阴影纵隔阴影位于胸腔的中部,两肺之间,为软组织的阴影,主要器官有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及淋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