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37.50 KB
- 文档页数:12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第1部分:判断题(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调查评估工有四大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正面、公开透明以及目标合理。
()(2.0分)正确错误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向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2.0分)正确错误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省级行政区划内部,或超出事发地上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2.0分)正确错误4、《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0分)正确错误5、救人最重要,因此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需要注意应急管理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2.0分)正确错误6、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不能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2.0分)正确错误7、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2.0分)正确错误8、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2.0分)正确错误9、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事件的频发期、高发期,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0分)正确错误10、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2.0分)正确错误第2部分:单选题(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1、灵活机动是指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拥有一定的()(2.0分)工作弹性任务弹性时间弹性决策权2、()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2.0分)县级人民政府宣传部新闻媒体企业事业单位3、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2.0分)不变增加一倍增加两倍不享受4、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向国务院报告,不得迟报、缓报、瞒报和漏报。
附件3:选择题题库一丶单选题1.( A )是公司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程序规范,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文件。
A. 总体应急预案B. 专项预案C. 现场处置方案D. 保电方案2.应急队伍由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应急抢修队伍、(D )组成。
A. 生产班组B. 应急领导小组C. 管理人员D. 应急专家队伍3.发生突发事件,事发单位首先要做好(C )。
A. 现场勘查B. 善后处理C. 先期处置D. 总结评估4.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 B ),现场处置方案.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普通预案5.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 A )的原则.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D,善后为主6.在应急管理中,( C )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7.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包括( A )等方面。
A、监测预警能力、事件监测、预警管理B、监测预警响应、预警管理、事件监测C、监测预警预测、预警能力、预警监测D、监测预警管理、预警监测、预警响应8.事后恢复与重建能力建设包括( A )等方面。
A、后期处置、应急处置评估、恢复重建B、事后处置、处置评估、重建恢复C、后期处置、应急处置、恢复重建D、事后处置、应急处置评估、重建恢复9.现场处置方案应包括( B ) 和注意事项等主要内容。
A、事故原因分析、应急工作机构、应急处理B、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C、事件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要求、应急响应10.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D )。
A.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 B.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C.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D.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11.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D )。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应对和恢复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运行的系统工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本文将探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推进措施。
一、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2. 维护社会稳定: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社会不安和恐慌,通过应急管理措施,可以及时控制和处理危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 保障经济发展:突发事件对经济运行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通过健全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减少损失,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规划缺失:部分地区在应急规划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或者缺失,导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无法迅速响应和应对。
2. 机制不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配合,导致应急响应效率低下。
3. 人员培训不足: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应急管理工作。
三、推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措施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水平,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和地方的应急管理规划,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组织协调机制。
2.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的应急协调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协同性和效率。
3. 加强人员培训:组织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意识,增强应急响应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4. 健全信息系统:建立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共享能力,实现应急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5. 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应急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考试答案应急预案1.作为全国教育领域最高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专门设立了教育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部领导兼任。
答案:正确2.根据住建部有关规定,造成城市3万户以上居民停水连续停止时间24小时以上的事故,必须在4小时内上报至中央有关部委。
答案:正确3.目前,我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答案:正确4.我国已经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其中的“三制”是指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
答案:正确5.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答案:正确6.记者与突发事件当事人交流时,对话中应避免使用遇难者的名字。
答案:错误7.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群组成的,具有相关利益和内在互动关系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答案:正确8.重点做好控制人群的数量规模工作,减少人群动力是降低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发生的关键。
答案:正确9.应急救援队伍是根据指令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承担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援和应急控制的任务,且可以参与突发事件的预测、响应与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各项工作的队伍。
答案:正确10.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行为。
答案:正确11.公共场所的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公共场所老板、业主和经营者的认识。
答案:正确12.一般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咨询系统,咨询功能以不同的方式由各种专业技术机构和管理咨询机构组织承担。
答案:正确13.因为专业限制,现场应急处置人员一般不可能对这些损失实现精确的估计,所以只需对损失进行观察和登记,为日后的专业估算提供依据。
答案:正确14.因地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建筑物倒塌等,不属于建筑领域安全事故。
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是指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过程。
在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和灾害风险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建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一)组织机构构建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行业应急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部门等。
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全社会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行业应急管理机构则负责对本行业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实施;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部门则负责对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
(二)职责分工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组织机构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顺畅进行。
政府应急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制度,对全社会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和协调;行业应急管理机构需要制定行业应急管理规范和标准,对本行业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和监督;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部门需要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等,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培训。
(三)工作制度构建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工作制度,包括应急预案制度、应急培训制度、应急演练制度等。
应急预案制度是应急管理体系的保证,需要制定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的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应急培训制度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意识和技能;应急演练制度是检验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预案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需要定期组织演练,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二、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是指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过程。
应急管理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指挥调度能力、资源保障能力等;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包括应急响应能力、抢险救援能力、灾后恢复能力等。
(一)培训和演练培训是提升从业人员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应急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举办研讨会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意识和技能。
单位名称:姓名:成绩:应急管理专业能力考试(一)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于2021年()施行。
A 第十九次,9月1日B 第二十九次,9月1日C 第十九次,12月31日D 第二十九次,12月1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根据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次修正。
A 第三次B第四次 C 第五次 D 第六次3.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法人 B 主要负责人C总经理D总工程师4.生产经营单位的()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 其他负责人B部门负责人 C 主要负责人 D 第一责任人5.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必须管安全、管()必须管安全、管()必须管安全”A行业销售设备B生产销售经营C生产业务经营D行业业务生产经营6.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
”A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制B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C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D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
A.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B.隐患排查治理机制C.重大危险源管控机制 D.安全风险动态管控机制8.()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B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C 矿山、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D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9.除上题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指通过各种组织和管理手段,提高个人、团队或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灾害风险的管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进行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
1. 整体规划:制定应急管理计划,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明确各级人员的应急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管理的顺畅进行。
2. 资源准备:整理现有资源,包括人力、物资、技术、信息等,对各种应急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能够在应急情况下正常使用。
3. 预案制定: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步骤、措施和调度流程,确保应急处置的及时、有效。
4. 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危害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思维和反应能力。
5.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培养全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安全保障责任感。
6. 信息共享: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合作,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平台,确保及时获取、准确传递和有效利用
应急信息。
7. 经验总结:持续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应急管理策略和方法,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通过以上建设措施,可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早预防和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第1部分:判断题(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2.0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调查评估工有四大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正面、公开透明以及目标合理。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0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向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省级行政区划内部,或超出事发地上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2.00.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0.0 4、《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0.05、救人最重要,因此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需要注意应急管理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06、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不能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0 7、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0.08、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09、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事件的频发期、高发期,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010、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2.0分) 得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第2部分:单选题(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0.01、灵活机动是指领导干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拥有一定的()(2.0分) 得分:A工作弹性B任务弹性C时间弹性D决策权正确答案:A0.02、()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2.0分) 得分:A县级人民政府B宣传部C新闻媒体D企业事业单位正确答案:C2.03、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2.0分) 得分:A不变B增加一倍C增加两倍D不享受正确答案:A4、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向国务院报告,不得迟报、缓0.0报、瞒报和漏报。
(2.0分) 得分:A2小时内B3小时内C4小时内D5小时内正确答案:C2.05、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并且有不同的颜色表示。
其中红色代表()(2.0分) 得分:AⅠ级(特别严重)BⅡ级(严重)CⅢ级(较重)DⅣ级(一般)正确答案:A2.06、()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首要责任人、应对者。
(2.0分) 得分:A当事方B主管单位C当地政府、领导D肇事者正确答案:C0.0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0分) 得分:A预防B应急C管理D支援正确答案:A0.08、()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2.0分) 得分: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应急专家组正确答案:A2.09、国务院和()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2.0分) 得分:A乡镇级B县级C市级D省级正确答案:B2.0 10、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法律。
(2.0分) 得分:A《突发事件应对法》B《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D《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正确答案:A11、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2.00.0分) 得分: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D给予处罚正确答案:A2.012、()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2.0分) 得分: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应急管理办正确答案:B2.013、()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2.0分) 得分: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正确答案:D2.0 14、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信息报告极为重要。
信息报告的基本原则是“三敏感”和“四早”,“四早”是指()(2.0分) 得分:A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B早发现,早控制,早报告,早解决C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早处置D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早重建正确答案:A0.015、目前,全国已设立()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
(2.0分) 得分:A8B9C10D11正确答案:C2.016、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并且有不同的颜色表示。
其中蓝色代表()(2.0分) 得分:AⅠ级(特别严重)BⅡ级(严重)CⅢ级(较重)DⅣ级(一般)正确答案:D0.017、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2.0分) 得分:A地质灾害B森林草原火灾C环境污染D经济安全事件正确答案:C0.018、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或者其确定的部门制定。
(2.0分) 得分:A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各级政府D应急管理专家组正确答案:B0.0 19、()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0分) 得分:A任何单位和个人B有关单位C事发地政府D国家机关正确答案:A0.020、()国办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
(2.0分) 得分:A2003年10月B2003年11月C2004年10月D2004年11月正确答案:B第3部分:多选题(共1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4.0分)0.01、预警信息来源包括()(4.0分) 得分:A报告B通报C举报D报道正确答案:ABC4.02、决策指挥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基本原则包括()(4.0分) 得分:A快速反应、科学决策B统一指挥、综合协调C属地为主、条块结合D灵活机动、经济高效正确答案:ABCD4.0 3、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4.0分) 得分:A特别严重B严重C较重D一般正确答案:ABCD4.04、对于事件现场的救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0分) 得分:A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B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C先营救被压埋医务人员D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正确答案:ABCD4.05、应急管理中,社会动员应遵循()基本原则(4.0分) 得分:A以人为本B依靠群众C重在基层D平战结合正确答案:ABCD4.0 6、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4.0分) 得分: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正确答案:ABCD4.0 7、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4.0分) 得分:A突发性B紧急性C危害性D社会性正确答案:ABCD4.0 8、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4.0分) 得分:A授权发布B散发新闻稿C组织报道D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正确答案:ABCD4.0 9、“一案三制”具体是指()(4.0分) 得分:A应急预案B体制C法制D机制正确答案:ABCD4.010、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4.0分) 得分:A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B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C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D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