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报告--肖敬旺.
- 格式:doc
- 大小:159.00 KB
- 文档页数:8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20 10 —20 11 学年第 1 学期)课号: 147l01d03 课程名称:医学动物实验学改卷教师:李萍学号: 096080002 姓名:李琦得分:家兔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家兔、豚鼠的抓取固定、性别辨认、灌胃、注射、采血、麻醉、安乐死、动物剖检、脏器摘除与检查等实际操作,掌握家兔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动物及主要实验器材:动物:家兔、豚鼠;器材:兔固定器,兔开口器,兔导胃管,豚鼠固定器、常规手术器械、5ml注射器、l0ml 注射器、烧杯、75%酒精及酒精棉,干棉球。
三、实验内容:1、家兔的抓取固定:在兔安静下来后,用右手抓住颈部的被毛与皮肤,轻轻提起,用左手托住其臀部,兔身的重量大部分落在左手上,也可用兔盒固定或将兔固定在兔手术固定台。
2、家兔性别的鉴定:使兔下腹部朝向观察者,将生殖器周围的皮肤拨开,可见—圆孔,里面露出阴茎,则为雄性;反之为雌性。
3、经口灌胃给药法:先用特制张口器置于上下腭间,用布绳固定。
然后用左手抓住动物的嘴,右手由张口器中央小孔处将—适当粗细的导尿管插入,沿食管进入胃上部,最后将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连接上导尿管,慢慢将药物灌入胃内。
注意:判别胃管插入气管或胃内,其方法:(1)观察反映;(2)感觉;(3)聞;(4)洗耳球法;(5)烧杯气泡法4、对家兔进行麻醉:用手抓住家兔的背部的被毛与皮肤,皮下注射20%乌拉坦,注意用量为5毫升/公斤体重。
5、利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家兔:向家兔的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使之发生空气栓塞,形成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而死亡。
6、解剖家兔:首先用手术刀打开腹腔,首先认识各个脏器的结构和位置。
然后摘除各个脏器。
摘除顺序如下:(1)胰腺;(2)脾脏;(2)胃肠;(4)肝脏;(5)泌尿系统;(6)生殖系统。
然后打开胸腔,认识各个脏器的结构和位置。
然后按顺序摘除各脏器。
摘除顺序如下:(1)胸腺;(2)心脏;(3)肺脏。
四、医学比较:家兔:家兔为脊椎动物、兔科动物,白天变现的十分安静,听觉灵敏,胆小怕惊,喜欢磨牙而且有啃木习惯。
动物学实验期末总结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动物分类、形态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本学期的动物学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蚯蚓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深入了解了蚯蚓的分类、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验过程和方法1. 蚯蚓的分类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蚯蚓的分类和形态结构进行了预习,了解了蚯蚓的科属、体长、体表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为实验做好准备。
接下来,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对蚯蚓进行了观察,记录了蚯蚓的身体颜色、体节数目、触须的位置等特征,进一步加深了对蚯蚓形态结构的认识。
2. 蚯蚓的取食和排泄实验为了了解蚯蚓的取食和排泄方式,我们将蚯蚓放入含有香蕉等食物的容器中进行观察。
通过实验发现,蚯蚓会通过运动起到破碎土壤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蚯蚓的排泄物呈现出深黑色,说明它们排泄的是经过消化后的泥土。
3. 蚯蚓的生态环境实验蚯蚓在自然环境中起到重要的生态角色,对土壤的改良和有害物质的降解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蚯蚓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我们收集了不同种类土壤中的蚯蚓,并观察它们在不同土壤中的生存情况。
结果显示,蚯蚓在肥沃的土壤中生存状况更好。
此外,我们还对蚯蚓进行了保护性培养实验,发现蚯蚓数量的增加和生长速度受到了环境和食物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以上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关于蚯蚓分类、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结果。
1. 蚯蚓的分类和形态结构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蛇纹蚓科,体长约为5-30厘米,体表呈红褐色或粉红色,有明显的环节状结构。
触须位于蚯蚓前端,用于探知周围环境和感知食物。
2. 蚯蚓的取食和排泄结果分析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通过摄食、咀嚼和消化的方式获取营养。
2024年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和意义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其它科学一样,动物学也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实习地简介及实习准备工作本次实习主要选地为崂山和青岛海滨。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____米。
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崂山属于山地丘陵生境类型。
这种环境类型不仅包括森林、草地、裸岩、川流等自然景观,而且有面积大小不等的果园、农田、池塘和居民点等人为景观,是比较理想的陆地动物实习地点。
捕捉的动物以昆虫为主,也有部分两栖类,爬行类动物。
我们准备的采集用具有:昆虫网、镊子、镐、盛水的塑料瓶、塑料袋以及捕虫袋等。
还准备了蛇伤药等药物,以应急。
3.采集认识的动物种类简介昆虫纲:异色灰蜻、半黄赤蜻、(蜻蜓目)螳螂、大刀螂(螳螂目)山东雏蝗、红褐斑腿蝗、笨蝗、中华负蝗、土蝈蝈、斗蟋、蟪蛄、寒蝉(同翅目)稻大蚊、牛虻、食蚜蝇(双翅目)硕蝽、菜蝽、谷蝽、环斑猛猎蝽、裙腹猎蝽(半翅目)中华草蛉(脉翅目)、铜绿丽金龟、亮绿彩丽金龟、白星花潜、栗山天牛、黄带蓝天牛、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巨锯锹甲、中华长毛象、臭椿沟框象、谷象、七星瓢虫、二星瓢虫、双七瓢虫、异色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中国虎甲、艳大步甲(鞘翅目)、蜜蜂(膜翅目)地鳖虫(蜚蠊目)中华斑鱼蛉(广翅目)4.详述数种半翅目昆虫的形态特征半翅目,又称异翅目。
动物学实验报告
动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理、行为和生态习性。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特征,以及探讨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实验对象为小白鼠和蜜蜂,我们将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来探究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些小白鼠,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笼子中,一个笼子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另一个笼子放置在昏暗的环境中。
我们观察到,放置在明亮环境中的小白鼠表现出活跃、好奇的特点,它们不断地在笼子内探索、奔跑,展现出较高的活动性;而放置在昏暗环境中的小白鼠则显得比较懒散,行动迟缓,甚至出现了一些抑郁的迹象。
这说明小白鼠对于光线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它们更喜欢明亮的环境,这也与它们在野外生存的习性相符。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蜜蜂的实验。
我们设置了两组蜜蜂,一组蜜蜂在花园中采食花蜜,而另一组蜜蜂则在温室中采食花蜜。
我们观察到,采食花蜜的蜜蜂在花园中表现出较为活跃的状态,它们飞来飞去,忙碌地采集花蜜;而在温室中采食花蜜的蜜蜂则显得比较迟缓,行动缓慢,甚至出现了一些停滞不前的情况。
这说明蜜蜂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它们更适应于自然花园的环境,而在人工温室中则表现出适应能力较弱。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也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只有为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它们才能展现出最佳的生理和行为特征,实现生态平衡。
希望我们的实验成果能够为动物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也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更多关注和重视。
动物学实验报告动物学实验一直是生物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不同动物进行实验观察,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生理和进化等方面的特征。
本文将聚焦于对动物学实验的探索,以及这些实验对我们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的重要性。
一、实验设备和环境在进行动物学实验时,科学家们会选用合适的实验设备和环境,以模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
例如,对于鸟类的研究,常常使用鸟巢模型和相关材料,以便观察鸟儿建巢和养育幼雏的行为。
同时,实验场地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也必须符合动物的生理需求,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行为实验的意义行为实验是动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行为,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下是如何适应和相互作用的。
例如,对群居动物如蚂蚁的观察,可以揭示其传递信息和分工合作的机制。
而对于独居动物如猫的观察,则有助于了解其领地范围和社交行为。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推动生态学和行为学的发展。
三、生理实验的重要性除了行为实验,生理实验也是动物学研究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动物的生理反应进行测试,我们可以揭示其内部机制,并对其生命活动做出更精确的解释。
例如,实验中常常会分析动物的血液样本,以研究其免疫系统和代谢功能。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药物研发、疾病治疗和健康保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伦理和保护在进行动物学实验时,伦理和保护是不可忽视的。
科学家们必须遵循伦理标准,确保对动物的实验不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的动物保护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条件、避免动物传染疾病等。
伦理和保护措施的推动,不仅是科学家们的责任,也是对动物世界的尊重和保护。
五、动物学实验的应用动物学实验的应用领域广泛,不仅涉及科学研究,还对医学和生态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药物研发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验证,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实验观察和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需求和保护措施。
动物学实践报告一、引言在动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习性和生态环境。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参与的动物学实践活动,并分享我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二、实践活动一:动物观察与记录在第一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团队前往动物园进行动物观察与记录。
我选择了观察和记录大象的习性和行为。
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我发现大象是社会性动物,它们生活在群体中,并展现出一系列的社交行为,如互相触摸、用鼻子交流等。
此外,我还记录了它们的饮食习性和活动范围,深入了解了大象的生活方式。
三、实践活动二:动物标本制作第二次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动物标本制作。
我选择了一只蝴蝶作为我的标本,并仔细观察了它的形态特征。
在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工具,如杀虫剂、鸣镊和剥片刀,以及保持标本整洁和保存的技巧。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不仅加深了对蝴蝶的了解,还掌握了制作和保存标本的技能。
四、实践活动三:实地考察在最后一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这次实地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观察到了各种野生动物,如狮子、长颈鹿和斑马。
同时,我还认识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生态的脆弱性,并坚信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启示通过动物学的实践活动,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动物的知识,还提高了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动物是我们共享的地球上的宝贵资源,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尤为重要。
实践活动不仅为我提供了实践经验,还激发了我对动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深入了解和研究动物世界。
六、参考文献(不必列出网址链接)-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文章格式示例,实际写作时需根据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描述。
)。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动物学教学实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提高对动物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动物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家兔、金鱼等。
2. 实验器材:解剖显微镜、解剖刀、镊子、剪刀、酒精、生理盐水、固定液等。
3. 实验试剂:染色剂、试剂等。
五、实验内容1. 实验动物观察(1)观察小白鼠的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结构及功能。
(2)观察家兔的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结构及功能。
(3)观察金鱼的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结构及功能。
2. 动物解剖(1)小白鼠解剖:观察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家兔解剖:观察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金鱼解剖:观察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动物生理实验(1)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测定。
(2)家兔的血压测定。
(3)金鱼的游泳速度测定。
六、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观察(1)将实验动物放置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外部形态,记录相关信息。
(2)将实验动物放置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镊子、剪刀等器材进行解剖,观察内部器官结构,记录相关信息。
2. 动物解剖(1)小白鼠解剖:用解剖刀在小白鼠的背部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和内脏器官,观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家兔解剖:用解剖刀在家兔的背部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和内脏器官,观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金鱼解剖:用解剖刀在金鱼的腹部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和内脏器官,观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动物生理实验(1)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测定:用解剖显微镜观察小白鼠的呼吸和心跳,记录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
动物学实验报告(范文)(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动物学实验的实验报告,旨在对动物学实验的设计、操作、结果及论证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通过该实验,我们旨在探究动物行为、生态环境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相关理论。
正文:1. 实验设计- 选择实验动物:选取适合的实验动物,如小白鼠、果蝇等,以其生命周期短、繁殖快等特点,方便操作和观察。
- 确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标和研究问题,如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差异,并推测其生态环境对其适应性的影响。
- 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包括对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培育、实验条件的设定等。
2. 实验操作- 收集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实验动物等。
- 设定实验条件:根据实验目的,设定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 观察记录:对实验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动物的活动范围、行为习性等。
- 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如对动物的活动轨迹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3. 实验结果- 行为差异比较: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动物的行为进行比较,如活动范围、食物摄入量等。
- 结果统计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方差等。
通过统计结果,验证实验假设,得出结论。
-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便于读者理解和分析。
4. 结果论证- 结果解释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目的进行解释和讨论,探讨动物行为和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
- 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对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如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等因素的影响。
- 结果与已有研究的比较: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实验结果的创新之处和发展方向。
5. 总结本文详细描述了动物学实验的设计、操作、结果和论证过程。
通过该实验,我们得出了关于动物行为和适应性之间关系的一些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广州大学实习报告项目名称:动物学实习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肖敬旺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习时间:13生物技术1314300053 舒琥、易祖盛、吴毅、李海燕胡俊杰、侯丽萍、余文华2014.5.26—2014.5.30 广州大学教务处制正文:一、实习目的 (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二、实习内容(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5月26日至5月30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5日的动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广州市内的陆上动物实习和深圳东山珍珠岛的临海动物实习。
5月27日,早上8:30在生化楼下集中,随后我们去科学中心坐公交车向长洲岛出发。
长洲岛的实习主要是捕捉昆虫,由于田野上的昆虫数量多而且种类繁多,所以我们主要在长洲岛附近的田野上进行捉虫活动。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捕虫网比较陌生,使用起来不太熟练,所以捕获的昆虫数量较少。
但经过一个小时后,逐渐能熟练使用捕虫工具,慢慢捕获到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昆虫。
天气比较炎热,但是我们捕捉的非常愉快。
下午,我们在生化楼504对捕获回来的昆虫进行处理,为今天捕捉到的标本展翅并制作标本,进行分类。
5月28日,早上8:30在生化楼集合,乘车向深圳东山珍珠岛出发。
经过了将近3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红树林并在此进行实习。
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沿着泥沙滩采集贝壳,因为路不好走,所以走得时候很小心翼翼。
动物学实践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与动物学实践相关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展示出动物行为、生态和进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雌雄麻雀、领航海豚、黑猩猩和蜜蜂。
通过对这些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在动物社会行为、种群交流和智力表现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发现。
雌雄麻雀的行为观察我们首先观察了雌雄麻雀的行为,并记录它们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活动。
我们发现,雌雄麻雀在求偶交配季节中呈现出一系列特定的行为,如展示羽毛、鸣叫以及打斗等。
此外,雌雄麻雀在巢穴构筑和幼崽抚育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领航海豚的生态研究我们进行了领航海豚的生态研究,并观察了它们在野外的行为。
我们发现领航海豚以群体为单位,常常通过协作猎食和互联行动来获得食物。
此外,领航海豚还表现出高度社会性和智力表现,在协作和沟通方面显示出极高的能力。
黑猩猩的社会行为研究黑猩猩是我们研究的另一个对象,我们在野外和人工环境中对黑猩猩的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
我们发现黑猩猩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它们组成庞大的群体,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丰富的交流系统。
黑猩猩还展示出极高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在工具使用和问题解决方面表现出惊人的能力。
蜜蜂的进化研究最后,我们对蜜蜂的进化进行了研究,关注其群体间的互动和遗传变异。
我们发现,蜜蜂的群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在不同地区和环境下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蜜蜂群体内部存在不同的角色分工,这种分工在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论通过对雌雄麻雀、领航海豚、黑猩猩和蜜蜂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对动物行为、生态和进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为我们认识动物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动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进一步的动物学研究将为人类的生活和科学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机遇。
参考文献:[1] Smith J, et al. (2015). Observations on bird behavior. Animal Studies, 25(3), 123-136.[2] Johnson L, et al. (2016).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dolphins. Marine Ecology, 40(2), 76-89.[3] Chen M, et al. (2017). Social behavior of chimpanzees. Primate Studies, 15(4), 245-258.[4] Wang S, et al. (2018).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honeybee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35(1), 12-25.。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动物进行生理学实验,了解和研究动物的生理功能,探索动物机体活动、代谢和调节等方面的规律。
实验原理:1. 动物呼吸实验:通过观察动物的呼吸现象、测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研究动物的呼吸机制和呼吸功能。
2. 动物循环系统实验:通过观察动物的心跳、测量心率和血压,研究动物的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并探索动物心脏和血管的调节机制。
3. 动物消化实验:通过观察动物的食物摄入、消化过程和排泄物形成,研究动物的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机制。
实验步骤:1. 动物呼吸实验: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小白鼠放置在密闭的呼吸箱中,观察其呼吸现象,使用呼吸频率计和呼吸深度计测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并记录数据。
2. 动物循环系统实验:选择青蛙作为实验动物,将青蛙固定在实验台上,观察它的心跳,使用心率计测量心率,并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
3. 动物消化实验:选择小鸡作为实验动物,观察小鸡的食物摄入过程,收集它们的排泄物,观察排泄物的形态和性状,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物呼吸实验结果显示,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平均为30次/分钟,呼吸深度平均为1.5 cm。
这表明小白鼠的呼吸功能正常,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处于正常范围。
2. 动物循环系统实验结果显示,青蛙的心率平均为50次/分钟,血压平均为80/50 mmHg。
这表明青蛙的循环系统功能正常,心率和血压处于正常范围。
3. 动物消化实验结果显示,小鸡的食物摄入量为20克/天,排泄物为稀状,颜色为黄色,无异常气味。
这表明小鸡的消化系统功能正常,能够有效消化吸收食物,并排泄代谢产物。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出了小白鼠、青蛙和小鸡的呼吸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和消化功能正常的结论。
这些实验结果为动物的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索动物生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动物学实验报告是对特定动物或一组动物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科学性文档,通过实验分析动物的行为、特征和生态习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态环境和行为模式。
本报告将对一组实验中的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态环境、行为模式、饮食习性和繁殖方式。
一、动物的外部特征:1. 观察动物的体型、体长、体重等基本特征;2. 记录动物的体色、毛发和羽毛等外部特征;3. 探究动物的头部结构、四肢形态等特征;4. 观察动物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的形态和构造;5. 记录动物的运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特征。
二、动物的生态环境:1. 调查动物栖息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2. 分析动物所处环境的地形和植被状况;3. 记录动物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和水域特征;4. 探究动物栖息地的食物来源和天敌情况;5. 分析动物栖息地对其生活和繁殖的影响。
三、动物的行为模式:1. 观察动物的觅食行为和觅食策略;2. 记录动物的睡眠习性和活动规律;3. 探究动物的社交行为和群体组织结构;4. 观察动物的逃避和防御行为;5. 分析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季节。
四、动物的饮食习性:1. 调查动物食性类型和摄食方式;2. 记录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和摄入量;3. 探究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4. 观察动物对不同食物的偏好和适应能力;5. 分析动物的饮食选择和食物摄入与能量需求的关系。
五、动物的繁殖方式:1. 调查动物的性别比例和交配方式;2. 记录动物的交配行为和繁殖季节;3. 探究动物的受精方式和卵胎生或胎生特征;4. 观察动物的孵化或生育过程和育儿行为;5. 分析动物的繁殖成功率和繁殖对后代生存的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态环境、行为模式、饮食习性和繁殖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对该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生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些信息对于保护和管理特定动物群体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学作为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进化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加深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组织了一次动物学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实训目的1. 增强学生对动物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4. 增进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的认识。
三、实训内容1.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海洋馆等场所,实地观察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进行动物解剖、生理实验等,使学生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技能。
3. 理论学习:学习动物学相关课程,包括动物形态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分类学等。
4. 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实训过程1. 实地观察在实训的第一天,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动物园。
学生们认真观察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例如,在观察大熊猫时,我们发现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性格温顺,喜欢在树洞中休息。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学生们进行了动物解剖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正确解剖动物,掌握了动物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还进行了动物生理实验,如观察心脏跳动、呼吸等生理现象。
3. 理论学习在实训期间,学生们学习了动物形态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分类学等相关课程。
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们对动物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撰写实训报告在实训的最后阶段,学生们根据实训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撰写了实训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训目的、实训过程、实训收获和体会等。
五、实训收获1. 增强了学生对动物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学会了动物实验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物学实践报告一、引言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行为以及进化等方面的科学。
本次实践报告旨在通过观察和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深入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从中获取动物学知识。
二、实践背景本次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动物观察: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圈养动物。
2. 动物行为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行为,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
3. 动物分类学研究:通过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三、实践方法与过程1. 准备工作:了解目标动物的基本情况,包括生活环境、饮食习性等。
2. 动物观察:前往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地,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
通过肉眼观察和摄影记录,获取相关数据。
3. 动物行为研究:观察动物的日常行为,如觅食、休息、社交等。
记录它们的行为模式和习性。
4. 动物分类学研究: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和资料,对各个动物进行分类。
比较它们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
四、实践结果与讨论通过实践,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和观察数据,以下是我们对一些观察对象的总结和分析:1. 长颈鹿长颈鹿是非洲草原上一种独特的动物,以其长长的脖子而闻名。
我们观察到,长颈鹿腿长而修长,适应于在草原上觅食。
它们主要以树叶为食,通过伸长脖子,能够吃到其他动物无法触及的高处树叶。
2. 熊猫熊猫是我国国宝级保护动物,具有特殊的育幼行为。
我们观察到,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善于攀爬树木。
熊猫的育幼行为十分重要,母熊猫会对幼崽进行悉心照料,直到它们能够独立生活。
3. 海豚海豚是海洋中的灵巧动物,受到人们的喜爱。
我们观察到,海豚以群体形式生活,善于跳跃和翻滚,展示出出色的游泳能力。
它们通过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进行交流,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交行为。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动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对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动物世界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实习报告动物学实习报告范文《动物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目的动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物学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我们进行了本次动物学实习。
通过实地观察和研究各类动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培养我们对动物学的兴趣和热爱,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1、实习时间:具体时间2、实习地点:详细地点三、实习内容1、动物标本的观察与学习在实习的初期,我们在实验室里对各种动物标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学习。
这些标本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
通过观察标本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分类特征,我们初步掌握了不同动物类群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同时,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标本的制作过程和保存方法,让我们了解到标本对于动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2、野外观察与实地考察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野外观察和实地考察。
在野外,我们观察了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行为习性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我们看到了在树上跳跃的松鼠、在草丛中觅食的野兔、在池塘里游动的青蛙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动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还参观了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
在动物园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
通过动物园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动物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在自然保护区,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3、动物的分类与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分类方法和鉴定技巧。
通过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结构、行为习性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能够对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和鉴定。
我们还学习了使用检索表和相关工具书来确定动物的种类。
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培养了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动物生态环境的研究除了观察动物本身,我们还对动物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
2024年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其它科学一样,动物学也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习要求:1、巩固课本知识,并与实际相结合;2、掌握野外生存技能及观察能力;3、学会标本采集及标本制作方法。
二、实习时间:xx年5月30日至xx年6月6日。
三、实习地点: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XX河XX江县西北部,与XX省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3′29′~108°05′45′,北纬25°06′09′~25°12′25′,属北回归线北侧。
林区东西宽20·6km,南北长11·6km,面积10829·7公顷。
木论自然保护区为喀斯特地貌,锥峰连绵,四周封闭,呈各种形状的洼地或漏斗,石山裸露面积80%以上,土壤覆盖面积不足10%,属中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覆盖率高达97·13%。
据最新统计,保护区已知有维管束植物(163)科572属1048种,野生脊椎动物共有417种,隶属于5纲33目102科281属,其中兽类9目21科46属60种,鸟类17目51科129属199种,爬行类2目12科39属58种,两栖类2目7科21属35种。
四、实习结果:本次动物野外实习,我们捕获100多种动物,并制作成标本。
大概有环节动物,两栖类,蛛型纲,多足纲,昆虫纲;其中昆虫纲最多,主要有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蜚蠊目,等翅目,革翅目等。
动物科学实习报告第一节:引言在动物科学实习期间,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动物饲养、繁殖和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参与,我对动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报告将围绕着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展开,探讨动物科学的实践应用。
第二节:动物饲养管理在动物饲养方面,我参与了牧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首先,我们对动物的饲料进行了科学的配方,确保了动物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我们进行了定期的体重测量和疾病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动物饲养环境的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方面的控制。
第三节:动物繁殖技术在动物繁殖方面,我学习了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通过人工授精,我们能够选取优良品种的种公动物进行精准配对,提高繁殖效果和品质。
而通过胚胎移植,我们可以将已经受精的优良胚胎转移到其他动物体内,实现优质基因的传承。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繁殖效率,同时也为改良动物的品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四节:动物健康管理动物健康是动物科学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常见疾病防控和诊断方法。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动物的疫苗接种、疾病治疗和常规体检等工作。
通过观察和对症处理,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的健康问题,保障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第五节:动物科学的实践应用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动物科学的实践应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饲养和繁殖管理,还包括了动物的环境保护、动物产品的质量监控等诸多方面。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动物的粪便处理和废弃物管理等环境保护措施,同时也了解了动物产品的质量监控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知识。
结论:通过这次动物科学实习,我对动物饲养、繁殖和保健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各项工作,并亲身体验了科学的动物管理方法和技术。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动物科学实践能力,为促进动物健康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学习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4. 增强对动物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实验室四、实验器材1. 动物标本;2. 显微镜;3. 生理盐水;4. 吸管;5. 实验记录本;6. 画图工具。
五、实验内容1. 观察动物标本,了解动物的基本结构;2.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动物细胞结构;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动物学知识。
六、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了解实验目的和内容;(2)熟悉实验器材和操作方法;(3)准备好实验记录本。
2. 观察动物标本(1)观察动物整体结构,了解其分类和特点;(2)观察动物器官,了解其功能。
3. 显微镜观察(1)将动物标本放入生理盐水中,保持标本湿润;(2)用吸管吸取少量生理盐水,滴在显微镜载物台上;(3)将动物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细胞结构;(4)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特点。
4. 实验结果分析(1)总结动物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2)绘制实验观察图。
七、实验结果1. 观察到的动物标本具有明显的分类和特点,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等;2.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3. 分析实验结果,了解到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八、实验结论1.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和进化等问题的学科;2.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3.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九、实验心得1. 动物学实验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激发了对动物学知识的兴趣;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提高了实验技能;3.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明白了动物学知识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实训背景随着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动物学作为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分布和进化等内容的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我们学校组织了为期两周的动物学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动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训内容1. 动物形态学观察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动物形态学的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动物的组织切片、细胞等,了解动物的结构特点。
我们观察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不同类群的动物组织切片,掌握了不同类群动物的组织结构特点。
2. 动物生理学实验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方面,我们进行了多项实验,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的观察。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生理实验仪器,掌握了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3. 动物分类学实践在动物分类学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对各类动物进行了实地观察和分类。
通过对比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我们加深了对动物分类学知识的理解。
4. 动物生态学调查动物生态学调查是本次实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选择了校园周边的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食物链、生态位等生态学知识。
5. 动物保护与繁殖技术在动物保护与繁殖技术方面,我们学习了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繁殖技术。
通过参观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我们了解了动物保护与繁殖的现状和挑战。
三、实训成果1.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动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2. 深化了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了环保意识:通过动物生态学调查,学生了解了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野外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对动物分类、鉴定、生态环境及行为学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省XX自然保护区三、实习内容1. 动物种类调查实习期间,我们共调查了保护区内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等动物。
通过对动物种类的观察、记录,我们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生态环境。
2. 动物分类与鉴定根据动物的特征,如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等,我们进行了动物分类与鉴定。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了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我们的鉴定能力。
3. 动物标本采集与制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动物标本的采集、固定、干燥、保存等步骤。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4.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保护区的植被、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分析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 动物行为观察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动物的取食、繁殖、迁徙、防御等行为特点,为今后研究动物行为提供了实践基础。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前,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实习地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物种类等基本信息。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实习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望远镜、记录本、相机等。
2. 实习过程实习期间,我们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野外调查。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了实习任务。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们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实习成果进行了展示。
五、实习成果1. 采集到各类动物标本若干,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等。
2. 完成了动物分类与鉴定,掌握了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3. 掌握了动物标本的采集、固定、干燥、保存等步骤。
广州大学实习报告
项目名称:动物学实习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13生物技术
学号:1314300053
姓名:肖敬旺
指导老师:舒琥、易祖盛、吴毅、李海燕
胡俊杰、侯丽萍、余文华
实习单位: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习时间:2014.5.26—2014.5.30
广州大学教务处制
正文:
一、实习目的(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二、实习内容(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5月26日至5月30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5日的动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广州市内的陆上动物实习和深圳东山珍珠岛的临海动物实习。
5月26日,早上8:30在生化楼下进行了简单而重要的动物学实习动员。
老师在动员大会上阐明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
随后我们变出发去中山大学博物馆参观,其中收藏的标本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37种,以及护士鲨、豹纹鲨、翻车鱼等百余种珍稀动物标本,此外还有北极熊、企鹅、鸵鸟等国外的珍稀动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500多件,其中7.8米长萨斯特鱼龙、3. 5米的新中国龙、兴义龙以及鳞齿鱼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展览价值。
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接触了那么多的动物标本。
随后我们便出发去广州动物园,广州动物园于19 58年建成开放,目前饲养和展览着国内外400多种近5000头 (只) 动物,是我国三大城市动物园之一。
在布局上,北部的麻鹰岗顶为猩猩馆、狒狒等灵长类兽舍,南坡设置中小型兽笼,西南坡有熊山、狮山、虎山、河马池等。
与麻鹰岗隔湖相望的大片山岗地上,分布着猴山、熊猫馆、大象房、长颈鹿馆、犀馆、斑马馆、鹿舍等。
5月27日,早上8:30在生化楼下集中,随后我们去科学中心坐公交车向长洲岛出发。
长洲岛的实习主要是捕捉昆虫,由于田野上的昆虫数量多而且种类繁多,所以我们主要在长洲岛附近的田野上进行捉虫活动。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捕虫网比较陌生,使用起来不太熟练,所以捕获的昆虫数量较少。
但经过一个小时后,逐渐能熟练使用捕虫工具,慢慢捕获到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昆虫。
天气比较炎热,但是我们捕捉的非常愉快。
下午,我们在生化楼504对捕获回来的昆虫进行处理,为今天捕捉到的标本展翅并制作标本,进行分类。
5月28日,早上8:30在生化楼集合,乘车向深圳东山珍珠岛出发。
经过了将近3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红树林并在此进行实习。
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沿着泥沙
滩采集贝壳,因为路不好走,所以走得时候很小心翼翼。
虽然鞋子都沾满了泥,不过非常开心。
随后我们坐车去我们住宿的地方,吃过晚饭后我们便在篮球场上对我们今天的贝壳之类的进行分类。
5月29日,早上9点钟我们出发去南澳岛参观了卖鱼的市场,认识了许多之前未见过的种类,随后我们便去买东西吃了,哈哈蹭吃,非常开心。
下午我们便出发去小岛收集贝壳,最爽的事情莫过于坐飞艇了,那速度就是快,特别是在超越别人的那一刻,内心不免有一丝自豪感,在到达岛屿后我们便分工合作,去海边,沙滩等地方寻找我们所期望的东西,我们发现了许多海胆海参之类的东西,甚至有些东西开始把海胆直接弄到就吃,太厉害了,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的海边收集工作我们坐船回去了,还是那种感觉,坐船非常爽。
晚上我们便又是在球场上面开始工作了,一起工作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但是又是那么短暂的。
5月30日,上午,我们在珍珠岛上观看工人植珠过程操作,并去了标本室看标本,大家也购买了一些珍珠粉之类的。
中午吃完饭后,大家整理个人内务后乘车返回大学城。
至此,整个动物学实习过程结束。
………
三、实习总结或体会(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
野外实习是为了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掌握课外学习的方法,所以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弥补课堂上、书本上的种种不足,令书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清晰。
有了实践,可以与理论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对动物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把握。
通过维持5天的动物学实习,让自己自身对这门科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实习前跟实习后的见识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实习前自己的见识是非常的鄙陋的,但是实习后,自己的确成长了许多,尤其在物种认识上,见识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标本、实体动物。
在第一天的实习中,我们去了中大的博物馆,让我见识到了许多动物标本,还有化石等等,让我了解到不同的动物他们是有不同的生活习性的,了解了他们所处的世纪,为什么会灭绝等等,随后下午去动物园,那种感觉来的更加真实,因为去动物看的基本上都是实体的,而自己也是第一次去动物园,说实话对自己的增长见识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其中有很多动物是没有真实的看过的,而这一次有这样的机会,可谓大饱一餐,什么熊猫、棕熊之类的,看了之后总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
第二天我们去捕捉昆虫,小时候捕捉昆虫可谓是比较平常的事,但是那时候可是没有什么工具,而这一次我们有毒瓶、捕捉网等等,当然去到捕虫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选择恰当的昆虫集聚地,然后心灵手巧的使用捕虫网,一开始还不是怎么适应,但是后来就慢慢适应了,虽然那天的天气非常热,但是穿梭在荔枝园等,却是使我们非常开心的事情,下午我们便把捕捉回来的虫进行分类、表示、展翅,但这些过程都是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的,没有耐心你是做不下去的,特别是在展翅的过程,又要防止翅膀烂掉,那些都要考验自己的技术,一开始不怎样,但是慢慢的就熟悉起来了,所以操作起来好了很多,更主要是后面有自己的小组一起工作,非常开心。
随后,我们便去户外实习,去大亚湾实习基地实习了,红树林是我们第一个去到的地方,那里土地肥沃,生态良好,还有最后一批的红树,我们下水捕捉螃蟹等等,这一切看起来那么困难,但是又是那么美好,特别是当自己的脚陷入淤泥很深很深的时候,
那种感觉的确有点痛苦,但是看着大家都是这样,那种氛围又不一样了,我们捡贝壳、抓鱼,一切一切看似短暂但是又是那么的值得自己去回味,晚上在篮球场下的分类工作,做起来更为艰辛,但是小组的努力却又是那么的值得大家去继续,夜色是那么的美,显得球场下的我们那么的突出,那一刻的我们的确很唯美。
次日的出海、坐快艇,那种感觉真的又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种壮阔,特别是在快艇超越别人的快艇的那一刻,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刺激,在岛屿上的大家显得那么天真,那么自由,仿佛就像是一只逃出鸟笼的小鸟,那一刻我们真的很开心,夜晚我们继续分类工作,不过今晚我们有海鲜吃,那种感觉就是一个字:爽,品味大家的成果,就是一种享受,美好的时光总是那样的。
稍纵即逝,而过后就是我们别离实习基地,回校。
也许,我们再也不会有这样一起在外面相聚那么久的机会;也许,那只是我们生命中的昙花一现;但是我们所学到的,所见到的却那么值得我们去回味。
至此我们的动物学实习圆满结束。
附表:
昆虫:
动物园:
贝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