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成.2、农业种子:农业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由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3、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是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流入子体的通道.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5、脐条:又称种脊种脉,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道合点的维管束遗迹.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7、种子寿命:8、外胚乳9、内胚乳10、糊粉层11、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2、盾片13、自由水14、束缚水15、无胚现象16、多胚现象17、无性种子18、临界水分1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20、平衡水分21、酸价22、碘价22、碘价23、油质酸败:油质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
24、种子败育25、种子休眠26、硬实27、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80%所经历的时间.29、种子生活力30、种子活力31、种子劣变32、发芽指数(GI)33、活力指数(VI)34、种子寿命35、种子萌发36、种子容重37、种子比重38、种子千粒重39、种子堆孔隙度40、种子堆密度41、静止角42、自流角44、种子干燥曲线45、种子发热46、种子结露47、种子加工48、种子包衣与丸化50、种子自动分级51、扦样52、初次样品53、混合样品54、送验样品55、种子净度56、品种纯度: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数.57、发芽势58、发芽率59、种子水分60、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
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一、读音:míng cíjiěshì
二、举例:1、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2、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3、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
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品种可入药。
4、厨师: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5、袋鼠:哺乳动物的一科,形似鼠而体大。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巴粗大,能支持身体。
雌的腹部有一育儿袋。
种类多。
如大袋鼠、树袋鼠等。
分布于澳洲各地。
三、名词解释与概念定义区别:名词解释:是对一个名词的分析解说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
名词解释:1.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
2.椎间孔: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所围成的孔。
3.胸骨角:胸骨柄于胸骨体相联接处形成的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
4.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5、咽峡:是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围成的狭窄区域,为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
6、肝门:即指肝下面的横沟,有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7.体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动脉血自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静脉血经各级体循环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8.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的圆形隆起,是视神经起始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出入处,无感光作用,为生理性盲点。
9.黄斑:是位于视神经盘颞侧,距视神经盘3.5mm处得一黄色区域。
10.肺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肺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静脉血自右心室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转化为动脉血后,经各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
11.静脉角:是指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的汇合处的夹角。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是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13.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因色泽灰暗、称为为质。
14.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因颜色苍白,称的白质。
15.神经核:指中枢神经内皮质以外的灰质块、内含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团16.神经节: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显膨大。
17..传导束(纤维束):中枢白质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个区域内行走,称为纤维束18.神经: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纤维集成大、小不等的集束,由于同数目的集束集合在一起行走,即为神经。
19.中央凹:为黄斑中央的凹陷,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20..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
该区无论膀胱膨胀或空虚时,粘膜经常保持平滑状态。
1.阵点:晶体中的质点抽象位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
2.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3.空间格子:用来描述空间点阵的三维几何格架。
4.简单晶胞:只有在平行六面体每个顶角上有一阵点的晶胞。
5.复杂晶胞:除在顶角外,在体心、面心或底心上有阵点。
6等同点:晶体结构中物质环境和几何环境完全相同的点。
7.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8.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9.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单相合金: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
11.多相合金:由几种不同的相组成的合金。
12.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位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融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13.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
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14.中间相的分类: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拓扑密堆相)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点阵中所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按固溶度分类: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分类: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5.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的固溶体。
16.极限电子浓度:最大溶解度时的电子浓度数值接近位1.4。
17.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18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 x/r M<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的相。
19.间隙化合物:当r x/r M>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的相。
名词解释1.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体的成分。
3.所指: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5.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的关系。
6.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哦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7.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8.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9.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10.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1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12.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13.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14.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振动时间的长短15.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16.基音: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中,有一个振动频率最低,由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基音17.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18.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19.鼻化音: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20.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里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代为21.音体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因素,就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22.互补关系: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构成了互补关系23.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24.音位的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25.音节:是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到最小的语音单位26.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27.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28.复合音:同一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29.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0.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1.复辅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32.撮口呼音节:以韵母{y}为韵头或韵腹的音节叫撮口呼音节33.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也叫“音联”3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35.韵律特征: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36.时位: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37.调值:反映声调音高的变化形式和变化幅度的线段或数字38.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39.固定重音: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就叫固定重音40.语调: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41.语汇: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语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42.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43.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44.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45.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46.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47.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有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48.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教育学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历的一种途径。
狭义的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是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开展的人。
3.受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开展方面有目的地承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醒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6.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社会开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开展的需要提出的,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规格和素质开展要求的预期设想和规定。
7.培养目标: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
8.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到达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
9.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开展和社会开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0.教育制度:广义的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指学校教育制度。
1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那么,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构造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13.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14.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那么。
一.名词解释:1.色调:又称色泽、色相,是色彩所独有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一个颜色的名称就代表了这种颜色的相貌。
2.视度: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视度。
3.明视度:指人眼视觉之品质及状态,于户外,其指目标物可被人眼察觉之距离;于室内,其指可在标准视觉环境观看实际物清楚对比之能力。
4.明适应:人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的时候,刚开始时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种过程叫做明适应。
5.劳动强度: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及紧张程度。
6.适应:视觉适应环境光线条件的能力。
当外界光线亮度发生变化时,人眼的感受性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感受性对刺激发生变化顺应性的变化叫做适应。
7.微气候:微气候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局部气候条件。
包括下列4个参数:空气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热辐射。
8.人机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和机器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
系统中的人指机器的操纵者或使用者;机器的含义是广泛的,指人所操纵或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工具等的总称。
9.体力工作负荷:人体单位时间内承受的体力工作量大小。
工作量越大,人体承受的体力工作负荷强度越大。
10.视觉偏码:11.应激: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
每当系统偏离最佳状态而操作者有又无法或不能轻易地校正这种偏离时,操作者呈现的状态即为应激。
12.屏蔽:13.基础代谢: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
即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二.简答题1.什么是人因工程学?答: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有机的融合了心理学、生理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成果。
该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综上所诉,人因工程学即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名词解释:
1.隐性黄疸: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浓度增加,致使巩膜、粘膜、皮肤染成黄色,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时,肉眼看不出黄疸称隐形黄疸。
2.Murphy征阳性:在做胆囊触痛检查时,急性胆囊炎病人在深吸气过程中因疼痛而突然屏气。
3. 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剑突下向内凹陷。
4. 周围血管征::包括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枪击音和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脉压增大疾病。
5. 移动性浊音:腹腔内有1000ml以上积液时,因重力关系,液体多积于腹腔低处,此时叩诊呈浊音,让病人变动体位进行叩诊时,浊音会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
二11. 诊断的内容通常不包括( D)
A.病因诊断
B.病理解剖诊断
C.病理生理诊断
D.预后诊断
2. 下列关于正常人体温的波动,正确的是( D)
A.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的波动范围达1~2℃
B. 早晨略低,中午较高,下午较低
C. 运动或进食后体温不受影响
D. 妇女在月经前或妊娠期体温略高
3. 咯痰量多、痰液出现分层现象,应首先考虑(D )
A. 咽喉炎
B. 肺癌
C.肺水肿
D.支气管扩张
4. 呕吐呈喷射状,应首先考虑( A)
A.颅内高压
B. 偏头痛
C. 尿毒症
D. 胃神经官能症
5. 疟疾的发热多见于( B)
A.波状热
B.间歇热
C. 弛张热
D.稽留热
6.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至少已达( C)
A. 5ml
B.30ml
C. 60ml
D. 250ml
7.黄疸患者伴明显皮肤瘙痒,多考虑(B)
A.异型输血反应
B. 胰头癌
C.生理性黄疸
D.溶血性贫血
8. 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剧痛,向右肩放射,常见于( C)
A. 急性胃炎
B. 胃穿孔
C.胆囊炎胆石症
D. 急性胰腺炎
9. 男性,70岁,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最大的可能诊断是(C )
A.支气管炎
B. 咽喉炎
C.急性肺水肿
D. 肺炎
10. 呕血患者查体发现脾大、蜘蛛痣、肝掌,应首先考虑(D )
A.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B. 急性胃黏膜病变
C. 急性胰腺炎
D. 肝硬化伴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1. 意识全部丧失,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浅反射消失,是指(D)
A.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B.手术、外伤史
C. 月经生育史
D. 预防接种史及药物过敏史
12. 既往史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 )
A.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B.手术、外伤史
C. 月经生育史
D. 预防接种史及药物过敏史
13. 男性,75岁,先发热,后昏迷,首先考虑为(D )
A.脑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D. 重症感染
14. 某肾病患者,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该患者面圆色红,伴痤疮。
该患者属( B)
A.肾病面容
B.满月面容
C.肢端肥大面容
D.急性病容
15. 全身状态的视诊内容不包括(B )
A. 发育与体型
B.骨骼关节外形
C.面容与表情
D. 意识状态
16. 患者,女性,35岁,急诊入院,病史不详。
查体:神志不清,多汗,双侧瞳孔缩小,呼吸及汗液发出大蒜味。
诊断应考虑:( D)
A. 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海洛因中毒
D. 急性有机磷中毒
17. 小儿囟门闭合过早可形成( A)
A. 小颅
B.方颅
C. 巨颅
D.尖颅
18. 食管癌转移,常出现(A )
A. 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
B. 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
C. 腋窝淋巴结肿大
D. 颈部淋巴结肿大
19. 某老年男性,胸部体检示胸廓前后径明显增宽,肋间隙饱满,腹上角增大。
此胸廓形态为( C)
A. 气管向患侧移位
B. 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C. 左侧气胸时心浊音界叩不出
D. 肋间隙增宽
20. 下列关于气胸体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 气管向患侧移位
B. 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A. 肺气肿
B. 胸腔积液
C. 大叶性肺炎
D. 气胸
21. 下列哪项语颤增强( C)
A. 肺气肿
B. 胸腔积液
C. 大叶性肺炎
D. 气胸
22. 心前区触及心包摩擦感提示( D)
A. 右侧胸膜炎
B. 主动脉瓣狭窄
C. 二尖瓣狭窄
D. 心包炎
23. 第二心时分裂不受呼吸影响的是(D )
A. 二尖瓣狭窄
B. 肺动脉高压
C. 右束支传导阻滞
D. 房间隔缺损
24. 胸骨右缘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临床上多见于( B)
A. 二尖瓣狭窄
B.主动脉瓣狭窄
C.动脉导管未闭
D. 室间隔缺损
25. 右心室显著增大时心浊音界(A )
A. 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向左扩大明显
B.相对浊音界向右扩大
C. 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左界向左下扩大
D. 胸骨右缘第3肋间相对浊音界向外扩大
26. 心包积液时,心脏浊音界的改变为( D)
A. 与体位改变无关
B. 相对浊时界与绝对浊音界明显不一致
C. 向两侧扩大,向左扩大明显
D. 坐位时呈三角形,仰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
27. 听诊器距胸壁一定距离也能听到的杂音是(D )
A. 1/6级杂音
B.3/6级杂音
C.4/6级杂音
D. 6/6级杂音
28. 下列哪项不是典型心绞痛的表现(C )
A.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
B.为压榨性
C.常持续45分钟以上
D.可放射到左肩、左前臂内侧
29. 中年男性,突发心悸1小时,体查:脉率82次/分,心率98次/分,心律不齐,
无杂音。
该患者可能还有的体征是(A )
A.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B. 心前区震颤
C. 心前区隆起
D. 第二心音分裂
30.女性,28岁,已婚,1周前有左上腹受伤史,今日突感左上腹痛,迅速漫延到全腹。
体查:腹肌紧张、满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诊断应考虑(B )
A. 急性胃肠穿孔
B. 脾破裂
C. 急性胰腺炎
D. 肝破裂
31. 患者,男性,43岁,因腹痛、呕吐10天就诊,呕吐大量酸臭食物,查体:
可见胃型、蠕动波和震水音,应考虑(B )
A. 急性肠炎
B. 幽门梗阻
C.机械性肠梗阻
D. 麻痹性肠梗阻
32. 突发满腹疼痛伴肝浊音区消失应考虑( B
A. 急性肝炎
B.急性胃肠穿孔
C. 肠梗阻
D.急性胰腺炎
33. 胸式呼吸运动减弱而腹式呼吸运动增强见于(D
A.腹膜炎
B.大量腹水
C. 妊娠晚期
D.胸腔积液
34. 脊柱后凸多发生于( B)
A. 颈段
B. 胸段
C. 腰段
D. 骶段
35. 中枢型面瘫与周围型面瘫有鉴别意义的是下列哪项( D)
A. 口角歪斜
B. 鼻唇沟变浅
C. 露齿
D. 皱额、皱眉
36. 匙状甲也称反甲,常见于(C )
A. 支气管扩张
B. 肺气肿
C. 缺铁性贫血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37. 被检查者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外界施加的阻力时,其肌力应为(C )
A. 1级
B.2级
C.3级
D.4级
38. 属于深感觉的是( C)
A.痛觉
B.温度觉
C.位置觉
D.两点辨别觉
39. 桡骨骨膜反射中枢在(A)
A. 颈髓5~8节
B. 颈髓5~6节
C. 颈髓7~8节
D. 胸髓1~2节
40. 气胸患者胸腔穿刺部位一般在( A)
A.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B.肩胛下角线第7肋间
C.腋中线第7肋间
D.腋前线第5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