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器件封装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30
《微电子封装技术》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微电子制造工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目录实验一BGA返修实验 (1)实验二引线键合实验 (11)1实验一 BGA返修实验一、 实验目的和意义1.实验目的①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BGA CSP/QFP的检测与返修的工艺流程。
②掌握现有返修台和AOI(自动光学检测仪)的结构原理、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
③通过实验使学生对BGA CSP/QFP的检测与返技术有更深一层了解。
2.实验的意义随着BGA封装器件的出现并大量进入市场,针对高封装密度、焊点不可见等特点,电子制造厂商要控制BGAs的焊装质量,需充分运用高科技工具和手段,通过使用新的工艺方法,采用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BGAs的焊装质量的检测技术水平。
只有这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控制。
同时,把在检测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反馈直接到生产工艺中去加以解决,将会大大地减少返修工作量。
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地了解、掌握BGAs的焊装质量检测技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 实验内容和要求1.掌握IR550A型返修台的基本组成。
2.了解并掌握BGA CSP/QFP返修工艺技术的内容及其特点。
3.了解并熟悉现有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
4.了解并掌握在实际生产中,成品电路板(PCP)常见的问题。
5.了解BGA焊球植球的工艺流程。
6.了解BGA焊后如何进行质量检测。
三、 实验仪器与设备1、IR550A型的返修台 1台2、AOI-X-Ray-SCOPE 1台3、PCB板 若干块4、BGA芯片 若干颗5、锡求模具 1套6、吸锡带 1卷7、免清洗的助焊膏 1支8、植球专用镊子 1把四、仪器设备的原理和特点本实验室目前现有的返修台是由德国埃莎公司生产的IR550A型的红外返修台。
在80年代后期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大多数红外回流焊设备都是被热风回流焊设备所替代。
在红外回流焊设备中,其主要功能是对整块电路板进行焊接,由于板子、元器件、引脚等不同颜色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率和反射率是不同的,以致造成电路板上各元器件的热量分布不均匀,焊接质量难予保证,这就是红外辐射加热的色敏现象。
mems器件⽓密封装⼯艺规范(材料参数)MEMS器件⽓密封装⼯艺规范(元件级)华中科技⼤学微系统中⼼1. 引⾔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称微系统,以下简称MEMS。
MEMS是融合了硅微加⼯、LIGA 和精密机械加⼯等多种加⼯技术,并应⽤现代信息技术构成的微型系统。
它是在微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区别于微电⼦技术,主要包括感知外界信息(⼒、热、光、磁、⽣物、化学等)的传感器和控制对象的执⾏器,以及进⾏信息处理和控制的电路。
MEMS具有以下⼏个⾮约束的特征:(1)尺⼨在毫⽶到微⽶范围,区别于⼀般宏(Macro),即传统的尺⼨⼤于1cm尺度的“机械”,但并⾮进⼊物理上的微观层次;(2)基于(但不限于)硅微加⼯(Silicon Microfabrication)技术制造;(3)与微电⼦芯⽚类同,在⽆尘室⼤批量、低成本⽣产,使性能价格⽐⽐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幅度提⾼;(4)MEMS中的“机械”不限于狭义的⼒学中的机械,它代表⼀切具有能量转换、传输等功效的效应,包括⼒、热、光、磁,乃⾄化学、⽣物效应;(5)MEMS的⽬标是“微机械”与IC结合的微系统,并向智能化⽅向发展。
MEMS将许多不同种类的技术集成在⼀起,⽬前已在电⼦、信息、⽣物、汽车、国防等各个领域得到⼴泛应⽤,它被称为是继微电⼦技术⾰命之后的第⼆次微技术制造⾰命。
MEMS器件种类很多,有光学MEMS、⽣物MEMS、RFMEMS 等,不同的MEMS其结构和功能相差很⼤,其应⽤环境也⼤不相同,因此使得MEMS技术⾯临着许多挑战。
专家们认为⽬前MEMS技术在⼯业上⾯临的最⼤挑战是制造和封装问题。
封装占整个MEMS器件成本的50~80%。
鉴于MEMS 器件的种类很多,因此,本规范是对MEMS器件封装设计与⼯艺过程的⼀些成熟⽅法进⾏标准化。
2. MEMS器件封装的特点MEMS封装技术是在IC封装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MEMS封装技术源⽤了许多IC封装⼯艺,因此MEMS封装⼯艺中有许多与IC 封装兼容的⼯艺。
微电子器件的封装与封装技术微电子器件的封装是指将微电子器件通过一系列工艺及材料封装在某种外部介质中,以保护器件本身并方便其连接到外部环境的过程。
封装技术在微电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对微电子器件的封装和封装技术进行探讨。
一、封装的意义及要求1. 保护器件:封装能够起到保护微电子器件的作用,对器件进行物理、化学及环境的保护,防止外界的机械损伤、湿度、温度、辐射等因素对器件产生不良影响。
2. 提供电子连接:封装器件提供了电子连接的接口,使得微电子器件能够方便地与外部电路连接起来,实现信号传输和电力供应。
3. 散热:现如今,微电子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耗也相应增加。
封装应能有效散热,防止过热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确保其稳定运行。
4. 体积小、重量轻:微电子器件的封装应尽量减小其体积和重量,以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紧凑和便携性的要求。
5. 成本低:封装的制造成本应尽量低,以便推广应用。
二、封装技术封装技术是实现上述要求的关键。
根据封装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封装技术分为传统封装技术和先进封装技术。
1. 传统封装技术传统封装技术包括包装封装和基板封装。
(1)包装封装:包装封装即将芯片封装在芯片封装物中,如QFN (无引脚压焊封装)、BGA(球栅阵列封装)等。
这种封装技术适用于小尺寸器件,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低成本的优点。
(2)基板封装:基板封装主要是通过将芯片封装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上来实现。
它有着较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电气连接性,适用于信号速度较慢、功耗较低的器件。
2. 先进封装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加先进的封装技术来满足器件的高集成度、大功率以及快速信号传输等需求。
(1)3D封装技术:3D封装技术是指将多个芯片通过堆叠、缠绕、插口等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更高的器件集成度和性能。
常见的3D封装技术包括TSV(Through-Silicon-Via,通过硅通孔)和芯片堆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