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封装中的薄膜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58
微电子技术中的半导体薄膜材料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用于微电于技术的非晶态、宽带隙、纳米相、超晶格、量子微结构以及多孔硅等半导体薄膜材料并指出,原子组态的无序化,材料禁带的宽带隙化,能带剪裁的任意化以及人工结钩的低维化和量子化,集中体现了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薄膜材料,结构性质,发展特点1引言薄膜材料是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先导条件和制造微电子器件的物质基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成膜方法的长足进步,半导体薄膜材料从体单晶到非晶态,从非晶态到纳米相,从窄禁带到宽带隙,从常规制备到人工设计,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和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新材料。
目前,关于半导体薄膜材料物理与工艺的研究,已成为真空、微电子和材料科学中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1]。
半导体薄膜材料研究的核心为新材料的研究和传统材料性能的提高。
前者是按照人为的意志构想新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新的化学组分,并通过现代超薄层外延技术加以实现;后者则是利用适宜的工艺方法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使其呈现出常规材料所不具有的全新原子组态。
2不同结构类型的半导体薄膜材料2.1非晶态材料非晶态半导体是一门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发展十分迅速的新兴学科,研究非晶态材料的意义不仅是在科学技术上获得大量的新材料和新器件,而且可以开拓和加深人们对固体物理领域中许多基本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以促进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同时对其许多周边物质,如非晶态合金及多层异质结、超微粒子、多孔硅以及硅系高分子等的研究也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原子结构的无序性和化学组分的多样化,使非晶态半导体具有许多显著不同于晶态半导体的物理特性[2]。
对于大多数非晶态材料而言,其组成原子都是由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连续的共价键无规网络结构;在非晶态半导体中可以实现连续的物性控制,当连续改变其化学组成时,其禁带宽度、电导率和相变温度等都随之连续变化;在热力学上,非晶态处于一种亚稳状态,仅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转变成晶态;此外,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特性、电学及光学性质都灵敏地依赖制备方法与工艺条件。
微机电系统的薄膜制备技术与器件组装工艺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是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制造出微小机械结构并集成在微米到毫米尺寸的硅基片上的一种装置。
微机电系统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执行器、生物医学和光学设备等领域。
而微机电系统的薄膜制备技术和器件组装工艺是其成功应用的关键。
一、薄膜制备技术1. 薄膜材料选择微机电系统中常用的薄膜材料有金属、硅氧化物和聚合物等。
金属薄膜可以提供较高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铝、铜和钛等。
硅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用的硅氧化物材料有二氧化硅和氮化硅等。
聚合物薄膜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柔韧性,常用的聚合物材料有聚亚胺和聚砜等。
2. 薄膜生长技术薄膜的生长技术是微机电系统薄膜制备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常用的薄膜生长技术有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和溅射等。
物理气相沉积是通过将薄膜材料加热至蒸发温度后,在真空环境中使薄膜材料蒸发并沉积在基片表面。
化学气相沉积是通过将薄膜材料的前驱体气体引入反应室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前驱体分解并沉积在基片表面。
溅射是通过在惰性气体或反应性气体环境中,利用离子轰击的方式将薄膜材料从靶上溅射并沉积在基片表面。
3. 薄膜加工技术薄膜加工技术是指对薄膜进行形状、结构和性能的调控和改善的一系列工艺。
常用的薄膜加工技术有刻蚀、光刻和沉积等。
刻蚀是通过在化学液体或等离子体环境中,将薄膜材料的部分区域溶解或去除,以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形状。
光刻是将预先设计好的图形,通过光刻胶的选择性曝光和显影,将图形转移到薄膜材料表面。
沉积是在薄膜表面沉积一层新的薄膜材料,以改变薄膜的性能或构造。
二、器件组装工艺1. 封装技术封装技术是将微机电系统的各个器件和电路封装在设备或模块中,以保护器件和提供电气连接的过程。
常用的封装技术有塑封、扩散焊接、无线焊接和碰撞焊接等。
塑封是将器件和电路用塑料材料封装在封装胶中,形成封装体的工艺。
FAB工艺技术分类FAB工艺技术是一种用于制造微电子器件的工艺方法,它涵盖了从晶圆的加工到芯片的组装封装等多个环节。
在FAB工艺技术中,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处理过程、材料选择和制造规模等因素,可以将FAB工艺技术分为不同的类别。
首先,根据处理过程的不同,FAB工艺技术可以分为晶圆加工技术和薄膜加工技术。
晶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晶圆清洗、光刻、蚀刻、沉积、离子注入和扩散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将晶圆表面形成不同的结构和电子元件。
薄膜加工技术包括薄膜的生长、退火、氮化等过程,用于制造薄膜电子器件。
其次,根据材料选择的不同,FAB工艺技术可以分为硅基工艺和非硅基工艺。
硅基工艺是指使用硅晶圆作为基材,在晶圆上形成各种电子元件,是当前最主要的微电子工艺。
非硅基工艺则是指使用除了硅以外的其他材料作为基材,如砷化镓、砷化铟等,主要用于制造特殊用途的器件。
此外,根据制造规模的不同,FAB工艺技术还可以分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工艺和小规模集成电路(VLSI)工艺。
LSI工艺是指制造集成电路上千个晶体管的工艺,主要用于制造计算机微处理器等高性能芯片。
VLSI工艺则是指制造集成电路上百万个晶体管的工艺,主要用于制造存储芯片和各种移动设备上的集成电路。
最后,根据制造过程中的制约条件,FAB工艺技术还可以分为半导体工艺和MEMS工艺。
半导体工艺主要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如处理器、记忆芯片等,其制造过程非常复杂,要求非常精确的制造工艺。
MEMS工艺则是指制造微机电系统(MEMS)的工艺,MEMS是一种能够执行机械功能的微型装置,如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等。
总的来说,FAB工艺技术是一种高度精密的微电子制造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过程、材料选择和制造规模等因素进行分类。
这些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FAB工艺技术,推动微电子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