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区域游戏串珠
- 格式:docx
- 大小:12.79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游戏创意:小班游戏活动案例之串珠》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地方,游戏活动是他们在其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小班教学中,串珠游戏是一种适合幼儿园儿童的益智游戏,能够帮助他们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以串珠游戏为例,探讨幼儿园游戏创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丰富多彩的串珠游戏活动,为小班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串珠游戏概述串珠游戏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益智游戏,通过将不同颜色、形状的珠子穿在绳子上,让孩子们进行操纵、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手指灵巧和专注力。
在小班幼儿园教学中,串珠游戏通常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主题和目标,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下面我们将结合串珠游戏的特点,探讨如何设计丰富多彩的串珠游戏活动,以及与小班教学的结合。
二、串珠游戏创意设计1. 主题选择在设计串珠游戏活动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一个生动有趣的主题。
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主题,比如动物、季节、交通工具等,或者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主题。
可以设计“动物世界”、“五彩季节”、“小小司机”等主题,通过不同颜色、形状的珠子来呈现不同的画面,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和丰富。
2. 游戏规则在确定主题后,需要设计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置一些简单明了的规则,比如规定完成串珠的时间、要求串珠的数量和排序,或者要求孩子们在串珠的过程中说出相应的单词或句子。
这样既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材料准备在进行串珠游戏活动时,我们还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和道具。
除了丰富多彩的珠子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比如小动物模型、季节图标、交通标识等,让孩子们在串珠的过程中感受到真实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还可以根据不同主题设计一些小故事或情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到游戏中。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串珠游戏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益智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园儿童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串珠》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饰品》,详细内容为“串珠”。
通过引导幼儿动手串制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串珠的基本技巧,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识别和搭配能力,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串珠过程中,保持珠子的整齐与间距均匀。
重点:掌握串珠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颜色搭配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串珠样品、彩珠、绳子、展示板。
2. 学具:彩珠、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讲解示范(5分钟)教师讲解串珠的基本步骤,并进行示范操作。
步骤如下:(1)将绳子穿过珠子。
(2)将绳子拉紧,使珠子紧密相连。
(3)重复上述动作,直至串完所需长度。
3. 课堂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串珠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简单的串珠图案,进行步骤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图案,独立完成串珠作品。
6. 展示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串珠2. 内容:(1)串珠的基本步骤(2)颜色搭配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珠和绳子,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手链。
2. 答案:(1)颜色搭配合理。
(2)手链长度适中。
(3)珠子间隔均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串珠的基本技巧,但部分幼儿在颜色搭配方面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串珠创作。
(2)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串珠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串珠过程中,保持珠子的整齐与间距均匀。
2. 教学重点:掌握串珠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颜色搭配能力。
2024年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串珠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手工游戏教材》第四章,主题为“串珠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学习使用串珠工具,掌握基本的串珠技巧,通过游戏化的方式,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区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提高观察力和辨识能力。
2. 培养幼儿使用串珠工具的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串珠工具,掌握串珠技巧。
重点:认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串珠工具,展示板,示例作品。
2. 学具:每人一份珠子和串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板上的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 讲解:介绍串珠工具的使用方法,演示基本的串珠技巧。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串珠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开展“找相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颜色和形状的认知。
5. 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串珠作品。
6.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串珠子》2. 内容: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珠子,串珠工具,基本技巧演示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串珠画。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串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串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得到了锻炼。
但部分幼儿在使用串珠工具时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材料进行串珠,如毛线、纸片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串珠活动,增进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4. 板书设计。
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串珠子》一、教学内容《串珠子》选自幼儿小班手工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对串珠的基本概念介绍,各类串珠材料的特点,以及串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串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其手眼协调性。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串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串珠样品、串珠材料(各类珠子、绳子等)、展示板。
2. 学具:幼儿用串珠材料(各类珠子、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串珠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串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幼儿动手实践(15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进行串珠操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简单的串珠作品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串珠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一个简单的串珠作品。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串珠子》2. 内容:串珠的基本技巧、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运用所学的串珠技巧,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串珠作品。
2. 答案:因每个幼儿的喜好和创作能力不同,故无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次教学中幼儿的表现,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串珠创作。
组织一次串珠作品展示活动,让幼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与示范、幼儿动手实践、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展示与评价。
幼儿园小班串珠游戏活动案例一、活动背景1.1 活动目的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串珠游戏是一种可以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的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1.2 参与人员活动参与者为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年龄大约在3-4岁之间。
活动还需要有老师和一些志愿者的协助。
1.3 活动准备为了开展串珠游戏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串珠和相关的游戏器具,以及活动场地和其他辅助工具。
二、活动过程2.1 游戏前的准备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首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和要求,向他们展示玩游戏需要使用的器具,并进行一些示范操作。
老师会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
2.2 游戏进行游戏开始后,老师和志愿者会在一旁协助幼儿们进行游戏,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选择串珠的颜色和形状,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想象力。
2.3 游戏过程中的引导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老师会时不时给予幼儿们一些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同时还会帮助幼儿们相互协作,鼓励他们互相配合,培养团队意识。
2.4 游戏结束游戏时间结束后,老师会邀请幼儿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游戏结束后,还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总结和评价,让幼儿们对游戏有所收获。
三、活动效果3.1 教育意义通过串珠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专注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2 效果评估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效果评估,观察幼儿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收获,以及他们对游戏的态度和兴趣。
通过这种评估,可以不断改进和提升游戏活动的质量。
四、活动反思4.1 活动收获通过这次串珠游戏活动,幼儿们在动手能力、专注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2 活动不足在活动进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有些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老师在引导上加强,以及一些游戏器具的不足,需要做好后续的准备工作。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串珠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七章《动手动脑》,详细内容为“串珠子”。
通过让幼儿动手串珠子,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串珠子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串珠子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串珠子模板、示范用珠子、彩图等。
2. 学具:各种颜色、形状的珠子、细绳、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串珠子作品,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猜猜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示范(10分钟)(1)介绍串珠子的基本方法。
(2)展示示范作品,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教师示范串珠子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 动手操作(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串珠子材料。
(2)幼儿按照示范方法,开始动手串珠子。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串珠子作品。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作品。
5. 展示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串珠子》2. 内容:(1)串珠子的基本方法(2)注意事项(3)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串珠子方法,为爸爸妈妈制作一个礼物。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动手串珠子,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串珠子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串珠子,还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
第一步:串珠游戏的介绍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案例之串珠详细解读与指导串珠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小班的益智游戏。
这款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深入探讨串珠游戏的案例,以及如何进行指导。
第二步:串珠游戏的具体规则1. 游戏材料:串珠游戏的材料主要包括一条绳子和一些珠子,珠子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可以根据孩子的芳龄和能力来选择。
2. 游戏目标:孩子通过将珠子穿在绳子上,形成各种图案或者指定的形状。
3. 游戏规则: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芳龄和能力来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比如要求孩子按照颜色或者形状进行排列,或者根据指定的图案进行串珠。
第三步:串珠游戏的价值和意义1. 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通过串珠游戏,孩子可以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同时培养眼睛和手的协调能力。
2. 专注力和耐心的培养:串珠游戏需要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逐个穿过珠子并排列在绳子上,从而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3. 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孩子在进行串珠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观察珠子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以及绳子的排列情况,同时还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这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步:如何进行串珠游戏的指导1. 设定任务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芳龄和能力,设定不同难度的任务目标,比如要求按照颜色、形状或者指定的图案进行串珠。
2. 细心指导:在孩子进行串珠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细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
3. 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串珠故事或者介绍一些特别的串珠技巧,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游戏。
总结回顾:串珠游戏是一款非常适合幼儿园小班的益智游戏,通过这款游戏,孩子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专注力和耐心,同时锻炼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进行串珠游戏的指导时,教师可以设定任务目标,细心指导,激发兴趣,帮助孩子更好地参与游戏。
《趣味串珠》中班区域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串珠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1.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1.3 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1.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串珠、串珠棒、绳子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区域,充足的光线。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串珠作品,引发幼儿的兴趣。
3.2 讲解串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3 示范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串珠项链。
3.4 幼儿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串珠作品,让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
4.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将串珠作品进行装饰和美化。
4.3 鼓励幼儿自由创作,尝试制作更复杂的串珠作品。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5.2 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努力和创造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5.3 布置课后任务: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串珠作品,并拍照记录。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视频教程:收集一些简单的串珠教程视频,以便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播放,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串珠的步骤和方法。
第七章:活动注意事项7.1 安全第一: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使用串珠工具的安全,避免幼儿误吞珠子或受伤。
7.2 耐心引导:幼儿在串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要有耐心地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
第八章:家园共育8.1 家长沟通: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与家长交流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进步和成长。
8.2 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制作串珠作品,记录制作过程和成果,增进亲子关系。
第九章:评价与反思9.1 幼儿自我评价:教师可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串珠作品进行评价,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9.2 教师评价: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进步。
《趣味串珠》中班区域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串珠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1.2 通过串珠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1.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珠子、绳子、串珠模板等。
2.2 环境布置:创设一个舒适、安全、有趣的串珠活动区域。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串珠作品,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基本技巧学习:教师示范串珠的基本技巧,包括如何穿珠、绑绳等。
3.3 实践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串珠实践,尝试制作简单的串珠作品。
3.4 创作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珠子颜色和模板,进行创作。
3.5 展示与分享:幼儿展示自己的串珠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串珠比赛,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见证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4.3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串珠作品用于装饰教室或送给亲朋好友。
第五章:活动注意事项5.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5.2 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进度,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5.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和收纳串珠材料。
5.4 定期检查串珠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趣味串珠》中班区域活动教案第六章:活动评估6.1 观察幼儿在串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6.2 评估幼儿在串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效果和改进空间。
第七章:活动反思7.1 分析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7.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串珠技能和创作能力。
7.3 探讨如何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八章:家园共育8.1 向家长介绍串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8.2 鼓励家长参与串珠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小串珠,创意多
——区域游戏化之DIY 创意馆
案例背景:在“漂亮的服装”这一主题背景下,结合学习活动游戏化课题。
我们将区域活动设置为主题背景下的班级游戏馆,在游戏馆内,分别创设有布艺馆、DIY 创意馆、镜面空间、秀秀秀场等游戏区域,将幼儿的区域活动游戏化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供幼儿在游戏学习、游戏中收获。
串珠子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内容之一,尤其是女孩子的最爱,孩子们自主的选择自己想穿什么,如项链、手链、戒指等等,然后再利用鱼线,将珠子
穿起来,进行操作,在这过程中一直需要老师的帮助做支撑,如每次串珠开始和结束时需要老师帮忙打结。
但在这一次游戏中,孩子们创造了新的串珠方法,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案例描述:今天我们的模特刚刚来到班上,宝贝们急着打扮她,依诺首先给她穿了一件我们自己自制的连衣裙,思瑶说:我来给她串个项链吧,于是在DIY 创意馆开始了为模特串手链工作,旁边的砚心看到了,也开始忙碌起来,也拿起了珠子开始串,但她使用的方法却不相同,只见她用点胶来把珠子一个一个黏在一起,并且自己在调整这自己珠子的形态。
依诺看到了,也跑过来,一起参加黏珠子的游戏。
过了一会儿,砚心拿起自己穿好的珠子待在了模特的头上,原来她是在给模特做一个发箍,但是她刚转身离开,发箍就从模特的头上掉了下来。
案例分析:黏珠子也是我们游戏馆中的内容,但是是将珠子、亮片等材料黏在瓶子上,用来装饰瓶子,而串珠游戏一直是提供了鱼线来进行游戏的,而砚心将自己的已有游戏经验进行了迁移,运用了新的串珠子的方法,并马上有小伙伴
过来借鉴,可见她的方法受到了小伙伴的认同,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幼儿的游戏水平的提升与生活经验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且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
而幼儿的游戏水平也和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有着必然的联系,砚心在游戏过程中很好的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游戏经验进行了整合、迁移,在活动中具有自信自主的表现,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不受以往游戏规则的约束,并且对身边的同伴起到了影响和促进的作用。
案例策略:
1. 利用观察游戏图片及幼儿分享游戏内容的形式,将新的游戏玩法分享给其他幼儿,鼓励创作其他更多、更新的游戏玩法。
2. 配合数学按规律排序的学习,引导幼儿以自主自愿的方式,尝试按规律排序,体验数学规律的乐趣。
3. 引导解决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让发箍不从模特的头上掉下来。
实施成效:
通过问题的提出:如何让发箍不从模特的头上掉下来?大家一起帮助砚心想办法,最后砚心选择了将发箍两头的珠子上分别黏上点胶进行固定,问题得以解决。
通过这一过程,也培养了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积极解决的品质,并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通过按规律排序的学习,孩子们对于排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在游戏的过程中,从部分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相应的转变,孩子们有按照相应的规律进行串珠游戏,并且能在分享中说出自己排序的想法。
感悟:
真正的学习与收获,是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出来的,生活经验的迁移、游戏水平的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不断进步,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干预,孩子们能够在自己为自己做主的状态下,轻松快乐游戏,并在无形中获得收获,这也是我们游戏化学习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一起做一个默默的观察者,观察发现孩子,给予适当的游戏支撑,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快乐的体验。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