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单元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30
第6章力与运动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可概括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者缺一不可。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7合合方向与大力F1相同8.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
9.第7章密度与浮力一、(密度)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托盘天平)测质量。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
6.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称量X 围;(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Vm =ρ;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 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 的单位是米3。
教科版四上《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32分)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越快,摩擦力越大B.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C. 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在( )上水平拉动同一辆小车时最省力。
A. 玻璃B. 木板C. 毛巾3.选择题。
(1)在拉力较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 )。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保持不变(2)当我们增加垫圈的个数时,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变慢B.变快C.无法判断(3)在小车实验中,提供小车动力的是( )。
A.车身B.缆绳C.缆绳一端重物的重力(4)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会滑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
A.小车受到了重力作用B.小车的体积较小C.斜坡的坡度较小(5)( )发现了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
A.爱因斯坦B.伽利略C.牛顿(6)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
A.用力B.用更大的力C.不用力(7)下面是小车的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数据记录表。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没有关系B.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C.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4.下列选项中,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
A. 火箭B. 火车C. 汽车5.下面选项中,可以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向电风扇的转轴处加润滑油B. 旱冰鞋上的小轮C. 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6.下面的物体中,不具有弹力的是( )。
A. 弹簧B. 压缩的弹簧C. 拉长的弹簧7.气球在飞行的过程中,它的运动没有规则可循,这主要是因为( )A. 气球太轻B. 气球里的气体太少C. 气球的喷气方向在不断变化8.喷气式飞机是靠( )运动的。
A. 反冲力B. 重力C. 弹力9.弹力产生时,橡皮筋的( )改变了。
A. 材质B. 形状C. 质量10.下列动物的结构中,可以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泥鳅体表的黏液B. 斑马身上的条纹C. 蛇身上的粗糙鳞片二、填空题(共8题;共33分)11.橡皮筋被拉长时能产生________。
《运动和力》全章复习与巩固—运动和力的关系(提高)【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概念;理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即重心);3、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4、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5、理解物体的惯性、牛顿第一定律;6、知道二力平衡,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方面: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4、力的相互性: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
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知识点二、重力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符号:G。
要点诠释: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
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或g=G/m,其中g=9.8N/㎏,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
注意:利用公式G=mg进行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有些力(如摩擦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好确定,我们在作力的示意图时,也常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处。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和力》复习指导(一)复习要点1.机械行为、参照物、行为和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的界说,公式v=s/t,速度的单元及换算1m/s=3.6km/h变速行为的平均速度,会测量行为物体的平均速度v=s/t。
3.惯性、惯性定律(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定律(即牛顿第必然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浸染的时辰,总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这叫做惯性定律。
4.二力的平衡(1)二力(或几个力)的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几个力)浸染时,如不美观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这两个力(或几个力)彼此平衡.(2)二力平衡的前提①前提:,巨细相等,标的目的相反,统一物体,统一向线。
②应用:物体受平衡力,必然处于平衡状况,按照一个已知力,求另一个力。
5、行为和力物体行为状况的改变:物体速度巨细和行为标的目的的改变,都叫做物体行为状况的改变.(二)复习指导1.有关速度、旅程、时刻的计较2.惯性和惯性现象例1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浸染时,总连结匀速直线行为状况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出的枪弹分开枪口后,仍然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枪弹受到惯性的浸染c.汽车封锁策念头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惯性3.关于平衡力、彼此浸染力的问题例2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a.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临墨水瓶的撑持力b.墨水瓶受到的重力与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临墨水瓶的撑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d.桌子只受到的重力和地面临桌子的撑持力。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一、基础知识:1.物体运动有不同的形式,如滚动、滑动和反冲运动。
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2.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3.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4-1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物体的重力是向下的。
3.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
4.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4-21.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2.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如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 弹力就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的力。
被压短或拉长的弹簧;拉开的弓;捏扁的海绵等都会产生弹力。
4.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5. 橡皮筋可以带动车轮转动,车轮再带动整个车子运动。
6.弹簧受到的力越大,长度改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4-3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3.依靠反冲原理运动的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直升飞机、炮弹等。
4-41.深入研究运动和力,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一、科学概念1.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
3. 橡皮筋、弹簧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4.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等都是借助反冲力运动的)6.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7.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100克力。
8. 科学上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在生活中也常被叫做弹簧秤。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9.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 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3.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这主要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4.自行车的车轮和轴之间都安装了滚珠轴承,主要是为了将滑动变为滚动。
二、科学实验1.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我的猜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