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电磁感应现象和力学综合(yaoyao)

2016电磁感应现象和力学综合(yaoyao)

2016电磁感应现象和力学综合(yaoyao)
2016电磁感应现象和力学综合(yaoyao)

专题:电磁感应现象和力学综合

一、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动力学问题

例题分析

1、如图所示,ab 和cd 是位于水平面内的平行金属轨道,间距为l ,其电阻可忽略不计,ac 之间连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ef 为一垂直于ab 和cd 的金属杆,它与ad 和cd 接触良好并可沿轨道方向无摩擦地滑动,电阻可忽略。整个装置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图中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当施外力使杆ef 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的距离为d 时,则: (1)杆ef 中的电流大小为 ,方向 ; (2)杆ef 所受的安培力为 ,方向 ; (3)对杆施外力的外力大小F= ,方向 ;

(4)外力对杆

ef 所做的功为W F = ; (5)安培力对杆ef 所做的功为W A = ;

(6)电流所做的功为W 电= ;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 (7)外力的功率P F = ,安培力的功率P A = ,电路中产生热功率P R = ,外力的功率、安培力的功率、热功率的大小关系是 。 (8)通过回路的电量q= 。

2、如图所示,空间存在B=0.5T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MN 、PQ 是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平行的粗糙长直导轨,间距L=0.2m , 电阻R=0.3Ω接在导轨另一端,ab 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为m=0.1kg 、电阻r=0.1Ω的导体棒和导轨间的动摩擦因素μ=0.2,。从零时刻开始,对ab 棒施加一个牵引力F=0.45N 、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做滑动,过程中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求(1)ab 棒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试画出导体棒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3) 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ab 棒能 达到的最大速度v m 也会改变,试画出v m -F 图线。

长直金属棒ab可以沿框自由滑动,框架足够长;回路总电阻为R且保持不变,当ab由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合上电键S,则ab将做()

(A)匀速运动 (B)加速运动(C)减速运动 (D)无法确定

【变式】

若先合上开关,当ab

由静止释放后( )

(A)ab的加速度将达到一个与R成反比的极限值

(B)ab的速度将达到一个与R成正比的极限值

(C)回路中的电流强度将达到一个与R成反比的极限值

(D)回路中的电功率将达到一个与R成正比的极限值

4、如图所示,U形导体框架宽L=lm,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α=30o角,电阻不计,匀强磁场与框架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0.2T,导体棒ab质量为m=0.2kg,阻值R=0.1Ω,导体棒跨放在框架上且能无摩擦地滑动,求:

(1)导体棒ab下滑的最大速度。

(2)此时导体棒ab释放的电功率。

5、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一绝缘斜面上,两相同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作用在a的中点,使其向上运动。若b始终保持静止,

则它所受摩擦力可能()

(A)变为0 (B)先减小后不变

(C)等于F (D)先增大再减小

6、如图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l=0.20 m,电阻R=1Ω;有一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杆及轨道的电阻均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0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用一外力F沿轨道方向拉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外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杆的质量m和加

速度a的大小; (2)杆开始运动后的时间t内,通过电阻R电量的表达式(用B、l、R、a、t 表示).

归纳总结:(思路、方法、步骤)

二、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问题

例题分析

7

、边长分别为L

、h,电阻为R ,质量为m 的矩形金属线框,自上而下匀速穿过宽度为h ,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区域,求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8、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s =1.15 m ,两导轨间距L =0.75 m ,导轨倾角为30°,

导轨上端ab 接一阻值R =1.5 Ω的电阻,磁感应强度B =0.8 T 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阻值r =0.5 Ω,质量m =0.2kg 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从轨道上端ab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Q =0.1 J .(取g =10 m/s )求:(1)金属棒在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 ;(2)金属棒下滑速度v =2 m/s 时的加速度a ;(3)为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 m ,有同学解答如下:由动能定理W -W =mv m 2

,…….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题;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

课堂练习:

9、如图所示,有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质量为m ,由高H 处自由落下,其下边ab 进入匀强磁场后,线圈开始做减速运动,直到其上边cd 刚刚穿出磁场时,速度减为ab 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的一半。此匀强磁场的宽度也是L 。则线框在穿越匀强磁场中产生的焦耳热是( ) (A )2mgL (B )2mgL +mgH

(C )2mgL +3mgHl4 (D )2mgL +mgH/4

10、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倾角为θ,导轨下端接有电阻R ,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向上。质量为m ,电阻不计的金属

棒ab在沿斜面与棒垂直的恒力F作用下沿导轨匀速上滑,上升高度h,在这过程中()(A)金属棒所受各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零

(B)金属棒所受各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mgh和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之和

(C)恒力F与重力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之和(D)恒力F和重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11、如图,矩形abcd为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圆形闭合金属线圈以一定的速度沿光滑绝缘水平面向磁场区域运动。下图是线圈的四个可能到达的位置,则线圈的动能可能为零的位置是()

12、在匀强磁场中把一矩形线框匀速拉出磁场区域外,第一次以匀速率v拉出,第二次以匀速率2v拉出,其他条件都相同,

那么前后两次所用外力大小之比

F1∶F2、产生热量之比Q1∶Q2、通过线框的电量之比q1∶q2应分别为()

(A)F1∶F2=2∶l,Q1∶Q2=2∶1,q1∶q2=2∶1

(B)F1∶F2=1∶2,Q1∶Q2=1∶2,q1∶q2=1∶1

(C)F1∶F2=1∶l,Q1∶Q2=1∶1,q1∶q2=1∶1

(D)F1∶F2=2∶l,Q1∶Q2=1∶1,q1∶q2=2∶1

13、长方形金属框中边长ab=2bc,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今将它用同一速度从磁场中向上、向右匀速拉出,在两次拉出过程中,拉力之比F1∶F2=______;拉力做功之比W1:W2=_______;通过金属框的电量之比q1∶q2=_______。

14、如图,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金属环质量为0.02kg,

在该平面上以v0=2m/s、与导线成60°角的初速度运动,其最终的运动状态是

________,环中最多能产生________J的电能。

15、如图甲,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θ=30°角固定,M、P之间接电阻箱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5T。质量为m的金属杆ab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现从静止释放杆ab,

测得最大速度为v 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vm与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距为L=2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求:

(1)杆ab下滑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R=0时最大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

(2)金属杆的质量m和阻值r;

(3)当R=4Ω时,求回路瞬时电功率每增加1W的过程中合外力对杆做的功W。

归纳总结:

一、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1.电磁感应与动力学、运动学结合的动态分析,分析方法是:

导体受力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通电导线受安培力→合外力变化→加速度

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势变化→……周而复始地循环,直至达到稳定状态.

2.分析动力学问题的步骤

(1)用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2)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3)分析研究导体受力情况,特别要注意安培力方向的确定.

(4)列出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

3.两种状态处理

(1)导体处于平衡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理方法:根据平衡条件——合外力等于零,列式分析.

(2)导体处于非平衡态——加速度不为零.

处理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态分析或结合功能关系分析.

二、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1.思路: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着手,运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

①基本思路:受力分析→弄清哪些力做功,正功还是负功→明确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参与转化,哪些增哪些减→由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②能量转化特点:

其它能(如:机械能)安培力做负功电能 电流做功内能(焦耳热)

2.电能求解的三种方法:

①功能关系:电磁感应过程产生的电能等于该过程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Q=-W安

②能量守恒:电磁感应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等于该过程中其他形式能的减少量:Q=ΔE其他

③利用电流做功:电磁感应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等于通过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Q=I2Rt

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发展历程

论电磁感应的发现历程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电磁感应的发现与发展,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 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在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惊人发现使当时整个科学界受到很大的震动,从此拉开了电磁联系的序幕,“物理学将不再是关于运动、热、空气、光、电、磁以及我们所知道的各种其他现象的零散的罗列,我们将把整个宇宙纳在一个体系中。”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现象后不久,各国各地的科学家们展开了对称性的思考:电和磁是一对和谐对称的自然现象,既然存在磁化和静电感应现象,那么磁体或电流也应能在附近导体中感应出电流来。于是,当时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法国的安培、菲涅尔、阿拉果和英国的沃拉斯顿等都纷纷投身于探索磁与电的关系之中。 仅仅空有满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勇于突破思维的局限。安培曾做了很多实验,以期能实现“磁生电”,但他把分子电流理论看的

过分重要,完全被自己的理论囚禁起来了,以致尽管在一次实验中展现出了磁生电的迹象,但却没有引发他的正确认识。 1823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曾企图用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获得电流。他把一个线圈与电流计连成一个闭合回路。为了使磁铁不至于影响电流计中的小磁针,特意将电流计用长导线连后放在隔壁的房间里,他用磁棒在线圈中插入或拔出,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跑到另一房间里去观察电流计是否偏转。由于感应电流的产生与存在是瞬时的暂态效应,他当然观察不到指针的偏转,发现电磁感应的机会也失之交臂。 为了证明磁能生电,1820年至1831年期间,法拉第用实验的方法探索这一课题,最初也是像上述物理学家一样,利用通常的思想方法,做了大量的实验,但磁生电的迹象却始终未出现。失败并没有使他放弃实验,因为他坚信自然力是统一的、和谐的,电和磁是彼此有关联的。 1825年,斯特詹发明了电磁铁,这给法拉第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1831年,法拉第终于在一次实验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次实验就是著名的法拉第圆环实验。 这一实验使法拉第豁然开朗:由磁感应电的现象是一种暂态效应。发现了这一秘密后,他设计了另外一些实验,并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就这样经过近10年的思考与探索,法拉第克服了思维定势采用了新的实验方法,终于发现了电磁

电磁感应的发现

中学高二年级选修3-2 册物理学科导学案(学生版) 课题:电磁感应的发现 【学习目标】(清晰、具体、可检测性强)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历程。 2.知道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3.知道科学探究的的一般方法,了解相关的实验。 【学习重点】 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相关实验 【学习过程】(预热衔接、问题引领、自主学习、交流互助、学生展示、质疑探究、精彩点评) 一、复习: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阅读教材并回忆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回忆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3)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过程: 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怎样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持怎样的观点? (2)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4)从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2.电磁感应现象的分类。 阅读教材并回答: 法拉第发表的论文中,把电磁感应现象分为五类: ①、 ②、

③、 ④、 ⑤、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 3.感应电流:由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如何利用提供的器材产生感应电流?(画出设计草图) (2)观察演示实验,认识感应电流。 4.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的意义。 阅读教材并思考回答电磁感应发现的意义: (1)电磁感应的发现,使人们发明了,把能转化为能。 (2)电磁感应的发现,使人们发明了,解决了电能远距离传输中的能量大量损耗的问题。 (3)电磁感应的发现,使人们制造了,反过来把能转化为能,比如生活中的、、。 【课堂总结】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验与现象来说明(证实)磁现象与电现象有联系? 2、如何让磁生成电? 3、生活中电磁有关的现象? 【当堂训练】 【例1】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C) A.安培B.赫兹C.法拉第D.麦克斯韦 【例2】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奥斯特__,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规律的科学家是_安培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法拉第_,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的科学家是_库仑_。 【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B) A.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B.变化的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 C.插在通电螺线管中的软铁棒被磁化D.电流周围产生磁场 【作业】思考: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结构力学大作业

结构力学大作业——五层三跨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XXXX班 姓名 XX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

目录 一、题目 (3) 二、任务 (5) 三、结构的基本数据 (5) 1.构件尺寸: (5) 2.荷载: (5) 3.材料性质: (5) 四、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5) 1.反弯点法 (6) 2.D值法 (8) 3.求解器法 (12) 五、竖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15) 1.分层法 (16) 2.求解器法 (21) 六、感想 (24)

二、题目 结构(一) 1、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4 . 2 m 3 . 6 m 3 . 6 m 3 . 6 m 3 . 6 m 图1

’ 图2 q’ 图3

二、任务 1、计算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画出内力图。 2、计算方法: (1) 水平荷载: D 值法、反弯点法、求解器,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 弯矩; (2) 竖向荷载:迭代法、分层法、求解器,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 3、对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近似法的误差。 4、把计算过程写成计算书的形式。 三、结构的基本数据 E h =3.0×107kN/m 2 柱尺寸:400×400,梁尺寸(边梁):250×600,(中间梁)300×400 竖向荷载:q '=17kN/m 水平荷载:F P '=15kN 构件线刚度:)12 (,3 bh I l EI i == 柱子:43-3 10133.212 400400m I ?=?= 柱 第一层:m kN i ?=???= -152382.410133.2100.33 71 第二--五层:m kN i ?=???= -177786.310133.2100.33 72 梁: 边梁:43-3105.412 600250m I ?=?=边梁 m kN i ?=???=-225006105.4100.3373 中间梁:43-3106.112 400300m I ?=?=中间梁 m kN i ?=???=-228571 .2106.1100.3374 四、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水平荷载: F P =16kN ,F p '=15kN

最新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试题及答案

A .增大 B .减少 精品文档 C .不变 D .减少或不变 桥涵水文 一、名词解释 1. 输沙率 : 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的重量 .P220 2. 重现期 : 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在多年观测中平均多少年或多少次可能出现的时距 .P228 3. 桥孔净长 ; 桥长扣除全部桥墩厚度后的长度 .P278 4相关系数:令r 的平方=a 与a 的乘积P253. 5. 河川径流 :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河槽并沿河槽流动的水流 .P210 6. 径流系数 :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或净与量与毛雨量之比 .P213 7. 含沙量 :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 .P220 8闭合流域 :当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 ,流域内的地面径流及地下径流都将通过集流断面 .P209 9. 水拱现象 :河中涨水或在峡谷山口下游河段急泻而下的洪水 ,可出现两岸低 ,中间高的凸形水面 .P287 10. 一般冲刷深度 :一般冲刷停止时的桥下最大铅垂水深 .P297 11. 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P211 12. 非闭合流域 :P209 13. 累计频率 :等量或超量值随机变量频率的累计值 .P228 14. 设计洪水 :按规定频率标准的洪水 .P259 15. 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 :桥梁墩台处桥下河床自然演变等因素冲刷深度 ,一般冲刷深度及局部冲刷深度三者全部完成后的最大水深线 16. 流域 :河流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 ,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 .P208 17. 副流 :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 ,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 .P222 18PMP : 19.水力粗度 :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 .P219 4 .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 725m 和425m ,河段长120km ,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为(D)P207 A . 0.25 B . 2.5 C . 2.5% D . 2.5%o 5.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D) A ?前者较大 B ?前者较小 C . 二者相等 D ?无法肯定 6?水量平衡方程式 P -R — £ = △ S (其中P 、R 、E 、A S 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 A .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 .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C .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D ?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 (D) A .1m B .0.1m C .0.01m D .0.001m 8.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常用指标是 (A) A .输沙率、含沙量 B .流量、输沙率 C .含沙量、流量 D .输沙率、输沙量 9.频率为 5%的洪水,其重现期为 (C)P230 A .5 年一遇 B . 95 年一遇 C .20 年一遇 D .200 年一遇 10?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获得各自的年径流均值 和离均系数C V 甲, C V 乙如下:C v 乙=0.25 二者比较可知 A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B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11.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 (A) 精品文档 .P306 二、选择题 1.下面哪个不是水文现象的特点 (B )P204 A .随机性 B .确定性 C .周期性 2.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其变化 A .杂乱无章 B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3.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 D)P208 A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C .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 .地区性 (C)P204-205 C .具有统计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B ?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D ?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D) (D)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在线作业一

结构力学_在线作业一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80分) 9abfbc21-be3e-single 1. 图示桁架结构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的数目(包括支座连杆)为()。 f1da2953-4a3e-single 2. 已知图a中A端转角,则图b中中梁的B端弯矩及A端转角为()。 (4分)A. B.

C. D. c089ab97-01fe-single 3. 图示桁架结构中杆1的轴力为()。 (4分) e5dd4767-7704-single 4. 图示结构杆1的轴力(以拉为正)为()。 (4分)

B. C. D. 6ea25cfc-3512-single 5. 图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4分) 86a896b8-54b6-single 6. 图示桁架结点A处水平位移不等于零的有()。

2f588308-9b2b-single 7. 图示各体系中,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是()。 (4分) 20f2d1b2-d659-single 8. 图示结构中K截面的剪力为()。 (4分)

4d7190c6-1bd8-single 9. C点水平位移为()。(4 A.() B.() C.() 8808e255-17b6-single 10.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是 ()。(4分)

158b67e8-1d1a-single 11. 对比图(a)、(b)所示同一结构两种外因作用情况下C点的挠 度和弯矩,下面结论成立的是()。(4分) A.相等,相等。 B.相等,不相等。 C.不相等,相等。 D.,均不相等。 71c20cf5-787e-single 12. 图中各杆E值相同,三铰刚架D点的角位移为(顺时针为正)()。 (4分) A. B. C. D. 刚体系与变形系虚位移原理的虚功方程两者的区别在于()。(4分)

2018西南大学[0729]《结构力学》大作业答案

1、结构的刚度是指 1. C. 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2、 图7中图A~图所示结构均可作为图7(a)所示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使得力法计算最为简便的 C 3、图5所示梁受外力偶作用,其正确的弯矩图形状应为()C 4、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 1. A. 既经济又安全 5、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不变。 1. A.√ 6、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1. B.×

7、结构发生了变形必然会引起位移,结构有位移必然有变形发生。 1. B.× 8、如果梁的截面刚度是截面位置的函数,则它的位移不能用图乘法计算。 1. A.√ 9、一根连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1. A.√ 10、单铰是联接两个刚片的铰。 1. A.√ 11、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 1. B.× 12、带拉杆三铰拱中拉杆的拉力等于无拉杆三铰拱的水平推力。 1. A.√ 13、瞬变体系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内力,所以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1. A.√ 14、虚位移原理中的虚功方程等价于静力平衡方程,虚力原理中虚功方程等价于变形协调方程。 1. A.√ 15、体系的多余约束对体系的计算自由度、自由度及受力状态都没有影响,故称多余约束。 1. B.× 16、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1. A.√ 17、当上部体系只用不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与大地相连时,只需分析上部体系的几何组成,就能确1. A.√ 18、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是未知结点位移。

B.× 19、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 1. A.√ 20、力法和位移法既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又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1. B.× 21、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1. A.√ 22、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只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不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 1. B.× 23、 图2所示体系是一个静定结构。() 1. B.× 24、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传递系数与外来因素(荷载、温度变化等)有关。 1. B.× 25、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1. B.× 26、三铰拱的主要受力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反力。 1. A.√ 27、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B.× 28、不能用图乘法求三铰拱的位移。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试卷(仅供参考)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径流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河流的基本特征一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表示。 3、表征河床稳定性的指标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泥沙按其在河流中的运动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水文现象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河流水量补给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建桥后河床冲刷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8、洪水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涵洞出水口是否被下游淹没,可把涵洞的水流图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10、大中桥水力计算的三大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临界底坡: 2造床流量:3、桥孔净长:4、抽样误差: 5、重现期: 三、问答题(1、3、4、5、6每题7分,2题5分,共40分) 1、桥位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以地区发展为第一要素;2、处理好道路与桥梁的关系;3、跨河构造物的布设应保障天然河水的顺利宣泄并顺应预计河道的自然演变;4、保证跨河构造物对车辆安全稳定的服务态势;5、最佳的综合技 术经济指标;6、尽量选用与自然环境协调美观的桥型。 2、河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流量大小及变化;2、河段来沙量及来沙组成;3、河段比降;4、河床地质情况;5、河床形态3、平原区桥涵布设要点是什么? 答:1、在弯曲河段上,高水位可能会产生截弯取直的地方,路堤最易被冲成缺口,宜在主槽上集中设置桥梁,采取一河一桥布置;2、在游荡性河段上布设桥梁,应采取必要的导流措施,使主槽的摆动有所约束,从而归于趋槽;3、在分汊河段上修建桥梁,河道上具有两个以上的主槽,一般均宜在各主槽上分别建桥,尽量少改变水流的天然状态。

结构力学_在线作业_4

结构力学_在线作业_4 100分 交卷时间2019-03-27 10:55:57 一、判断(每题5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100分) 1. 图示简支斜梁,在荷载P作用下,若改变B支座链杆方向,则梁的内力将是M、Q、N都改变。()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2. 图示结构,EI=常数;较简便的力法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3. 图示结构中,各杆I、A、l均相同,截面K的内力N K=0。()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4. 计算图a结构时,可简化为图b计算的条件是EA→∞。()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5. 图示结构,M AD=0kN·m。()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6. 图示结构(f为柔度):M A=M C。()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7. 图示结构在所示荷载作用下,其A支座的竖向反力与B支座的反力相比为二者相等,方向相同。()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8. 图示对称刚架在竖向对称荷载作用下,截面C的内力为轴力。()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9.

图a、b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10. 图示结构EI=常数,。()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11. 已知图示结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M图,其C截面的转角?C顺时针方向为62.5/EI。()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12. 图示简支斜梁,在荷载P作用下,若改变B支座链杆方向,则梁的内力将是M、Q不变,N改变。()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13. 图示对称刚架在竖向对称荷载作用下,截面B的内力为剪力。()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教科版必修(32)《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word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学案(008) 班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______ _ 完成时间: (学案A 等级要求:书写规范,全部完成,有用红笔订正,正确率80%以上) 课题: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课型:新授课 单元5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法拉第和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是由于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 而引起的 2、 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 目标1:法拉第和电磁感应现象 自主学习 1、丹麦物理学家 偶然发现,接通电流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忽然 。 奥斯特实验发现了 ,说明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它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电和磁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为此后一系列电磁规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2、电能产生磁,那磁能不能生电,开始思考并研究这个问题的物理学家是 3、电磁感应现象 如果螺线管中有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就会 实验发现当 磁铁时,电流计的指针会偏 转说明,此时螺线管内有 5、磁通量用Φ表示,Φ= ,其中B 表示 ,S 表示 。磁通量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 6、产生电流的原因:通过闭合回路的 发生改变。 我能做 1、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安培和法拉第 B.奥斯特和法拉第 C.库仑和法拉第 D. 奥斯特和麦克斯韦 2、如图所示,矩形区域abcd内有匀强磁场,闭合线圈由位置1通过这个磁场运动到位置2.线圈在运动过程的哪几个阶段有感应电流,哪几个阶段没有感应电流?为什么? 目标2: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 自主学习 1、在下面的电路图里,闭合开关的时候,灯泡会亮,是由的 原因,普通的1号干电池的电动势是。 2、电动势,描述, 称为电动势。电动势的符号是,它的单位与电压的单位同样是 ,符号是。 3、 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计会偏转,是在充当电 源的。 这个电源的电动势和一般的干电池电源不一样,是由于 通过螺线管的 的改变,感应产生的,我们称 为。 (简单的理解就是螺线管在这里充当电源) 我能做: 1、安培于1821年时用类似于图的通电线圈进行过探求感应电流的实验,但没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他失败的原因是() A.他的实验电路有问题 B.他的仪器连接有问题 C.他只关注到稳定时的情形 D.他没有留意磁铁插入或拔出的瞬间情形

结构力学-在线作业-2

结构力学_在线作业_2 一、判断(每题5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100分) 1. 图示结构,要使结点B产生单位转角,则在结点B需施加外力偶为13i。()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2. 图示对称刚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半边结构图如图(a)所示。()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3. 图示结构中杆AC由于加热伸长了Δ,则杆AB的变形是缩短。()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4. 在图示刚架中,M DA=2qa2。()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5. 下图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7. 图示结构在所示荷载作用下,其A支座的竖向反力与B支座的反力相比为前者小于后者。()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8. 图示结构(f为柔度):M A

图示体系为瞬变体系。()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10. 图示结构EI=常数,在给定荷载作用下,固定端的反力矩为,逆时针旋转。()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11. 结构及荷载如图所示,当结点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0.125ql2时,其荷载应是q1=q,M=-ql2/4。()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12. 结构及荷载如图所示,当结点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0.125ql2时,其荷载应是q1=q,M=ql2/4。() (5分)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13. 图示为一刚架的力法基本体系,E=常数。其δ12为0。()

高中物理11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教案教科版

1.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要点导学] 1、不同自然现象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而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我们的观察与思考来发现。例如摩擦生热则表明了机械运动与热运动是互相联系的,奥斯特之所以能够发现电流产生磁场,就是因为他相信不同自然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转化的。 2、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奥斯特的发现是必然中的偶然。发现中子的历史过程(在选修3-5中学习)也说明了这一点。小居里夫妇首先发现这种不带电的未知射线,他们误认为这是能量很高的射线,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就与小居里夫妇擦肩而过了。当查德威克遇到这种未知射线时,查德威克很快就想到这种不带电的射线可能是高速运动的中子流,因为查德威克的老师卢瑟神福早已预言中子的存在,所以查德威克的头脑是一个有准备的头脑,查德威克就首先发现了中子,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世界,比记住奥斯特实验重要得多。 3、法拉第就是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他坚信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利用磁场应该可以产生电流。信念是一种力量,但信念不能代替事实。探索“磁生电”的道路非常艰苦,法拉第为此寻找了10年之久,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4、法拉第为什么走了10年弯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原来自然界的联系不是简单的联系,自然界的对称不是简单的对称,“磁生电”不象“电生磁”那样简单,“磁生电”必须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法拉第的弯路应该使我们对自然界的联系和对称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范例精析] 例1奥斯特的实验证实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途径,法拉第认识到必须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法拉第当时归纳出五种情形,请说出这五种情形各是什么。 解析法拉第把能引起感应电流的实验现象归纳为五类: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它们都与变化和运动有关。 拓展法国物理学家安培也曾将恒定电流或磁铁放在导体线圈的附近,希望在线圈中看到被“感应”出来的电流,可是这种努力均无收获。因为“磁生电”是在变化或运动中产生的物理现象。 例2 自然界的确存在对称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F=Gm1m2/r2和电荷间的库仑力F=kq1q2/r2就是一个对称美的例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传递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则是通过引力场传递的。点电荷q的在相距为r处的电场强度是E=kq/r2,那么质点m在相距为r 处的引力场强度是多少呢?如果两质点间距离变小,引力一定做正功,两质点的引力势能一定减少。如果两电荷间距离变小,库仑力一定做正功吗?两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吗?请简述理由。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 1.1 解:水温为30度时水的密度)/(79.9953m kg =ρ 质量)(9957.0001.0*7.995kg v M ===ρ 重力N Mg G 75786.98.9*9957.0=== 1.2 解:密度)/(135905.0/67953m kg v M === ρ 重度)/(1331828.9*135903m kN g ===ργ 1.3 解:4℃时水的密度为1000(3/m kg ) 100℃时水的密度为958.4(3/m kg ) 假定1000kg 的水 )(11000/1000)4(3m v == )(0434.14.958/1000)100(3m v == 则体积增加百分比为%34.4%100*1 1 0434.1=-= ?v 1.4 解:压缩系数)/(10*102.5) 98000*198000*5(5001 .0210N m dp v dv -=--- =-=β 弹性系数)/(10*96.11 29m N K == β 1.5 解:运动粘滞系数为动力粘滞系数与密度的比值 )/(71.93m kN =γ )*(10*599.03s Pa -=μ 610*605.01000 *71.98 .9*000599.0*-===== γμμρμυg g )/(2s m 1-8 解:剪切力不是均匀分布rdr dA π2=, δ ?r dy du = dr r r r dr r dT δ μ? πδ?πμ32**2*== δ πμ?δπμ?δ πμ?320 24224 42 3 d d r dr r T d = ==? 积分后得δ πμ?324 d T =

2014川农《结构力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2014川农《结构力学(本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 1. 在温度改变的情况下,静定结构内部将: ( A) A. 有应变、有位移 B. 无应变、有位移 C. 有应变、无位移; D. 无应变、无位移。 满分:5 分 2.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其各截面( C) A. 弯矩、剪力均较小,而轴力较大 B. 弯矩、轴力均较小,而剪力较大 C. 弯矩、剪力均等于零,只有轴力 D. 弯矩、轴力均等于零,只有剪力 满分:5 分 3. 静定结构在荷载与结构几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其内力的大小。(B ) A. 与杆件材料的性质和截面的大小有关;

B. 与杆件材料和粗细无关; C. 是可变的,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支座沉陷; D. 与温度有关。 满分:5 分 4. 静定结构因支座移动。(B ) A. 会产生内力,但无位移; B. 会产生位移,但无内力; C. 内力和位移规章不会产生; D. 同时产生和位移。 满分:5 分 5. 两个刚片之间由四个链杆相连接构成的体系是(C ) A. 几何可变体系; B.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体系的组成不确定;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满分:5 分

6.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 C)。 A. 一般承受荷载的物体 B. 板壳类结构物 C. 杆组成的杆系结构 D. 地基基础 满分:5 分 7. 计算简图中的等截面直杆用( B)表示。 A. 杆件的构造图 B. 杆轴线段 C. 杆件承载面上的直线 D. 通过表面的直线 满分:5 分 8.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B ) A. 任意荷载下均为合理轴线; B. 确定荷载下且跨度给定时为合理轴线; C. 合理轴线的跨度以任意;

结构力学大作业(华科)

一、任务 1.求解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以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和 各层的侧移。 2.计算方法: (1)用近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用反弯点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分层法和二次力矩分配法计算。 (2)用电算(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复算。 3. 就最大相对误差处,说明近似法产生误差的来源。 4. 将手算结果写成计算书形式。 二、结构形式及各种资料 1. 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2. 基本计算参数 底层柱bXh(mm) 其它层bXh(mm) 边梁bXh(mm) 中间梁bXh(mm) 500X500 450X450 250X450 250X450 材料弹性模量: 72 3.210/ h E kN m =? 竖向荷载: 2 1 =23/ g kN m,2 2 =20/ g kN m 水平荷载: =32 p F kN 1,2 =18 P F kN 3. 荷载分组: (1)计算水平荷载(见图2);(2)计算竖向恒载(见图3); L1L2H1 H2 H2 H2 H2 F F F F F 图1 计算简图图2 水平荷载作用

g2 g1 g1 g1 g1 q2 q1 图3 竖向荷载作用 三、计算内容 ?水平荷载 1、反弯点法 (1)求柱的剪力 由所给数据可得各层梁柱的线刚度(单位:kN·m)如下表: i底柱i其它柱i左梁i右梁 34792363331270825417 第五层柱;F Q14 = F Q25 = F Q36 = 18/3kN = 6kN 第四层柱;F Q47 = F Q58 = F Q69 = 50/3kN 第三层柱;F Q710 = F Q811 = F Q912 = 82/3kN 第二层柱;F Q1013 = F Q1114 = F Q1215 = 114/3kN 第一层柱;F Q1316 = F Q1417 = F Q1518 = 146/3kN (2)求柱的弯矩 第五层柱;M 14 = M 41 = M 25 = M 52 = M 36 = M 63 = 6×3/2 = 9kN·m 第四层柱;M 47 = M 74 = M 58 = M 85 = M 69 = M 96 = 50/3×3/2 = 25kN·m 第三层柱;M 710 = M 107 = M 811 = M 118 = M 912 = M 129 = 82/3×3/2 = 41kN·m 第二层柱;M 1013 = M 1310 = M 1114 = M 1411 = M 1215 = M 1512 = 114/3×3/2 = 57kN·m 第一层柱;M 1316 = M 1417 = M 1518 = 146/3×4.8/3 = 77.87kN·m M 1613 = M 1714 = M 1815 = 146/3×2×4.8/3 = 155.74kN·m (3)求梁的弯矩 分别取结点1、2为隔离体 1 M12 ∑M1=0 M12=M14=9kN·m M14

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电磁感应,也称为磁电感应现象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此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 电磁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技术(例如:电磁炉、微波炉、蓝牙技术、磁悬浮列车等等)。是经过很多人的探索和努力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 正文: 电磁感应的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本质是闭合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的发现:1831年8月,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线圈A 接直流电源,线圈B接电流表,他发现,当线圈A的电路接通或断开的瞬间,线圈B中产生瞬时电流。法拉第发现,铁环并不是必须的。拿走铁环,再做这个实验,上述现象仍然发生。只是线圈B中的电流弱些。为了透彻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做了许多实验。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把这种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现象”,并概括了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类型: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法拉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卓越成就,是同他关于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和转化的思想密切相关的。正是这种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普遍联系的坚强信念,支持着法拉第始终不渝地为从实验上证实磁向电的转化而探索不已。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为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磁感应是指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乃是电磁学中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让我们知道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而且为电与磁之间的转化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在实用上有重大意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事实证明,电磁感应在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化、自动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若闭合电路为一个n匝的线圈,则又可表示为:式中n为线圈匝数,ΔΦ为磁通量变化量,单位Wb ,Δt为发生变化所用时间,单位为s.ε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单位为V。 磁通量: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平面的面积为S。(1)定义: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2)公式:Φ=BS 当平面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 Φ=BS⊥=BScosθ(θ为两个平面的二面角) (3)物理意义

结构力学大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试答题卷 学号: 姓名: 层次: 类别: 专业: 201 年 月 课程名称【编号】: 【 】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个名词,请任选5个作答,每个4分,共计20分。 1、结构的计算简图:实际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进行力学计算以前,必 须加以适当地简化,忽略次要因素,显示其基本的特点,用一个简化的 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这个图形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 2、几何不变体系: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在任意荷载作用下, 几何形状和位置保持不变的体系。 3、自由度:是指物体或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变化的几何参数的数目。 即确定物体或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 4、约束(或联系):用于限制体系运动的装置

5、叠加原理:结构中有一组荷载(外力、温度、支座沉陷等)产生的内力或位移等于每一荷载单独作用产生的内力或位移的总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刚架内力计算步骤。 答:(1)求支座反力。简单刚架可由三个整体平衡方程求出支座反力,三铰刚架及主从刚架等,一般要利用整体平衡和局部平衡求支座反力。(2)求控制截面的内力。控制截面一般选在支承点、结点、集中荷载作用点、分布荷载不连续点。控制截面把刚架划分成受力简单的区段。运用截面法或直接由截面一边的外力求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3)根据每区段内的荷载情况,利用"零平斜弯”及叠加法作出弯矩图。作刚架Q、N图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求控制截面的内力作出;另一种方法是首先作出M图;然后取杆件为分离体,建立矩平衡方程,由杆端弯矩求杆端剪力;最后取结点为分离体,利用投影平衡由杆端剪力求杆端轴力。当刚架构造较复杂(如有斜杆),计算内力较麻烦事,采用第二种方法。(4)结点处有不同的杆端截面。各截面上的内力用该杆两端字母作为下标来表示,并把该端字母列在前面。(5)注意结点的平衡条件。 2、简述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 答:(1) 验算结构的刚度。校核结构的位移是否超过允许限值,以防止构件和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2) 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打基础。超静定结构的计算要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和变形连续条件。(3) 结构制作、施工过程中也常需先知道结构的位移。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60分。 1、几何组成分析:本题共3个体系如图1,图2,图3所示,任选2个进行分析,每个10分,计20分。

《结构力学》在线作业一1

《结构力学-1》在线作业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铰两两铰联,组成的体系() A.几何可变、有多余约束 B.几何可变、没有多余约束 C.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没有多余约束 正确答案:D 2.制造误差虽然不一定使结构都产生应力和应变,一般来说都()使结构产生位移。 A.不会 B.会 正确答案:B 3.两个刚片用不交于一点也不互相平行的三根链杆相联结,则所组成的体系是() A.几何可变、有多余约束 B.几何可变、没有多余约束 C.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没有多余约束 正确答案:D 4.在不考虑材料的应变的假定下,其几何形状和位置可以改变的体系称为() A.静定结构 B.超静定结构 C.几何可变体系 D.几何不变体系 正确答案:C 5.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有()个静力解答 A.1 B.2 C.3 D.无数 正确答案:D 6.材料收缩虽然不一定使结构都产生应力和应变,一般来说都()使结构产生位移。 A.不会 B.会

正确答案:B 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有()个静力解答 A.1 B.2 C.3 D.无数 正确答案:A 8.按照几何观点,下列不属于结构类型之一的是() A.杆件结构 B.薄壁结构 C.实体结构 D.钢结构 正确答案:D 9.去掉一个铰支座或联结两刚片的单铰,这相当于去掉两个约束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10.刚架是由若干直杆,部分或者全部用()节点联结而成的一种结构 A.刚节点 B.铰节点 正确答案:A 11.用于虚设的力状态与实际位移状态之间的虚功原理称为() A.虚位移原理 B.虚力原理 正确答案:B 12.恒载作用下使拱处于无弯矩状态的轴线称作() A.合理拱轴线 B.最优轴线 正确答案:A

结构力学大作业1

《结构力学》大作业1 五类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学院:交通学院 姓名:张亚辉 学号:1133210115

《结构力学》大作业1 前言:通过计算五类静定结构在同跨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并通过改变荷载、结构形式寻找比较合理的体系形式和尺寸比,并进行对比,提出最优判断的依据和构想。五类静定结构:梁、刚架、桁架、曲拱和组合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所要研究的问题: 1.在五类静定结构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相互对比的过程中,梁选取的是简支梁,刚架选取的是三铰型刚架,桁架采用的是平行弦桁架,曲拱采用的是具有合理轴线的曲拱(未用集中荷载模拟均布荷载)。 2.在同一类静定结构的不同类型比较中,梁主要比较简支梁、伸臂梁、悬臂梁的差别;刚架主要比较简支刚架、悬臂刚架的之间的区别;桁架比较平行弦桁架、三角形桁架的区别;曲拱主要是比较拥有合理拱轴线和未拥有合理拱轴线的三铰拱之间的差别。 3.以桁架为例来探讨结构尺寸比的变化对结构内力的改变,同时还探讨结构杆件截面尺寸的改变对材料利用率及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一、五类静定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相互比较: 1.五类静定结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比较(结构跨度为4m,均布荷载q=1KN/m) 表 1 五类静定结构在均布力作用下内力图

2.五类静定结构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内力比较(结构跨度均为4m,集中力大小为1KN): 表 2 五类静定结构在集中力作用下内力图 荷载作用图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分析与结论:同一静定结构在不同类型的荷载作用下比较:当集中力与均布荷载力大小相同时,对同一个结构来说,均布荷载作用时的最大弯矩值小于集中力作用时的最大弯矩值。不同形式的静定结构在同一形式荷载作用下比较:在集中力荷载作用下,桁架所受弯矩值为零是最小的,其次是三铰拱所受弯矩较小,组合结构次之,而简支梁、刚架、所受的弯矩值都较大;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桁架、三铰拱的弯矩值依然较小,组合结构次之,而简支梁、刚架的弯矩值相对于桁架、三铰拱、组合结构来说依然是较大的。 梁和刚架以承受弯矩为主,因而截面应力分布不均匀,材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桁架杆以承受轴力为主,由于杆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均匀,材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可以克服梁和刚架的不足,所以桁架是合理的结构形式;三铰拱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存在水平推力,其弯矩值比等代梁要小,三铰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以轴压为主、压弯联合的截面应力分布比梁均匀;组合结构中受弯杆上的链杆也会使其产生负弯矩,从而降低最大弯矩值 二、同一类静定结构的不同类型比较 1.梁(长度为4m,q=1KN/m) 表 3 不同形式的梁相同均布荷载作用内力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