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9
市场准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市场准入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市场准入活动,包含新项目投资、新产品开发、新市场拓展等。
第三条市场准入原则•公开透亮原则:市场准入规定及要求应向全部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公示,并公开发布。
•公平竞争原则:市场准入应依法保障各企业的平等竞争权利,不得设置鄙视性条件。
•合法合规原则:市场准入申请企业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规定。
•风险可控原则:市场准入流程应科学规划,合理设置风险预警机制,确保风险可控。
第二章市场准入流程第四条市场准入申请1.市场准入申请企业应依照相关规定准备市场准入申请料子,包含但不限于项目背景、经营计划、财务情形等。
2.市场准入申请料子提交后,企业管理负责人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核,并出具初审看法。
第五条市场准入审批1.初审通过的市场准入申请料子,应提交给市场准入审批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
2.市场准入审批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专家构成,对申请企业的资质、市场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
3.市场准入审批委员会应做出综合评估报告,并提交给企业管理负责人进行审批决策。
第六条市场准入决策1.企业管理负责人应结合市场准入审批委员会的综合评估报告,进行市场准入决策。
2.市场准入决策可以包含但不限于批准、条件批准、拒绝等决策结果。
3.市场准入决策结果应向申请企业及相关部门进行通知,并及时反馈。
第三章市场准入条件第七条市场准入条件确实定1.市场准入条件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进行确定,并重点考虑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
2.市场准入条件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与市场变动和国家政策的全都性。
3.市场准入条件确实定应公示,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
第八条市场准入条件的具体要求1.申请企业应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相关料子。
2.申请企业应具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生产设施和技术条件。
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市场经济活动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
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对于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监管等方面详细介绍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市场准入市场准入是指企业或者个人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程序和条件。
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工商户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设立、登记、经营范围、资质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保障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动力,对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市场竞争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规范,禁止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三、市场监管市场监管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市场主体的监督、执法和处罚等措施。
市场监管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资源,对于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的获取、保护和维权等方面的要求,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五、合同法律制度合同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交易形式,对于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促进经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合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则,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的秩序。
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市场准入是指企业进入某一特定市场,并开始经营的过程。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市场准入都受到法律规定的限制和监管。
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在许多国家,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主要通过准入许可制度来实施。
准入许可制度要求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取得相关的许可证书或批准文件。
这些文件通常由政府或专门的准入机构颁发,要求企业满足一系列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例如技术要求、资质要求和财务要求等。
准入许可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才能进入市场。
准入许可制度虽然可以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但同时也可能对市场的创新和竞争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些国家逐渐采取放宽准入许可制度的措施。
比如,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准入许可证书,简化准入手续,缩短准入审批时间等。
这样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除了准入许可制度,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还包括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旨在打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在很多国家,政府还设立了反垄断机构或监管机构,负责执行这些法律规定。
这些机构拥有调查、处罚和制定规则的权力,以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
另外,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还包括知识产权法和商标法等。
知识产权法主要保护创新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例如专利、版权和商业秘密等。
商标法则保护商标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以防止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这些法律规定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创新和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至关重要。
通过准入许可制度、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和商标法等,国家可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为了推动市场的创新和竞争,政府也需要适时放宽市场准入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自由空间。
只有通过合理的法律规定和灵活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市场准入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市场经济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
它旨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下面将从市场准入、竞争规则、合同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详细介绍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一、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企业注册登记、行业准入许可、市场准入门坎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可以确保市场上的企业具备一定的资质和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竞争规则竞争规则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旨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竞争规则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通过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效运行。
三、合同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规定了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合同的履行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合同法律制度包括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定,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交易规则和纠纷解决机制。
四、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旨在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权益,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
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消费者权益保护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通过规定产品质量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等,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维权能力。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为了规范市场经济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
它通过市场准入制度、竞争规则、合同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障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论我国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完善高泉【摘要】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对于培育合格的物流市场主体、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准入立法层次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现代综合物流市场准入立法相对滞后,存在立法空白,物流市场准入规制不合理,缺乏明确的准入原则,外资物流企业准入制度还不能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应提高立法的层次和质量,增强立法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加快现代综合物流市场准入立法,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还要提高物流市场监管理念,明确市场准入原则,改革并完善外资物流企业准入制度.【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1(025)003【总页数】5页(P109-113)【关键词】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作者】高泉【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法政系,北京市,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9.2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物流业以其崭新的面貌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产业,被誉为经济领域的“黑土地”和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然而,我国的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因此,加强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为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对于保障我国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市场准入是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加以限制或禁止的规制或制度。
市场准入是一种制度化安排,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也即在调整市场准入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有关法律规范。
[1]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对市场基本的、初始的干预,是政府管理市场、干预经济的制度安排,是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根据本国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以及国际条约的承诺,对相关主体进入物流市场从事物流活动应具备的条件、方式和程序予以规范的法律制度。
湘潭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专业:考籍号:姓名:指导教师:通讯地址:邮编:电话:邮箱:完成时间:目录摘要 (3)一、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概述 (4)三、现我国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5)3.1 我国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 (5)3.2 我国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问题 (5)四、展开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研究的必要性 (6)五、完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途径 (7)六、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的意义 (8)七、结束语 (9)7.1个人体会 (9)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我国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摘要: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合理与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确立的,有滞后性,存在许多法律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有必要完善之,构建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本文就我国物流市场企业准入制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简单的剖析,提出完善的途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建立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意义。
关键词: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物流市场一、前言1.1背景市场是交易活动发生的场所与领域,市场主体则是在市场上从事各种市场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虽然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物流企业却是良莠不齐。
物流企业市场准入问题、资质问题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现行物流法律法规却对此问题无任何规范和调整,因此,加快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就成了当务之急的大事。
二、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概述关于物流企业市场准入的概念,在我国内资企业进入物流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有两个:一是实质条件,即具备法人条件,即内资企业应当在成为企业法人后才能从事物流经营活动;二是程序条件,即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和程序取得相应的资格才能进入相应物流市场从事相对应的物流活动。
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一、前言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市场开拓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指企业进入市场和开展经营活动前,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要求,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签订相关的合同和协议。
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市场准入条件企业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前,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这些市场准入条件包括企业的注册资本、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由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相应的准入条件,进行审核和批准。
2. 市场准入程序企业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
一般情况下,企业首先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经过初审,接受现场核查,审核合格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许可证和批准文件。
在市场准入程序中,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公平公正地进行审核和批准,不得歧视、压制和限制企业的正当发展权益。
3. 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文件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文件是指对市场准入条件、程序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是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市场准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这些文件应当明确规定市场准入的条件和程序,明确审核和批准的标准和要求,明确责任和义务,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4. 市场准入管理机构相关主管部门是市场准入管理的主要机构。
在市场准入管理中,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服务水平,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
5. 市场准入管理监督检查市场准入管理监督检查是指相关主管部门对市场准入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这些监督和检查包括日常监督和检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等。
在市场准入监督检查中,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保证监督检查的公正、公开、透明,严格依法依规进行。
6. 市场准入管理责任市场准入管理责任是指相关主管部门对市场准入管理工作负有的责任。
我国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制度的法律思考摘要经过十年艰辛酝酿,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终于登上资本舞台。
当下,面对我国创业板上市三年多来出现的诸多问题所体现的准入监管法律规制方面的不足和缺位,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积极开展对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规制的研究。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启示中图分类号:df411 文献标识码:a创业板证券市场又被称为二板市场,是指在主板市场之外,上市标准较低,主要为暂时无法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处于初创期、规模小,但运作良好的、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融通资金渠道和成长空间的场所。
一、我国现有的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包括一系列调整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对创业板市场准入的条件、标准、程序、责任等的系统性规定。
尽管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成立时间非常短,但作为我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之一,创业板市场仍然要适用于我国以《公司法》和《证券法》为核心的证券上市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除了这两个我国证券管理的根本大法之外,其他市场准入监管法律规定都是由法规和部门规章构成的。
对于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其基本法律即为2009年3月31日由中国证监会颁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相关配套规则,还对《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进行了相关修改,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深交所上市规则》。
二、我国创业板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内地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售股限制期规定的不足。
从现实问题来看,创业板实施3年多来,创业板公司高管股东们把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当成了实现个人资本增值和财富创造的手段和工具,许多创业板公司大股东们忙着套现,而不是致力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套现的现象进行深层理解,无疑这体现了创业板公司管理者自身对创业板的未来存在隐忧,同时这种现象也会导致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的不信任。
浅析我国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缺陷及完善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为了提高效益,催生并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相比物流产业现代化的进度,我国物流法律规范十分落后,使得物流市场继续发展将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
本文从主体资格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有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并针对其法律位阶过低、协调统一性差、存在立法空白和法律滞后性提出初步的建设性意见。
论文关键词物流市场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一、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概述(一)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内涵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从公共需求出发,对物流企业的资质和进入物流市场后从事的法律行为、对监管机构的职权和监督行为予以规范的法律的总和。
具体调整范围涉及准入实体条件、程序条件与监管机构的职能设置。
物流市场准入法是公法私法性质交叉的法律,其中公法因素占主导地位。
同时,物流市场准入法是主体法与行为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
物流市场准入法的核心要义在于确定具备什么条件的市场主体可以进出市场,是一部主要规制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
而有关政府部门要规范企业的登记设立行为,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从而带有行为法的因素。
对于市场主体进出市场的准入条件中,兼具实体和程序要求。
实体条件主要有注册资本、工作场所、规章准则、组织机构形式、经营范围等标准。
程序条件主要是指市场主体在向相关部门申请登记、登记机关审查核准并办理登记注册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要式的法律行为。
(二)建立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意义物流市场准入制度是经济学和法学交叉重叠的一个研究领域,只有将法学、经济学的学科原理结合法律、经济现状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法律制度。
李昌麒教授认为,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法律,是经济进步的“燃料”。
因此,建立物流市场准入制度对经济的推动、对秩序的维持、对冲突的协调是十分有益的。
而构建系统全面、科学合理的物流准入制度对于规范和调控我国物流市场有着不可比拟的积极影响。
第一,规范企业的设立行为,培育适格的市场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论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各种市场主体中,企业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政府制定的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仅有二十多年时间,而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因而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为加快搞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文章认为,应当对我国各地市场准入制度立法制定统一标准,政府应当降低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条件限制,政府和社会组织要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建立市场准入侵权救济制度,完善外资准入的管理机制,以此来完善我国的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关键词:市场准入制度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工商登记制度审批许可制度Discussion on Market Admittance legal System of Enterprisesin China[Abstract]China's market economy has a variety of market players, the company's posi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Government in formulating the legal system of enterprise market access to the market impac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major. China's economic system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is only twenty years , and the corporate legal system, market access is in the process gradually established , therefore ,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To accelerate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vitaliz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market access for our current legal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Article thinks, we should be all over the country market access system on the development of uniform standards legisla -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duce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small and medium market access conditions,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SMEs for a variety of services,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Access tort relief system, improve access to foreign capital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improve China's market admittance system of enterprises.[key Words]Market admittance system Market admittance system of enterprisesBusiness registration system Permit system for approval摘要 (1)绪论 (4)一、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概述 (4)(一)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一般市场准入制度 (4)2、特殊市场准入制度 (5)3、涉外市场准入制度 (5)(二)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发展 (6)1、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审批制时期(1982-1992) (6)2、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审批制与准则制并存时期(1992-2003) (6)3、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准则制时期(2003- ) (7)二、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 (7)(一)为公平竞争创造优良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服务 (8)(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9)1、企业的一般经营能力与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9)2、企业的特殊经营能力与国家的经济命脉具有密切联系 (10)3、企业的生产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10)(三)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促进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 (10)三、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一)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依然存在差别待遇 (11)(二)市场准入所需具备的条件比较高,中小企业难于进入 (12)(三)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的经营业务审查不严 (12)(四)地方制定的的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13)(五)外商投资企业市场准入之后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的影响 (14)四、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完善 (15)(一)对我国各地市场准入制度立法制定统一标准 (15)(二)政府应当降低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条件限制 (15)(三)政府和社会组织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服务 (16)(四)建立市场准入侵权救济制度,严格限制滥用职权和渎职行为 (16)(五)完善外资准入的管理机制,大力维护国内产业安全 (17)结论 (18)参考文献: (18)致谢 (19)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组织。
任何个人和组织要想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首先必须要获得政府的许可,取得市场主体的资格。
市场准入制度是有关国家和政府准许公民和法人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条件和程序规则的各种制度和规范的总称。
1政府能否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对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关系十分重大。
本文即将对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进行分析,以期对完善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一、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制度概述(一)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含义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指的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申请人的企业主体资格进行审查,以核准其是否具有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对条件符合的申请人给予批准和许可,准许其从事批准范围内的经营活动的一系列法律规范。
具体来说,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包括企业市场准入的条件、程序以及规则;企业市场准入的行业范围、经营活动范围;企业市场准入的立法、执法以及这些方面的监督管理等内容。
市场准入制度体系通常分为三类,包括:一般市场准入制度、特殊市场准入制度和涉外市场准入制度。
1、一般市场准入制度1李昌麒:《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1日出版,目录第2页在我国,一般市场准入制度是最主要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它是指市场主体进入市场,进行市场经营活动必须遵循的一般条件和程序要求。
一般市场准入通常采取工商登记制度。
工商登记制度,指的是行政机关审查申请者进入市场的条件,以注册登记的方式给予申请者进入市场进行经营活动的资格,最终授予其实际营业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工商登记在法理上被认为是一种政府的许可行为,在没有得到政府许可、未经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形下,擅自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是一种非法经营的行为。
2、特殊市场准入制度特殊市场准入制度,指的是市场主体进入我国法律规定的特殊市场进行经营活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符合一定的程序要求的制度。
特殊市场准入通常采取审批许可制度。
审批许可制度,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申请者申请设立进入特殊的生产领域进行生产的企业的条件进行审查,在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批准这些申请者以经营者的身份进入这些特殊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系列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必须经过有关行政部门进行审批才能进入的特殊生产行业包括:(1)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2)金融组织;(3)外商投资企业;(4)文物经营企业;(5)计量器具的生产、修理企业;(6)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7)烟草经营企业;(8)化学危险品经营企业;(9)麻醉药品经营企业;(10)广告经营企业;(11)通讯服务经营企业;(12)锅炉压力容器生产企业等等。
23、涉外市场准入制度2摘自百度词条《市场准入法》涉外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市场所设定的一系列条件和程序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该国对本国资本进入国际市场所设定的一系列条件和程序方面的要求。
涉外市场准入制度通常采取审批许可制度。
(二)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制度的发展1、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审批制时期(1982-1992)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建立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从此之后,我国的市场准入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这些法规确立了企业法人在市场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初步建立起企业法人登记制度。
然而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之初,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审批制,在进行市场准入登记之前,需要经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批,并且按所有制的性质对企业的类型进行划分,审批制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在商品生产领域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32、我国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审批制与准则制并存时期(1992-2003)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我们国家开始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的一个主要要求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准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
为此,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3方惠萍:《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中国工商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12页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