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1例)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68例炎琥宁临床配伍不良事件分析关键词炎琥宁注射剂;配伍;不良事件炎琥宁注射剂是用传统中药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酯化,再经成盐而制得,是穿心莲内酯的新型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抗癌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人群[1]。
但该药在临床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中,近年来有诸多配伍禁忌的报道,有报告显示,在发生不良反应的各类重要注射剂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最多的是注射用炎琥宁(12.83%)[2]。
为此,作者对本市7所二级以上医院68例炎琥宁配伍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旨在为炎琥宁的临床合理规范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统计枣庄市7所二级以上医院2012年5月~2016年8月自发上报的ADR报告,其中68例关于炎琥宁配伍禁忌的报告作为研究资料。
1. 2 方法对68例炎琥宁配伍禁忌报告提供的数据进行药品种类、配伍反应、处理、后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 1 与炎琥宁配伍禁忌的药品种类其中维生素B6 5例(7.35%),转化糖电解质9例(13.24%),洛美沙星4例(5.88%),果糖二磷酸钠4例(5.88%),胃复安5例(7.35%),头孢哌酮5例(7.35%),盐酸川芎嗪12 例(17.65%),盐酸硫普罗宁2例(2.94%),阿奇霉素3例(4.41%),葡萄糖酸钙5例(7.35%),盐酸氨溴索6例(8.82%),氨曲南5例(7.35%),門冬氨酸钾1例(1.47%),硫酸丁胺卡那1例(1.47%),必咳平1 例(1.47%),配伍禁忌的反应为出现不同程度的白色浑浊、沉淀、絮状物、胶冻状结晶等。
2. 2 发生炎琥宁配伍禁忌后的临床处理统计显示45例(66.18%)护士更换了输液器,23例(33.82%)护士撤除炎琥宁液体,替换为0.9%氯化钠注射液(NS)和更换输液器,提示护士均能熟练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出现后的应急处理,处理及时,措施得当。
2. 3 对患者的影响68例配伍禁忌经及时处理均未对患者躯体造成不良后果。
炎琥宁和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朱冬梅;邢翠萍;卢业琼
【摘要】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输液大厅2005年9月发现静脉滴注59/5葡萄糖溶液250ml内加入炎琥宁80mg,VitB6200mg后,瓶内出现混浊现象。
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以下试验与观察。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6(005)004
【总页数】1页(P54)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维生素B6;药物配伍禁忌
【作者】朱冬梅;邢翠萍;卢业琼
【作者单位】231500,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巢湖;231500,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巢湖;231500,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巢湖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R977.22
1 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输液大厅2005年9月发现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ml内加入炎
琥宁80mg,VitB6200mg后,瓶内出现混浊现象。
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以下试
验与观察。
2 试验方法
(1)将炎琥宁80mg和VitB6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后瓶内立即出现白色混浊,加热后无变化。
(2)将炎琥宁80mg和VitB6200mg分别单独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再从两种溶液中各抽取15ml先后注入输液器,输液管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混浊,而且该白色沉淀能将5号半头皮静脉针阻塞。
经过上述两种试验,证明炎琥宁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炎琥宁说明书提示,炎琥宁需现配现用,忌与酸、碱性药物或含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的药物配伍。
不宜与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药物配伍,因此,在两组药物之间加用一组与该药无配伍禁忌的药物。
注射用炎琥宁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注射用炎琥宁系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具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不断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注射用炎琥宁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标签: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禁忌注射用炎琥宁[1]系传统中药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酯化,脱水,再经成盐精制而成,是穿心莲内酯新型衍生物,化学名称为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3,9-二琥珀酸半酯钾钠盐水合物。
分子量为610.68Da,为淡黄色的固体粉末。
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具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单纯性疱疹等病毒感染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炎琥宁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配伍变化,本文就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变化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对如何正确使用炎琥宁,以减少减轻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呼吸系统:有口周发绀,声音嘶哑,持续性刺激性干咳,喉中哮鸣,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呼吸急促,胸部憋闷不适,双肺满布哮鸣音等。
过敏反应:有全身皮肤潮红,口唇紫绀,面部,颈部出现粉红色团样皮疹,水肿性皮疹,红色斑丘疹,瘙痒,过敏性休克等。
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
眼部有两眼球赤红,视物模糊等。
全身性有发热。
寒战,全身刺痒,腹痛,手脚微凉等。
精神方面:精神异常,表现为情绪激动,躁动不安,谵妄等症状。
2 临床联合用药中的配伍禁忌临床中发现当静脉点滴完炎琥宁后若续滴氨溴索葡萄糖,则输液管内出现白色浑浊物。
炎琥宁与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抗生素合用时,输液管内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且越來越多,即存在配伍禁忌。
炎琥宁与维生素B6存在配伍禁忌,且与配伍浓度无关,而与配伍后的PH 值的变化有关。
因为炎琥宁为强碱弱酸盐,而维生素B6为强酸弱碱盐,当炎琥宁与其混合后使PH值降低,致使炎琥宁的钾盐变成游离体,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产生浑浊,类似的还有维生素C。
炎琥宁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1例)
炎琥宁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未或块关物;规格:80mg(支);其化学成分为: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琥珀酸半酯钾钠盐。
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能有效灭活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肠合胞病毒、流感甲型病毒等。
维生素b6为无色或微黄的澄明液体;规
格:2ml,01(支);其化学成分为:6-甲基-5-羟基-3,4-吡啶二甲醇盐酸盐;适用于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全胃肠道外营养及因摄入不足所致营养不良、止吐,妊娠早期及哺乳期,烧伤、长期慢性感染、发热、肠道疾病等等,用途非常广泛。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上述2种药存在配伍禁忌,在药物配伍表并未查到,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儿,1岁,支气管肺炎,于2007年12月7日入院,遵医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l,内加炎琥宁60mg,维生素b 6 005g,加入液体后未发现异常,输入约10~15分钟后液体呈浅乳白色混浊(如冲淡的奶水),且有豆渣样悬浮物,立即更换液体,患儿未发现药物不良
反应。
此后,在应用炎琥宁与维生素b6序贯输入时,又发现数例同上述一样的药物不良反应。
例:一组100ml生理盐水中加炎琥宁;另一组5%葡萄糖150ml中加阿奇霉素和维生素b6两组液体在更换时,一经接触,输液管内即出现浅乳白色混浊,并有豆渣样悬浮物;因此,把这一段输液管内药物排出或在两组液体之间输入单纯生理
盐水或5%葡萄糖,未出现上述配伍反应。
这说明炎琥宁与维生素b 6不能配伍。
在临床常用的《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中及其他药物配伍表中都没有此2种药物配伍的相关记录,网上搜索也只介绍了其化学成分、作用,并未标明配伍禁忌。
为进一步证实炎琥宁与维生素b 6 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我们进行了相关实验。
方法及结果:①将炎琥宁80m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100ml生理盐水中,同时加入维生素b 6 2ml(01g)约10分钟出现浅乳白色混浊,且悬浮有豆渣样凝块。
②将炎琥宁80mg用5%gs溶解加入100ml 5%gs液体中,同时也加入维生素b 6 2ml(01g),结果液体也同样呈现上述配伍反应。
③将炎琥宁80mg用5%gs或生理盐水溶解成4ml后直接加入用5%gs或生理盐水稀释后的维生素b6
液体中(10ml),结果立即出现乳白色混浊,且有豆渣样悬浮物。
④上述配伍反应后的液体放置2小时后,均未转为无色透明液体。
由此,
证明炎琥宁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讨论
通过上述事件及实验结果,说明炎琥宁与维生素b6存在配伍禁忌。
不能混合输入,也不能序贯输注,应在2种药物间用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后再滴或更换输液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给
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在临床工作中还要注意在不了解其他药物对某药的影响时,可单独使用,尽可能减少与多种药物合用;操作时认真做好查对制度,药液现用现配,并做到一人一药一针一管,加
入药物后要仔细观察液体有无浑浊变色现象,更换液体后也要观察输液管内的情况。
输液过程中护士还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药液输注情况及患者反应。
及时发现异常,及早处理,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