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练习题习题精选1 (2)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八年级功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提升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B.增大提升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增大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增大额外功D.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来源】鲁教版(五四)八年级下册物理9.6机械效率练习题【答案】D2.如图所示,重为18N的物体在竖直向上且大小为10N的拉力F作用下,10s内匀速上升0.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02m/s B.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8N 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D.若提升物体的速度增大,则机械效率也会增大【来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1.5机械效率同步测试题【答案】C3.如图所示,用F=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8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A.重力做的功一定为320J B.物体一定受到10N的摩擦力C.物体一定运动了2m D.物体一定运动了4m【来源】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3节功【答案】D4.运动员一脚将20N的足球踢出50m远,脚踢球的力是500N,那么踢球所做的功是A.1000J B.25000J C.26000J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来源】2018-2019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1怎样才叫做功同步检测题【答案】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B.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C.医生用针筒注射药水进入病人体内是利用了大气压D.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源】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试卷(带解析)【答案】D6.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檫,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A.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B.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来源】[中学联盟]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答案】D7.如图所示,小宇对箱子施加水平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推力为75N时,箱子不动,此时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B.当小宇增大推力,箱子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当推力为100N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100ND.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对箱子的推力不做功【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佛山卷)物理(带解析)【答案】D8.以下是某同学作出的一些估测数据,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是()A.家用电冰箱工作时的电流约1AB.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C.一名普通中学生上一层楼需做的功大约为1500JD.初中物理实验中使用的一段铜导线电阻约为100Ω【来源】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D9.为迎接“4.18”,扬州市进行了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及环境综合改造,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上正在工作的挖掘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挖掘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B.挖掘铲的前端做成齿状,是为了增大摩擦C.机械臂被液压杆撑起时,相当于费力杠杆D.挖掘臂水平转动时,挖掘机对铲内的土做功【来源】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1.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知识达标练习题【答案】C10.甲滑轮组比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质量相同的物体匀速升高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滑轮组A.功率一定比乙大B.做的总功一定比乙少C.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少D.用时一定比乙少【来源】苏科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五节机械效率同步测试题【答案】B11.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功就越多B.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C.功率更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D.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大【来源】北师大版权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功”知识过关练习题【答案】B12.小明用200N的力将一个重5N的足球踢到20m远的地方,则小明对足球做的功是A.100J B.200J C.4000J D.无法确定【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D13.如图,在同样的水平面上,两人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重100N的同一课桌.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课桌在水平面上也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0WB.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C.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D.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沿水平面也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A14.小强是一名初二年级的中学生,以下是他对生活中一些有关自己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事实的是A.他的正常体温约为40℃B.他在水中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NC.他双脚站立地面时对地压强约为1000Pa D.他从一楼走上三楼克服重力做功约为3600J【来源】人教版8年级物理(下)第11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答案】D15.某人用10牛的拉力,沿斜面将重为16牛的物体匀速地拉上长为4米,高为2米的斜面顶端.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及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大小分别为A.η=0.5,f=8牛B.η=0.5,f=2牛C.η=0.8,f=8牛D.η=0.8,f=2牛【来源】北师大版权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功”知识过关练习题【答案】D1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0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B.动滑轮自重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模拟物理卷(带解析)【答案】C17.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B.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C.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来源】福建省福安市赛岐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C18.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ηB=ηC,则沿斜面的拉力F1、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不能确定【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识过关练习题【答案】C19.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1m,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方向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为400J,额外功为840J B.有用功为840J,额外功为400JC.总功为1200J,机械效率为70%D.总功为1200J,机械效率为48%【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识过关练习题【答案】C20.如图所示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θ<α.同一个物体分别沿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时,所需拉力分别为F A、F B,所做的功分别为W A、W B.则A.F A=F B,W A=W B B.F A<F B,W A<W BC.F A<F B,W A=W B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来源】苏科版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3功习题同步测试题【答案】C2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上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D.F1<F2,W1<W2【来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答案】B22.下列各单位中,不是电功单位的是A.kW•h B.J C.J/S D.VAS【来源】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同步练习:16.1电流做功【答案】C23.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3m后,又把重物水平移动了1m,则起重机对重物所做的功是A.1000J B.2000J C.3000J D.4000J【来源】2012年苏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11.4功率练习卷(带解析)【答案】C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24.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A.力F1和力F2做功的功率相同B.力F1的功率大于力F2的功率C.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D.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来源】鲁教版(五四)八年级下册物理9.4功率练习题【答案】BC25.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 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做有用功是800J B.拉力F的功率是80W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11.1功同步测试【答案】A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26.测定自己上楼时的功率有多大,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物理实践活动.现在假定你要测定自己爬上10m高的楼时的功率,自己爬楼所用的时间是20s,你还必须知道一个什么量,才能计算出自己爬楼的功率,现在请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估计出这个量的值,再计算出自己爬楼的大致功率有多少W.(g取10N/kg)【来源】2018-2019学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机械功和机械能章节测试【答案】250W.27.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过相同的距离,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摩擦力,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________第二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第一次拉动时木块的动能________第二次拉动时木块的动能.【来源】2017-2018学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 6.1功同步测试【答案】等于等于大于28.如图,重为50N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10s内沿斜面匀速前进了5m,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100J,则F=________,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来源】鲁教版(五四)八年级下册物理9.3功练习题【答案】20N10W29.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和动滑轮的总重为200N,当物体A匀速上升高度为1m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J.(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来源】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答案】10020030.________叫机械效率.某机械在使用时机械效率为75%,则这机械使用时W有用:W额外=________,额外功占总功的________.【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3机械效率同步测试【答案】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3:11:43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若物体重450N,工人所用拉力为25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用该滑轮匀速提升重600N的物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________N.【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答案】省力90%32532.如图所示,小丽背着书包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随着扶梯一起上行,在上行过程中,小丽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丽对书包____________(选填“做了功”或“没做功”)。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作者: ————————————————————————————————日期: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态必须先变成液态才能再变成气态B. 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必须要用酒精灯加热?C. 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会放热 D.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2. 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A. 汽化 B. 液化 C.凝华 D. 升华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 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5. 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深秋大雾弥漫?C.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D. 铁水浇铸成零件6.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飘渺?C.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冰雕渐小7.图中水的凝固图象是()A. B. C. D.8.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A. 36.6℃B. 39.6℃C. 3 ℃D.76.2℃9.如图所示是王浩同学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A. C甲>C乙,其中甲是晶体 B. C甲<="">C. C甲>C乙, 其中乙是晶体D. C甲<C乙, 其中乙是晶体10.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晶体的是( )A. 冰、水、水蒸气B. 铜、固态水银、石墨C. 玻璃、沥青、石蜡 D.萘、松香、海波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最终熔化成液体B.人类发明了各种机械,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些力或省些功C. 利用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D. 一段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阻越大12.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到晒得发烫的柏油马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爆晒,温度很高B.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了更多的热量C.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大,身上的汗较难蒸发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二、填空题13.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沸腾。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学期期末复习:第4章《多彩的光》习题精选(2)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9秋•平潭县期末)我们看到学校的国旗呈红色是因为()A.国旗发出红色的光B.国旗吸收太阳光的红色光C.国旗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国旗能发出白色的光2.(2019秋•永安市期末)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是()A.“立竿见影”现象B.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现象C.“海市蜃楼”现象D.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现象3.(2019秋•漳州期末)上课时,坐在后排的小亮看不清黑板,必须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
由此可知,他所患的症状及需配戴的镜片应该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4.(2019秋•漳州期末)小亮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靠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及他从镜中观察到景物的范围()A.变大,变小B.变大,变大C.大小不变,变大D.大小不变,变小5.(2019秋•厦门期末)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舞台的灯光B.闪电、镜子、发光的水母C.火焰、灯光、发光的萤火虫D.太阳、灯光、波光粼粼的水面6.(2019秋•莆田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射到一个空的烧杯的底部,形成的光圈用虚线表示,若往烧杯中注满水,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A.B.C.D.7.(2019秋•莆田期末)2019年12月26日,我国天宇上演壮观的日食天象。
下列光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雨后的彩虹B.桥的倒影C.小孔成像D.水杯中的笔8.(2019秋•莆田期末)晚上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放一面小镜子,在小镜子正上方用手电筒照射镜子,那么,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9.(2018秋•龙岩期末)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10.(2018秋•龙岩期末)潜水员在水中观察岸上的路灯位置变高了,如图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B.C.D.11.(2018秋•漳浦县期末)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手影戏B.花朵在水珠成像C.耀眼幕墙D.海市蜃楼12.(2018秋•南平期末)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在《墨经》中记录了小孔成像现象。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大小的?A. 质量B. 力C. 速度D. 加速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时间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距离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向?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__。
2.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3.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4.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5.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叫做________。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大小叫做________。
7.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方向叫做________。
8.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9.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10.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
八年级上物理习题精选作图光学作图作出下列反射光路。
在图中已画出了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方向,试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根据要求作图二.力学作图1.画出图中重为2N的紫砂茶壶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如下图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示意图。
3.画出图中小明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4.如图所示,画出重为9N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5.在图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6.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
在图中画出球受到的重力G、悬绳对球的拉力F的示意图。
7.如图所示,重为10N的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计算速度的相关计算 主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推导公式:路程=速度×时间:(S=Vt ) 时间=路程÷速度(t =S/V ) V 表示速度,单位是:m/s (或km/h)1m/s=1×3.6 km/h=3.6km/h 1km/h=1÷3.6 m/s=5/18 m/s S 表示路程,单位是:m (或km ) t 表示时间,单位是:s (或h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2分钟内通过了300米的路程,它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答案:2.5m/s一人骑车以3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5分钟内他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若通过16.2km 的路程,需要多少小时,合多少秒?答案:270 1.5 54003.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以3m/s 的速度运动60m ,又以2m/s 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 ,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2.4m/s一列火车在40分钟内匀速前进了48km ,它的速度是多少m/s ?合多少km/h ? 答案:20m/s 72km/h5.一列火车长200m ,以40m/s 的速度穿过一3800m 的隧道要用多少时间?答案:1min40s6.某人坐公交车所得的发票如图所示,请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7.(1).若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 ,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这段路程最快要几分钟? 密度相关计算 借瓶、水测液[例1] 一瓶0.3Kg ,装满水后为0.8Kg ,装满某液后为0.9 Kg ,求所装液体密度。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期末复习:第3章《光现象》习题精选(2)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19秋•溧阳市期末)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大小变化以及他与像的间距正确的是()A.像变大,1.5m B.像变小,2mC.像不变,4.4m D.像不变,3.6m2.(2019秋•赣榆区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B.放大镜放大邮票C.凸面镜扩大视野D.手影模拟动物3.(2019秋•兴化市期末)如图所示,商场柜台旁放有一面直立的平面镜,小华沿直线AD行走,直线AD 与平面镜平行,B、C为由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D所作垂线的交点,则小华能由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的路段是()A.AB和CD段B.只有AC段C.只有BC段D.只有BD段4.(2019秋•沭阳县期末)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B.放大镜把字放大C.日食的形成D.汽车“后视镜”二.多选题(共1小题)5.(2019秋•玄武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漫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三.填空题(共7小题)6.(2019秋•溧阳市期末)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作为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填“虚”或“实”)像。
仔细观察后可知:近处的人所成的像与人大小相同,远处的树木所成的像大小与实物相比是(填“相同”或“缩小”)的。
我国已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7.(2019秋•东台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要让一束光纸板A射向O 点。
习题精选基础题1.光只有在________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光线会发生________,海市蜃楼是一种由于________产生的现象.2.如图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________是OA的入射光线.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4.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边树上站着一只鸟,他看到的“鸟”是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的虚像.这是因为从鸟上反射的光线进入水中要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________法线偏折进入潜水员的眼睛.看到的“鸟”是________________的交点.5.通过写字台上的玻璃板看板下的文字,所看到的位置往往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一些(填“略高”或“略低”),这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6.图中正确表示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情况的是()7.以下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①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②海市蜃楼③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影子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④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水池中注入水后,池底变浅了B.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树木的倒影C.小孔成像D.雨后彩虹9.如图,一束光AO射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则杯底可能被照亮的点为()A.E点B.F点C.G点D.H点10.小明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他看到的()A.鱼是实像,云是虚像B.鱼是实像,云是实像C.鱼是虚像,云是虚像D.鱼是虚像,云是实像11.作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后的光路图.12.水中有一长方形的密封透明容器,内部是空气.画出光从水射入容器中又射回水中的光路图.能力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光在两种介质交界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而且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可能在法线的两侧C.站在河水中看到腿变短了,这是因为水面变成凹镜,反射形成的D.光在两种介质交界处一定会发生折射14.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B.眼睛有一种习惯性感觉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15.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 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如图所示)中的情形?()16.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A.水中的筷子变弯——光的直线传播B.日食的形成——镜面反射C.黑板反光——光的直线传播D.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漫反射17.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种液体中,被水平放置在液体底部的平面镜反射,最后返回到空气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这时的反射光线和在液面处的折射光线.18.作出图中潜水侦察兵看到岸上目标A的像的大致位置.创新题19.如图,小明从家A点到达学校C点必须经过一片平地和一片沙地(平地行走速度大于沙地行走速度),他应选择怎样的路径最快捷?小明利用光学知识确定应从________处由平地进入沙地(填“B点”、“B点左侧”、“B点右侧”),请你大致画出他的行进路线.20.给你一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一桶水、一支笔、一张纸、一小勺奶粉、一把激光手电筒.请你选择以上器材设计出三个不同的光学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21.你认为空气有影子吗?试一试下述实验:如图,在桌上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让蜡烛距墙60cm左右远,然后把灯关上,站在离蜡烛1m远的地方,打开手电筒使它的光照在墙上.在蜡烛阴影上方有一个很淡很淡的影子,这就是热空气留下的阴影,你能解释一下吗?参考答案1.同一种均匀;偏折;光的折射2.Oc3.折射;反射4.高;靠近;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5.略;高;光的折射6.C 7.C8.B、C 雨后彩虹是光线通过小水滴发生的折射现象,由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各色光折射时偏折程度不同,就把白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9.B10.C“鱼”是从鱼上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云”是从云层上反射的光线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后形成的虚像.13.AD14.A 15.D 16.19.B点右侧,作图,如图所示:提示:平地速度大,相当于光在空气中;沙地速度小,相当于光在水或其它透明物质中.人从A点到达C点相当于光从空气射入到水或其他透明物质中的C点,运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21.原来空气受热以后,就会膨胀,变得轻了.热空气和冷空气对于光来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所以光线在它们的界面上,会发生折射.从手电筒中射出的光,受到烛焰上方的热空气折射,不再笔直向前,而折向其他方向,因此热空气在墙上留下淡淡的影子.。
??习题一、国际单位制,长度的单位:1、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根本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_. 此外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1千米= 米, 10分米= 米,13厘米= 米,23毫米=_____米,45微米=_____米,76纳米= 米。
3、完成以下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1〕 8cm= µm〔2〕4.2nm= cm (3)6.7dm= km 〔4〕 = m(5)1.7dm= cm= mm nm µm (6)20min= h(7)0.5h= min= s二、正确使用刻度尺:1、测量长度的根本工具是—_______,详细有,直尺和卷尺两种,较精细的还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器。
学生常用的有直尺和三角尺。
仔细观察你们自己的直尺或者三角尺,看看他们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O〞线,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每一小格,也就是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量程。
并注意:〔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_________;〔2〕使刻度尺的______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观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___。
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________值,前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_____位数值。
〔4〕测量工具的选择与有关,测量要求越是准确,测量工具越要。
3、如以下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3〕如右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mm。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天上”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不受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2.如图是小明自制的“大炮”示意图。
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B.向上运动C.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立即静止3.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船受到的浮力A.变大B.变小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下列实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B.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5.四个同学在公园进行登山比赛.如果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A.体重最大的一个B.时间最短的一个C.做功最快的一个D.速度最大的一个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7.“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如图所示,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啤酒扳手 B.天平C.扫帚D.钓鱼竿8.下列有关对“大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蓄势待发的火箭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D.加速上升的飞艇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C.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D.晴天、阴雨天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9.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B.我们无法手拿钢笔写字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D.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10.这位科学家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重要规律,为人类揭示自然奥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缅怀他的伟大成就,特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他就是图中的A.牛顿B.欧姆C.焦耳D.爱恩斯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熟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时,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到________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习题精选一、填空题1、一栋房子的屋顶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约为N,这么大的力,没有将屋顶压塌,是因为。
(大气压Po=1×105pa)2、如图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中喷出。
随着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虽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
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
3、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注射器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以如图所示为例,求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的方法是: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选填“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再算横截面积;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二是。
4、某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用m、a表示)。
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压强之比P甲:P乙。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读出水银柱的长度分别是75cm,75.8cm和76cm。
书籍其中一位同学实验时管内混入了少量空气,另一位同学没有抒发这放去直,只有一位同学的方法正确,则当时的大气压值跟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同。
混和少量空气的管子内水银柱长度是cm。
6、如图是一个自制的气压计,小明托着它从楼下走到楼上,发现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变高了。
原因是瓶外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睅,瓶内气体的体积增大,密度。
第2题图第4题图第6题图7、如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
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与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能(增大、减小)切菜的阻力。
8、在没有装满水的容器中,投入一个木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会;在装满水的容器中投入一个木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会。
9、实验首次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值。
习题精选
1.选择题:
(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酒精中,然后取出,发现短时间内示数下降,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 ( )
A .吸热
B .放热
C .不吸热不放热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 )
(3)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
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用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内
(4)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那些是正确的(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
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5)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 ( )
A .水蒸气
B .小水珠
C .热空气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填空题:
(1)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 和 方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
(3)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__作用.要使液体沸腾,须使液体温度达到______点.
3.判断题:
(1)蒸发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 )
(2)液体在任何温度时都能蒸发. ( )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1)A (2)C (3)A (4)AB
2. 填空题 (1)液;气;蒸发;沸腾 (2)吸;不变;不同 (3)降低;致冷;沸
3.判断题 (1)× (2)√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